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大伙自然以丁毅任命的为主。
  “陈济民呢?”杨端看着手下笑道。
  “在里面呢。”
  丁毅跟着众人进千户所。
  “碰。”刚走进大门就听到里面有人大叫碰。
  接着就听到一人笑道:“糊啦,自摸,哈哈哈。”
  里面三女一男,正在打麻将。
  听到外面有声音,陈济民回头,脸色微变,赶紧站起来。
  几个女的也纷纷站起来。
  这三个女的,都是他老婆和小妾,其中有两个,是今年到了海阳所后刚娶的。
  “杨百户。”陈济民看到杨端,脸色更是大变,这家伙不是在夏河寨吗?怎么回海阳了。
  再看到杨端身后那么人,有些人他还是认识的,都是丁毅的部下。
  “丁大人,这是陈济民,陈百户,这是咱们丁大人。”
  陈济民不可思议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必竟丁毅这时才二十三岁。
  大明朝廷都说丁毅是和毛文龙一样跋扈的地方军头,陈济民可没想到会这么年青。
  他稍微犹豫了下,马上就跪下了。
  “海阳所百户陈济民,拜见丁总兵。”陈济民很识相,其实他又不归丁毅管,但还是老老实实跪下。
  必竟人家丁毅凶名在外。
  去年打登州,京城来的锦衣卫千户,差点在中军大帐被丁毅杀了,这可是大明上下,人人皆知的事情。
  “陈百户快请起。”丁毅哈哈大笑,上前扶起他,好声问:“海阳所呆的可舒服,习惯吗?”
  陈济民马上道:“这边真是好地方,我每天晒晒太阳,有空海边钓钓鱼,偶而打打这麻将,真是痛快呀。”
  “银子够用吗?”丁毅又问。
  “够用,够用,诸位兄弟,对我都是和亲兄弟一样,昨天周千户还派人送了几坛美酒。”陈济民陪笑道。
  “够用就好。”丁毅微笑看着他:“希望陈百户能习惯这里的环境,多住些时日。”
  “我都住的不想走啦。”陈济民大笑。
  “那你忙吧,我们就不打扰了,杨端,再给陈百户一百两银子。”
  “诺。”
  杨端从后面递上一大包银子,陈济民脸上,顿时笑的和花一样,不停的感谢丁总兵。
  丁毅拍拍他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大明朝很大,又很小,咱们能相处,那是缘份啊。”
  “是是是,总兵大人说的是。”陈济民拼命点头。
  丁毅说完,转身而去。
  陈济民满脸堆笑,点头哈腰送丁毅走,待丁毅等人消失后,顿时脸上表情比哭还难看。
  “来呀来呀,继续打呀。”他一个小妾这时招呼他道。
  打尼娘的,陈济民眼中露出凶狠之色,真想一刀把这小妾给砍了,可是他不敢啊。
  这小妾是他到海阳所后,杨端介绍的。
  很快,他还是无奈的和三个女人打起麻将,一边打一边扭头,想看看门外。
  但大门外的院门被关着,外面有兵士守着,他也看不到外面的事。
  到第二天才知道,丁毅今天过来分田了,海阳所1100人,人人都有田。
  普通军士先分一亩,每年上交千户所4成。
  听起来有点多,但大部份军户都是原降兵,能活下来,还能分田,已经算不错。
  关键平时的吃穿俱有丁毅负责,拿到手的是十足能存下来的。
  第二年后分二亩,上交千户所3成,这时丁毅就不管吃了,但他们两亩地一年产量算5石,除了自己吃的和上交外,还能余下一些。
  每过一年,多分一亩。
  普通军士最高是分五亩,上交千户所两成。
  五年后军户一年产量以13石计,上交两成后,估计一年卖粮就能存十几两银子。
  所以丁毅当众把分田规则一说出来,现场1100多人都是兴奋无比。
  对这个时代的人和兵来说,有自己的田,并且才上交成二成,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第361章 大明朝很小的
  第二天中饭过后,陈济民甩开几个婆娘,回到自己房间里。
  约等了片刻,外面有人敲门:“百户大人。”
  “进来吧。”陈济民淡淡的道。
  有人推开门,原来是一个走路一拐一拐的中年男子,端着茶杯,茶水。
  他进门时左右看了看,然后一拐一拐走来,先把茶水放在桌上。
  转身便关上房门。
  关门的那刻,他的腿突然就不拐了。
  “丁毅在干什么?”这人厉声问。
  “他在分田。”陈济民把丁毅分田的规矩说了一遍。
  最后道:“五年之后,这些军户每人有五亩田,只要上交两成,这肯定是拉拢人心,为他卖命。”
  “朝廷核兵两百多,他练兵一千多,简直混帐。”这人又惊又怒,又是忌惮。
  朝廷没有任命海阳所千户,就是不想海阳所有太多军户。
  “他对外说是囤田的百姓,这也没办法啊。”陈济民无奈道。
  “练兵声音天天这么大,还叫百姓?”这人当然不信,他想了想,又问:“他发饷吗?”
  听说旅顺的兵,丁毅是发饷的。
  “好像不发。”陈济民摇头:“只分田。”
  “不发饷?”这人笑了:“若收成不好,收不到粮怎么办?这些人还不要闹?”
  “丁毅包吃。”陈济民道:“丁毅说过,若收成不好,收不到粮,所有人的口粮,他全包了。”
  “娘的,这家伙想造反吗?”这人倒吸口冷气。
  丁毅这样等于私自养兵了,放在那朝那代,都是死罪。
  但眼下他们却没有把柄,登莱大乱后,朝廷都要求当地,引流灾民,过来囤田,恢复生产。
  朝廷要问起来,丁毅也很好解释,我这是百姓,在囤田。
  至于训练,是因为登莱境内还有匪乱,可以自保。
  这人沉默了片刻,突然看向陈济民,缓缓道:“若朝廷有人下来查探,你愿不愿站出来,指证丁毅。”
  当,陈济民正喝茶呢,当的一声,茶杯就掉到桌上。
  他嘴角微抽,尴尬笑笑:“肖百户你别开玩笑了,指证丁毅何罪?”
  “你是朝廷指令的百户,他把你架空,让你天天打打麻将钓钓鱼,已经是居心叵测,无目王法,又私练兵马,分田收买人心,这田,是大明朝廷的田,难道是他丁毅私人的田--”
  陈济民面无表情想了想,突然道:“肖百户,大明朝挺小的,算了吧。”
  “什么?”肖百户不知他说这话几个意思。
  陈济民深深叹了口气。
  他刚来海阳一个月时,身边还带了两总旗老兄弟。
  一到这边就被架空,他是很不服,然后他写了个向上汇报的条子,让两兄弟,一个报嵩卫指挥使,一个报京城锦衣卫。
  大嵩卫指挥使贺铮在孔有德兵乱时,逃到青州,躲过一劫,后期官兵反击围困孔有德时,他又回到卫所,战后无功也无过。
  但战后他手上也没兵没人。
  孔有德大乱前大嵩卫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共17员,指挥镇抚武略将军一员,千户10员,百户20员,并设立海阳、大山两所,都由千户充任。
  每所设人员一千三百多人,实际上两所加起来,连一千人都没有。
  贺铮回到大嵩所时,身边就十几个亲信手下。
  然后是杨端带了两百多旅顺兵来海阳所重建,这时杨端的部下比他这指挥使还多。
  杨端朝例拜见了他,还送了一千两银子给贺铮,又和贺铮说了几句,大意就是丁总兵向他问好之类。
  所以贺铮接到这信后,仔细考虑了好久,在第二天就转交给了登莱巡抚刘元。
  几天后,王徐前寨的千户周有根来告诉陈济民,听说京城有个总旗被人杀死在旅店,陈百户你认识吗?又把那总旗样貌说了下。
  陈济民当时就吓的半死。
  周有根又道,还有个总旗,沿青州逃到济南,也被杀死在济南了,你认识吗?
  陈济民瑟瑟发抖。
  周有根接着道:“其实大明朝很小的,不管在哪,只要想找,都能找出来,除非躲皇宫里。”
  “骆养性在大街上,还差点被人杀了呢。”
  现在京城的骆养性就是个笑话,每天出入身边最少十几个精锐跟着。
  要是出远路,可能会带百骑以上。
  满朝文武都在取笑骆养性,骆养性常年如一日,不敢放松。
  陈济民说到这里,长叹看向肖百户:“你家大人在京城,出入都是带十几个精锐,满朝皆笑,你难道不知道?”
  “大明朝很小的,老子还想多活几年呢。”
  肖百户瞪着眼睛,似乎不敢相信,大明朝还有这么跋扈,胆大包天的地方军头。
  原来他是京城来的锦衣卫。
  他自家老大,骆养性在京城的事,他当然知道。
  只是没想到,这事也是丁毅干的。
  这么说,丁毅曾经,想干了骆养性?
  尼娘的,这家伙是疯子吗?
  眼下丁毅所干的种种事情,在肖百户眼里,已经和造反没有区别了。
  可朝中大臣诸公,居然没人管这事?
  肖百户想了想,最后一咬牙:“我定然会把这里的事情,统统上报给朝廷,你自己好自为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