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海,朱如晨很高兴,出发前,朱祁苼拉着他讲了很多大海上有趣的事物,而朱如晨在来到海上后也都见到了,自然开心。
而知道其中缘由的孙启华,却高兴不起来,为这个孩子的前程感到深深的担忧,虽说朝鲜王朱见深是个非常好的先例,但这种事情谁也没有把握,毕竟这是另一个国度。
“老师,你怎么总是皱着眉头?”朱如晨扭头看向孙启华问道。
“殿下,没事,臣只是害怕风浪而已。”孙启华讪讪一笑道。
“老师,别骗人了,从出京城开始,你就一直这样。”朱如晨调皮的笑了笑:“老师,出发前母后抱着我哭了好久,说她害了我,说外公害了我,我不明白。”
朱如晨一边说一边摇头,然后看着孙启华继续道:“老师,父皇说,想让我跟堂哥一般,为大明统领一方……”
说着他犹豫了一番,说出了一句孙启华怎么也没想到的话:“老师,你说,皇位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孙启华愣住了,这哪里是八九岁孩子能说出来的话?
虽然语气稚嫩,但这种问题,朱如晨在这个年纪竟然就能想到,果然帝王家的孩子不一般。
孙启华不知该怎么作答,犹豫道:“殿下,您还是不要想的太多了,皇上只是想让您长长见识罢了。”
正说话间,就听得船上大乱,海军的将令冲过来抱拳道:“殿下!我们遭遇了倭国的舰队!还请速速去船舱躲避!”
大战一触即发,这次来的可不是什么歪瓜裂枣,而是细川胜元麾下最精锐的一支海上部队,领兵大将绿川一光与细川胜元同岁,二人乃是幼年好有,绿川一光素以有勇有谋著称,乃是细川胜元麾下第一人。
此次前来截断大明补给线的,可以说是倭国最后有一战之力的舰队,绿川一光知道自己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时机把握的非常好。
在他得知此次的舰队规模颇大的时候,便亲自乘坐小船侦查,在详细研究舰队规模后,他断定这是一支集援军,物资,粮食等补给品为一体的综合舰队。
这次的补给舰队规模如此之大,绿川一光断定只要能够对其造成有效伤害,势必大大打击大明的士气。
拉横船身的明军舰队开始开炮,船舱里的朱如晨听着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不由捂住了耳朵想要朝外面看。
绿川一光详细研究过大明舰队的火力,此次护航的主舰足足有六艘,这六艘船是倭国完全无法硬抗的力量,所以他干脆没有带任何一艘大船。
大量的小船组成松散的阵型,在数量上最起码十分唬人,他们不管不顾的朝着大明舰队冲来,由于其速度极快,大明的主舰甚至只有两艘摆好了战斗姿态。
负责指挥的将令马上下令,要求副舰和辅舰马上出击,在旗手的疯狂挥舞下,一艘艘副舰和辅舰纷纷从船队中穿插而出,直奔倭国舰队而去。
而细川胜元此次的战略重心非常明确,那便是突袭,不惜一切代价的突袭,让船队钻进大明的舰队之中,由麾下精锐的死士们登上甲板肉搏。
在这些小型战舰的后面,还有大量的渔船跟民船,都是小船,最后面才是日本的大型战舰,他不仅要打垮这支舰队,他还想俘获这支舰队。
而他的中心思想也很明确,熟悉大明文化的他,幼年时对杜甫的一句诗非常着迷,那便是擒贼先擒王,只要先拿下对方的主舰,拿下敌方的指挥者,那么对方必然大乱。
这场看似不可能的行动,因为朱如晨的存在发生了严重的变故,负责指挥的将令在发觉对方的意图后,看着不管不顾朝他冲来的倭国小船,马上要求两侧的舰队护卫。
如此一来,就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突然集中的舰队与来不及掉头的主舰以及正在出击的副舰过于集中,而负责运送物资的舰船此刻正在后撤,在一个极其微小的失误下,过于集中的船队发生了链锁反应,撞船了。
这一次撞船产生的连锁反应,有些类似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车祸,整个船队乱做一团之际,倭国的士兵们开始登船了。
孙启华听着外面的喊杀声与刀柄声,当即脸色大变,他不明白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但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抽出刀守在了门口。
在整整半个时辰之后,舱门开始被撞击,孙启华一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虽然手提着长刀但此刻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举刀把朱如晨护在身后。
在舱门终于被撞开后,准备许久的孙启华大叫着冲了上去,可手里的刀还没挥下,就被人一脚踹了回来,捂着肚子窝在角落动弹不得。
吓坏了的朱如晨赶紧就去扶着孙启华,而倭国的士兵们纷纷涌入,在他们身后,绿川一光走了进来。
正是他的身先士卒鼓舞了士气,才让倭国的士兵们跟随他不管不顾的登上了这艘船,现在虽然外面乱做一团,但倭国的士兵显然占了上风,可是绿川一光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这艘船上的士兵似乎都有意在守护这个船舱。
他原以为里面会是某个大人物,却没想到是个孩子,他看着这个孩子,他忍不住问道:“你是什么人?”
说的是倭语,但朱如晨听得懂,孙启华也听得懂,没等朱如晨说话,孙启华强忍着疼痛用倭语大喝道:“大胆蛮夷!此乃大明皇子!还不速速跪下!”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可笑,但是你看对方的反应,就知道这句话的威力有多大了,原本高傲至极的绿川一光在听到这句话后,态度马上转变,愣了半天才鞠躬道:“皇子殿下,请赎臣等无礼,我二国正在交战之中,实属无奈,还请您跟我们走吧。”
这就是大明牛逼的地方了,当初朱祁镇被瓦剌抓去的时候,瓦剌差不多也是这个态度,一方面是这种人质很有价值,另一方面就是,大明是他们的宗主国,说白了,这些都是下臣。
此时的孙启华也是三十多快四十的人了,除了一腔热血以外,也懂得了什么叫见好就收,他看向朱如晨点了点头,意思是没有必要硬来。
就这样,倭国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至关重要的一场胜利,他们不仅俘虏了大明的近万士兵,还有大量物资以及数艘战舰。
消息传开,光远急的差点晕过去,这战舰士兵补给品就算了,毕竟打仗谁还没被断过粮草?可这朱如晨如今下落不明,这可怎么办?
京城里,得到消息的朱祁苼,气的把养心殿砸了个稀烂,咆哮着大骂:“废物!无能!垃圾!狗都不如!”
他也不想想,不是他把朱如晨送去,哪来的这么些破事儿?
此时,朱如晨正处在被送去京都的路上,细川胜元此战大胜,一时之间在倭国国内的威势天下无双,俘虏大明皇子这种事儿,不是你光说就行的,你得把人送到京都去让大家都看看。
此时围绕幕府将军继嗣,以及明军来犯等问题,倭国诸多大名及其军队全部都在京都,在接到细川胜元大胜的消息后,局势已经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而得益于此,声势大涨的细川胜元已经是无可否认的倭国第一人,就算是他岳父山名宗全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所以他已经没有必要打下去了,皇子在手,是时候开始谈判了。
而另一个也迫切的希望开始谈判,那就是光远,因为他至今都还不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李云龙现在到底人去哪了?
我们的李将军迷路了,这是个很搞笑的事情,李云龙原计划是在京都附近登陆的,他的计划是带着缴获的倭国士兵装备,佯装倭国士兵入城,直取天皇和什么狗屁幕府将军。
为了这个计划,他出发时就把缴获的倭国装备全带上了,同时还不忘带了好几个翻译在路上教士兵一些简单的倭语。
甚至于,这次因为是出海作战,在出发之前,他就让手下的士兵在朝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武装泅渡训练,保证他们不会被淹死。
于是乎,这个大胆的计划大概是,独立团的士兵要穿着倭国的装备武装泅渡八到五公里,这是现实的,因为倭国士兵的盔甲是竹子做得,在水上能提供很大的浮力。
但是他千算万算就漏算了一点,那就是光晓程不认识路,原本意外负责港口的光晓程肯定是有这方面经验的,结果都出海了才发觉这厮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已经没有退路的李云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躲开倭国海上的眼线,他只能把船航向远海再绕个圈折返回来,最终由于位置和距离判断错误,差点全军覆没。
士兵们武装泅渡了近十五公里才登陆,也亏得穿的是倭国的竹甲,要不然非得全淹死不可。
饶是如此,登陆之后不少士兵也病倒了,他们只能就近劫掠了一个渔村略作休息,同时确定一下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在发现自己距离京都还有非常远一段距离后,已经没有退路的李云龙,只能带着将士们继续上路。
好在这段时间,各个大名的军队都在往京都赶,虽然他们比前面那些部队晚了些,但他们的衣甲旗帜大都是在倭国伏击朱祁苼时缴获的那一批。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
-
岳父大人,请受小王一拜 (法拉利趟地) 番茄vip2020-11-13完结44.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周朝末年,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吴王落魄世子方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