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汪鹏说了自己的破门计划,以及整体的战术安排,细细讨论过后,陈昌平表示支持,年后就派出精锐哨探,先占领汪鹏说的那个古寺,作为前进基地。
  接下来汪鹏拜访了族叔汪静汪士安大叔,送上礼物,对黑风寨现有的医护力量、药材储备做了统计。
  也拜访了孙守荣,对年后的计划简单的描述了一下,具体细节肯定要专门开会讨论,先说一下,黑风寨的大管事心里有数,早做准备。
  一番奔波后,汪鹏和沈凌云终于来到老丈人家,多日不见,沈大虎那更是容光焕发,而秀云也是满面春风,更加委婉动人,散发着熟女特有的魅力,和小腹隆起的美妇潘燕燕挽臂站在一起,更是牡丹芍药,各领芬芳。
  孙勇军也学着妹夫修理了下巴上的胡须,只留上唇的一抹修剪整齐的短须,都显得格外精神,年轻十几岁的感觉,心莲也是一身铁血服,满脸崇敬的看着自己的姐姐、姐夫,也是自己的师父师母,有点乱。
  为这个沈凌云也特地和她说过,当众时和同学们一样称呼,私下里就喊鹏哥和云哥,好强的沈凌云,从小就不爱被人当女孩子看,一直如此,从未改变。当然,在相公面前还是乖乖小媳妇。
  汪鹏沈凌云这对小夫妻也是一圈问候:“岳父岳母大人(俺爹,俺姨),过年好!”“大舅、舅妈过年好!”“小妹、新年好!”除了秀云、心莲母女还有些拘谨,其他人都是畅快的回贺。
  在这天启年的最后一天,三家人欢聚一堂,喝酒,吃火锅,辞旧迎新。无比欢乐。
  饭后,沈凌云和几个大小美女一起单独聊天,焦点当然是舅妈,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几个女人在一起叽叽喳喳分享自己知道的孕期知识,还商量着给宝宝准备小衣服,起个好听的小名啥的。
  汪鹏和沈大虎、孙勇军这边就严肃很多,都是一家人,汪鹏把自己的计划,详详细细的跟两位长辈沟通交流。
  分析了黑风寨的弱点和下一步扩张的计划,汪鹏没有提袁崇焕的事,只说了要发展海军分队,主动和毛文龙接触,建立良好的合作,用物资换取人口,壮大黑风寨实力。
  汪鹏也详细和他们讲了甘家庄地理优势,远离官道,墙高院深、有河水绕城,易守难攻。相对接近海边,有相关资源,有充足的地盘和人口。
  一旦整合完毕,能有一两千的精锐武装力量,在登莱就可以初步具备自保的能力,大明现在最强悍的总兵官,手里也不过四五千精骑,像辽东李成梁,全盛时凭借将四千八的精锐家丁,威震辽东,当年野猪皮,就是他的家奴而已。
  以黑风寨现有的武器装备,训练模式,作战精神。只要成功扩军,要比传统大明家丁们强大无数倍。
  很简单的道理,一个是高级打工仔,雇佣兵,上阵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要保住性命,才能有稳定收入。
  一方是为了整个团队作战,为了团队庇护的家人作战,并且团队给予的回报和荣誉,让战士不会顾虑身后事,不惧生死,敢战愿战。
  我兔在棒子国狂殴十六国时,也是装备简陋,以命相搏,如果当时有七十年代的制式装备和后勤保障,早就把这些渣渣赶进海里喂鱼了。
  汪鹏就是想带领这个团队,走的更快一点。沈大虎和孙勇军都是强烈支持。
  都感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真是老怀大慰!


第116章 崇祯 袁崇焕 毛文龙
  崇祯元年正月,天启年已经成为过去,世人皆没意识到,巍巍大明皇朝继续向恐怖的深渊多滑了一步。
  年轻而又勤勉的大明至尊、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十八岁了。
  偌大的帝国虽然稍显颓势,哪怕再悲观的读书人也不会相信,野猪皮的小猪崽子们能入主中原,一个全部人口不足80万,辖地也就十余万里,皆为苦寒之地,而大明人口近亿万,国土近四百万里,锦绣河山。
  初掌皇权的朱由检,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只欲大展宏图,每日极其勤勉,三餐简陋,克己复礼,立志成为千古名帝。
  皇兄将大明托付与他,恩重如山。但从公而言,朱由检对这位天启帝的施政方略,颇有微词。
  皇兄太懒散了,居然多年不上朝,国事操持于权阉、阿谀之辈。
  朱由检回想自己从接过皇权开始,从刚进宫时连御膳都不敢食用,还要爱妻悄悄带来干粮充饥,夜不能寐,战战兢兢。
  到一步步站稳,将李进忠这老狗,客氏这贱婢全部挫骨扬灰,解了心头之恨和奇耻大辱。
  朱由检立即裁撤各处监军太监,并禁太监擅自出京,干预政务。
  一步步清理朝堂,将这些两百六十多人的阉党余孽全部赶出京城,或杀、或遣、或禁锢终生,极短时间内让朝堂为之一肃。
  再将自己这几年心仪的能臣一一招回,譬如一直很欣赏,并被正直的东林群贤、公推之人,创下“宁锦大捷”曾经炮毙奴酋的袁崇焕。
  朱由检已经在十一月将其擢正二品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只等他来京一见,就将辽事托付与他。
  十二月,会推阁臣,以枚卜方式选任钱龙锡等六人为内阁大学士,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班底。
  袁崇焕也上了奏章,多年征战,事国于忠,乞于祖宅尽孝数月,以慰慈恩。
  朱由检5岁时婢女出身母亲刘氏,就因故被其父杖毙,小小年纪先被西李抚养,后来西李有了女儿,他又由东李抚养,缺乏母爱,也养成了敏感多疑,易怒固执的个性。
  子欲养而亲不在,他对袁崇焕的孝心也是感叹不已,对此人更添几分好感。
  而朱由检心心念念的,曾总揽关外防务,原大明辽东巡抚袁崇焕,字元素,此时44岁,赋闲在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袁崇焕出生于广东东莞石碣,年十四随祖袁世祥,父袁子鹏迁至广西藤县,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自荐辽东边关任职,得到恩师大学士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
  宁锦之战后,得罪了魏公公,被逼着只能辞官回乡。为了重返朝堂也没少奔走打点,之前还上过奏章,猛拍过九千岁的马屁,申请为九千九百岁建立生祠,也没能起复。
  他已经能确认阉党这条路走不通,再花多少精力也是仕途无望。
  袁崇焕只得重新扭转政治立场,花费巨额的代价。在同样被贬斥回乡的恩师,一直提携他的大学士孙承宗牵线搭桥下,袁崇焕中进士的主考座师东林巨头韩爌,东林巨头的钱龙锡、保荐过他的御史侯恂、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成基命,兵部左侍郎吕纯如等,这些东林大佬们又重新接纳了他,袁崇焕又摇身一变,成为阉党迫害的忠良,再次回到东林阵营。
  而为了洗白白,袁崇焕已经将辽东所得花的七七八八,那可是一笔庞大的数目,是右屯卫和大凌河城池的七八成的修建款项,因为钱款都被他转移贪没,缺丁少粮的辽东两道重要防线,断断续续修了一年多,也没修出模样。
  被黄台吉带兵一冲即散,而袁崇焕正好平了帐。因为此事被九千岁深深记恨上,平时搞点辽东的钱款,魏公公也没介意,出身市井的九千岁用人之道很简单,不怕你贪,只要你能把事办漂亮了。
  结果钱被你赚了,事情还搞砸了,要你何用,养条狗还能叫几声呢?
  袁崇焕本以为就此先养精蓄锐,等待时机。谁料想平地惊雷,天启帝驾崩,崇祯帝登基,魏公公倒台,新皇给他加官进职,眼看着就要重新回到,那个爱恨交加的辽东舞台。
  已经不再天真热血的袁崇焕,没有迅速赴任,辽东那个烂泥塘,什么德行,他是一清二楚。
  从几位好友的来信的只言片语里,他已经知道这个小皇帝是个什么样的性子。
  要博得他的信任并不难,难得是朝堂,后方如果没有坚定的支持,想在辽东大展拳脚,就是个笑话。
  于是袁崇焕,并不着急,给小皇帝上了份情真意切的请假条后,在这个崇祯元年的正月里,借着年节的理由,抓紧时间和各方大佬们紧密联络,把功夫用在题外,说白了不过都是利益的交换而已。
  袁崇焕的想法就是先成为李成梁那样的封疆大佬,有兵有将有地盘,镇守辽东三十年,先后十次奏大捷,朝廷只能依仗,加官进爵,赏赐不断,绝不敢擅自夺权。
  像戚继光那样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在袁崇焕眼里,那真是个傻子。
  此时的辽东皮岛大明东江镇的军寨中,一面稍显破旧,满是风霜的大旗,在凛厉的寒风里猎猎作响,仔细看,旗上几排描金大字:“太子太保 平辽大将军 左都督 东江总兵官 毛……”
  我们的毛大都督正和义子们欢聚一堂,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毛文龙字振南,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忠孝巷。祖父毛玉山,山西盐商,发家后举家迁杭州。
  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
  文龙幼时,受母之影响,“幼从学,习经生业。”但“耻学举子业,好孙吴兵法”,在重文轻武的明末,很难取得像样的功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