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到了这山穷水尽的时候,梁世宇才意识到,以前的安生日子多么美好。
明示家产也好,被征重税也罢,无非是少些财富,又不会少块肉……
而现在,参与动乱意图造反,这就不是掉块肉的事,这是全家都要掉脑袋的。
“爹,您就不该和那些人来往,如此也不会受他们蒙骗!”
说这话的,是梁世宇的长子梁正贤。
梁正贤确实很生气,家族被卷进这件事,从始至终他都被蒙在鼓里,直到上了贼船他才知晓。
所以他现在梁正贤有怨气。
而他的这份怨气,又勾起家里其他人的怨气,一时间屋子里的议论声更大了。
“对对对……都是我的错,此事我一力承担,现在我就去官府告罪!”梁世宇满是懊悔。
这一刻,他是真的后悔,所以是真心想拿自己的命,替家里人避祸排险。
然而,梁正贤无奈道:“爹,依当今圣上的脾性,犯下谋逆之罪……即便您主动认罪,咱家只怕也活不了几口人!”
一时间,梁世宇沉默了,梁家其他人也都沉默了。
紧接着,有人打破沉默问道:“大公子,你说该怎么办?”
梁正贤沉声道:“依我的意思,咱们该想办法立功,如此才能谋个以功抵过!”
“如何立功?”梁世宇又问道。
“爹你可知道,此番起事,谁人知晓内情最多?”
没等梁世宇回答,梁正贤接着说道:“咱们把他拿下,然后再抽丝剥茧,把其他人全都拷问出来……”
“到时候去了官府,您就说是假意加入其中,只为朝廷打探这些人谋逆之内情!”
“到时候,只要供出的逆贼越多,咱们家也就越安全!”
听完这番话,虽然看起来不甚高明,但好像也没别的办法。
“所以,您现在该带我们去其他几家,用骗也好用强也罢,把他们拿下!”
“可外面戒严了,出去只怕凶多吉少!”
听到老爹这话,梁正贤只觉得无语,随即说道:“爹,继续待在此处,便是有死无生!”
“老爷……带咱们去吧,总得搏一把!”
咬了咬牙,梁世宇只得说道:“好……”
梁家人开始行动,起事时他们瞻前顾后,但现在为搏出一条活路,他们全家上下都愿意拼命。
在他们“悄无声息”行动时,靖安府城外十里处,一直精锐军队已经赶到此处。
从动乱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收到命令的禁军总算赶到了。
带队的是虎贲右卫指挥使丁弘,他的部下本有五个千户所,这次他只带来了两个。
另外三个千户所,分布在江西郡其他府县,短时间内无法调动过来。
眼下,丁弘脸色不太好看,只因他得到了最新的消息,城内动乱已经评定了。
动乱平定,意味着军功全属江西都司,跟禁军基本没有关系。
“他娘的,靖安卫这帮人,倒也有些本事!”丁弘忍不住骂道。
这时,一位千户问道;“大人,咱们还进城吗?”
丁弘板着脸训斥道:“废话,不进城咱来做什么?”
大队人马继续前行,当他们赶到靖安府南门时,这里的激烈战斗已经结束。
从此处外逃的权贵们,全都被卫所士兵挡了回去,城门外只留下大批尸体。
城门已被官军收复,当守门百户看到禁军到来,立刻就派了人去都司报信。
“虎贲右卫,奉旨讨贼,开城门!”丁弘大声喊话。
胡安下过令,没有他的允许绝不许开城门,所以这让守门的百户很为难。
看到上司犯糊涂,一旁的总旗立刻提醒:“大人,赶紧开吧,这位丁大人,都使大人都惹不起!”
百户恍然大悟,暗骂自己糊涂,紧接着便下令打开城门。
城门被打开,禁军士兵陆续进入城池。
城内戒严已基本完成,此刻的士兵们的任务,实在城内大肆抓人,所以到处都能听到哭嚎声。
“这个胡安,动作倒是快!”丁弘忍不住说道。
紧接着,丁弘让部下各司其职,配合着靖安卫的士兵,一同在城内抓捕逆贼。
而丁弘本人,则带着小队人马赶赴北城,他要参与到高层决策中去。
事实上,所谓决策已经结束,各衙门的任务已经安排好了。
都司的人负责抓人,按察使司负责关押审问,布政使司负责安民,巡抚衙门负责监督。
“丁指挥使,你可算来了,你来了我就安心了!”胡安迎出了衙门。
丁弘笑着说道:“胡都使,此番你可是出了风头,羡慕你呀!”
“上奈皇上宏福,下靠将士用命,我可不敢居功!”丁弘极为谦逊。
说了这些废话,丁弘随即问道:“我看城内在抓人,你打算抓那些人?如何保证没有遗漏?”
“丁指挥使,城内的大户,一个都不会放过,我会把他们全部下狱!”
“城里的大户你都认识?”丁弘问道。
胡安却笑道:“我不认识,但有的是人认识,有的是人想要将功折罪!”
有的是人想将功折罪,这说明和梁家一样想法的人很多。
大户人家人情往来不少,相互之间基本都认识,有了这些人愿意帮忙,那自然一个人都不会漏掉。
“这次动乱,只怕不只靖安府有人搞事,其他地方也得加强戒备?”
听到丁弘提醒,胡安便道:“此事兵部早有吩咐,在下已派人传令各地卫所,让他们往防区城池加派兵力!”
“如此甚好!”丁弘点了点头。
所有事都已安排妥当,眼下就等尘埃落定了。
第867章 城池内
戒严持续了两天,靖安府内的达官贵人,就全部都被下了大狱。
没错,是全部都被下了大狱。
不管是否参与谋逆,为了不放过任何有嫌疑的,除了升斗小民全都被抓了。
最新的数据显示,这一次共抓了近万人,按察使司靖安府衙的牢房根本关不下,以至于多数人被安排到了城外军营。
这些人吃饭也是问题,好在这些大户家里存粮极多,支撑他们熬个几年都不成问题。
按照以往惯例,除了会被砍头那一批人,其他人都会被送往西北,时间就在两三个月之内。
也恰好,西北地广人稀缺乏人手,这些人去了将会是极大助力。
牢房内,梁世宇心情极差,只因他也被抓进了牢房。
他梁家立下了许多“功劳”,但其他人众口一词咬定,说他也参与进了谋反,官府也只能把梁家下狱。
此刻,梁世宇只能期盼,当官儿没有骗他,等钦差到来后会放自己离开。
“莫非皇上,连谢阁老也信不过?非得要派钦差来?”梁世宇满是狐疑。
他的话儿子梁正贤就坐在旁边。
到了这时候,老爹还有心思担心谢阁老,梁正贤心中极其无语。
“爹,咱得想办法自保!”梁正贤沉声道。
“都到了这步田地,如何自保?”梁世宇已了无生趣。
看了看牢房内的其他人,梁正贤说道:“有人诬陷咱们,他们就把咱给抓了,只要有人证明咱的清白,我们不就能被放出去了?”
只听梁世宇问道:“谁能给咱们证明清白?”
“当然是他们!”
梁正贤的目光,扫向了房间内的其他人,这些人都是被抓的士绅。
地位较高的人,才会被关在城内牢房,那些仆役和家丁护院,则全都被关在城外军营。
“他们?”
“报团取暖,互证清白,总会有些用处!”梁正贤叹息道。
和他们关在一起的,都是真正没参与起事的人,所以梁正贤才会想着报团取暖。
却听梁世宇说道:“只希望,那位胡御史没骗咱们!”
梁世贤没有接话,虽然他也认为胡礼贞清正廉明,但他却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
再说牢房外,经历过两天时间戒严后,都司衙门宣布了解除戒严。
包括禁军在内,其他军队正陆续撤出。
只不过为了保证安全,胡安在城内留了一千军队,且撤出城的军队仍处于战备状态。
随着军队撤出,再加上有布政司安民,城内秩序陆续恢复了正常。
当然了,虽说是恢复正常,但比起未出事前,城那还是萧条了许多。
只因被抓的全是大户,城里商铺大多控制在他们手中,以至于城内商铺有八成关了门。
这就导致,各种生活物资的供应几乎断绝,极大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以至于解除戒严的下午,只能由官府指派还在开张的店家,替其他铺面进行经营。
情况艰难如此,谢孝方不得不向京城陈情,希望能释放罪责轻的人,尽可能让城内恢复正常。
听完讲述,赵延洵沉默几息后,问道:“依阁老的意思,要放多少人出去?”
对谢孝方的提议,赵延洵未置可否,反而问出了这个问题,让谢孝方有些手足无措。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有弹性的,如果把不准皇帝的心意,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