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重振北疆 (雪豹导弹)


夏阳由于之前得到董家庇护,未受到太多破坏,临近黄河的夏阳港即龙门津,依旧是并州各方商旅来往贸易的重要集散之地。
童远在看着周围众多粟田和少许麦田日渐成熟,附近的村落和坞堡也不乏欢笑与生气,这就是自己拼搏守护的成果吗?童远内心感到一丝丝欣慰。
“啊,是平北将军。”
不远的地方有路人看到童远的旗号,赶忙拜见。
附近里长率领百姓赶来,里长出列道:“多谢将军守卫此地,将军乃金枝玉叶竟然不忘记我等,还驻守于此,吾等定然为将军竭尽全力。”
童远说道:“某这只是刚刚开始,未来还会让更多的地方恢复安宁,会让你们日子过得更好。请大家安心,只要董家和某童远尚在,就不会忘了大家。”
听到这话,周围百姓纷纷感动不已,甚至有人忍不住哭了出来。
他知道这乱世能够有口饭吃,不妻离子散就已经是万幸,根本不敢妄想什么好日子。自己只是提出了这一点,就已经不少人情绪崩溃了。
人命太脆弱了,这个年代士族豪强也只留下有用的佃农和仆从,多数普通人的死活,他们是不在乎的。
童远阅历尚浅,哪里见到过这样一幕,顿时也是心里一软,忍不住要流泪。突然他想到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达到他的成就。
他压住触动的情绪,朗声说道:“请放心,只要诸位支持我等,某一定不让大家失望。”
“曾经有一个小于我大汉的国度,那个国家有一位在我们这里知之甚少的国王,他接手国家的时候满目疮痍、穷困不已。见到这一景象的他立下了一个誓言,后来他做到了,值得他的子民的爱戴。”
围在这里的里长和农民当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童远身边的扈从也绝不可能知晓。
童远环视半周,深吸一口气,大声道:“吾今天亦立此誓言!……吾要让每个农民的锅里,每旬都有一只鸡!”
“吾要让每个农民的锅里,每十日都有一只鸡!”
童远这个誓言其实比他刚才说的那个人还差那么一点点,因为那个人说的是一周一只鸡,而且做到了。
曾经他觉得这句话无甚意思,凭什么所有人都要吃鸡,而非牛羊猪鱼等等。随着自己逐渐成熟,以及来到这东汉末年,看到大厦将倾的悲惨凄凉,他知道这句话如果能够实现,是有多么的了不起。
附近百姓和扈从听了之后全都目瞪口呆,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一年能碰一次肉就已经值得自豪和吹嘘了。
每人十日之内,锅里就做一支鸡,还是农夫!这是何等的魄力和志向啊!
绕是里长颇见过世面,曾经生活在比较安稳的桓帝时代,也无法想象那样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那岂不人人都成了士族豪强?这不可能吧。
童远见到众人呆立于原地,也不想再多做解释,带领扈从们继续赶往夏阳。
过了许久,人群才有人反应过来,有人跪拜,有人哭泣,但无一例外的是,童远的这句“要让每个农民的锅里都有一只鸡”永远刻在他们心中。


第七十章 开府定策略
夏阳城内商贩往来频繁,但刚经历之前的纷乱,此时守卫的将士非常注意治安和侦查。
现在夏阳暂由董家扈从守卫,原本仅剩三五十人的队伍,随着董家再次复起,很快各类董家旧人就自己找了回来。两个月下来,一共有千余人的规模,其中一千人驻守在夏阳城中。
此外还有县尉两人,一人是童远军屯中的一名军候兼任,另一人负责县域内郡国兵的征召和管辖。
夏阳总体上有一千常备兵,由于全民兵役又有近三千供征召的农民兵。此外较远区域的坞堡、乡村各豪强大族也有些许部曲保卫自家、维护治安。
所以,他不需要安置军屯或者新军安置于夏阳,就已经足够本地防务。
因为夏阳县自身的兵力足以应对日常问题,一旦有较大战事,三县之内兵马都由他调遣安排。
董白仍居贺家府邸,不过这里已经正式成为董家的宅院,近百工匠正紧锣密鼓地修缮建设渭阳君府。
她在变乱之后获得的最大政治资本是可以开府和司隶校尉的职位。开府本是三公或者大将军等功勋卓著的高官才可以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
这一次董白因为是董卓后人,也算是西凉军的精神领袖所以获此殊荣。目前还没有实际运行,后续如何操作主要由董白、童远和董威三人决断。
而司隶校尉,在历史上获得这一待遇的是李傕。只可惜朝堂士族等本就要打压西凉军,董白又主动离开长安,当然就把这一待遇给了董白,既拉拢了董家,又稍微打压了尚在长安的李傕。
童远与董白商议开府之事,另他惊讶的是,董白对于这方面一点设想都没有,董威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她们把这项事务全部交由童远来做。
“白眼下要安心练武,这次这么好的机会还是让吕布跑掉了,而这些军务、政事交给你来安排比较好。不过你要全力宣扬董家的意志与名声,助我除掉吕布这个恶人。听闻吕布贼人逃入并州不知所踪。”
最近听闻吕布向北逃入并州一带,而并州一带已经全部沦为匈奴、羌胡、鲜卑和黑山、白波诸部割据。所以吕布到底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董白继续说:“白对于来到夏阳还是很满意的,向西可以回到故土,向东可以复仇。吾确实不愿待在尔虞我诈,祖父蒙难的长安。不过,现在随着地位逐步提升,我自己也有一点迷茫。”
童远看到董白眼神闪过哀伤之色,本该享受青春愉快或者享受婚姻的年纪,现在却承担着远非常人能够承受的仇恨和压力。再加上年方二八就失去了亲人们,这种伤感会伴随她的一生吧。
他定了定神,说道:“请君女放心,远已有周全计划。这开府以后的日常事务并不繁琐,主要是负责起辟除官吏、外务处理和士族管理,这三方面的事情。这三件事我先谈士族管理,因为这件事定了基调,其他的才好办。”
董白对此没有太多准备,直接回道:“祖父曾为这些事日夜心烦,不知你有何计策?”
童远说道:“士族与外族两者看似全无关系,又十分难办,但处理起来道理、办法却是一样的。”他先卖卖关子,这样自己的办法说出来才不那么土。
董白脸上忧虑哀伤一扫而光,双眼冒出期待。眼前这个人她最佩服得是他总能想出、说出、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这些内容她说不出来,但是隐隐有一种预感,那就是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童远眼睛望向远方,虽然很快就被墙壁遮挡了视线,但他仍然看向脑海中的星辰大海,说道:“士族、外族皆与吾辈不同,我们强他们就会暂时屈服,我们势弱他们就会消灭我们。”
“所以要展现我们的强大,震慑群小,收拢愿意臣服于我们的人,团结与吾等有共同敌人的士族,再不要与中立者为敌,对于少数敌人则要狠狠地打击。”
董白听了觉得这也蛮普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奥义,问道:“这道理我能明白,那具体做法呢?”
童远知道这才是重点,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恐怕她接受起来不会那么顺利的。
“对于士族,我们要宣传守卫藩篱的大义,并表达出对钻研学术的敬佩。另外布告天下,欢迎有心报国和醉心于学术的士族来夏阳等三县发展,君女及新军欢迎他们。”
董白眉头一皱,“这些士族大多对我董家和边军恨之入骨,朝堂之上为百姓和安宁做事的人恐怕连十个都没有,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友好呢?”
童远知道董白阅历尚浅,于是举例说道:“董太师对于蔡邕等名士十分尊敬,士族皆说这是拉拢之策。然远以为士族中如蔡邕、马日磾等专心学术,不爱权谋者可为吾辈之友。”
“只有士族中少部分垄断朝堂,聚地贪财者乃必除之大害。董家开府的最大作用就是收拢人才,尤其是有志向且比较务实的学子。”
董白说道:“这些话吾曾经听蔡邕说过,那时听得困得很,一点都不能理解。其实想来知道这些道理很容易,做到却难得很。
童远回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董家也是一点点努力才能有昔日的成就。吾等尚年轻,一定要努力不负家人的遗憾。”
“吾想出一个口号,那就是‘有志之士皆可用,保家卫国才为先’。这样选拔士人以志和才为最主要选拔依据,至于德与孝不是不考虑,而是不做硬性要求。”
董白面色严肃巍峨,说道:“吾会派人尽力宣传,如有人才投奔肯定礼待,不过具体接触就没有什么兴趣,还是交由你来做。另外,外族这边情况复杂,你又有什么好主意吗?”
童远说道:“这更容易些,我们不用盘剥胡人,自然不会像西凉那样导致局势日渐崩溃。我的想法是鼓励匈奴、羌、氐、乌桓、鲜卑各部来夏阳贸易,拉拢收编能为我等所用的,并将他们从原有体系抽离,逐步汉化。”
董白心里再次感叹,他的安排还真是闻所未闻,不走寻常路啊。


第七十一章 化羌胡为眼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