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万历三十三年春,文龙过继给辽东鞍山的伯父毛得春为嗣子,只身北上,入京拜访母舅沈光祚,荐于宁远伯李成梁帐下。
同年九月,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列名第六”,被任命为安山百户,不久又升千总,万历三十六年升叆阳守备。
第117章 数十万辽东军民聚海岛
毛文龙以都司之职率兵援助棒子国,驻兵辽东。天启二年,辽东巡抚王化贞派毛文龙带了两百兵丁,去策应镇江辽民自发的暴动。
文龙乘守备空虚杀了后金镇江的守将,斩将夺城,也是名噪一时,升为参将。
野猪皮闻讯大怒,派兵来伐,只有不到两百兵卒的毛文龙,可没敢死守镇江。
果断带兵撤退,逃入棒境。赶来的后金大兵将镇江城屠戳一空。
而广宁溃败后,有大约四千余辽东水师退到了棒国境内,毛文龙弃镇江逃入棒国后,他的职务是参将,是这些辽兵中官职最高的武官。
新任登莱巡抚袁可立,为了实现关宁、登莱、东江三方之设的战略意图,从内地又调集了一万四千兵,再加上无数物资,以毛文龙为首组建了东江镇。
天启三年三月,毛文龙由参将升任平辽副总兵,后又加升毛文龙为总兵官,逐渐加升到左都督,挂起将军印,赐尚方宝剑,像内地一样在皮岛上设立军镇。
皮岛又名东江,本是棒国属地,全长八十里,远离海岸,自天启二年开镇以来,已历时六载。
距北岸铁山仅5里海路,距南岸登州700里,靠近北岸与后金界只相隔八十里的海面,东北海就是棒国。
去年棒国被黄台吉全力猛攻,被打的抱头鼠窜,落花流水远远逃开,抛弃大片国土。
棒国也是对毛文龙恨之入骨,东江军民粮食不足,毛帅就向棒国索取,棒国为了多一个强援也捏着鼻子忍了。
响应毛帅号召从后金逃出的辽东难民饥寒交迫,也常有在棒国境内抢劫杀人之事。
现在毛文龙依赖的棒国,能提供重要补充物资的这条路也化成泡影。
自袁可立被攻讦去职后,历任登莱巡抚都和毛大都督不对付,东江镇的粮饷多被克扣,现在再失去棒子国的资源。
毛文龙感觉深深的后悔,悔不当初!
自认为劳苦功高,愈发狂妄,又被有心人恶意下套,他幻想能多搞点军资,少被节制。
鬼迷心窍的在身陷朝争旋涡,艰难维持的恩人袁可立背后捅了一刀。
要说袁可立是伯乐,毛文龙就是他的千里马,袁可立给天启帝上的为毛帅请功奏折可以说明一切:
“奴酋逆天顺犯,于今七载。赖毛帅倡义,屡获奇捷,大张挞伐之气。据所报功级解验,前后大小三十余战,斩首共一千九十七级数逾,上捷者共五次,总获器械、弓箭等件共五万。当我圣主宵旰之时,人心危惧之日,海外有此奇功!”
在众人眼里,袁可立就是毛文龙的恩主,一手把他扶持到一方大员手握重兵,节镇一方。
而背主之人,是这个时代无论贫贱都无法容忍的事情,尤其是武人居然出卖文人恩主,那对广大的官僚阶层来说,就已经宣判了政治上的死刑。
而时任登莱巡抚的袁可立,与大学士孙承宗同为天启二年殿试同考官,共同主辽期间,志同道合、非常融洽,互相视为知己。
孙承宗将辽海防务委之于袁可立,也是十分倚重。孙承宗对毛文龙的叛主之事一直耿耿于怀,而袁崇焕正是孙承宗的衣钵传人,所以后来发生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这是早就计划好的。
袁崇焕杀毛文龙时,反对声寥寥无几,连崇祯都出面把这事揽在自己身上。
背主之人,尤其是这恩主还对他有过再造之恩,那真是人人得而诛之,就好像现代的方方,你骂她才是政治正确!
同理,敢支持她的,就是国贼!国人就这么爱憎分明,没有妥协余地。
天启七年、后金军大举侵棒国。棒国大败,被迫和后金缔结为兄弟之国。
东江镇也遭到后金军数万部队的围攻,伤亡惨重,丢失了许多据点。
毛帅大部原驻铁山,经过棒国境内可以袭击镇江,等黄台吉攻下棒国之后,铁山之路彻底断绝。
东江镇的兵一登陆就被后金击溃,现在毛文龙的东江镇,还有数万大军和还有数十万从后金逃来的辽民辽东百姓,都分散在广鹿、铁山、石城、鹿獐等大大小小的海岛之上。
为了不让后金兵趁着海湾冻成坦途,直接登岛,自打上冻以来,各家岛上日夜轮换凿冰,冻死冻残的百姓比比皆是,惨不忍睹,都已经麻木。
终于熬到过年,料想后金也要过节,安排好哨探后,毛大都督终于放开胸怀,和最信任的毛承禄、毛永诗等义子义孙们饮宴,都是行武之人,自然大肉大酒一醉方休。
此时“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务”的是孙国桢。他是浙江慈溪人,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进士。
天启初年,任山东临清道员,平定徐鸿孺乱积功调福建巡海道参政。
天启四年正月初二,大明水师攻打盘踞澎湖的红毛夷。红毛夷拼命抵抗,相持到五月份,孙国桢亲率数十艘战舰驰援,并调来火器部队,加强攻势。至八月,弹尽粮绝的红毛夷司令孙克率军向孙国桢投降。
天启七年,孙国桢因收复澎湖有功,升任登莱巡抚,刚上任不久,尚未理清内务,又逢国朝大动。
天启帝崩,崇祯帝登基,他和登莱总兵杨国栋都是所谓的阉党一派,只是有功劳在身,又不像杨国栋那么高调。
杨国栋乃是魏阉干儿,曾重金打造了一只金马送与九千岁,还在皇城岛上给魏阉建有生词一座,端的是富丽堂皇、金碧辉煌。
建成之后,杨国栋那厮还特意让他儿子前往守祠。谁能料到如日中天的魏公公说倒就倒。
新皇登基后,手段凛厉,原本宫中派驻登莱的监军王敏政、胡良辅二位公公,把控天津登莱发往东江的粮饷无人敢染指。
年前两个在登莱颐指气使,无人敢得罪的太监,像两条死狗一样被锦衣卫押回京城。杨国栋也吓得惶恐不安,如丧家之犬。
孙国桢自己也知道当年上的媚阉奏本,新皇肯定历历在目,于是也夹起尾巴做人,拼命和东林熟人交结,以图洗白上岸,能逃过一劫。
登莱一文一武两大主事,
皆是无心公务忙着脱罪。
第118章 制炮工坊 炮兵流程
让我们把目光从大明朝鸡飞狗跳的官场,切回到男一号视角。
汪鹏每天下午都会固定带沈凌云练习SKS和七音子一个时辰,然后让老婆自己打靶找感觉。
还要指导孙二海和学员队里挑选的16名炮兵,学习山炮拆装,运输和击发流程。
从牛二叔那里调拨了八头大健骡子,每人还要向牛二叔学习骡子战时喂养。
铜匠胡大叔已经按汪鹏图纸制作了小炮样,抽调各行精英、组建黑风寨制炮工坊,听说是制炮,铁匠刘叔自已经出师的长子刘苏钢,木匠王叔得意传人长子王方尺,陶匠张叔手艺精湛的长子张乐陶,由胡叔带队一起观摩炮兵队训练,学习火炮分解运输,开炮装填流程。
大伙儿对这种外表轻灵,威力强悍的山炮,有了清晰直观的认识,把所有配件原样倒模,开始试制,也很快出了样炮,难点是炮膛无法磨出原炮的光滑一致。
最后还是汪鹏开挂,给他们绘制了原始车床方案,很简单,把木工车床,木结构改成铸铁结构,增加稳定性,固定不动的铳管,改成旋转的炮管,手动旋转的飞轮,换装更大的蓄力,手摇式改成脚踏式,仿制老式缝纫机的那种脚踏传动方式,两个学徒面对面站着,先用手把飞轮转动起来蓄力,然后两个学徒死命的踩动跷跷板式的踏板。通过曲肘传动,驱动飞轮继续旋转,看起来很滑稽。
要不是齿轮的挂太大,汪鹏就把链式传动科技树点亮了,转手就能把自行车搞出来,时间来不及,以后再说。
现在够用就行。把原本旋转的钻头,改成固定的镗刀,为此还专门回了现代,定制了可加工117毫米钢管内部的长柄镗刀。
对好圆心后直接固定死,刀头可更换,一次搞了10把,和100多片合金刀头,这是可以镗钢管的,用来镗黄铜炮管,不要太轻松。
汪鹏给几个准大匠都配备了现代的整套钢制工具,度量衡也统一用现代通用的尺寸,包括各种测量工具。
面积体积质量单位,全部统一,换算来换算去的,要把汪鹏烦死,现在只能让这些工匠们迅速适应新的度量衡。学员兵早就习惯了。
这镗刀钻头以大明科技,暂时实在造不出来,有了样板,以后慢慢爬科技树,刚开始自制的钢制镗刀,镗不了太远就要更换,但只要路线正确就是进步。
这个事情就断断续续的进行着,一直到三月份才真正生产出合格的样炮。
陆军12磅火炮已经足够用了,下一步开发长管拿破仑炮,汪鹏也打算用12磅口径的,小了威力太低,大了又太重,这个刚刚好,是受过实战检验的好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