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爵还各分三等,比如公爵就是由原五备御之总兵官改来,一等总兵改昂邦章京,再改一等公等。
入关后,改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哈尼哈番,实际就是子男爵。
不过正式称呼上是公侯伯三等世爵和精奇尼哈番、阿思哈尼哈番、阿达哈哈番、拜他喇布勒哈、他沙勒哈番五等世职。
这五等世职里,前两个实际就是子爵、男爵之意,后三个则分别对应汉名轻车都尉、骑都尉和云骑尉。
最后一个他沙勒哈番旧名也叫半个前程。
说是分为世爵和世职,可实际上他的世爵和世职是一个体系,以半个前程为最低,凑满两个半个前程就升一级。
比如云骑尉再凑一个就是骑都尉,再升一级,就是三等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然后再凑一个半个前程,那就直接就晋二等骑都尉,一直这样往上升,升到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再往上的三等公不兼云骑尉,总共是二十七级。
王爵属于特例除外。
甚至招降明将保留公侯伯等爵,其实也是不在他那个体系之内的,比如公爵一般就叫不言等公这样。
清廷功臣爵位还有一个特点,就基本上不是世袭罔替的,而多是降等袭爵,甚至还有规定袭爵次数。
比如一等公一般是规定袭二十六次,但实际上视功劳大小,授封袭承数也不一定的。
授同等爵位和世职,又以满州、蒙古八旗、汉军人旗、汉人这样排序,地位递减。
且满人重军功,规定汉人文臣,不得封公侯伯三等。
如大汉奸范文程,入关后也不过封了个二等精奇尼哈番,也就是二等子爵。
而另一个大汉奸,如今经略湖广六省的洪承畴大学士,却连个半个前程的世职都没有,历史上直到顺治十八年,顺治驾崩,子玄烨嗣位,已经六十九岁的大学士洪承畴乞休致仕,朝廷几经议论,议政王大臣会议最后才授了个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世职,许世袭四世。
多尔衮直接给郑继武三等公,甚至还破例在爵位前加了个超勇的封号,更是极为了得。
“会不会恩宠太过?”
几个大学士坐在那里都心生妒忌,他们一个个连半个前程世职都混不到,这郑继武运气也太好了。
“如今时局,越发需要这等忠勇能干的人。”
多尔衮顿了顿,“郑继武是当初严我公招降归附的,也是慧眼识人,应当予以嘉奖,他在江南整顿局面,也殊不易,如今局面也算是一点点好起来了。
便授封严我公三等骑都尉,许袭三次。”
“浙江总督李遇春也算有功,便授他个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三等男爵),准袭八次。”
“海盐伯朱大纲授封为一等伯兼一半个前程,袭十九次。”
有功当赏,有过自然得罚。
对于降明的刘良佐等一干徐淮将领,命有司捉拿他们家眷送京,成丁问斩,余皆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而江南降明的吴胜兆、李成栋、张国柱、高进忠等也同样处置。
“辰泰、康喀喇丧师辱国,各降爵一等,罚俸半年,令戴功赎罪。”
“恭顺王孔有德,罚俸一年。”
对孔有德的处罚最轻,多尔衮考虑良久,还是只给了个不痛不痒的处罚。
对于这位大清实际掌舵人来说,现在突然急转直下的局面下,他也不敢对孔有德这样的汉人大将乱来。
毕竟孔有德的忠心不用怀疑,一时轻敌损失也非大事。现在最重要的是忠心,其它的倒是次要。
如今要防的是吴胜兆李成栋这等该死的反复无常的汉贼,然后是如潘士良这等无能的官将。
嘉奖封赏的旨意刚发出没两天,严我公又有奏章到。
新封三等超勇公的郑继武上报称绍兴被明贼所毁,周边也被坚壁清野,明贼退往严州、宁波、台州等地,负隅顽抗。
郑继武虽一举拿下了绍兴,但缺粮少械,打绍兴时也伤亡不少,需要补充兵员、补给铠甲粮饷。
而现在绍兴没有得到粮饷,杭州那边自己都是一座空城,还等着嘉兴苏松等地接济,因此郑继武只得在占领绍兴三天后又撤回了钱塘江北。
“绍兴是南明行在,拿下了怎么能放弃呢?”陈启夏表示不满。
冯铨倒认为既然无粮无饷,明军随时可能反扑,那么暂时退守杭州也是对的,总不能到时孤军困守绍兴,饿着肚皮守城吧,这分兵守绍兴和杭州,到时可能就两城皆不守。
多尔衮心头有些失望,原以为浙江这边也可能全线突破了。
不料是这个结果。
严我公倒也一如继往的实话实说,说郑继武这次拿下绍兴,其实并不是什么大捷,因为明军早就做好了物资转移和人员撤退,留守的兵不多。
郑继武打过去,也仅是击溃了那支留守兵马,但浙东的主力还在宁波、台州、严州等地。
严我公说这次行动是得到他和杭州那边督抚支持的,虽明知绍兴打了也守不住,但现在江南迫切需要一场大捷,所以支持大将郑继武出兵拿下绍兴。
哪怕只占了三天,也算是对清军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当然,目前局势仍不如意,康喀喇等四将阻在常州,土国宝虽第三次收复苏州,但现在苏州已经被彻底毁的差不多了。
常苏二府现在已经彻底糜烂,江南的绿营现在也几乎尽毁。
他需要时间重组绿营,但更需要朝廷调拔钱粮支援,没有钱粮也不可能重组绿营,没有绿营的支持,就两三万八旗在江南也难以施展。
言外之意,今年江南不但不可能再往北京上缴半粒粮食税赋,而且还反而需要朝廷从其它地方调集许多钱粮过来恢复江南。
看到这些,多尔衮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脑袋一阵阵的疼。
第317章 江西
“江西金声桓王得仁反正,全省恢复。”
捷报送到朱以海的手中时,他刚从海州退回到了淮安,北伐拆迁队还在继续全力破拆,力图在徐淮打造一个无城防的新开端。
“万卿真是胆识过人,姜阁老也难能可贵啊。”看完详细报告后,朱以海也是面露喜色,难得的开心。
江西的局势其实他早就关心并布局了,让张国维、张名扬等增援赣州,也使的赣州这个战略枢纽成功保重,江西和安徽的清军都没能如历史上一样拿下赣州这个重镇。事实他,自朱以海的大龙战略开始实行后,江西、安徽、湖广全线反击,都让江南的绿营顾此失彼,并不能集结起来进攻赣州。
不过相比起湖广那边,江西这边的局面都始终有点进展缓慢。
金声桓他们反正前,抚州、饶州、袁州、南昌、九江、瑞州、广信、建昌八府,都基本上还在清军手中。
张国维他们其实也仅稳住了赣州,收复了南安和吉安,开始向抚州和建昌进军。
张国维万元吉姜日广他们不是军事上过份自信迅速北上推进,而是此时还能抓住金声桓与王体中之间的矛盾,来了这么一出精彩的离间策反大戏,确实非常难得。
湖广那边高开低声,朱大典前期太过轻敌,没能先稳固好基本盘,盲目的扩张,五忠号称五十万大军,结果却在武昌城下一溃千里。
相反张国维他们抢先进驻赣州后没急着北上,而是稳扎稳打,先是安抚、联合了赣州的一众明朝官军,甚至是山区的许多土蛮部落们,张国维带去八千义乌新兵,后来张名扬又带去五千。
他们在那边利用这些兵,加上杨廷麟、万元吉、李永茂、刘同升这些人的官义兵马,重新整编诸军。
杨廷麟是江西临清人,本崇祯初进士,后为翰林编修,因弹劾杨嗣昌,改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在卢象升军中赞画军务,卢象升战死,杨廷麟被杨嗣昌弹劾免官,后好友黄道周获罪下狱,他又被株连,杨去职归家,在乡里讲学。
崇祯末召复起职方事主事,未到任,北京沦陷崇祯自缢,杨廷麟恸哭起兵勤王,福王立,有人诬他招兵买马图谋不轨,被迫解散兵马,清军攻取南昌,巡抚弃城而逃,各府县纷纷归附。
杨廷麟毅然与好友玉山詹瀚、吉水刘同升、赣江巡抚李永茂等共举义旗,建立了忠诚社,招募四方忠诚勇士。
他们很快就募集了两万多人马,又向士绅劝募得许多钱粮,坚守赣州。
正在清军准备调安徽江南两地清军进攻赣州之时,朱以海派了黄道周、张国维等进入安徽、江西,打乱了清军计划。
张国维到赣州后,宣读监国旨意,授杨廷麟江西布政使,刘同升江西按察使,李永茂仍为南赣巡抚,万元吉为江西巡抚。
张国维把他们带来的一万多人马,与杨廷麟等招募的忠诚社两万余义军一起整编,按御营的营制重新编伍,
新编了督师督标十六营,提标十营,两巡抚各抚标六营,又南赣总兵等三镇标三营等,总共是编了五十营战兵,共两万五战兵,又九千辅兵。
整军训练,打造军械。
又派人自建昌山区招募得峒蛮张安等四镇,得军四万人,张安骁勇善战,手下蛮峒更是骁勇,故赐名龙武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