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科举科目的明显变化:"永徽已前,俊、秀二科犹与进士并列。
咸亨之后,凡由文学一举于有司者,竞集于进士矣。"②同时,数量也显著增多。太宗贞观年间,进士总共205 人,最多一年24 人。而高宗自麟德元年至弘道元年,进士绝不少于293 人,最多一年79 人③。进士科考试,也转而以文词为主。德宗时的礼部员外郎沈既济总结唐前期的科举时,看到这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寝以成风。"④唐代文坛空前繁盛,显然是武皇后这一"更为太平文治事"的直接结果。
在大兴科举的同时,麟德以后高宗与武皇后还创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广② 《资治通鉴》卷200 高宗显庆五年十月。
③ 《新唐书》卷105《上官仪传》。
④ 《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
⑤ 《新唐书》卷105《上官仪传》。
① 《资治通鉴》卷201 高宗麟德元年十二月。
② 《唐摭言》卷1《述进士上篇》。
③ 据徐松《登科记考》统计。
④ 《通典》卷15《历代制下》注引。
选官吏的制度。乾封元年(公元666 年)初,"二圣"率文武百官及内外命妇登泰山行封禅礼后,文武官三品以上赐爵一等,四品以下加一阶。此前,入三品都是以恩旧特拜,入五品则需考绩叙进,散阶从五品也要奏取进止。"乾封以后,始有泛阶入五品、三品"。①泛阶一开,五品、三品高官再也没有从前那么尊贵了,整个官僚队伍中补充进来大批的"寒门"之士,改变着先前的高门勋贵结构。上元二年(公元675 年),为了便于岭南、黔中选拔人才,又创设"南选"之制,以选补使深入其地,选补地方官。
在广召文士的变革中,为人瞩目的是"北门学士"之设。大约在武后垂帘参政之后,便以"广召文词之士入禁中修撰"为名,召入刘祎之、元万顷、范履冰、苗楚客、周思茂、胡楚宾等。"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②因其特许由宫城北门即玄武门出入禁中,故时人谓之"北门学士"。这批人或以文藻知名,或出身进士,入宫的最初数年确实修撰了一批署名武则天著的书卷,如《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少阳正范》等,多是规范太子及臣民行为的说教,作为对先前颁布的《唐律》的补充。涉及文艺科技的《乐书》、《兆人本业记》等,久已失传。但武皇后对他们的要求绝不仅此而已,主要是使其"分宰相之权"。范履冰、周思茂"在禁中最蒙亲遇,至于政事损益,多参预焉。"③特别是刘祎之,"则天临朝,甚见亲委","时军国多事,所有诏敕,独出祎之,构思速敏,皆可立待。"④这批经武皇后亲自选拔的文士,刘祎之、范履冰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入宰相班子;元万顷至凤阁(中书)侍郎,周思茂至麟台(秘书)少监,一直到武则天称帝之前才换掉。
(3)天后建言在"二圣"的平衡与和谐中,武皇后的政治实力逐步增长。上元元年(公元674 年)八月,在尊高祖为神尧皇帝、窦皇后为太穆神皇后,太宗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的同时,高宗皇帝称天皇、武皇后称天后。被尊为天后4 个月,武则天为进一步施展影响和发展实力,上书天皇高宗,"建言十二事":"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①显然,这是一份涉及时政,包括经济、军事、社会、任官等内容的施政纲领。高宗"皆下诏略施行之",天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参决"军国大政之中。因此,史册中有引天后"忧天下至矣","不爱身而受百姓"②等自白者。
如果说乾封元年封泰山是凭借着连年丰收,"米斗五钱,豆、麦不列市"的经济形势,那么其后却是连年灾荒。总章二年(公元669 年),海水泛滥淹没2 县,漂泊民房6800 余,溺杀9070 余人、牛500 余,损田4150 顷。同
① 《通典》卷34《文散官》注。
② 《旧唐书》卷190 中《元万顷传》。
③ 《旧唐书》卷190 中《周思茂传》。
④ 《旧唐书》卷87《刘祎之传》。
① 《新唐书》卷76《则天武皇后传》。
② 《资治通鉴》卷203 则天后光宅元年十二月《考异》。
年七月,剑南19 州大旱,百姓乏绝达36 万余户;冀州暴雨毁屋14390 余、毁田4496 顷。三年,天下40 余州旱、霜、虫灾,"百姓饥乏,关中尤甚,诏令任往诸州逐食"。"建言"中的一、二、四、五条,正是为的解决饥荒等问题。直至永隆二年(公元681 年),天后仍"著七破间裙","务遵节俭"①。"息兵",更是针对东征高丽、新罗,西拒吐蕃,罢安西四镇,连年用兵、四方应付的局面。六、七、十二条,说的是纳谏、杜谗、任贤。十、十一条,意在笼络官僚队伍。习《老子》,显然是表示尊奉李唐先祖的意向。"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意在提高女性地位。
天后的"建言十二事",使其声望又有新的提高。上元三年,"高宗以风诊欲逊位",即打算退位,"令天后摄知国政"。中书令郝处俊竭力反对,中书侍郎李义琰附和郝处俊,逊位之事遂止。但从郝处俊的语言中透露出,高宗是"欲躬自传位于天后"②。不管高宗出于何种想法,这都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讯号,即皇位不由皇太子继承,而打算由天后接替。于是,宫廷中又接连演出一系列的废立事件。
上元二年四月,皇太子李弘突然死于洛州合壁宫绮云殿,成为一桩疑案。一个多月后,李贤被立为皇太子。调露二年(公元680 年)八月,又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幽于别所。同时,立李哲(显)为皇太子。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病终,遗诏:"皇太子即位于枢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可决者,取天后处分。"③继位不足两个月,中宗李哲被废黜,改以李旦为皇帝,即睿宗,"皇太后仍临朝称制"。武则天亲生的4 个儿子,就这样依次死的死、贬的贬、废的废,真正开始了"圣衷独断"的"则天朝"。
3。武周革命从嗣圣元年(公元684 年)二月废中宗、立睿宗起,到天授元年(公元690 年)九月改唐为周,历史又经过了16 个风风雨雨的年代。
(1)平息叛乱太后临朝称制,废黜中宗、追杀李贤,改东都为神都、改三省及诸司官称,朝野议论纷纷,比为西汉初年日后"贻祸于汉朝"。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已故司空李勣之孙徐敬业冒名扬州司马,杀长史陈敬之,据扬州起兵,称上将,以匡复中宗为名,并由骆宾王写成著名的《讨武氏檄》,散发各州、县,大造反对武则天的舆论。接着,楚州(今江苏淮安)司马李崇福率所部山阳、盐城、安宜三县响应。楚州属县盯眙虽不顺从,但很快就被徐敬业派兵攻占,打通了从苏北直趋洛阳的水路。扬州,作为控制东南的重镇和运河的枢纽,被徐敬业起兵占据,对于刚刚临朝称制的武则天来说,显然是迎头一击。同时,内史(中书令)裴炎在朝堂又以吕后之祸影射武则天,劝其还政于皇帝。面对朝野的反对势力,武则天采取了决断的措施:一面以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30 万从洛阳沿运河汴水东南而下,讨伐徐敬业;一面"收(裴)炎下狱",以谋反罪将其斩首。前后44天,扬、楚、润三州俱平,10 余万叛军烟消云散。第二年正月,以铲除朝野
① 上引均见《旧唐书》卷5《高宗纪下》。
② 《旧唐书》卷84《郝处俊传》。《新唐书》卷115《郝处俊传》同。
③ 《旧唐书》卷5《高宗纪下》。
反叛,改年号为垂拱。
4 年后,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又激起一次更大的宗室起兵事件。
垂拱四年(公元688 年),太后的侄子武承嗣指使人在白石上凿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8 个字,派唐同泰奉表进献,谎称得于洛水,是一件天降祥瑞。五月,下诏亲拜洛水,接受"宝图",告谢上天,群臣朝贺,并命诸州都督、刺史及李唐宗室、外戚于十二月拜洛前10 日毕集神都。7 日后,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称"陛下"。六月,作象征权力的"神皇三玺"。这一系列举动,李唐宗室认为是"太后潜谋革命,稍除宗室"。高祖十一子韩王元嘉、十四子霍王元轨、十九子鲁王灵夔、太宗八子越王贞等,"内自不安,密有匡复之志"。诸王散布"神皇欲大享之际,使人告密,尽收宗室,诛之无遗。"越王贞之子琅琊王冲"又诈为皇帝玺书云:'神皇欲移李氏社稷以授武氏'。"八月,琅琊王冲命其博州长史萧德综等募兵,"分告韩、霍、鲁、赵及贝州刺史纪王慎,令各起兵共趋神都。"①太后以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勣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讨伐,前后仅7 日,琅琊王冲即兵败被杀。越王贞为响应儿子,在豫州起兵,太后命左豹韬卫大将军鞠崇裕为中军大总管,率兵10 万征伐,越王贞兵败自杀,前后仅半月余。博州、豫州平定之后,太后用酷吏周兴审讯诸王,自杀的自杀,伏诛的伏诛。史称:"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②十二月,太后神皇按预定计划"拜洛受图","皇帝、皇太子皆从,内外文武百官、蛮夷各依方叙立,珍禽、奇兽、杂宝列于坛前,文物卤薄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③实际上,这是太后神皇击败李唐宗室后的一次盛大庆典。同时,明堂建成,顶端为圆盖,九龙捧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强烈地显示出"以凤压龙"的意识。从圣母神皇向大周皇帝迈进,只剩下时间安排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