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这既是宽赦也是惩罚。
  相比起在桂林自称监国,还起兵挑起内战而失败的靖江王来说,这两个待遇还算好了,靖江王的下场可是终身幽禁的。
  福王藩、潞王藩这两个亲王封藩,也被朱以海正式废除。
  贬为庶民,并实际是监视居住后,这两人没有半点宗室福利可得了,没有俸禄没有赏赐,以后得自食其力,自生自灭。
  这种结果,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很难承受的。
  比如潞王朱常淓这人,最爱附庸风雅,而且也确实会玩,比如他喜欢收集古琴,家中有古琴三千张。
  但现在他们只能重新开始、改过自新,做一个普通庶民,甚至是个受限的庶民。
  但在旁边大臣们看来,绍天帝朱以海确实是非常仁慈了,至今没有杀过一个宗室,虽然之前下诏调整了宗藩待遇,削减了俸禄福利,甚至改了爵位传承制度,但在这种时候,对那些自称皇帝、监国的宗室,并没有同室操戈过。
  如弘光这样当过一年多皇帝的人,一般人早就弄死了。
  就好比红巾军的小明王,朱元璋说派人接他来当皇帝,结果还不是被廖永忠溺死在瓜洲。
  有人觉得这是个隐患,但发徐石麒等多数人却深感佩服,觉得朱以海这样做也确实很好,毕竟弘光他们在清军手里都没发挥出作用,没造成危害,送去玉环岛更不可能再成威胁。
  留下来,反倒能彰显新皇的仁善。
  朱常淓率先恢复过来,对着朱以海跪拜谢恩,“草民谢吾皇大恩,万岁。”面对着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远房堂弟,朱常淓现在已经认命了。虽然在大清那里他还保留着王爵,甚至还有些俸禄,但他很清楚,在北边这些并不长久。
  如果朱以海真的肯放他们一马,哪怕贬为庶民,也还算好的。
  朱由崧则呆滞了许久,倒不是他还幻想着回来当皇帝,而是经历了太多后,已经不敢再轻易的相信朱以海了。
  他担心自己很难真的到达玉环岛,这一路上也许会有太多意外发生。
  “请陛下赐我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绫,我不愿去玉环,我自知辜负了大明,辜负了烈祖烈祖,但请给我保留朱氏子孙的身份,不要把我开除出皇家。”
  “我不想以后做个孤魂野鬼,让我死吧,就在孝陵山脚下给我一块地,把我埋葬于此,让我在此向太祖请罪。”
  朱以海挥了挥手,没理他。
  “孤会派锦衣卫送你们安全抵达玉环岛的,到时给你们挑块好田,再帮你们搭个房子,就安心在那里耕种,自给自足吧。”
  侍卫进来,将两人架走。
  一时沉默。
  好一会,通政使虞大复才打破沉默。
  “新皇即位,照例对将士们有赏赐,还请陛下赐下旨意。”
  “内阁意见?”朱以海问。
  朱以海的内阁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因为朱以海监国的这大半年,一直在外,而内阁大多留守行在,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朱以海在外决定的,所以渐沦为执行机构。
  反倒是朱以海身边的御前会议,反而成了一个辅佐监国的重要决策中枢,成了不是内阁的内阁。
  虽然朱以海之前下旨,调整官制,大学士正式列为了一品,可只要内阁不跟朱以海在一起,那他们就始终没法真正的掌握中枢大权。
  现如今内阁成员分成了三部份,一部份是领衔在外督师如朱大典、张国维、黄道周和何腾蛟,还有一部份则留守行在,现在舟山如宋之普、祁彪佳、陈辉函、柯夏卿等。另有一部份则随驾御前,如徐石麒、沈宸荃等。
  过去崇祯那套内阁票拟的程序完全打乱了。
  内阁虽已经正式在六部之上,但朱以海的权威空前的大,尤其是内阁首辅的权力现在也大降。
  原来内阁首辅之所以权重,是因为内阁议事时,首辅是有专拟之权的,就是讨论归讨论,但最后如何决策,首辅说了算,完全可以不理会你们,他的意见才是最终决策。
  虽然票拟也有被改票或驳回的可能,但这专拟权保证了首辅能力压其它辅臣。
  而到朱以海眼下,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制度,就是内阁首辅主持内阁会议,是主持人,但是票拟的意见得是内阁共同决议的,首辅只是个主持人。
  甚至票拟的内容既要公开,而且要由次辅来提笔拟写,最后既要把票拟存档,还要经内阁集体审核,并且还形成了分部拟票的这么一个方式。
  就是首辅主持,次辅笔录,另外六部事务,由六位大学士分别负责一部事务,由他具体先拟出意见,然后其余大学士则在后署名,若有不同意见,也写在后面。
  最后再拿到内阁会议上来讨论,首辅主持、次辅记录,最后审核通过后,再由次辅出正式票拟,首辅审核署名,然后上呈。
  这套东西,其实类似于唐代时中书省的五花判事。
  首辅和次辅确实要比其它辅臣地位高,但跟之前首辅那种完全能够独揽大权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六位阁臣五花判事,分曹拟票,相当于是草拟,然后在内阁会议上正式讨论,通过后次辅润出正稿,最后首辅再审核署名通过。
  首辅次辅不直接分管哪一部,而是抓总,但一众内阁成员的权力也不是相差太大。
  当然,因为如今朱以海长期在外,好多事情都不需要经过内阁商议决策,而是由朱以海这边直接做指示下命令,然后内阁接到皇帝的指示后,再按皇帝的口吻草拟文件旨意。
  真正能跟皇帝决策商议的,反而是能进御前会议的这些人,而这些人并不是每个都是内阁成员,仅只有两人是大学士,其余的如虞大复是通政使、陈潜夫是大理寺卿,甚至有好几位武将等。


第354章 御营三军团
  大学士们不再兼任六部的尚书职,且提升为一品,若是正常情况下,他们的权力大大提升,只是首辅地位下降,可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内阁权力却又受到很大限制。
  对此,首辅宋之普从没有反对过。
  朱以海也很满意这套新体制,他始终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不用担心被朝廷、内阁给掣肘甚至架空。
  “殿下,臣以为该赏就得赏,而且如此难得,得重赏。尤其是随驾的御营诸军,更该重赏,毕竟这也有他们一大份功劳。”
  徐石麒和沈宸荃都是内阁大学士,也是御前会议的成员,他们一般也就代表着内阁,一般事务直接以内阁名义办理,有时重要事情则沟通留守内阁处理。
  “我们建议以三个月全饷为赏赐标准,如上等战兵,一月全饷是四两五,那这次直接发十三两五钱银。”
  沈宸荃建议这三个月的全饷做新皇即位赏赐,其中一个月直接发龙银,另外两个月的则发户部银行的兑换券。
  “臣等认为,还应当再发些酒肉赏赐,最近军中的物资比较充裕,可以考虑给士兵们再发些布匹。”
  朱以海点了点头。
  “现在南京周边,不仅有御营还有一些水师和地方营兵、乡勇等,加起来战、辅、乡兵不下十万之众,这个赏赐一定要快速和公平,不要闹出事来。”
  发三个月的饷,这意味着几十万两银子,不过朱以海现在手头倒还是有些银子的。
  “我看,不如以半年饷钱做赏赐,大家北伐征战,非常辛苦,平时又只领半饷,这次就多发一些吧。不仅御营的战辅兵要发,就是省镇营兵和地方乡勇也要发。
  至于标准,省营和乡勇里的披甲、马骡兵皆按上等兵发,一人发半年的,就是二十七两银,未披甲战兵按二等兵,半年就是二十五两二银,其余按三等兵算,二十三两四银。”
  “殿下,省镇兵和地方乡勇也按京营的饷,是不是太多了些?不如省营按三等兵发,一月三两九,乡勇按辅兵发,一月三两?”
  沈宸荃解释,“臣倒不是舍不得银子,只是军中向来讲究等级森严,御营那是天子亲军,更是大明精锐,而省镇营兵和地方乡勇,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乡勇,平时基本上是没饷的,只有训练和打仗的时候,才会有些钱粮,现在就算按一月三两给,那半年的都有十八两,已经非常优厚了。”
  “如果乡勇都跟御营一样拿赏,那御营肯定会有士兵们不满的。”
  朱以海问御营的几位大将,他们则表示沈阁老的话很有道理。
  虽然相差可能就几两银子,但该有的规矩还是得有的。
  “也好。”朱以海点头。
  这个时候御营都监沈文忠又提议,说省镇营兵和地方乡勇也有精锐普通之分,所以最好是也分成战辅四个等级,比如说省镇营兵,可按披甲战兵、未披甲战兵,马骡兵舟船水兵、辅兵等细分一下,这样也能更激励将士。
  总体上御营比省营高一档次,省营比乡团高一档次。
  朱以海道,“具体怎么个赏赐标准,你们回去讨论,朕的要求只有一个,赏赐要及时,得快,不能拖拉。再者就是要尽量公平,不要到时搞出士兵们不满来,把个赏赐的好事,弄的生乱子。
  说实话,不管是御营还是地方兵马,大家都是提着脑袋在报效国家,所以半年饷的赏银,也不算多,如今我们也算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们有必要让将士们跟我们共同分享这胜利的喜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