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周少卿 (清九玄)


  薛讷苦笑一声,叹道:“可以的话,我更希望亲手将那三万吐蕃人马全部消灭!”
  杨玄基大咧咧道:“少将军不必遗憾,吐蕃人还盘踞在猴桃山一带,并未离去,等将士们病好之后,咱们立刻就能跟着大帅去歼灭他们!”
  薛仁贵忽然道:“薛讷,你去将那名叫赞牙的吐蕃将领喊过来。”
  薛讷答应一声,命人将赞牙喊来。
  赞牙恭敬道:“卑职见过薛大将军!”
  薛仁贵并不客套,直截了当道:“赞牙将军,我军有不少人到昆仑关后,生了“瘴病”,你知道如何治疗这种病吗?”
  赞牙摇头道:“回大将军,因为只有别国的人来我们这里会生这种病,我们自己绝不会生这种病,所以我们也不知如何治疗!”
  张九节皱眉道:“你们吐蕃人从没有人得过这种病吗?”
  “是的,就连刚出生的孩子也不会得这种病,根据寺中的上师们说,是因为我们吐蕃人受到佛祖保佑,故而无恙。”
  杨玄基暗哼一声,心道:“屁的佛祖保佑,肯定是你们习惯这种毒了。”他听人说过,长期与毒物为舞的人,能够抵抗毒素。
  薛仁贵又问:“得了这种病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赞牙道:“如果立刻离开吐蕃,就能恢复正常。倘若待在吐蕃,就要看运气了,运气好则活,运气不好就死。”
  薛仁贵双眉一挑,如果赞牙说的是真的,那这种怪病就仿佛一种无形的壁垒。
  倘若无法击破这层壁垒,唐军就算能打赢吐蕃人,也无法进入他们的领土。


第425章 捷报传回 朝野沸腾(二)
  到了次日,薛仁贵自己带来的军士中,也有人得了瘴病,原先得病的人中,有几十人直接病死了。
  算上几天前病死的人,加起来已经超过百人,不少人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
  面对这种未知的病,就算是薛仁贵这样的铁血军人,心中也开始不安。
  他终于明白论钦陵为何不愿离去,他料定唐军过不了“瘴病”这一关,迟早会自行退去。
  薛仁贵与众将士商议之后,决定立刻撤回拔换城。
  虽然他也考虑过,在关内再坚持几天,将吐蕃人耗死。
  但吐蕃人可以杀马为食,足以支撑十天半月。
  到时候唐军情况可能更糟,要是超过半数都得了病,想安全退回拔换城都有危险了。
  这场战争进行到现在,唐军不仅获胜了,还让吐蕃人元气大伤,没有必要再冒这种风险。
  离去之时,薛仁贵命人用火药将昆仑关给炸了。
  三万大军离开关口,朝北而行,几日后终于回到拔换城。
  张玄遇和郭待封派人来报,两人已将和田河附近的三万假扮吐蕃军的民夫全部消灭,斩首两万多。
  到了这一刻,已经可以宣告唐军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薛仁贵立刻派人向长安城传达捷报。
  张九节进言道:“大将军,咱们是不是该找吐蕃人商议一下换俘的事。”
  薛仁贵道:“不必着急。”
  这种时候,急的一方准吃亏,张九节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他想着被俘的将领中有武承嗣心腹韩成,担心周王殿下见怪。
  八日之后,捷报传回了长安城,朝野上下一片沸腾,尤其是民间,几乎人人家里都张灯挂彩,比过节还要喜庆。
  武媚立刻召开朝会,恢复薛仁贵平国公的爵位,封薛讷为定州郡公,升为西讨军将军。
  跟随薛仁贵作战的将领也大部分被升了职。
  不过也并非只有赏没有罚。
  郭待封判断失误,致使损兵折将,不少大臣都上奏定他死罪。
  最后李绩和武承嗣出面求情,才将他贬为平民。
  武承嗣虽为郭待封求了情,心中却极为失望,朝会过程中,脸色一直不太好。
  武媚注意到这点,下朝后将他喊到寝殿,轻声说道:“承嗣,这一仗打的很好呀,你怎么瞧着不高兴?”
  武承嗣叹了口气,眉心紧皱,说:
  “这次战争开打之前,咱们已成功误导论钦陵,占据了绝对优势。可最后还是损失近两万将士,侄儿实在高兴不起来。”
  武媚沉默了一会,缓缓道:“承嗣,战场上瞬息万变,你不能指望所有事情都按着你的意愿进行。吐蕃也有能人,这场仗能打成这样,已经很值得高兴了。”
  武承嗣愣了一下,心想:“不错,论钦陵绝非易与之辈,自己也不能指望唐军所有将领都和薛仁贵、李绩、苏定方一样出色。”
  战争是残酷的,想不死人就大获全胜,太过理想化了。
  武媚见武承嗣愁容消去了一些,微笑道:
  “其实这次战争吐蕃人比我们损失大的多,他们人口本就比我们少,这次被杀了八万壮丁,投降了三万。十年之内,都无法恢复元气。”
  武承嗣目中冷光一闪,道:“接下来,该轮到我们攻打他们了。”
  武媚凤眉一蹙,道:“薛仁贵说的那种瘴病倒挺麻烦,若不能解决了这个难题,只怕远征很难成功。”
  听到瘴病,武承嗣立刻笑了:“姑母,这件事您不必担心,侄儿自有解决的办法!”
  武媚见他胸有成竹,又知他有个医术高明的妻子,便放下了心,说:
  “你的西讨军需要重新组建,国家也需要修养生息几年,攻打吐蕃的事,不如放一放吧。”
  “侄儿明白,时间在我方,等先解决了倭国,再将吐谷浑的土地收回来,等待时机成熟,再对吐蕃用兵。”
  武媚满意的点点头:“你能不骄不躁,本宫便没什么可担心的啦。”
  临近午时,城西一家酒楼,楼内所有客人脸上都带着笑容,兴高采烈的议论着唐军击败吐蕃的战事。
  唯有一桌上,一名五十岁左右老者躬着腰坐着,黑着一张脸,闷头喝酒。
  他喝的又急又快,没一会便将一壶酒喝完了。
  “伙计,上酒!”老者大声道。
  老者身旁有两名同伴,一人是名胖子,另一人是名高壮老者。
  那胖子劝道:“韩大哥,你喝酒可以,但喝这样快,对身子可不好。”
  老者怒道:“老夫连儿子都没有了,还要这身子做什么!”
  这老者正是韩成之父韩义,他旁边的则是他的两名好友唐安师和雷豹。
  便在这时,旁边一桌有人说:“郭兄,你说的太对了,咱们唐军是靠薛家父子才打的胜仗,那个姓郭和姓韩的将军都不行,尤其是姓韩的将军,所部一万精锐全军覆没,太丢人了!”
  韩义猛的站起,向那一桌走去,咬牙切齿道:“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那人又矮又瘦,却并非胆小怕事之人,眼睛一瞪,道:“我刚才哪句话说错了吗?你若是有什么高见,不妨说出来!”
  韩义脸颊上肌肉颤动了一下,举起拳头,便要抡下:“王八羔子,这就是老子的高见!”
  唐安师和雷豹迅速来到他身边,一人扯住他一只手臂。
  “老韩,你想做什么?”雷豹沉声道。
  韩义如同喷发的火山一样,脸色通红,怒骂:“你们别拦着我,我要教训他一顿!”
  雷豹大声道:“人家也只是说两句话罢了,又没有恶意,你想进衙门吗!”
  韩义状若癫狂,一脚便将对方桌子踢翻,大吼道:“那就让衙门把我抓起来吧,反正我儿子都死了,我这把老骨头也不想要了!”
  唐安师见周围人都看了过来,忙解释道:“诸位莫怪,他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所以有些失态。”
  转头又向店掌柜道:“这里一切损失,我们都会赔偿。”
  众人听后,都露出谅解表情。
  那名矮瘦男子道:“老丈,你儿子为国捐躯,大家都敬仰的很。你若是气恼,就过来打我两拳出出气吧,我绝不还手!”
  韩义脸色胀红,他一生最好面子,自从韩成当上将军后,便从不待在家里,天天去找老朋友吹嘘自家儿子如何如何……
  然而当这次安西之战的战报传回来后,他简直难以置信。
  韩成不仅打了败仗,手下一万将士更是被全歼。
  韩义初时不信,然而这样的消息越来越多,由不得他不信。
  据说与韩成一起的将军郭待封因损兵折将,已经被贬为平民。
  韩义原本想去周王府问问情况,但犹豫许久,实在没有脸见周王。
  便在这时,一名书生突然说道:“老丈,你儿子未必就死了。”
  韩义猛的转头,挣脱了唐安师和雷豹,一个跨步来到他身边,急问:“此话怎讲?”
  那书生被他迅捷的动作吓了一跳,怔了一会,方说:“听说战败的士兵有可能被俘虏,军职越高被俘虏几率越大,你儿子是什么军职?”
  谷</span>  韩义喃喃道:“俘虏?”随即大怒:“那不是被吐蕃人当做奴隶吗?那还不如死了好!”
  书生急忙道:“不,我听说薛将军在拔换城歼灭三万多吐蕃人,一定也俘虏了不少吐蕃人,说不定朝廷会用这些俘虏将咱们的人换回来!”
  韩义又惊又喜,颤声道:“当、当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