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煦 (官笙)


赵煦落着子,道:“科举的改革要深入,所谓的南六北四还是不够的,寒门子弟没有出头的机会,于国于民都是大不利。士族垄断了田亩,商业,又垄断了权力,我大宋怎么能民富国强?”
虽然赵煦是在自言自语,李恪还是听出了一些什么。
船队沿着运河,不断的南下。
原本赵煦想走海路的,但大宋的水系着实发达,内河就能直达苏州府,走海路还得绕一大圈。
与此同时。
苏州府。
司马向德作为知府已经好些年了,从元祐二年就一直在苏州府。
章惇掌权后,一度想要将他调离,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居然没能成功。
这会儿,苏州府一众大小官员随着他,正走在一处田埂上。
一众人穿着笔挺,干净的官服,脚下不沾一点泥土,后面还有一众的男男女女,足足近百人,都是下人!
司马向德今年五十出头,却有着满头的白发。
他走在最前面,看着有些荒秃的田地,叹气道:“近年我苏州府越发的干旱,收成一再减少,百姓困苦啊……”
他身后一个官员,随声附和,道:“可不是,府尊一再的向朝廷要求减税,可朝廷不断不减,还催促我们补缴拖欠的钱粮,这不是逼死我们苏州府的百姓吗?”
有一个上前,颇为愤恨的道:“府尊,容下官说句不敬的。自从大相公拜相以来,一再逼迫地方,尤其是苏州府,他高坐朝堂,俯瞰天下,哪里能看到百姓的困苦?一心想要变法,想要政绩,这是他一句话就能成的事情吗?”
司马向德顿时面露不悦,训斥道:“这种话,在这里说说就行了,不得向外说。大相公,还是要尊敬的。”
这人听着,连忙就道:“是,谨遵府尊教诲。”
这会儿又另一个说话了,道:“府尊,不说常熟县,就说我平江,去年至今打井三十余口,惠及百姓数万人,上书请朝廷拨款钱粮,打井,通衢以应对旱情,可朝廷,至今置若罔闻,一毛不拔。下官纵然有为国为民之心,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着实,没了办法啊……”
司马向德看着他,面色愁苦的轻叹一声,道:“你的事,我倒是知道。府仓你是知道的,前日放粮,又上缴朝廷,夏粮未至,拿不出来多少。这样吧,从我府里出,拿出三千贯,让你继续打井,等夏粮上来,我再从中兑取,没有别的办法了……”
“府尊,这不可啊!”
顿时有人叫道:“这是国政大事,岂能从你私人所出?再说了,从夏粮兑取,难免落人口舌,外加朝廷一再催缴我们的欠粮,这样下去,您怎么承受得住啊?”
“是啊,朝廷已经不断要将您调走,不是我们一再上书,恳请留下您,怕是您早就不再苏州府了……”
“若是窟窿越来越大,朝廷必然不会轻易放过您,府尊,万万不可啊……”
司马向德摆了摆手,一脸无畏的表情,道:“好了。不用为我叫屈,我这是为大宋,为官家,为百姓,不是为了升官,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好了,不用再说了。咱们继续向前走,看看一些百姓吧,东西都带着了吗?”
有随从管家的人上来,道:“主君,十石粮食,五十斤猪肉,三十斤面,都带好了。”
“嗯好,走吧。”司马向德满意的点头。


第七百二十五章 余地
司马向德带着苏州府一众大小官员,在苏州府各地‘巡视’。
他一路走来,赢得了无数的赞许,不管是同僚,士绅,还是普通百姓,无不赞许有加。
足足转了十多天,司马向德才返回苏州府。
他的宅邸很大,一回来,家里除了大娘子,一众妻妾就迎了上来,十几个妻妾,每个人都有三四个丫鬟,两三个老嬷嬷,加上其他下人,足足上百人在迎接。
“主君,您这一路辛苦吗?”
“主君,我熬了您最喜欢喝的鸭舌汤,足足用了一百只鸭子,都是最好的鸭舌……”
“主君刚回来,还是休息一下为好,主君,我刚刚买了你最喜欢的牡丹,是开着的!”
司马向德很享受被人簇拥,环绕的感觉,任由这些女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直向里面走,直奔后院。
他五十多岁,还有老娘在世。他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进出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娘问安。
他带着以一大众妻妾,走了一炷香时间,东走西绕,来到了一个小湖旁的院落,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假山流水,环境清幽,仿佛世外桃源。
不少女人是没资格来的,但还是有几十号人,浩浩荡荡的进来了。
司马向德远远就看到一个满头引发的老太太,他连忙小跑过去,抬手躬身,恭恭敬敬的道:“儿子回来了,母亲可安好?”
老太太正在修建花木,手里的剪刀没有停,回头看了眼,微笑道:“回来了?坐吧。”
“谢母亲。”司马向德在老太太身后的亭子里的石桌旁坐下。
他伸手试了试茶壶温度,皱眉向一旁的婢女,淡淡道:“水都凉了,不知道换吗?母亲要是有什么不舒服,我拿你们是问!”
司马向德在府里极有威严,他一说话,婢女吓的脸色都白了,连忙拿过水壶,道:“我这就去换。”
司马向德盯着这个婢女看了眼,又转回头。
老太太修剪完花枝,放下剪刀走过来,没好气的道:“行了,不就是一壶水,我院子里的人,你也想动?”
老太太还是了解司马向德的,御家极严,有涉及她,他要是不说话,那个婢女未必能活得过今天晚上。
司马向德一笑,道:“母亲说哪里的话,儿子就是担心母亲的身体。”
老太太六十多岁,面容包养的极好,精神状态更好,他打量着司马向德,道:“倒是比出府之前精神了许多,没事可以多走走,注意一下身体,老大不小了。”
司马向德对于老母亲的‘教诲’还是听得,笑着道:“母亲说的是,儿子记下了。”
老太太瞥了眼不远处的一众妻妾,懒得多说,道:“十三姑娘的婚事,你决定了?”
十三姑娘,是长辈的叫法,下人或者其他人,一般叫十三娘,是司马向德的第十三个女儿,今年刚满十六岁,正是婚配的年纪。
司马向德立马就道:“赵家的小子我见,人品,才学皆是上等,十三与他正是良配,再说,我们两家是世交,三姐姐在他们七房还是大娘子。”
老太太盯着司马向德,面无表情的不说话。
司马向德见着老太太的神情,犹豫了下,道:“母亲,不同意?”
老太太直接冷哼一声,道:“那赵家小子是什么德行,满苏州都知道,我能不知道?他今年二十一了吧?屡试不第,这次恩科,他白天高喊着‘士人气节,不奉奸佞’,随后在青楼宿醉三天三夜,快传遍了大宋,你将十三嫁给这等人?”
司马向德见状,硬着头皮道:“母亲,赵家已经教训了,只是一时糊涂,改过还是不错的。”
老太太一脸不屑,道:“世家子弟里,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有几个浪子回头的?再说了,他只是好酒色吗?他没有仕途,将来若是分家,他能得到什么?靠着十三的嫁妆过活吗?”
司马向德眼见老太太真生气,不敢犟嘴,道:“母亲,这事不急,朝廷派的监察御史到苏州了。”
老太太见司马向德是铁了心要与赵家进一步联姻,皱着眉头不高兴的道:“与我老太婆有什么关系。”
司马向德道:“母亲,我是这样想的,过几日,我出去避避,府里就交由母亲操心了。”
老太太疑惑了,看着他道:“监察御史到了就到了,以你的官声政绩,有什么好怕的,还要躲出去?”
司马向德叹了口气,无奈的摇头道:“母亲你是不知道,现在朝廷一心要变法,给我下了很多的命令,这些政策,绝大部分我不敢去做,否则会将苏州府上上下下得罪个遍,说不得还得闹个天翻地覆,没人能安生。朝廷一直想换了我您是知道的,这次的监察御史,怕是最后的通牒了,一个不好,说不得我会有牢狱之灾,躲出去,还能有些周旋的余地。”
赵煦亲政后,大力推行变法,不知道出了多少大大小小的事情,即便躲在后宅的老太太也是知道不少。
她能理解司马向德了,点点头,道:“你出去也小心一些,朝廷现在抓人没有什么顾忌,不是以前了。”
司马向德见老太太同意了,连忙道:“母亲,这来的监察御史叫做王诚明,他来到苏州府,必然会来府上,母亲可不见,但他有什么举动,母亲稍作应对,莫要激怒他,我们且自保为先……”
这位老太太其实不是司马向德的亲生母亲,而是嫡母,之所以如此敬重,除了礼法上的孝顺外,就是这位老母亲出自苏州大户,祖上有两位上书,一位副枢密使,家族在苏州府数十年,根基深厚,关系网庞大,在他仕途上,不止一次帮上大忙。
老太太听着司马向德的话,忽然打断他,道:“你说叫什么?王诚明?这个人,是苏州人吗?六十出头的年纪,王哲?”
司马向德怔了怔,有些小心的道:“是叫王哲,六十出头,好像是苏州人士,母亲认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