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迟疑道:“我也只是猜测,以前的战争都是咱们唐军获胜,很少发生交换俘虏的事,但这次情况不同,朝廷说不定会与吐蕃人交换!”
韩义顿时又患得患失起来。
唐安师忙道:“韩大哥,我看你还是去一趟王府吧,向周王殿下问问情况,如果韩世侄被俘虏,他一定知道!”
那书生听他们提到周王,暗吃一惊,仔细听他们说话。
韩义一咬牙,点头道:“也好,老夫就去一趟王府,只要有一线机会救回成儿,无论周王殿下要打要骂,我都认了。”
那书生忽然心中一动,道:“老丈,你儿子该不会是那位兵败的韩将军吧?”
韩义正要说话,唐安师急忙拉住他,道:“韩大哥,救人重要,别在这浪费时间了。”
雷豹跟着道:“不错,倘若韩世侄真被俘虏,一定要尽快找周王殿下求情,让他将韩世侄换回来才是!”
韩义点了点头,跟着二人一同出了酒楼。
三人一路来到周王府外。
韩义深吸一口气,正要向大门走去,忽然瞧见一辆马车驶来,车中下来一名女子,向门卫说着什么。
韩义吃惊道:“那不是罗素的夫人吗?”
唐安师问:“罗素?谁啊?”
韩义解释道:“和成儿一样,也是西讨军从三品将军。原本是突厥小王,后来归降我朝,与成儿是好友,还带着夫人来我家吃过饭。”
雷豹问:“这位罗将军也参加了安西之战吗?”
韩义脸色黯然:“成儿那被歼的一万将士中,就有他。”
唐安师思索了一阵,忽然惊呼:“啊!我明白了!韩大哥,韩世侄肯定没死!”
韩义忙道:“怎么说?”
“这位罗夫人来求见周王殿下,一定是得到罗将军没死的消息,故而想来求情,让周王殿下将罗将军换回来!”
韩义急道:“可就算罗素没死,也不代表成儿也还活着呀?”
唐安师笑眯眯道:“罗素与韩世侄一个级别,他若是被吐蕃人俘虏,吐蕃人一定也不会杀韩世侄!”
韩义连连点头:“对,一定是这样,我这就去向周王殿下求情!”
说着快步朝王府大门走去,来到大门时,罗夫人已经进去了,韩义说明来意,很快被引入一间偏厅。
偏厅内除了罗夫人外,还有两名陌生女人,一人四十来岁,满身贵气,一人二十余岁,面色清冷。
三女面色都很沉重,罗夫人瞧见他后,微微点了点头,轻声道:“韩伯伯安好。”
韩义点头还礼。
过了一会,文荣进来为四人奉上茶点,那贵气女子道:“文总管,周王殿下还没有回来吗?”
文荣恭敬道:“回公主殿下,王爷朝会之后很可能会与太后殿下一起用午膳,要晚些才能回来。”
韩义吃了一惊:“公主?这女子年纪这般大,一定不是太平公主,莫非是城阳长公主?但她不是入了佛门吗?”
那公主点头道:“嗯,那我再等一会就是。”
文荣正要离去,韩义忍不住问:“文总管,我家成儿是死是活,你知道吗?”
文荣还未回答,罗夫人便道:“韩伯伯,韩将军与我夫君一样,都没有死,被吐蕃人俘虏啦。”
韩义大喜过望,喃喃道:“没死就好!没死就好!”
罗夫人低声道:“也没那么好,他们这次损兵折将,就算回到长安,只怕也难逃死罪!”
韩成心一凉,想道:“是啊,那名郭将军损了一半人马,都被贬为平民,成儿全军覆没,只怕真要定个死罪!”
另两名女子脸色都有些苍白,她们似乎和韩义的来意一样,也有亲人被俘,过来找周王殿下求情。
又过了半个时辰,门外忽然响起脚步声,四人齐齐转头望去,见两名年轻女子携手而来,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其中穿白衣的女子安慰道:“你不必多担心,我大哥写信说了,这次的事都怪郭待封,你哥哥是被他给害了,等换回来之后,不会有惩罚的!”
另一女穿着绿色裙装,担忧道:“就不知能不能换回来。”
韩义急忙起身,朝着绿衣女子道:“程县主,您也来了。”
那女子正是程彩衣,她哥哥程伯献被武承嗣编入韩成手下时,姐妹二人曾一同去韩府拜见。
程伯献职位虽比韩成低,但有郡公爵位在身,故而韩义对两兄妹极为热情,后来又与韩成一起去公府回拜一次。
程彩衣行了一礼,道:“韩伯伯。”将身边那女子介绍给韩义,原来是薛仁贵的掌上明珠薛玉锦。
其他三女纷纷向程彩衣、薛玉锦见礼,相互介绍一番后,韩义才知那位公主是弘化公主,是太宗皇帝的义女。
那年轻女子则是于府大小姐,他爹爹虽然在郭待封麾下,但也不慎被吐蕃人俘虏,故而来找武承嗣求情。
罗夫人问:“薛县主,您刚才说程将军是被郭将军所害,这是怎么回事?”
薛玉锦气哼哼道:“这次咱们之所以会损失这么多人,都怪郭待封!他不听我爹爹吩咐,擅自出城伏击吐蕃人,才有此败仗!”
韩义大喜:“这么说来,我儿战败,也是郭待封的原因了?”
薛玉锦点头道:“对,责任都在郭待封身上,听说韩将军还劝他不要出城,他就是不肯听!”
韩义大喜过望:“哈哈,我就知道是这样。成儿跟着周王殿下那么久了,怎么可能被吐蕃人全歼?原来是郭待封的缘故!”
罗夫人、于大小姐和弘安公主心中也充满喜悦,愁容尽去。
半个时辰后,武承嗣终于回到王府,请众人去大堂相见。
韩义一见到武承嗣,立刻露出一副悲痛羞愧的表情,跪地叩首道:“王爷,我那孽子不争气,在战场上打了败仗,给您丢脸啦!”
武承嗣将他扶起,正色道:“韩公别这么说,那场败仗责任不在韩成。”
韩义听武承嗣也这么说,心中大定,又道:“那混账东西太不争气,听说被吐蕃人俘虏了,您不必管他,让他在吐蕃自生自灭吧!”
武承嗣缓缓道:“韩公不必忧虑,薛将军俘虏了不少吐蕃将军,还有一个吐蕃王子,我们会将韩成换回来的。”
韩义心中大喜,嘴上却说:“使不得,使不得!那臭小子打了败仗,怎么能让再朝廷费力将他换回来?”
武承嗣正色道:“他们为国家而战,朝廷自然不会不管他们。诸位放心,本王会督促薛将军尽快办好此事。”
弘安公主欲言又止道:“周王殿下,我家轩儿……”
武承嗣道:“公主殿下请安心,凡是我朝将士,本王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换回来!”
次日一早,武承嗣便派出驿卒,将换俘虏的命令向安西传达过去。
几日后,薛仁贵得到命令,便没有再等吐蕃人,主动派使者去吐蕃,商议交换俘虏的事。
……
原本这章开头一部分属于上一章,上传时修改了一部分,便划到这一章来了,当时没注意,导致标题有点不对,大家请见谅!
第426章 换俘风波
吐蕃,改则城。
薛仁贵领军从昆仑关撤退后,论钦陵便通过昆仑关,回到了最近的改则城。
韩成、程伯献、罗素和慕容轩四人都被关到一座地牢中。
牢房极为简陋,看守却十分严密,几乎每时每刻,牢房外都有人巡视。
吐蕃人倒并没有虐待他们,给他们提供了糌粑和青稞酒。
据慕容轩说,这等饮食连普通的吐蕃百姓都吃不到。
然而此刻就算给韩成吃上山珍海味,喝上玉露琼浆,他也食之无味。
被关几天后,他身体开始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只觉浑身无力,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程伯献更惨,躺在牢房一动不动,若非时不时呻吟一下,都以为已经死了。
慕容轩安慰道:“韩将军,你不用担心,你这是瘴病,只有身体虚弱的人才会死,你和程将军身体强健,一定能撑过去的!”
这种病似乎因人而异,韩成和程伯献都很难受,罗素症状轻微,慕容轩则一点事都没有。
韩成默默点了点头。
进入安西四镇后,他听人说过此病,据说南蛮地区穷山恶水,很多林子有瘴气,传播到全境。
只有住在本地的人才无事,慕容轩是吐谷浑人,从小也长在这片地区,难怪一点事没有。
韩成低叹一声,道:“也不知外面情况如何了。”
他们被俘后,一直关在囚营中,又听不懂吐蕃话,对目前状况一无所知。
若非慕容轩来过改则城,他们甚至都不知自己已到了吐蕃境内。
四人的牢房两两相对,韩成与罗素是隔壁,慕容轩和程伯献在对面。
外面的吐蕃人见他们说话,也并不阻止。
慕容轩神色很轻松,笑道:“既然吐蕃人退回吐蕃,说明咱们打了胜仗。”
罗素闷声道:“就算打了胜仗,也不知我们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回到大唐。”
慕容轩目光闪了一闪,忽然向旁边一名看守的吐蕃人搭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