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设官,最初沿袭北齐、北周的州、郡、县三级制,开皇三年废除郡这一级,实行州、县两级制。州分上上至下下,共9 等。以刺史为一州之长,以长史、司马为辅佐。县亦分9 等,以令为长,另有丞、尉、正为辅佐官。汉、魏以来,州郡县等地方长官都是自选僚佐、属官,北魏、北齐开始改由吏部选派。隋文帝定制:所有"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①。
武官设置,由军事卷叙述。
(2)初兴科举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旧弊,在北周时逐渐被认识,开始注重"才干"。隋文帝即位后,彻底废弃旧制。开皇七年定制,每州每岁贡士3 人。州、县保举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特别优美者州可保举应秀才科,受特别考试。开皇十八年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②。这是"正史"上明确记载的以科举士,显示出科举制度的形成。史书记载,大都称隋炀帝始建进士科。但《旧唐书·房玄龄传》却写着房玄龄18 岁"本州举进士",以此推算,以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 年)已开进士科。
(3)修订刑律隋朝代周之后,文帝即命高颎、杨素等主持修定新律。裴政是主要修定人,上采魏晋旧律,下及齐梁,沿革轻重,务取平允。新律废除历代枭首、轘裂(车裂)等酷刑,除谋叛以上罪一概不用灭族之刑。死刑,分绞、斩2等。流刑,分1000 里、1500 里、2000 里3 等。徒刑,分1 年至3 年共5 等。杖刑,分50 至100 共5 等。笞刑,分10 至50 共5 等。废除前代审讯酷法,责打不得超过200,枷杖大小也都有规定。民有枉屈,可依次上告,直至朝廷。开皇三年,因刑部所奏每岁断狱数多达上万件,文帝认为刑律还是太严,又命苏威、牛弘等再次修订,删去死罪81 条、流罪154 条、徒杖等罪1000多条,仅留500 条,分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廐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12 卷。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开皇律》。实施3 年后,下令诸州长史以下、行参军以上官员,"并令习律,集京之日,试其通不"。同时,废除妻、儿连坐之法。开皇十二年下诏,各州死罪囚,"悉移大理(寺)案覆",十五年又规定:"死罪者,三奏而后决。"①新定刑律,较之秦汉刑律有很大改进。
然而,在以权代法的社会里,法律条文与法律使用有很大出入。文帝本人在朝廷上就曾律外杀戮官员,还允许长官对下属"于律外斟酌决杖"。结果,造成"上下相驱,迭行捶楚,以残暴为能干,以守法为懦弱"②的混乱局面。
3。统一南北
① 《隋书》卷28《百官志下》。
② 《隋书》卷2《高祖纪下》。
① 《隋书》卷25《刑法志》。
② 《隋书》卷25《刑法志》。
文帝代周建隋,控制的仅仅是大半个中国。当时,江陵尚有后梁,江南更有南朝的陈国。陈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统治着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域,西达两湖、两广,与隋对峙。
后梁是南朝梁武帝嫡长孙萧詧投靠北周后,在江陵建立的一个附庸政权。萧詧死后,传位萧岿。开皇二年,文帝纳萧岿之女为晋王杨广妃,即后来炀帝萧后。萧岿死,萧综立。七年,萧综入长安朝见,萧岩趁机驱后梁文武官及10 余万百姓投奔江南,文帝立即废掉后梁。紧接着,就准备渡江灭陈。南朝更替,到了陈后主陈叔宝时,已经腐朽不堪,君昏臣乱,民吏共愤,注定要灭亡!文帝一登基,便有灭陈的打算。开皇元年三月,以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广陵(今江苏扬州),以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庐江(今安徽合肥)。九月,以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兴兵伐陈,命尚书左仆射高颎节度诸军。恰逢陈宣帝死,陈遣使求和,隋以"礼不伐丧"为借口班师。实际是灭陈时机不成熟,北方突厥大举南侵,形成对隋的更大威胁。文帝很快便确定了先破突厥、再灭陈国的战略方针。
在对付突厥的同时,采纳了高颎的献策,对陈乃不断小股骚扰,因以"废其农时,焚其粮储",同时麻痹其军心,最终造成"财力俱尽,陈人益敝"①的状况。崔仲方提出"声东击西"的军事部署方案:长江上游"速造舟楫,多张形势",下游各州"更帖精兵,密营渡计"。陈必然在上游"令精兵赴援",隋军在下游"即须择便横渡"②。
经数年准备,在击破突厥南侵之后,开皇八年三月下诏伐陈。文帝的诏书列举了陈后主20 条罪状,抄录成30 万份散发江南,造成舆论攻势。十月,设淮南行台省于寿春(今安徽寿县),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总成灭陈之政令。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总共八路兵马,统兵总管90 员,军兵51 万多人,皆受晋王杨广节度。左、右仆射高颎、王韶分别为晋王元帅长史、司马,参决军中一切事务。
面对如此攻势,陈后主君臣仍以"王气在此","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不加防备,还是"奏伎、纵酒、诗赋不辍"①。开皇九年大年初一,陈后主君臣尚在睡梦中,贺若弼、韩擒虎已趁守军酒醉偷渡过江。20 天后,隋军攻入建康皇宫,陈后主与贵妃张丽华等藏在景阳殿外的枯井中,被隋军兵士用绳子拉上来投降了。长江中、下游的陈军,听说建康城破、后主投降,纷纷解甲归顺。至此,对峙了近300 年的南北政局,归于一统。
陈亡以后,江南旧习依然。隋委派地方官的制度,遭到顽固抵制。一时间,自长江南岸至泉州,再到岭南,士族和土豪相继起兵。有的称天子,置官署;有的称大都督,领州县。"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②文帝派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兵征讨。先平江南,再定闽越,最后会同高凉冼夫人安抚岭南。大约两个月,到开皇十年年底,陈旧境全部平定,隋的制度才渐次得以推行,统一形势日趋稳定。
① 《隋书》卷41《高颎传》。
② 《隋书》卷60《崔仲方传》。
① 《资治通鉴》卷176 长城公祯明二年十二月。
② 《资治通鉴》卷177 文帝开皇十年十一月。
4。勤劳思政唐朝初年,对隋文帝的评价普遍认为他是一位"勤劳思政"的"励精之主"③。史书这样记载:文帝"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④(1)躬勤节俭在历代帝王中,隋文帝是以勤于政事、务存节俭著称的。
勤于政事,除了坐朝处理军政大事,从早到晚,不知疲倦之外,文帝更经常下到社会当中,路遇上书奏事之人,即驻马"亲自临问"。有时派人到各地暗中采听民情,了解吏治得失。史称:"人间疾苦,无不留意"。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引起饥荒。文帝派左右之人出宫,看视百姓所食。带回来的都是些豆渣、杂糠,文帝"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决定亲自带领关中饥民"就食于洛阳",取消御膳中的酒肉之设。第二年东拜泰山,路上与就食洛阳的饥民相遇,命左右随行不准驱赶,饥民与文帝的侍卫"参厕"而行。遇有扶老携幼者,文帝还给让路,"引马避之,慰勉而去"。在道路艰险处,见有负重者,则"令左右扶助之"。到达齐州(今山东济南),文帝仍以民情为念,立即"亲问疾苦"①。
与勤政并行,文帝一生都十分简朴。早在北周辅政时,便提倡节俭,积久成习。"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huàn
huó,洗过)之衣。"②一次,文帝配止痢药需用胡粉1 两,找遍整个后宫竟没找到。还有一次,要找一件织成的衣领,后宫也没有。上行下效,文帝在位的24 年间,整个社会形成了节俭的风尚。一般士人,便装多用布帛,饰带不过铜铁骨角之类,很少有人穿绫罗绸缎,更没有佩金带玉的了。独孤皇后尚简,但性尤妒忌,这也促成文帝"傍无私宠"。独孤皇后卒,文帝也仅宣华、容华二贵妃而已。
(2)奖惩严明文帝本人躬勤节俭,使其在吏治方面尤其注重奖良惩贪。
岐州刺史梁彦光多年有惠政,"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开皇二年,文帝驾临岐州(今陕西凤翔),知其能干,下诏褒奖。梁彦光后来调任数州,都能够"以德化人",使得"吏民感悦"①。
县令之中,房恭懿为政在京畿各县称"最",文帝召至卧榻前,"访以理人之术",认为很有才干,便破格提拔为州司马。所到之处,"有异绩","政为天下之最",文帝又破格提升他为州刺史。同时,对各州官员表彰房恭懿"志存体国,爱养我百姓","令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师。。(Xiào,受启发)也。"②直至 文帝后期,仍然很注意县令的政绩。临颍令刘旷,史书记载称其为"不知何许人也",但其"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文帝闻知③ 《贞观政要》卷1《政体》。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