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也成为童远指挥的第一场大战,许久以后回忆起来,他仍然觉得历历在目。
童远、黄於、杨奉等人都有些紧张,连在绝境之时都能保持冷静的胡琅儿也有些低沉。不过,徐荣却是自信满满,徐晃则跃跃欲试,看得众将心下稍安。
未时,两军相距不足两里,斥候撤出战场回归本阵,双方在擂鼓声中逐渐接近。
李乐、胡才看到对方果然如同斥候探查,人数大约是六千人左右。另外,他们还有斥候装成百姓,紧盯着蒲坂方向,一旦有敌军援兵出城或者登陆,肯定能第一时间汇报。
六万打不到六千,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谁胜谁负,看来这什么平北将军果然是狂妄后辈,这一次定要让他知道,这乱世出来混是要还的。
胡才那边也在想,对方如果采用退入中条山,拖长自己这边战线,再乘着疲惫运用伏击,那恐怕就糟糕了。没想到对方真的让主力到达解县这边来决战。
河东、西河两郡的人都知道,这猗氏和解县,是这一带唯一没有山,只有几个小土包的地方,完全无法隐藏大军。那杨奉竟然跟随童远选在这里进行决战,真是无谋至极啊。
可惜啊,可惜,这恐怕是尔最后一次嚣张了。
童远军最前列的黄於部,远远就能看到白波军大量步兵走在前列,这些人全都和本地农夫一样的服饰,多数拿着锄镰等农具,没有任何盔甲防具。另有一些竟然拿着石头块、砍柴斧甚至长木棍,只有极少数有刀或者猎弓。
白波军阵型比较松散绵长,估计双方交手之后,无畏军难以填满整条战线,会被敌人三面包围攻击。等到疲惫或者退却的时候,白波军位于队列后方的那五千披甲的精锐就会上来收割人头。
到达双方只有三百步的距离后,黄於的第十三旅停下脚步,弓箭手准备就绪,随时准备迎战。白波军也混乱的停了下来,不过他们也不在意,反正这一战必胜。
两边派遣使者,互相叫对方主将出来达话。童远心想“怎么打仗还有这一套,好啰嗦啊。”
旁边张录看出来童远没有出阵的意愿,随即说道:“主公勿扰,那白波军何等地位,自然不用主公亲自前往。某前去便可。”
张录去后,童远问向身旁徐荣道:“这白波军打仗都要阵前叫骂或者单挑吗?”
徐荣说道:“白波军军纪散乱,打仗凭借一股勇力,他们有时会通过阵前单挑或者叫骂取得心态上的优势,美其名曰是鼓舞士气,实际上是给掳掠为兵的这些人壮壮胆。”
“像是某打仗就不喜欢骂阵或者单挑。在我看来,凭借优秀的军队进行列阵作战或者伏击才是真正的战争。其他如皇甫嵩或者朱儁打仗也是如此。”
童远问道:“那是否优秀的军队就较少单挑、骂阵呢?”
徐荣回道:“也并非如此,如果自己兵力较弱,来不及列阵,甚至即将战败,也可以用这些招数取得拖延局势的效果。军中男儿都佩服武艺高强的勇者,也对战争的名义比较在意,所以需要因地制宜。”
两人正说间,张录已经赢得骂阵而归。虽然白波军的李乐强调他们是友军,是遭到背叛和偷袭的一方,但张录是什么人,那可是精通道教,游走在太平教和其他各派之间的寒门文士出身。一番唇枪舌剑骂得白波那边话不成句。
不过这终究是大战前的预备,该打还是要打的。白波军众多小头目大声喊道:“弟兄们!打赢了有每日两顿粟饭吃,家人吃一顿。谁要后退,全家人遭殃!”
“西凉军残暴不仁,白波军替天除恶,冲啊!!”
“啊啊啊!”
在军吏的驱使下,两万手持农具的大军杀向无畏军的正面。
他们进入百二十步后遭到一轮从天而降的箭雨,顿时哀嚎的惨叫声,盖过呼喊声,白波军士气瞬间低沉下去。
不少农夫是因为家人和吃食的原因,被迫加入作为伪官军的白波军。他们哪里见过复合弓的密集齐射。
当看到身边的老乡被钉死在地,或者抱着伤口哀嚎不止,能够上前去救的已经是豪气仗义的勇士,更多的是拔腿就跑。
少量跟随的老兵看到之后抡刀便砍,一刀下去激起杀戮的血性,对这些逃跑的“兵”根本就不留情。农夫们看到后哪敢靠近,纷纷向两侧乱窜,顿时白波军前进的势头止住,前队陷入混乱。
于此同时,白波军的猎弓队靠近到八十步的距离,纷纷搭箭还击。
可是这个距离本就是这种短小单体弓射程的极限,再加上拉弓时心里恐慌、仓促不已,还要躲闪无畏军的箭矢。稀稀疏疏的箭支根本就没射中多少人。
可是,无畏军的弩手早就准备多时了,专门瞄准这些人还击。特别是仗着这个距离,白波军无法射穿盔甲,披甲的弩手们根本就毫无畏惧,瞬间就取得显著战果。
简言之,白波军的前进陷入了混乱,远距离对射也是几十比一的交换比。
第八十七章 残酷的格斗
李乐、胡才看到如此交换比之后,反应不尽相同。
李乐是气得狂骂,对方装备这么精良,训练有素,那可不是五千多人,而是五千多杀神啊。
自己这一战打,要死不知多少兵马,如果损失超过一万,那可是伤筋动骨了。可要是不打退西凉军,退回去守城的话,那这第一批人就白死了。
胡才却并不担心,多死一些人还省不少粮食,反正秋收差不多了,这些人留着用处也不大。如果剩下的粮食够多还可以卖给匈奴那边,到时候一起南下,平分财物土地,说不定还能……
白波军这边终于还是冲了上去,毕竟两万人的势头,还是很难被前列混乱的一两千人阻止住。
但是,无畏军的阵地正面并不很宽,这个空间容纳三千人的军阵最为合适,六七千人挤在一起也可以,可一万多人往前冲就会拥挤不堪。
一些白波军兵卒手中的木头工具,根本抵挡不住无畏军手中的长枪和环首刀,即使打在对方铁盾和铠甲上也效果有限。
反而是看到重甲步兵们每一刀挥过来,周遭一圈人就赶紧往后退几步,挥到别处就往前逼近,个别躲得慢的或者被后面人推着无法后退的,就悲惨的成为成为刀下亡魂。
那些投掷石块的倒是取得一些战果,不少前排的无畏军将士被他们砸的青一块紫一块,甚至头上流血。
不过,当他们再去捡石块的时候,立刻就有无数双大脚直接踏了上去,活活踩死。因为白波军的阵型完全挤在一起,谁弯下腰,谁就会惨遭蹬踏。
兵刃相交之下,无畏军依靠训练、盔甲、兵刃和阵型打出了一比十几的战果,后面白波军自相踩踏就伤亡了好几百人,再加上无畏军弓箭手不断地抛射杀伤白波军后队,白波军再次陷入崩溃边缘。
李乐、胡才看到形势僵持,立刻各派出一万兵马,不过这一次不是往无畏军的阵前冲击,而是分别迂回两侧。
交战中部分的白波军军候、屯长看到之后,也指挥自己的兵马向两翼移动。这样双方交战的中央区域人不再像之前那样拥挤得踩死人,反而剩下的人渐渐能够形成阵型。
看到情况有变,童远命令徐晃做好战斗准备,徐晃随即带领勇蛮营向东北方向,也就是无畏军阵型的右侧移动。
就在童远命令徐晃部移动不久,白波军已经完成向东西两翼的移动,如果战斗持续下去即使无畏军正面击溃敌人,侧面也要蒙受巨大的损失。
徐荣看到一共四万左右的白波军,已经接近完成对无畏军第十二、十三旅的半包围,就连黄於和杨奉都已经率领自己的直属部队,投入到东西两端厮杀,尽力阻止敌军的包围。
徐荣看向童远,童远对徐荣放心的点点头,徐荣当即命令快速擂鼓。
随着密集的“咚咚咚”声响彻无畏军这一侧,胡琅儿率领的骑兵第三旅投入战场。
方才交战之际,是由第十二、十三两个旅以三千余兵马将对手两万人吸引至正面。骑兵第三旅一直在正东方向没有向北移动。
随着东西两侧各有一万敌军分别向黄於和杨奉的两翼移动,东侧那批白波军的侧翼就暴露在胡琅儿这只骑兵的面前。此时胡琅儿带领八百重骑兵并没有直接冲击侧翼,而是朝这支白波军的侧后方移动。
原本就一边战斗,一边观察无畏军骑兵动静的白波军,立刻明白他们将承受骑兵攻击。普通士卒哪里还能依照命令专心战斗?
这一边的白波军一名校尉呼喊道:“大家不要慌,这一点骑兵也就五、六百人,吾等西边全是在奋勇杀敌的弟兄们。背后还有一千骑马的好汉。放心吧!他们这点人根本打不过我们的骑兵。”
原来,胡才安排一万兵马杀向东边这一侧,他也隐约看到对方有数百骑兵在后面戒备,以为是斥候之类,于是派了军中精锐的一千马匪助阵,随时警惕无畏军的骑兵。
此时这一千马匪就直接保护自己大军的背后,正面迎击胡琅儿的八百重骑兵。
胡琅儿的重骑兵其中两营安排在两翼,自己率领较少的兵马居中,以小碎步的方式逐步加速向白波军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