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煦 (官笙)


蔡卞道:“吐蕃那边差不多了,大理那边还差一些,户部那边能用的办法都用了,寅吃卯粮也吃不下去,只能等夏粮了。”
章惇沉思一阵,道:“我再想想别的办法,我去一趟兵部。”
蔡卞知道章惇想从军队那里再挤一挤,没有多问。
……
几天后。
离苏州府已经没多远的赵煦,收到了京中转来奏本,其中就有王诚明的那一道。
赵煦对内容其实不太感兴趣,反而是章惇的批注很有趣:胡说八道。
章惇的批注,向来严禁,这样充满情绪的批注,赵煦还是第一次见。
赵煦玩味的看着这道奏本,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岸口,笑着道:“有趣了。”
孟唐就站在不远处,闻言一脸疑惑。


第七百二十九章 上岸
孟唐自然不知道,苏州府这个地方的有趣。
赵煦半躺到软塌上,手里的奏本拍打着膝盖,脸上的笑容越发的多。
章惇主政的政事堂,一直在对全国的府县官员进行更替,换掉那些‘顽固’,用上支持‘变法’的人。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很顺利的,即便有人有些背景,有些手段,总也抗不过朝廷。
但这司马向德,是一个例外。
司马向德确实是司马家族的,但他却没有‘什么出息’,五十多岁还是苏州府的一个知府,没能在汴京城里大展拳脚。
司马光死后,司马家族便大不如前,没能像范家,韩家那样延续政治势力,司马向德在京中也没什么靠山,偏偏就这样一个人,章惇等人三番五次想要调离都没能成功。
“这位司马知府的手段,想必很有趣。”赵煦不自禁的笑着,很是好奇,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到苏州府看看了。
孟唐站在不远处,瞥了眼外面,道:“官家,臣听说,这位司马知府很有名望,朝野评价极高。”
赵煦看了他一眼,道:“那个王诚明,你知道吗?”
这个人,赵煦并不知道,品级太低,一点印象都没有。
孟唐仔细想了想,道:“臣也没什么印象,只是听闻,政事堂对苏州府十分关注,遴选的监察御史,据说得到御史台,吏部联合举荐。”
“哦,”
赵煦笑了,道:“这么说,朕也想起来,有趣,你去拦住他,先别让他回京,朕要见见他。”
“是,臣这就去。”孟唐抬手道。
赵煦点点头,瞥了眼身旁的一大堆奏本,有些百无聊赖的随手拿过来。
翻看看去,是户部的奏本,话里话外都是倒苦水,国库透支过度,已经没办法再找到钱,可政事堂催逼过甚。
赵煦放到一旁,又拿起一本。
这是兵部的转来的奏本,是水师总管郭成的奏本,事关水师调度,其中还有关乎‘夏衣’的事,本质上,还是要钱。
赵煦又拿过一本,是成都府路的奏本,吕惠卿在奏本说了他的计划,希望朝廷‘补充兵饷’。
赵煦轻叹了口气,将这些奏本都扔了回去,无奈的道:“都说大宋有钱,我这就差卖内裤了……”
赵煦看向窗外,也一阵头疼。
不管是裁军还是裁减官吏,都需要大笔的‘补偿’,随着裁减的越来越多,未来两年,朝廷的支出会只多不少。
偏偏随着改革的推进,税赋的收入一直在不断减少。
一来一去,日子是相当不好过,他的内库出去了至少六千贯,回本之日遥遥无期。
“交子……”赵煦若有所思。现在能补充一点的,就是交子了,只是这交子的推行太难,需要时间慢慢让人接受。
赵煦的船队,慢慢到了岸边,一大群人开始落锚,忙碌着准备上岸。
赵煦伸了个懒腰,换了身常服,来到甲板上。
李家父女跟过来,在他背后行礼。
赵煦手里拿着折扇,摆了摆,回头看向李恪,道:“朕听说,卿家之前在苏州府待过,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李恪早年也是游学天下,苏州府自然手里来过,道:“官家,若说好吃的,状元楼,望江楼的烤鸭,烧鹅都很不错,自酿的女儿红是上品,外面找不到。好玩的,当数秦河,尤其是夜晚,花船如织,歌舞不断……”
赵煦笑了声,道:“那就去状元楼吃烤鸭,喝女儿红,走。”
胡中唯跟在赵煦身后,一大堆便衣前前后后。
李清站在李恪边上,目光偶尔看向赵煦,心里很奇怪,这刚开春,官家就拿折扇做什么?
赵煦自顾的向前走,没走几步,楚攸就到了。
楚攸比以往更黑,也瘦了不少。
赵煦打量他一眼,笑着道:“走,陪朕去状元楼吃饭。”
楚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寡言少语,现在虽然是三大营之一的总管,又是赵煦亲信,远超一般总管,可素来低调,不争不抢,朝野纷纷扰扰,却极少波及到他。
楚攸应着,就面无表情的找到了赵煦身后。
胡中唯连忙退后一步,面色恭谨。
在赵煦当初的足球队中,一个个如今都发达了,胡中唯其实是后来的,在楚攸,刘横等人面前,都是后辈。
赵煦一行人,明面上是五个,实则暗中不知道多少。
一众人就腿着,闲庭漫步,边走边聊。
另一边,孟唐更早离开船队,径直去找王诚明了。
经过这几天的时间,王诚明已经收到了御史台的‘召回’命令,心情平静又复杂的收拾着不多的行礼,已经准备返京了。
平江县,渡口。
王诚明背着手,看着不断靠近的船,神色平静,心里却是长叹。
他边上有个小吏模样的随从,有些不高兴的道:“御史,这次回去,怕是不好过了。”
王诚明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为了对付司马向德,结果,他不但没有对付,反而保了司马向德。
朝廷诸公岂能还容他?回京之后,怕是就要有牢狱之灾了。
王诚明倒是从容,道:“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我是据实奏报,即便司马向德有隐藏什么问题,也不过是我初来乍到,没有查到罢了。”
小吏嘴角动了动,暗自摇头。这种说辞,在以往可以糊弄过去,可现在的朝廷,哪一个相公眼睛里揉得了沙子?
王诚明没有管这小吏怎么想,目色平静的看着江面,道:“我让你给蔡相公的信,给了吗?”
小吏道:“已经发出去了,我让他们算好时间,一定会在御史到的当天晚上到蔡相公手里。”
王诚明点点头,看着已经靠岸的船,暗暗叹了口气,迈步就要上船。
“王御史请慢。”王诚明一只脚刚踏上船,后面就传来了一声喊叫。
王诚明停住脚,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年轻人,骑着马,快步冲了过来。
王诚明仔细打量,隐约觉得眼熟,又是汴京的口音,神色不动的等着。
来人就是孟唐,他坐在马上,看着轻车简从的王诚明,微微一笑,道:“王御史,跟我走,有人要见你。”
王诚明面无表情,道:“本官是浙江西路监察御史,浙江西路没人可以让我去见。我奉命回京,闲事勿扰。”


第七百三十章 八个字
孟唐看着王诚明,坐在马上没动。
这时,他身后跟上来了一队骑兵。
这些骑兵穿着是大宋最新式的甲胄,马背两边还有火铳,来到孟唐身后,整齐划一的停下,除了马头,其他的一动不动。
王诚明看着这些骑兵,神情立变。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骑兵,却也知道,苏州府肯定没有这样的军队!
王诚明神色严肃,抬起手,道:“不知这位是否来自汴京,要见我的人是谁?”
他身旁的小吏已经开始慌了,这样的阵仗他没见过,要出大事了!
孟唐这才抬起手,道:“孟唐,字慕古。”
王诚明闻言,先是眉头皱起,继而有些疑惑,旋即若有所思。
他自然知道,因为他,汴京城里曾掀起不小的动静,作为当今皇后的亲弟弟,国舅,虽然无官无职,却也不是不知名的小人物。
王诚明注视着孟唐,片刻道:“下官见过国舅,不知,是那位贵人要见我?”
孟唐的身份,王诚明作为御史台的御史,自然再清楚不过,曾经也加入了弹劾他的大军。
这个时候,有人要见他?
是‘旧党’的某位大人物?苏州府繁花似锦,深不可测,谁也不知道藏着多少神宗朝,甚至更早的某些宿老。
孟唐似乎看出了王诚明的心思,道:“王御史最好不要多问,到了就知道了。”
王诚明又看了眼那些骑兵,道:“看来,下官不走是不行了,不知,可否容这小吏离开?”
王诚明边上的小吏顿时一阵紧张,惶恐的看着孟唐。
孟唐坐在马上,扫了他一眼,道:“来人,给王御史准备一匹马。”
他一声令下,有一个骑兵跳下来,上了另一个人的马,空下了一个。
王诚明没有再说,将行礼交给小吏,没有交代任何话,就上了马。
孟唐倒是没想到这么顺利,又看了眼这个王诚明,调转马头,奔赴平江县。
王诚明坐在马上,一句话都没有多问,就跟着王诚明,不断返回他刚刚离开的地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