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如此良辰美景,正是妙笔天成。
  又有一篇《与魏居士书》,书中与魏居士谈古论今,讲述自己的心境与向往,写得十分精采。较之前篇,同样文字简捷,同样气韵恬然,如诉如流,堪行堪止。唯全篇皆用故实,意在说明人生高洁,当如许由、陶潜。特别赞赏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胸襟气度。但只管款款道来,不急不迫,行文尽在朦胧含蓄倏忽流动之间,结语则干净利落,"孔子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倍觉余音袅袅。
  3。王维的诗歌作品及其艺术成就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很难简而言之,务必简而言之,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唐代诗体,无体不备;状物言情,无所不能;最妙田园山水,最擅五言律诗。(1)唐代诗体,无体不备大凡超级诗才,全是多面手。各种诗体,无不为之,亦无不能之。王维、李白、杜甫,都是如此。若单言七绝,则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个中妙手,若单言律诗,王维、杜甫、李商隐堪称律中奇才;若单言古体诗,则王维、李、杜、李贺都是诗中豪士。但李、杜、王与其他诗人的区别,在于他们首先是全才。即使以王维和李白、杜甫比,在全才这一点上,他也毫不示弱,甚至更其均衡发展。一般地说,李白的七律是弱项,《唐诗三百首》勉强选一首,也不是出类拔萃的作品。七绝则非杜甫所长。一些所谓名篇,恰似半首律诗。虽有多少后学为之揄扬,毕竟诗史俱在,不好强辩的。王维则不同。他的古体诗,古乐府诗都很强,今体如七律、五律、七绝、五绝也很强,其他如六言、四言、齐梁小诗、排律、骚体,亦皆有所观。王维遨游挥洒于唐诗诸体之中,并没弱项,这在整个唐诗苑中是少见的,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不多见。他运用各种诗体均能得心应手,并有佳作流传。如他的六言诗《田园乐》7 首,篇篇皆为胜品,第二首讲封侯不如退隐,句句白描:"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壁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第六首讲田园晨光美景,尤其韵味悠长:"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来扫,莺啼山客犹眠。"
  五绝是王维专长,盛唐几无敌手。《书事》一篇写春阴景色,给人出神入化的感觉:"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又有《杂咏》五首,其二写思乡情绪,别是一种巧妙:"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虽然构思巧妙,偏又一往情真。且不失王维个性,闲逸人思乡正宜这般情调。
  王维作五绝,数量不少,而且几乎篇篇都不一般。他的七绝也不少,比之五绝,则不能独占鳌头。但优秀之作,在所多有。称为七绝妙手,绝无过誉之嫌。他写《少年行》4 首,一片豪俊之气,全不类山水诗风。但也不以躁烈争锋,好似摄影大师,最善选择视角,往往以少胜多,以静制动。其第三首曰:"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且不说全诗布局高妙,一句一画,真如"蒙太奇"一般。单说"偏坐金鞍调白羽"一句,就足以百里传神。金鞍配白羽,已然漂亮非凡,还要"偏坐",一个"偏"字,神情写尽。恰似传统评书中讲到大将临阵擒无敌手,不但无须怒发冲冠,而且还要"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只那么轻轻一挟,便手到擒来。
  绝句之外,律诗也是王维强项。五律稍后再谈,七律亦称一流水准。他有一篇《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全诗气势高迈,落句尤其不凡。
  王维精通音律,乐府自是强项,无论五言、七言,均能各占擅场。他的乐府歌行《桃源行》,堪称七言乐府中的范本。《桃源行》发端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人以此调为诗者,大有人在。诗坛大家中即有王维、韩愈和王安石。应该说,三人的《桃源行》,各具风采。但以整体艺术效果而言,还是王维的这一篇更好。清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论及此事,有几句议论十分肯切:"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赤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
  王维的《桃源行》未必高不可及,但那手法、意象、音韵和遣词造句,确实不同凡响。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式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2)状物言情,无所不能王维的诗歌,不但诸体皆备,而且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诗画相通,意境幽远。
  首先是题材广泛。举凡文学大家,鲜有题材极为狭窄者,生活视野不宽,只知一味苦吟,总难成大气候。王维成名早,本人经历也相对复杂,加上多才多艺,情感丰富,各样题材,在他笔下,皆成风骚。他不但善写田园山水,也善写边塞风光;不但善写少年英雄,也善写老当益壮。从自然景致到人文物理,或出或入,游习有余。他写读书,写狩猎,写郊游,写边塞;写将军,写步伍,写隐士,写农夫,写少女,写友人,写山,写水,写泉,写滩,写岗,写岭,写池,写田,写涧,写坞,写园,写馆,写茱萸,写牡丹,写古时传闻,写当世英雄,写西施,写班姬,写息夫人;时有戏题,偶生感喟,也曾嘲讽,也曾悲伤;也有仿古,也有断想;加上写云写雨,写花写草,写雾气写微风,写水波不兴,写山鸟鸣唱;写苍苔,写幽林,写月色,写山光;写离情别绪,写兄弟情长;写思乡如饥渴,写游子如断篷。如此等等,非大手笔,谁能为之?这里只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观猎》,一个是《红豆》,由此可以想见王诗题材是多么广泛。
  《观猎》,是将军打猎情形,可谓风驰电掣,雨激云怒;《红豆》,写男女相思,情意摇摇,铭心刻骨。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又,"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除去题材广泛,诗的风格也很齐备。以诗比戏剧,王维的诗,既不限于喜剧,只会一味逗笑;也不限于悲剧,动辄便欲号啕;但也不限于正剧,总觉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王维以田园诗著称,边塞诗也不让于人。妙在写谁像谁,写谁是谁,阳刚之气不缺,阴和之风长在。欲刚则刚,宜柔则柔,柔中有刚,不失男儿本色;刚中见柔,又是才子多情。
  王维确是才子,但非风流才子;虽非风流才子,又有风流诗篇。他写离情别绪,能使人心酸;写英雄豪气,又能令人奋勇。这是他的好处所在,也是他的优势所在。但他总有自己独具的风格,虽然千姿百态,毕竟出于摩诘。他16 岁时,便写下《洛阳女儿行》,铺陈华丽,动人心扉,对比贫富,又含讽刺。他写《老将行》,初写将军昔日少年英雄,金戈铁马,恍若眼前;再写世事磋砣,又添英雄无奈,感慨百端,末后忽闻战场召唤,不觉跃然而起,便要再作冯妇。其间转合自如,虽是千波万折,竟自一气呵成。这里引一首《夷门歌》,此诗借古喻今,夹叙夹议,状物传神,笔笔波澜。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赢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另外,王维诗很讲究意境。前面说过,苏东坡论王维,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末学人王国维先生曾讲"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王维诗两境俱佳。作无我之境,真的"无我",不但"无我",连一个人影也不见。虽然没有人影,却有人情,这是他的"绝活"。但也善写有我之境,自己身临其境,纵不立意直书,更觉意味深长。如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导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简而言之,所谓诗中有画,就是意境高妙,所谓画中有诗,就是山水传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