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营建,不如西京大兴城,只有炀帝君臣来此小住时,才似"国都"。然而,洛阳在战略上和经济上却是一座相当重要的城市。大业五年,改东京为东都。
(2)开通运河为了便于联系和控制关东与江南广大地区,炀帝尽快地建成了全国的水路交通系统。
文帝开皇四年开广通渠(又名富民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到潼关入河,主要解决的是关中运输。炀帝开通大运河,成为联络全国的水系。大运河的开凿,分三期工程,前后6 个年头,但实际用工时间仅6 个月左右。
下诏营建东京的同时,开始一期工程,征调河南诸郡民工上百万,开凿通济渠。自洛阳新城西苑,引榖、洛二水达于黄河;又自板渚引黄河水,疏通荣泽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以东的旧有水道,经泗水入淮,到达山阳(今江苏淮安)。又征淮南民工10 余万疏通邗沟故道,从山阳引淮经扬子(今江苏仪征东南),达于长江。整个一期工程,自大业元年三月下诏动工,至八月炀帝下江都(今江苏扬州),仅仅费时4 个月。开通之后,水面宽40 步,渠旁皆修有御道,种上柳树。自东京至江都,沿渠2000 余里,建离宫40 余所。
二期工程为永济渠,大业四年正月动工,征河北诸郡男女民工上百万,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至涿郡(今河北涿州),约2000 里,可通龙舟,后称"御河"。
三期工程为江南河,大业六年年底开通,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至余杭(今浙江余杭),长800 余里,宽10 余丈,可通龙舟,沿途有驿宫、草顿。三期工程完成之后,南自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北达涿郡,南北联成一气。再加上文帝时开通的广通渠,水路运输可达关中。大运河的开通,很长时期都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沿岸的不少城市,后来都发展为繁荣的都会或人文、物资荟萃的地方。
① 《隋书》卷3《炀帝纪上》。
① 杜宝:《大业杂记》(《指海》本)。
历来的史书多指责炀帝"虐用民力",以至"丁男不供,始役妇人"。
如果仅就某一单项工程集中动用民工多达百万之数,似乎过分。但以文帝时所定丁男"每岁二十日役"计算炀帝建东京、开运河,包括挖长堑、筑长城、造宫苑等等,全部用工数并不为过。
3。复兴文教文帝晚年,"不悦儒术,专尚刑名"。仁寿元年(601 年)夏,借口设学多而未精,"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①针对上述情况,大业元年秋,炀帝下诏强调:"君民建国,教学为先","其国子等学,亦宜申明旧制",即恢复文帝前期的"儒雅之盛"。不论在家、在学,只要"学行优敏,堪膺时务"者,"即当随其器能,擢以不次"②。州、县之学,相继恢复。数年间,"天下儒术之士,悉集内史省,相次讲论。"①三年改官制,以国子学为国子监,主管全国教学之政令,统国子学、太学等。先前以国子祭酒为长官,而今又增置国子司业为副长官。同时,增置国子丞3 人,主持日常教学事务。大业八年以后,炀帝渐渐步文帝后尘,戎马不息,空有建学之名了。
比起文帝,炀帝更较重视艺文。早年间,炀帝即喜好读书著述。开皇十年为扬州总管后,置王府学士达百人,命其修撰。称帝后,修撰一直未停。前后长达20 余年,"自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乃至蒱博、鹰狗,皆为新书,无不精洽,共成三十一部,万七千余卷。"②这些著述虽已失传,但炀帝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与贡献却应引起注意。
由于喜好读书,因而重视图书的管理和整理。大业三年改官制时,对于掌管图书的秘书省不断充实力量,到十一年增至117 人,以先前王府学士补充。当时,在西京嘉则殿有书37 万卷,炀帝命秘书省认真整理,得"正御本"37000 余卷,藏于东都修文殿。又命秘书省抄写50 份副本,分上、中、下三品,分别收藏在西京、东都的宫、省、官府。这部分图书,后来成为唐初整理全国藏书的基础。
4。改定制度大业三年(607 年)四月,炀帝对隋朝建立20 多年来的政治制度,又进行了一番改定。
(1)重定官制这次改动,废除三师、特进官,分割门下省、太仆寺的部分职掌,另外成立殿内省。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与秘书、殿内,共称五省。增置谒者台、司隶台,与御史台合称三台。分太府寺部分职掌,成立少府监,改原先的内侍省为长秋监,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连同已改的将作监、都水监,总为五监。尚书省六曹,各增侍郎1 人,为尚书副职。诸曹侍郎改郎,员外郎(又
① 《隋书》卷75《儒林传》序。
② 《隋书》卷3《炀帝纪上》。
① 《隋书》卷75《褚辉传》。
② 《资治通鉴》卷182 炀帝大业十一年正月。
称曹郎、承务郎)改定为2 人。这一结构,一直沿袭至清。
殿内省统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6 局的格局,也为唐、宋因袭。
文帝时的11 等勋官、7 等散官,都罢掉。自一品至九品,置光禄、左光禄、右光禄、金紫光禄、银青光禄、正议、通议、朝请、朝散等9 大夫,建节、奋武、宣惠、绥德、怀仁、守义、奉诚、立信等8 尉,作为散职。先前的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的九等爵,仅保留王、公、侯三等。
地方建制,改州为郡,为郡、县两级。郡置太守,京兆(西京所在)、河南(东京所在)则置尹。郡分上、中、下3 等,罢长史、司马,以赞务1人为郡守的副职。县仍置令,以所管政务是否繁忙和地处冲要情况,分为数等。
(2)推进科举在强调"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的诏命中,炀帝已经提到"课试"生徒以"进士者"。改官制的同时,又下诏"选贤与能",认为"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命五品以上文武职事官"宜依令十科举人"。所谓"十科",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当待以不次,随才擢升。"①五年六月,又下诏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4 科举人。这都是要求地方贡举,称乡贡。
隋朝时间短促,国子学、州县学又兴废不断,因而由生徒考试入选者颇少,大都由乡贡而入仕。秀才科,在当时等为最高。《隋书·文学传》中,刘臻、崔儦是隋以前"举秀才"的,文帝时"举秀才"的有王贞、杜正玄、杜正藏,炀帝时"学业该通,应诏举秀才"者有杜正伦。整个隋朝,"举秀才止十余人"①。明经科,起于隋。文帝时,有韦云起"明经举,授符玺直长"②。炀帝时,孔颖达"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③。进士科,《北史·杜铨传》叙其族孙之孙,称杜正藏兄弟大业中"应诏被举。时正藏弟正仪贡充进士"。这是炀帝时开进士科的最早记载。
(3)改修刑律文帝晚年,用法益峻,喜怒无常。炀帝针对文帝"禁网深刻"的情况,又敕令改修律令。
大业二年十月,下诏改修《开皇律》。牛弘、刘炫等于第二年四月改成,共500 条,分为18 篇:名例、卫宫、违制、请求、户、婚、擅兴、告劾、贼、盗、斗、捕亡、仓库、厩牧、关市、杂、诈伪、断狱。颁行全国,称为《大业律》。比较《开皇律》,五刑之内,降从轻者约200 余条;枷杖决罚讯囚之制,也轻于旧律。文帝时规定,官吏犯罪,子弟不得为宿卫近侍之官;有叛逆罪者,家口籍没。炀帝"诏革前制",强调"罪不及嗣","犯罪被戮
① 《隋书》卷3《炀帝纪上》。
① 《旧唐书》卷70《杜正伦传》。
② 《旧唐书》卷75《韦云起传》。
③ 《旧唐书》卷73《孔颖达传》。
之门,期以下亲,仍令合仕,听预宿卫近侍之官。"①"久厌严刻"的百姓,一时间颇"喜于宽政"。
炀帝晚年,也走文帝的老路,更立严刑,甚至恢复轘裂、枭首等酷刑,终至"天下大溃"。
5。经略四方炀帝即位后就打算"通西域,经略四方",因而命裴矩主持西域与隋沿边商贸之事。裴矩深知炀帝"方勤远略",便在与西域商贾交往中了解"其国俗山川险易",撰写了《西域图记》3 卷,记述西域44 国概貌。序文末尾写道:"故皇华遣使,弗动兵车,诸蕃既从,浑、厥可灭。混一戎夏,其在兹乎!不有所记,无以表威化之远也。"②"混一戎夏","表威化之远"两句,可谓正中炀帝下怀,炀帝便将经略四方、打通西域之事"咸以委之"。(1)打通西域东突厥启民可汗已然臣服隋朝,炀帝趁机宣扬声威,使远近畏服。大业三年(607 年),"出塞耀兵",启民奉诏召集所部及奚、室韦等酋长数十人到炀帝大帐朝见。炀帝为"夸示",先命宇文恺作大帐,帐下可坐数千人。启民等见状,进一步表示愿为"臣民",并请求"变改衣服,一如华夏"。炀帝心中暗喜,但以"碛北未静,犹须征战",要其"但存心恭顺,何必变服"③。启民病死后,其子始毕可汗继立,与隋仍然保持这种关系。十一年八月,中原动乱,始毕入犯,围炀帝于雁门郡(今山西代县)。九月解围,但不再朝隋。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