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的手下并非全是鲁莽的厮杀汉,有一名河北名族旁家出身的文士,在此地担任吏员,平素最讨厌并州人,一心想返回河北去投袁绍。
此刻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说道:“陈校尉且慢,敌军虽然人少,但听逃回来的说对方弓弩较多,咱白波军又缺少盔甲,何不征召城内百姓上阵,随随便便就能召集两三千人去抵挡箭矢,岂不快哉。”
旁边一名白波军司马听了之后说道:“啊?此时正值秋收,如果抓走壮丁恐怕影响收成啊。”
“不是还有老弱吗!他们去就行,反正就那么一会就能赢。陈校尉可是响当当的校尉,不日就要做将军,带两千人出战岂不被人说笑。”
“镇轵岭”毫无谋略,却假装谦逊,倾向于听取文士的建议,于是下令道:“儿郎们,先随我把城内的壮丁全都集合起来,至少抽出两千人。然后一起杀过去!”
……
黄於这边已经做好战斗准备,这次运送自己的船队将在黄水上往返共三十里水路才能运送援兵抵达,换句话说,需要自己的第十三旅解决战斗。
他看着远方手下第二营斥候队的兵马正在撤回,依照命令,如果遇到个别斥候可以放他们过来,让他们回去报告我军人数不多。如果是不足百人,那就通过我方强得多的轻骑兵解决他们。
但是撤退意味着敌军大队人马来袭,看着东边的扬尘,估计人数不可能比自己要少。人来的越多越好,这样杨奉那边肯定会更加顺利的。
第十三旅全员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因为刚才的交手能感觉得出来,对方个人战斗力不差,这么多人肯定有一场恶战;更多则的兴奋,因为这就是他们事先的计划,如此我军必胜。
人影渐渐出现,黑压压的一片,直观感受有上万人的感觉,士卒们握住兵刃的手都在不住出汗。可是稍微能够看清衣服、兵器时,众人脸上都浮现愤怒之色。
这时旅军教官悲怆洪亮地声音响起,“大家看看,这就是白波军,这样的人不配为友军。那些百姓说不定有我等的老乡呢!却被拉上战场送死。”
“平定河东,开垦土地!无畏军万胜!”
“万胜!万胜!”
白波军拉百姓上阵,毫无阵型可言,所以看着规模接近万人。不过无畏军不仅没有因为数量被规模吓到,反而激起了昂扬的斗志。
黄於下令,一会弓箭手使用跨越式的抛射,杀伤百姓后面的敌军。冲过来的百姓尽量让他们往军阵右侧,也就是河滩方向跑去,朝阵前来得严令不得靠近,否则格杀勿论。
两军靠近到两百步的距离停下,双方初步对峙。
只见一边是嘈杂声震天,人头涌动黑压压一片;另一边是聚集在蒲坂津的栅栏和建筑旁,如同激流中的扁舟,孤立却顽强。
白波军这边先展开喊话这种威慑战术,“镇轵岭”出列,扬起他满脸胡渣的黑脸吼道:“吾乃太行八陉前三的英雄‘镇轵岭‘,尔等背叛友军,天诛地灭,这么一点人来找死啊!还不快点跪下投降。”
黄於回道:“什么‘镇轵岭’,真是无名之辈……告诉汝吧,说出吾名,吓汝一跳!”
“吾乃无畏军第十三旅校尉黄於,离石“移山罴”在此。你可知道吾多少回合打败了河内……”
“啊,什么?没听说过啊!”
“怎么可能?!想当年我可是……”
两人接下来就在阵前互吼,一会就变成对骂,越骂越生气。
黄於这边想着自己兵少,何不靠着自身出众的武艺拔得头筹,看着那个人如此狂妄,真要好好教训他不可。白波头目也想着自己拉了不少百姓,估计打起来不管用,何不看靠自己勇力拿下对方。
两人一边骂,一边往前走,就如同两犬狂吠不已,互相靠近几近撕咬。直到相距几步,抄起家伙就往对方身上抡去。
两人都是步行出阵单挑,黄於这边大刀虎虎生风,步法节奏快捷,配合刀法打得是精神抖擞。另一边,“镇轵岭”使用长柄战锤,抡起来大开大合,招招都砸得铛铛作响。
恶斗了三十回合以后,渐渐分出了高下。
“镇轵岭”每挥舞一锤都要防守四五下,黄於这边依然是步履生风,稳稳占了上风。
黄於心想这人可以啊,估计武艺不在河内名将方悦之下,真的可以说是一条峥峥好汉,配得上他的“镇轵岭”的称号。
‘镇轵岭’气喘吁吁,急忙喊道:“好个移山罴,果然厉害,我城里面还有事,不打了。”说罢丢了锤子转身飞速奔跑,边跑还边脱掉衣服铠甲。
“唉唉,你的锤子……”黄於看到他跑的飞快,绕是自己早年惯于山中飞驰,也不一定追得上。
就在这时,远处飘起两道狼烟,第十三旅知晓这是杨奉拿下蒲坂县城的信号。随即大吼道:“尔等县城已经在我军手中,快快投降!”
第十三旅士卒一同大喊,声音响彻云霄,惊得白波军那边顿时惊慌大乱,霎时间不少人脚底抹油,开溜大吉。
黄於随即率领部下列阵小跑冲杀,如遇到投降的,则留下少许兵马将百姓、军卒一一区分。
就这样白波军越跑人越少,百姓逃得一个不剩,就连军卒都有半数转身去当百姓了。跑了半个时辰,才终于能够隔河望到县城。
忽然擂鼓声响起,近千兵马拦截在面前,为首一员大将,身后赫然跟着“杨”字旗号。那人大声吼道:“杨奉在此等候多时了,还不快快投降!”
第八十四章 十倍以上
“啊,是杨奉!”
白波军谁人不晓得杨奉曾经是白波军主要头领,后来跟了李傕去真的当官享福去了。
顿时两三百人纷纷跪地投降,其余还想逃命的,也因为刚才跑了这么多路,体力不济,自知逃不掉不得不跟着投降了。
杨奉看到还有十余人围在一个熟悉的面容旁边,没有跪倒,怒道:“陈沟,你敢跟我作对!还不快点投降,凭你的本事说不定还可以继续带兵的。”
原来这“镇轵岭”真名叫做陈沟,就是取自他故乡旁边的一个沟,希望他能如那沟般源远流长。他后来觉得这名字毫无霸气,就取了“镇轵岭”这个诨号,混出了名声。
陈沟却对杨奉不屑一顾,回道:“凭你的本事,我可是一万个不服的!你这家伙投了西凉军也就罢了,可怎么还来打你兄弟呢!”
杨奉愤怒,“汝真是不识好歹,各营听令……”
“且慢!”只见黄於带了十余骑赶了过来,打马向前对杨奉说道:“吾看此人可以活捉,他毕竟是个校尉,可以让将军统一安排。”
“也好。”
黄於对陈沟说道:“适才一战你可有不服?”
陈沟虽然蛮横不已,但对于武艺强于自己的人还是很佩服的,于是回道:“确实是你更厉害,力量不输我,刀法、步法全都占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黄於却道:“吾只问你,你为何从城里抓了那么多百姓上阵,你可知道我家主公对敌将很宽松,但伤害董家名誉和百姓性命的例外。”
跪着的白波军们感觉错愕不已,从来都听说西凉军残暴,经常屠戮百姓,刚刚却说最重视百姓。
陈沟也是略微惊讶,于是说道:“反正是某下的令,动手吧”。
旁边一个手下提醒道:“明明不是校尉,是那贼文士心胸狭隘,为了抢占财物和立功劳出此主意。”
“哦?你仔细说来,不得撒谎!”
“诺。”
接下来就把这河北文士痛恨本地人,尤其是蒲坂临近三辅、港湾,颇有财富。这些财富流入本地人手中,却没有这个河北文士的份,所以他出诸多坏主主意……
杨奉说道:“刚刚在城里抓到此人,他还假意投靠我军呢。我们进城前,他正指挥人手抄家报复自己看不惯的人呢。来人,把他全城游街,斩首示众!”
黄於也说道:“陈沟你可愿降,以后这里和你的故乡都会在平北将军的治下。跟着童将军把你的力量用在该用的地方吧。”
陈沟说道:“遵命,某愿出力。不过某的家乡已经没有了,那里遭遇饥荒,全村仅剩百余人全离开加入了白波军。”
黄於说道:“你就放心吧,只要有平北将军在,一定会让你的故乡恢复的。”
……
三天之后,无畏军第三军已经在蒲坂完成集结,并且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蒲坂津运送过来。
初战告捷,完全是碾压。无畏军这边死伤不足百人,却斩获了六百余人,俘虏了两千多。经过初步筛选把作恶多端的几十人集中斩首示众,其余除了近日被强征入伍的,打算划入以后的军屯、民屯之中。
蒲坂县的秋收受到了一些影响,童远又主持分发了一些钱财,帮助渡过难关。并且告知百姓,如果携带家产加入屯田,定有好日子过。如若难以生存下去,也可以投靠他,加入屯户至少能安排口粮。至于佃户目前暂不接纳,待战事平息之后再做安排。
这件事彻底引起了百姓的轰动,从来没有听说在这乱世除了当兵还给饭吃的,特别是打听到屯田粮食分配的额度之后,有几十名擅于畜牧和制甲的,直接携田产当了军户,其余又有上百人加入了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