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具装骑兵多年以来的任务非常清晰,那就是击破敌军主帅卫队,尽可能斩杀主将。
胡才队伍后面有近千名士卒在两百老贼的带领下仓促列阵,这些老贼就在晋地厮杀,深知在一般情况下骑兵是不敢冲击数量更多的结阵步兵的。
这一次他们没有让农夫们站在前排送死导致溃败,而是一排盾矛步兵站在前列防御,其他人挤在身后组成密集阵型。
徐俭和众骑兵丝毫没有像这个时期多数骑兵一样,绕开方阵采用回旋放箭、投掷手戟。相反,他们继续加速,并且将注意力集中在马槊冲击上。
“咚!”
阵阵巨响下,具装骑兵撞进敌阵。
几十名白波军卒飞到空中摔出了出去,个别直接飞了五六丈远重重摔落地上支离破碎。
这些具装骑兵算上西域马匹、骑兵和盔甲、装备全重超过后世的一吨,并且以超过后世三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了上去。
这等冲击的能量,要用多少人类的肉身才能挡得住呢?!
一些人被战马正面撞击到盾牌,受到巨大冲力,虽然背后还人挤人贴着,没有被撞飞出去,但这些人大多跌倒在地并口吐鲜血。他们因为肺部、腹部遭到可怕挤压、冲击而内出血,只能痛苦地痉挛挺过人生最后一点点时间了。
最惨的不是那些飞起来的和一起倒地吐血而亡的,而是既不太少也不太多的。他们三三两两没有飞出,但也无法让具装骑兵停下,而是撞退倒地又惨遭马蹄践踏。
马蹄踩在头上直接踏烂,踩在腹部让白波兵将心肺脏器一口喷射出来。
这些还是幸运的,虽然吓人但不用再受折磨。那些被踏到四肢的发出不成人声的嚎叫,凄惨的声音让人以为这里是阿鼻地狱。
第九十一章 双徐连击
用人站成一堆,硬扛飞驰的重甲骑兵,得到的结果就是,恐怖的能量让每一个人不堪承受,痛苦重伤而死。
所以当然不该这样应对具装骑兵的冲击了。
一些没有挡在马匹前方的盾矛兵遭到高速飞驰的马槊正面冲击,他们妄图用手中的硬木盾牌挡住马槊,然后用单手矛刺击骑在马上的骑兵。
很可惜,马槊虽然不像马匹那样,重达一吨沉重,却有金属枪尖且同样冲击力惊人,一些硬木盾牌直接被击穿,枪尖刺入老贼体内,并且身体倒飞出去。
整个战场的画面就是这只鬼神一般的骑兵,劈开挡在他们面前的一切,痛苦的惨叫声响彻整个战场东侧。
马上的骑兵们早已熟悉这种场景,固然直接杀伤有限,但带来的视觉、听觉、心灵冲击已经打垮了胡才整个后队。
当然,也有几十名骑兵的马匹被不要命的盾矛兵用单手矛刺死,但是对于整个战场形势于事无补。
徐俭等人继续朝着中军杀去,周围的一切敌人看到他们就立刻逃散,没有任何人敢去螳臂当车,想去尝试受内伤而痛苦的吐血逝去。
随着胡才中军和后队全部溃散,整个战场的东侧无畏军已经取得胜利,敌军不是四散而逃就是跪地投降,起初那些负隅顽抗的敌人,在半炷香的时间内就做了孤魂野鬼。
胡才看到这些骑兵的装备和势头哪里敢抵挡,赶紧带着几十名亲卫快马狂奔,至于大军如何实在来不及管了。徐俭早从胡才率领主力围攻胡琅儿就盯紧了他,怎么会让到手的猎物跑掉,可就是追不上。
徐俭的具装骑兵如同之前对阵孙坚、曹操一样,再次完成了击溃敌军亲卫的任务,可就是无法完成斩首。
他越想越生气,他和父亲徐荣经营这只骑兵多年,取得无数战绩,可就是没有天下闻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每次都打破敌军首脑,但很少能够斩杀敌方主帅而扬名天下。
例如两年前,眼看着击破孙坚的主力和亲卫后,就能击杀这个关东群雄中最为棘手善战的孙文台。结果冒出来一个将领祖茂,他武艺不俗不说,还戴了孙坚的金盔引走了追兵。最后斩首不成,只是打赢了一场伏击战。
还有那个曹孟德所部兵马不多,又被这只具装骑兵击破了他的亲卫。眼瞅着曹操从战马上摔下,决计跑不掉了。结果冒出来一个勇将曹洪,左劈右砍狂啸怒吼不说,还把战马交给曹操,最后救走了曹操。
徐俭带领这这只骑兵再一次伏击击败了敌军主力,这场战役应该是必胜了,结果就是追不上在逃跑的胡才。看着只有百二十步的距离,却很难追上,徐俭是越想越憋屈。
“蹦!”
一声沉闷的响声传入徐俭的耳中,虽然在嘈杂的战场上这个声音并不起眼,但他一下就能听出来这是两石以上硬弓特有的弓弦声,能够射出这样一箭的人整个西凉军中都没有百人。
接下来的一幕震惊了徐俭,只见一个箭影从自己侧后方飞向百二十步以外的胡才,一箭射穿胡才大腿并刺入坐下战马体内,放倒了胡才坐骑。
众人回头看去,原来是百五十步以外的徐晃放的这一箭,在这个距离射中那是人嘛!
其实徐晃不仅智勇双全,善用大斧,而且他的箭法在三国曹魏将领中也是顶级。这一箭由于距离太远,且目标在移动,才射在大腿及马匹之上。
胡才连同马匹直接倒了下来,徐俭率领部下迅速冲过百步多的距离,看到胡才的下半身压在马匹之下,旁边流出了一滩血迹。至于他剩余的亲卫恐怕早已逃之夭夭了。
徐俭下马,挥动环首刀割下胡才首级。周围的无畏军高呼“胡才已死!投降不杀!”
这个消息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掀起阵阵巨浪,不少还没脱险的白波军立刻跪地投降,毕竟他们大多也只是被拉上战场的农夫,并不想白白送命。
一些跑的快的白波军,跑着跑着眼前一黑就饿晕摔倒在地,有些人实在跑不动了迫于无奈只能投降。
每天两顿糠,战前三天才一顿粟饭,一顿糠,这辈子都没什么盐吃。刚才的厮杀奔跑早就把身体体力掏空了。本来等待这一仗之后好好吃秋粮填饱肚子,可他们实在挺不住反复的奔跑和厮杀。
这样整个白波军东侧全部被无畏军拿下,只有几百有马匹的,才逃回到李乐的中军。
李乐几炷香时间前正带领大军扑向杨奉部和黄於部,靠近到百步的距离时,就看到三股狼烟冲天。战场经验丰富的他知道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无畏军要撤了,要么就是有什么可怕的事情要发生。
果然胡才那边被对方几只精锐部队突袭,他这边也只有三种办法,第一就是按计划杀上去,看看胡才能不能挺住,自己能不能先把杨奉这些人灭了。
第二就是立刻救援胡才。救下以后,白波军可以再稍微撤退重组,待重新布阵以后,以兵力优势绞杀对手。
不过这两个方案都太冒险了,如果朝杨奉扑上去,那就是一场豪赌。
一旦胡才溃败,自己没有消灭杨奉,那白波军就完了。而救援胡才他认为固然救得出来,但是侧翼会完全暴露在杨奉等人面前,还是风险太大。
第三种那就是撤退,保留白波军的整体实力。
事实上他的选择再次做对了,如果扑向杨奉,杨奉后面还有压阵的童远、徐荣等少数精锐不说,那几炷香以后徐晃、徐俭和黄於还是会把他的侧翼撕个粉碎。
而前往救援,恐怕因为胡才那么快就阵亡,整个白波军都会连锁溃败、投降。
现在他率领三万多人缓慢后撤,心中暗自庆幸刚才没有距离胡才太近受到他兵马崩溃的带动。现在就这样退回临阴、皮氏或者改道去临汾、绛邑、安邑都可。
他打不动这个什么童远,难道他还能凭借那一点人马消灭自己吗?
第九十二章 一个也别跑
童远这边,正面战场已经获得全胜,头目胡才被徐晃和徐俭合力斩杀,投降的白波军在一万人左右,自己哪一部兵马都没有受到太巨大的损失。
他对徐荣说道:“承蒙前辈亲自教诲和演示,远这才理解什么叫做伏击的奥义,以及具装骑兵的真正使用方法。果然是大开眼界啊。”
徐荣回道:“哈哈!主公才是少年有为,临阵而不慌乱,各个时机把握的十分到位,前途不可限量。”
一阵谈笑风生之后,后勤兵马已经差不多接洽好救治伤兵的任务,主力则留下黄於的第十三旅看押、统计俘虏,其余整队展开追击,毕竟现在还没有完成全歼呢。
李乐这边看到之后气愤不已,你们不过三千多兵马就敢追击我三万多人,是不是疯了。难道说刚才被他们侥幸赢了一场,就膨胀到爆炸了吗?
不过,李乐手下这些兵马大多疲惫不堪,再加上士气十分低落,如果不休息就继续交战,很可能出变故,一味撤退更是不可能。其实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打。
童远这边却毫不慌张,追上李乐之后保持五百步的距离也不逼近,就是如同咬伤猎物的老狼,跟着猎物等待失血变多、体力耗尽之时再终结对手。
眼看着李乐军不敢继续退却,率领兵马就在这平原列阵对峙。童远等人都面露笑意,等待着最后的机会。
夕阳洒在黄河以东,无畏、白波两军正在对峙。眼看还有一个时辰太阳就要下山了,无畏军这边杨奉出阵,朝着白波军过去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