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御史陈荩带三千滇兵到,广西又有三千狼兵至,原兵部职方主事、协理南赣军务的刘远生兄弟亦领兵还。
一时间,南赣也号称拥兵十万。
在杨廷麟、万元吉以及刘远生、李永茂、张安等屡次请求迅速挥兵北上时,张国维却还能一直耐住性子,坚持要求继续整编训练兵马,甚至强烈要求把新来的客军、蛮兵等也一并整编,统一指挥。
在他的坚持下,赣州明军最后整编了一百营兵,共五万战兵,一万八辅兵,其余的老弱等并没有留下充数,而是遣散。
之后边练边打,对吉安、建昌小规模用兵,小心谨慎,却也屡屡得胜。
不得不说如果当初张国维同意赣州诸将的请求,急急忙忙带着这十来万人马一路北上进攻南昌,那极有可能跟朱大典一样已经败了。
一是兵太多,没经整编,号令不一,良莠不齐,而且军备不齐,兵太多连粮草都供给不了,远征南昌,很容易就出问题。
再一个没有整合的这多路人马,也极可能在被清军击败后溃逃引发全线溃败。
毕竟忠诚军也好,龙武新军也罢,甚至狼兵、滇兵、义勇等等,带兵的没多少能打的大将,特别是缺少一股信念。
张国维毕竟在浙东钱塘江防线督师了许久,对于整合兵马也算有些经验了,而接替王之仁赶到赣州的提督张名扬更不用说,是跟着朱以海一路北伐到苏松打了不少胜仗的御营大将。
他很清楚知晓那些乱哄哄的军队虽看着多却不能用,必须得整合才行。
所以宁愿把自己带来的五千兵将给散出去,就是为了能够把骨架子立起来,又有八千东阳纯朴新兵,然后辅以蛮兵、狼兵和一些原官军,把一些老兵油子遣散掉,再经过了近三个月的边练边打,也算是勉强把这一百营人马拉出来了。
虽然不论披甲率还是火器甚至配合等都还远远不够,但起码也有了几分御营新军的气象。
张国维他们的策略确实没能迅速推到南昌九江城下,但却也起码保证了赣州这个基本盘不失,还向北蚕食了吉安和建昌。
磨刀不误砍柴功。
当朱大典的急进战术失败后,江西这边却还独好。
甚至最后还通过离间策反的战术,成功的把江西拿下,还添了两万新降之兵。
“张督师再没捷报传来,都以为他们在赣南山区里迷路了。”几位御前大臣笑道。
朱以海倒一直沉的住气没过多催张国维,本来稳扎稳打就是他钦授战略。
“张督师在江西也殊不易,南赣偏远,要安抚人心,整合新军,训练人马,都不容易,尤其是钱粮物资这块更缺,他还一直怕他沉不住气,尤其是湖广兵溃后,我最担心江西了。好在现在终于开花结果了!”
江西的局势就是那种一直不声不响,然后突然就爆了的局面。
“殿下,江西如今这局面,接下来该怎么打?”
朱以海知道他们问的是战是守。
一直以来,朱以海都不主张过早跟清军正面攻防硬战,主张避实就虚的打游击,但这也被不少人反对,甚至有人认为朱以海懦弱畏战。
若不是朱以海一直在前线抗清,只怕早就要被冠上昏庸、软弱甚至逃跑等名头了。
如今湖广大溃,长沙都丢了。
江西反而开花了。
朱以海也是叹惜。
若是湖广不败,能把上游彻底打烂,拆掉荆襄武昌诸重镇,那清军也难以在上游立足,则处于其下游的江西九江南昌两座重镇,也就可以守。
但现在上游湖广全面溃败,江西也就不好守了。
可如果就这样放弃,那上游湖广想要稳定和翻身就更撑乏支撑依靠。
这让朱以海陷入两难境地,他认为理智点还是暂时不要急着跟清军正面对决,南昌九江拿下后,可以先拆了。
清军来,先退,他除非就呆在九江南昌城里不动,但他们就算肯龟缩城中不动,但总需要粮草、器械支援补给,那明军就可以在外面作文章。
但他还得考虑现在新招降的金声桓王得仁甚至是峒蛮张安等这些人马,他们占了江西诸军的一半,还有一些是云南广西福建增援的客军,也得考虑。
现在让金声桓放弃南昌九江撤走,让他们去打游击,估计他们不会接受,他们会认为这是想夺走他们的地盘。
“这样,王得仁守九江,金声桓守南昌,调张安去守南康。”
“张督师坐镇临江樟树镇,张名扬率一路人马往西进湖南协助平叛。”
这个安排,实际上就是把江西的兵分为三部,一部是金声桓、王得仁等原归附清军,他们仍守着赣北几府,沿鄱阳湖而守,并把峒蛮张安这股最大的地方军派去赣北增援。
而督师张国维将率领一部人马,驻防赣中,建立起第二道防线,让明军和金声桓他们保持一定距离,免的他们担心被明军吞并人马和地盘。
张名振则带着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客兵和部份江西兵去湖南协助平叛。
江西分成了南北两大部份。
赣北以新归附的这些兵来守城,赣南则由张国维坐镇。
两军暂时保持距离。
现在情况下,也不适合让张国维立马北上南昌去整编金声桓、王得仁的部队,甚至张安的新龙武军,现阶段也只能是派了一些军官过去,无法全面整编控制。
所以倒不如把他们凑到一起,放到北面去,明面上是划地分防,实际是吸引湖广教训,同时也还有用他们来防清军的意思。
“赐封金声桓南昌侯、提督江西镇守总兵官,王得仁九江侯,九江镇守总兵官,张安为南康侯,南康总兵官。”
“三镇标营各五千,另各置二协副将,各两千。”
朱以海给三人各九千的兵额,以此发饷。
“就让他们守赣北?守的住吗?”陈潜夫怀疑的问。
“总得先让他们试试,否则他们也不会愿意撤离的,就让他们分兵据守赣北重镇,然后张督师可在外围配合。”
“万元吉的抚标也可策应。”
嘴上虽如此说,但朱以海并不太看好那几个降将,但正好他所说的一样,总得让他们试试,否则他们也不会愿意放弃这些地盘的。
那还不如就让他们守,等他们守不住或损失很大时,张国维再让他们撤退或是过去增援,都能顺势把这几镇重新整编过来。
“告诉张督师,不要对他们抱太大希望,加紧整编训练兵马,积储粮草器械吧。这仗,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来打的。”
第318章 饥民
“当家的,你把我卖了吧,换点粮食给几个孩子们活命。”
徐州,运河边,刘氏实在饿的走不动了,可看着几个奄奄一息的孩子更加心痛。
高大的赵贵此时也瘦的皮包骨,这个山东大汉看着妻儿,沉默了一会,起身勒紧了腰间的草绳,“我再去找找老鼠洞。”
刘氏摇头,抓住了丈夫,“这么多人逃荒,这路上的老鼠洞早就被挖光了,去也是浪费时间,娃再没东西吃,就要饿死了,你把我卖了吧,卖了我,就能逃到南边去了,都能活。”
饥荒年间找老鼠洞,除了挖老鼠吃,也是挖老鼠储藏的过冬食物。虽然这几年北方的鼠疫横行,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许多人都说这鼠疫就是因为挖老鼠洞吃老鼠才染上了的。
但饿的要死的时候,谁又还顾的上这个呢。
只是此时,确实想吃老鼠也找不到了。
老鼠早被吃绝了。
草根树皮都扒光了。
“卖我吧,娘还要照顾弟弟妹妹。”虚弱的大女儿也才七八岁,却要求卖掉自己换粮食救爹娘弟弟妹妹们。
刘氏的眼泪已经流干了,可听到这话还是心如刀割的眼睛泛红。
“这贼老天,逼的人没活路了。”高大的山东汉子赵贵忍不住蹲下锤地。
这时同村的赵福一家凑了过来,赵福蹲到赵贵边上,“刚才有家人死了个孩子,五六岁,掩了。”
赵贵咬牙。
“瘦是瘦了点,但好歹也还有点肉,是饿死的不是病死的。”
赵贵低头。
“咱都要饿死了,顾不了那些了,咱们赶紧去偷偷挖了来,我看刚才埋的时候,有好些人都在盯着呢,晚了就没机会了。”
“那是别人的娃啊。”赵贵道。
“这个时候哪还能顾的这些,咱的妻儿都要饿死了,先活着,活着再说。”
赵贵瞧了瞧争相要卖掉自己给家人换粮的妻子和长女,痛苦的点头,他读过书,习过武,知忠义礼仪,原来家中也有几十亩薄地,家里甚至还有一个长工,农忙的时候还能雇佣几个短工,算是个日子还可以的自耕农。
农闲的时候,他还会带上长工进山里打猎采药,有时也贩点土产药材什么的,日子应当说可以。
生了五个孩子,三子二女,娃还小,却也听话懂事。
这样的生活本来是非常不错的,他甚至还能出钱让孩子去读书。
可这些年的日子一年比一年难过,灾荒不断,山东这个礼仪之乡更甚,早年有登莱叛乱,后有清军劫掠山东,再有民变四起,这个教那个会的起事,这个帮那个贼的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