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情形,吏部尚书林希坐不住了,这着实打乱了吏部的计划,不得不拒绝各部门的要求。
各部门又没有私心,完全是为了公事,理直气壮的与这位林相公辩论,要求吏部走程序放人。
这种情况,政事堂的几位也不好说话,打起了太极。
最终,这场抢人大战,变成了御前官司。
赵煦也没料到,着实是花费了一番力气,才将这些重臣安抚住,顺手将今科士子的前程给安排了。
绍圣元年,三月初。
垂拱殿。
章惇,章楶,蔡卞,文彦博,王存五人正襟危坐的坐在下面。
赵煦同样身形笔直,他的桌上,摆放着三份国书,分别来自辽国,西夏,吐蕃。
赵煦拿起辽国的国书,又再次认真看去。
辽皇的开篇很老套,很是热情的赞扬了素未谋面的赵煦一通,溢美之词溢于言表;中间是回顾了两国友好交往史,大谈两国历代贤君,尤其是宋仁宗。最后,才是‘乐见息戈,免祸灾劫’。
辽皇的态度从这份亲手所写的国书里可见一斑,对于大宋极其热忱的‘互市’,他们并不感冒,即便在边境问题上向大宋退让,‘互市’是一点没有松动。
赵煦审视着,心里也是暗自摇头。
若是辽国能答应互市,那对大宋来说,绝对是巨大利好,可惜,辽国也不是傻子。
沉吟良久,赵煦抬头看向王存,道:“王卿家深入虎穴,勇于抗拒契丹,不堕我大宋威仪,朕深感欣慰,赏!”
王存已经洗漱过,还是难掩风尘仆仆之色,连忙站起来,抬手道:“臣不敢当。”
王存之所以去辽国,是赵煦对他‘抗拒新政’的惩罚,本就没打算他会活着回来,当时萧天成刚刚被赵煦给杀了。
王存活着回来了,是以,现在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格外小心谨慎。
赵煦又看向章惇,道:“大相公,你怎么看?”
章惇道:“官家,辽国这种态度,我们事先已经知道,无非是在等这份国书。辽国不想打,我们也不适合打,暂且就放置。请官家手写一封国书,回馈辽国,已定辽国边境之安宁。”
赵煦面色不动,目光看向章楶,道:“章卿家?”
章楶侧身,道:“官家,臣已经对燕云十六州等进行布置,对辽国进行严密的渗透与监视,确保他们不是诈和。”
章楶这是‘就事论事’,秉持着他‘不参与朝政’的原则,没有发表看法。
“文卿家?”赵煦又看向文彦博。
文彦博老的不像话,身体枯瘦,他动了下,与赵煦道:“官家,臣认为,即便辽国要和,我大宋也需要保持对辽国的压力,北方的兵力,不宜撤回太远,还需不断提醒辽国,我大宋军队的存在。”
赵煦双眼微微眯起,看着文彦博,伸手拿起身边的茶杯。
蔡卞也有些意外的看向文彦博,这位老相公,居然不劝息兵?
旋即,蔡卞就心头若有所动,道:“官家,臣认为,水师,可以动一动。”
赵煦喝茶的嘴一顿,抬头看向蔡卞,面露异色。
“不错!”
赵煦放下茶杯,看向章楶,道:“章相公觉得?”
章楶面露推敲,片刻就道:“臣认为可以。”
赵煦道:“好,在朕出京之前,命郭成率水师北上,沿着半岛北上,转一圈,必要的话,火炮狠狠的放!”
王存神色犹豫,还是道:“官家,水师本来是奇兵,若是辽国知晓,跟着新建水师,怕是……得不偿失。”
赵煦笑容更多,道:“我就怕不建,他要是建了,我还得帮忙!简单来说,辽国不应该修生养息,要穷兵黩武,要年年征战不休!至于他们新建水师,哼,徒劳无功,有的他们哭的时候。”
王存见状,便没有再多说。
赵煦见他们都不说话了,又拿起西夏李乾顺的国书。
李乾顺的国书,就相对来说‘恭敬’了,先是大谈辽国与西夏的翁婿关系,澄清了大宋才是西夏的宗主国。接着是含糊其辞的请罪,请求‘以民生为念,望万世太平’。
后面还有进贡的礼单,除了金银丝绸之外,还附赠了三百头牛羊。
“李夏,你们怎么看?”赵煦拿起刚才未遂的茶杯,再次喝茶。
蔡卞瞥了眼章惇,道:“官家,李夏还有存在的必要,暂时不能灭亡,否则辽国必然会调转枪头,于我来说,弊大于利。臣以为,暂且弃置不顾,等我大宋国内的变法稍稳,再兴讨伐之师!”
赵煦微微点头,忽又看向文彦博,道:“文卿家?”
文彦博拄着拐,微微侧身,道:“官家,臣认为,吕惠卿在成都府路讨伐吐蕃,李夏与吐蕃素有冤仇,又在吐蕃侧翼,可命李夏从侧翼先行进攻。从,则大利。不从,便坐实李夏不臣,随时可讨伐。”
这次不止是蔡卞了,哪怕是王存都向文彦博投来异样的目光。
章惇回头看了文彦博一眼,目色平静的与蔡卞对视一眼。
他们回朝已经两年了,与前面这位年轻官家相处日久,哪里会察觉不出,文彦博的话,太像这位官家的手段!
实际上,赵煦也意外,这老东西莫不是成了他肚子里的蛔虫?
赵煦放下茶杯,道:“好。就按文卿家的意思办。现在,吐蕃?”
三份国书,在场的几人都已经看过。
相比较于辽国,西夏,吐蕃是最不再大宋眼里的。
章惇道:“官家,吕惠卿已经准备的差不多,预计四月初发兵,争取一战拿下青塘!臣等已经计划,一旦拿下,就挪百姓七十万,以彻底站稳脚跟,以此为基,不断拓边,收复故土!”
第六百八十二章 蛔虫
赵煦笑着点点头,再次看向文彦博,道:“文卿家,你怎么看?”
一众人不由的再次看向文彦博,这位老相公的两次开口,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甚至,蔡卞都在猜测,文彦博是否是受到了赵煦的授意?
再多想一点,官家为什么会授意文彦博?是否意味着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等他们多想,文彦博便侧着身,到:“官家,吐蕃,疥癣之疾,以吕惠卿的能力,处之错错有余。臣所在意的,反而是大理国。自汉唐以来,南诏多有不臣,大理国更是礼法崩坏,伦理不存,单单是复位段氏,不足以令纲常有序,天道循环。”
赵煦深深的看了眼这老东西,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自汉唐始,无不想将云之南纳入版图,却鲜有成功。赵煦从很早就透露了这方面的意图,但大理国不是西夏,不能强行‘入侵’,这在‘道德’上有碍,哪怕这次借着高氏篡位,大宋可名正言顺的出兵,可想要吞并大理,还得‘师出有名’。
赵煦隐约明白了,这文彦博是人老成精,看穿了他以及朝廷不好开口的意图。
“那,文卿家认为当如何?”赵煦笑呵呵的说道。
赵煦这个态度,令王存暗自震惊,盯着文彦博,转而就在想,官家是否与文彦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变得亲近了?
文彦博对投来的目光熟视无睹,道:“官家,南诏故国早已不存,段,高等皆篡位而来,得位不正,民心不附,剿灭高氏,复位段氏之后,当由朝廷派人监国,以保大理伦常有序,百姓无忧……”
“大相公怎么看?”不等文彦博说完,赵煦忽然就看向章惇说道。
章惇稍作沉思,道:“官家,十三殿下年少聪慧,屡堪大任,臣建议由十三殿下赵似监国,上保社稷,下安黎民。”
章惇的话里,一个字都没提大理。
赵煦手里拿起茶杯,道:“若是要赵似监国,那种师中为主帅就不合适了,这样,更改为赵似为讨伐主帅,种师中为先锋,在大理驻兵五万。”
“臣领旨!”章楶起身,抬手应道。
赵煦见状,便笑着道:“好了,军事都说完了,咱们说说政事。蔡相公,你先说。”
蔡卞起身,抬手与赵煦,道:“是。”
蔡卞又环顾了一圈众人,道:“我大宋朝廷目前主要任务便是‘绍圣新政’,七宗罪有两个重点,第一,是开封府试点。目前,开封府推行‘绍圣新政’相对顺利,田亩分配正在有序进行,流民正在回归,总体上来说是安稳的。”
章惇,章楶,文彦博,王存等人都静静听着,没有说什么。
‘开封府的试点’进行了快两年,在朝廷赤膊上阵,甚至是赵煦亲自下场的情形下,几乎没有什么障碍了,哪怕是那些地主士绅,此刻也只能缩着头,不敢吭声,否则面临的就是皇城司,刑部,御史台等大衙门的狂风暴雨。
蔡卞说完这些,顿了一会儿才道:“第二个重点,就是江南西路。江南西路近半年来,发生了诸多惊天的大案要案,着实令人震惊。虽然朝廷派了诸多大员前往料理,至今没有平息,反而越闹越大。小小江南西路都有这么多乱子,臣等政事堂辅臣认为,江南西路之事,并非一朝一夕所来,乃是陈年旧疴的爆发,想要处置干净,须得刮骨疗毒……”
“有更具体的吗?”赵煦打断了蔡卞的话。
蔡卞犹豫了下,道:“官家,臣等认为,宗泽等人的施政并不足以解决问题,还需朝廷下力气,以更强硬的手段,总理江南诸路,连同行动,相互促进……”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搞牧场兴邦 (吃多福穿好禄睡多长肉) 番茄vip2021-09-04完结51.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龙力生在大明搞牧场,他畜养的是大象、虎豹,他靠的就是...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