鞑子都知道重金厚饷养出一支能战八旗,他朱以海会不知道现在这种时候得靠将士们打天下?
银子没了可以再想办法弄,但兵无战心斗志,那可就要彻底玩完。
光谈忠义是不够的,该给的福利还得给。
“还有一个,我们现在南京城下,接下来还要分出两支军团去苏松、安徽两地,要趁这机会继续发展地方义军乡团,同时也要抓紧在两地给御营将士们多娉些新娘子回来,我们要争取让咱们的犒营将士,人人都能成家娶老婆,将来个个都有自己的田地房屋,有老婆孩子。”
“这一条很重要,大家舍生忘死的为了啥?不能让将士们的血白流,尤其是那些年轻单身的壮小伙子,最起码咱们也得让他们有个后先。”
古代征兵都知道说先挑多丁,独子的不要。
“江宁城已经送来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了,加上之前的陈洪范和钱谦益送来的二百万两银子和十万两银子,我们已经从江宁榨出差不多近五百万两价值的钱货,他们还欠我们九百万两,但估计也榨不出来了吧?”
朱以海哈哈一笑,“放心吧,如今我们大兵压境兵临城下,江宁城里的严我公是个能捞钱会理财的好手,隔七天送一百万两,这个他做的到,江宁百万大城啊,里面多少富贵人家大商大贾?”
水师提督阮进笑道,“陛下围而不破的计划是真好,若是咱们现在进了南京城,倒是不好这么硬生生的从那些世家大户富商手中榨取银钱了啊。”
在场的人都不由的笑起来。
是啊,想当初崇祯皇帝在北京城,让百官捐钱助饷,可一个个都哭穷,甚至故意把家具拿上街当街叫卖,辱尽斯文,丢尽朝廷脸面。
但李自成入北京后,拷掠出了多少银子?
各种说法都有,但确实也不会少。
李自成开出的助饷是明码标价的,即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有不少大臣勋贵都被迫捐饷或是拷掠出数十万两银子,而北京多少勋戚,多少高官,多少士族名门。
南京做为大明的陪都,其富庶是很惊人的,虽然半年前清军入城,搜刮走不少,但毕竟当时南京是投降的,而清军入南京后也没有怎么屠杀或公然抢掠,民间的财富基本上都还在。
“先不要管那些了,先把这批赏发下去,然后让东西两支军团去苏松、安徽两地吧。”
朱以海的御营这半年多以来,已经实力挺强,规模也不小,他现在打算继续裂变,不再把御营都放在吴越这边,而是要扩大地盘,比如分出一部份进入上游的安徽一带,而且以后是要以那边为根据地大本营发展,这也是为了真正把安徽江西这些地方,纳入他真正的统治。
眼下朱以海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其实也就浙东,其它地方基本上都是地方军队,这个并不稳固。
他打算跟唐朝的神策军一样,让他们走出关中,不断建立御营的行营,挤压那些地方兵的空间,一步步把他们整编,这样就能避免明末之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地方军阀的不受控制。
这个计划如果成功,那么朱以海就能从现在实际完全掌握浙东,再到对安徽、苏松的裂变控制,整合地方军队,真正纳入朝廷中来。
等以后,还可以再继续向外扩张,江西、福建甚至是湖广、两广、云贵等地。
御营控制范围之外的地方,其实朱以海都并不抱太大希望,就如现在新反正的江西赣北的金声桓王得仁,汉中的贺珍,关中的武大定,以及重庆四川的那些前明和土司军队,牵制清军是可以的,但要说可靠就真说不上。
就跟之前湖广的五忠一样,号称五十万,结果一战溃逃千里,甚至纵兵劫掠地方,现在朱大典、张名扬他们还在围剿马进忠等人呢,衡州一带打的不可开交,战火都烧到广西的桂林和贵州的偏桥等地去了。
连刚会师合攻拿下重庆的四川明军,也在左良玉这位提督的带领下,开始出兵增援进剿那些叛军。
至于说汉中的贺珍关中的武大定以及郧阳的王光泰、高斗枢等去打西安,这件事情本来朱以海就是反对的,但是那几位新反正的贺珍等却不顾他的旨意,坚持要打。
对此朱以海也只能说鞭长莫及,高斗枢这个总督都约束不住,说到底还是那些老问题,地方军队的军阀化。
而福建的郑氏就更不用说,朱以海不断的给他们封赏,甚至让他们去打台湾,许诺世封永镇,郑氏倒是挺高兴的开始着手准备。
但朱以海下旨让他们派一些水师战舰和兵员北上,开到长江甚至在苏松沿海配合御营作战,这郑芝龙就开始各种借口推脱,郑鸿逵说是领了一支舰队万人北上,结果到现在这支舰队都还没有驶出福建的海域。
甚至对于朱以海在福建设立的市舶司海关,也基本上还是由郑氏把持着。
福建巡抚张堂肯回去推税赋改革等,也是处处受到阻挠,总督郑芝龙跟巡抚张肯堂搞的很不愉快,甚至郑芝龙还把张肯堂挤到台湾去了。
可面对这些,朱以海暂时也只能忍着,暂时没有能力调头去对郑氏用强,只能一遍遍的下旨安抚甚至是优赏,然后在他的小本子上记下郑氏的一条条罪状。
第355章 定江南
“以言感人,其本已浅。”
朱以海信奉以实力说话,要对付明末军阀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先成为最大的军阀。
“两江提督、镇东伯张名振晋镇东侯,提督江西、安徽御营,刘穆领勇士镇、吴胜领世忠镇、张全领旗手镇,御营左厢三镇并归节制。浙直水师提督黄斌卿改长江水师提督,率部水师协同配合。
浙江提督、靖南伯王相晋靖南侯,加浙直提督,提督浙江、江苏御营,王猛领勇卫镇、张鹏翼领羽林镇、卢象观领忠肃镇,御营右厢三镇并归节制。长江水师提督周鹤芝改浙直水师提督,率部协同御营右厢。
浙直水师和长江水师主帅和部份大将对调,并正式隶属御营。
地方上的忠肃镇也纳入御营,并从御营各镇中抽调兵马重新整编增强实力,仍由卢象观为总兵官。
“朕亲率千牛镇、神机镇、金吾镇,以及水师伏波镇、定海镇,并由湖州镇整编而来的神策镇,两步一骑一炮两水师,共六镇御营留南京。”
这次重新调整御营,从原来的六步一炮一骑二水师,扩编为八步一骑一炮四水师,共十四镇御营亲军。
其它如金吾骑兵还扩编为八千骑兵,列十六营战兵,又两千八百八辅兵,全军一万零八百八。
神机镇不仅扩充到八千战兵,且已经装备了大量火炮,其中从澳门买来了两批炮,共五十四门二十四磅炮,七十二门三磅炮。
缴获的十八磅炮共三十四门,十二磅炮五十多门,则都分配给了四镇水师,一些更小的火炮,则分配给了御营各步镇,一些杂炮则送去舟山等做城海防炮。
总体来说,这次御营也是实力大增,从刘良佐、马得功、吴胜兆、李成栋、高进忠、张国柱、杨承祖杨大鹏等诸部反正绿营也在这次扩编中,将其中精锐大多打散吸纳进御营,部份改编成省镇营兵。
御营中军六镇,皆扩编成八千战兵的大镇,加上辅兵每镇一万零八百八,六镇就是六万余人马。
而左右两厢的各水陆四镇,则仍是五千战兵一千八辅兵的编制,也各有两万余人马。
御营十四镇加起来,突破了十万人,战兵就有八万多。
神机镇不仅有二十四磅红衣大炮五十四门,还有上万鸟铳,这是一支真正的火器部队。
四镇水师的鸟船炮舰也有了三十多条,火炮以十八磅为主,论火力还远超神机镇。
张名振和王相都是朱以海的心腹元从,这次分领东西两厢御营,兼领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的省镇营兵,虽然省镇营兵训练、装备、军官等各方面都远不及御营,但现在架子也基本上搭起来了。
这次两厢四省,每省各保留两镇营兵,四省就是八镇省营,加上附属的地方团练,也是规模不小。
此外,京营总督王之仁加封为武宁侯,其京营这次也恢复为三大营编制,每营也是八千人的大镇编。
十四镇御营,三镇京营,八镇省营,
十二万人的御营,七万多的京营省营,加起来就是差不多二十万人马。
这次扩张朱以海也是下血本,虽没说扫地成兵,可战兵的架子就十几万。
可以说,起码眼下,哪怕这是新扩编后,但长江以南的清军,已经远不及朱以海的实力了。
这还是没有算上江西金声桓、郧阳王光恩、湖南朱大典、巴东李赤心、汉中贺珍、关中武大定、重庆秦良玉、播州王应熊、福建郑芝龙等地方军。
钟山。
朱以海在孝陵登基后,就一直留在孝陵山下扎营。
御前会议上,朱以海拿出的这个全新的整军扩编,以及兵分三路的计划,基本上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御营发展迅速,一直没停止过扩编,但战斗力也一直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