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末世从封王开始 (飞花逐叶)


  “城内外物资供应停滞,此中牵扯实在太大……以臣愚见,放出一百多家,勉强能恢复正常!”
  面对“电话”,虽不是当面觐见,但谢孝方仍是诚惶诚恐。
  电话那一头的沉默,让谢孝方心中忐忑,眼下他觉得比乱军围攻时还要煎熬。
  几息以后,电话那头传来了声音。
  “靖安府总共抓了三百家,你这一句就要放走三成多,那干脆全放了?”
  声音虽平淡,但话里的不满之意,远隔千里都让谢孝方胆战心惊。
  “臣妄言,万死!”谢孝方连忙请罪。
  “如何处置这些人,朕已派了专人过来料理,你们就不用操心了!”
  “那么多的粮食物资摆着,不过是缺了几个看门儿的,难道就分不出去了?”
  听到这里,谢孝方不由恍然,他此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皇帝的眼中,士绅们的占据财富,只是替皇帝保管而已。
  “如何恢复秩序,如何保证百姓安宁,你们自己想办法!”
  “臣领命!”
  当谢孝方说完最后三个字,电话已经被挂断,磕头之后他才颤颤巍巍起身。
  他有预感,这次掀起的大案,会比上次死更多人,只怕……
  谢孝方不愿多想,眼下的他只求无过,把清查田亩办妥之后,立即告老过安生日子去。
  当谢孝方走出房门,却见胡礼贞问道:“阁老,皇上怎么说?”
  胡礼贞是刚刚才到,所以不知房间里的对话。
  “皇上说,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这……牢里关的,好些人都与谋逆无关,阁老未向皇上禀明?”胡礼贞追问道。
  这几天时间,他可一点儿都没闲着,走访了调查了许多人,正逐渐在还原事情真相。
  目光扫向胡礼贞,谢孝方平静道:“皇上已派出钦差,专门负责审查此案,让我们不必再操心!”
  “这……”
  胡礼贞本想说些什么,但想了想还是憋了回去,毕竟这是圣意。
  “靖安府这摊子事,让布政司和府衙料理,这次各府县收上来的税,你要尽快清理账目,确认无误就着手运往京城!”
  江西郡紧挨着京畿郡,加征的“平虏饷”自然要最先送往京城。
  “卑职领命!”
  这件差使同样重要,所以胡礼贞并无异议。
  当然了,谢孝方也有自己的事,毕竟清查田亩的事还在继续。
  两个来月时间过去,江西郡的土地已清查了三分之二,或许再有个把月就能交差。
  谢孝方正发愁时,却有人心怀欢喜正出门。
  此人正是刘权,从表面上来说,这次动乱是因他而起,但他却不自知。
  “大哥,要不咱回去吧,如今咱大难不死,就别再作死了!”
  说这话的,乃是刘权的兄弟,此人已起了退缩之意。
  “这……倒也是这么个理儿!”刘权点了点头。
  眼下时局动乱,他自己也认为告状更像闹剧,这时候捅去官府纯粹给人添堵,最有可能自讨苦吃。
  “那咱们回去?”
  “不着急,城里这些老爷都遭了难,咱们的机会来了!”
  “大哥你的意思是……”
  刘权奸笑了两声,却没有明着说怎么回事,紧接着这兄弟三人就出了府。
  而在隔壁屋子里,辑事监的七八号人,把刘权三人的话都听进了耳中。
  刘权几人闹出的案子,传到赵延洵耳朵里之后,他就让辑事监派了人保护这厮。
  事实上,从事情捅到府衙之后,刘权一共遭遇了三次暗杀,都被辑事监的人暗中化解了。
  若是没有赵延洵这一手,这厮早就没命了。
  “还继续护着他?”
  “没有旨意,就只能护着!”
  “这狗杂碎,这次动乱因他而起,我看他罪该万死!”
  就在这时,为首的汉子低声呵斥道:“别发牢骚了,主上自有圣断,你我奉旨行事即可!”


第868章 常朝
  五月二十二,这已经是靖安动乱的第四天。
  也正是在今天,赵延洵召集了常朝,参加朝会的官员正往崇政殿赶去。
  按大晋组织,每逢初一和十五举行大朝会,除此逢双数举行常朝。
  只不过,这条规矩从未严格执行过,包括定下这条规矩太宗赵洪章。
  勤勉一些的皇帝,每月常朝缺个两三次,惫懒一些的甚至连大朝会都想省略。
  在大晋已有的十一位皇帝中,赵延洵的勤勉程度排在中等。
  大朝会他基本照常举行,而常朝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罢朝,这也引得御史谏言不断,只不过赵延洵魏加理会。
  从五月十五的大朝会之后,赵延洵已罢了三次常朝,在此期间发生了靖安动乱。
  具体情况朝廷上下都有了解,但对此事皇帝并无明确说法,这让官员既好奇又着急。
  今日召开的朝会,让他们猜测肯定是为了这事儿。
  不管怎么说,江西郡发生的事,朝廷必须给出官方定性。
  既然是常朝,规模自然会小许多,只有各部堂主要官员参会,人数不超过四十个人。
  这也意味着,能参与常朝的官员,都算得上是朝廷高官。
  众人陆续进入大殿,此刻御座上还空着,众大臣便各自排班站立。
  虽然好奇江西郡的事,但这些人进了大殿,就没有再去想这这些事,毕竟他们各自手里的活儿也不少。
  如果一会儿皇帝问起,他们回答应对失措,那可就是自寻苦吃。
  众臣在大殿了站了十几分钟,才听见后方传来了脚步声,于是一个个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如今这世道,做官的都很憋屈,以前受气可以撂挑子不敢,现在则是受了气也得忍着,继续想尽办法把差事办好。
  撂挑子不干,等于把家族置于险境。
  赵延洵执政后情况充分表明,只要手里的刀子够硬,什么清流浊流都得好好干活儿。
  官员们屏气凝神之际,赵延洵已在宦官簇拥下,缓缓出现在众人面前。
  只见他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十二章纹衮服,行走之间尽显帝王威仪。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众臣随即起身,而后恭敬站立,等待着皇帝开启话题。
  事实上,常朝也有一些定例,只不过赵延洵继位后,这些规矩全都被弃用了。
  “诸位爱卿,匈奴左贤王禺山,昨日已到了天御关,与罗伦进行了第一次谈判!”
  赵延洵一开口,谈的却是胡人的事,让到场官员们深感意外。
  “他们正与西蛮子交战,粮食武器全都缺乏,他们如今苦不堪言呐!”
  在场众臣都认真听着,相比于江西郡的骚乱,关外的敌人无疑更难缠,此刻摆上朝会貌似也很重要。
  “想必你们都知道,匈奴人的左贤王,等于是他们的太子,匈奴单于把他派了过来,足可见情势危机!”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尽皆点头,这番论证乃是实情。
  “这种情况下,匈奴人向咱们求援,你们说该不该帮?”
  这个问题,赵延洵可以一言而决,但他还是拿到了朝会上说。
  一方面,这是对朝臣的尊重,另一方面他也确实想听听意见。
  “如今国内凋敝,动兵消耗极大,若能驱狼吞虎,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第一个发言的是陆朝文。
  作为内阁实际上的“首辅”,他的消息渠道非常广泛,所以对关外的局面有一定认知。
  既然匈奴人愿意和西蛮子死磕,那么大晋躲在后方坐收渔利,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所以,陆朝文第一个表示支持。
  这时成文光开口道:“皇上,臣虽附陆阁老之议,但心中却有疑虑!”
  “爱卿可直言!”赵延洵平静道。
  “无论匈奴人有多大的诚意,可若他们拿了东西而背约,那咱们却是毫无办法!”
  点了点头,赵延洵又看向在场其他大臣,说道:“诸位有什么话,都可畅所欲言,说错了也不怪罪!”
  其实说穿了,这件事也没啥可说的,毕竟就这么两个选择。
  “皇上,臣也认可陆阁老的意思,至于成阁老的担忧,臣以为不难处置!”
  说这话的,是兵部尚书曾长松,如今战乱兵部的话语权极大。
  “如何处置?”赵延洵问道。
  “只要把握好给出粮食的数量,让匈奴人刚好能撑住,就不怕他们反噬!”
  “我大晋掌握着粮食,等同于把住他们命脉,他们就只能乖乖听命了!”
  曾长松的想法,与赵延洵不谋而合。
  如果通过粮食,间接控制匈奴人,让他们替晋廷隔绝边患,对大晋来说好处无法估量。
  相较而言,给匈奴人十万柄马刀,三万张弓外加三十万支箭,以及每个月支付其十万石粮,这些代价都是可以承受的。
  当然了,这是匈奴人开出的条件,赵延洵当然不可能全盘接受,所以这件事还得继续商议。
  “曾卿所言有理,朕也是这个意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