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一觉睡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多,汪鹏是被饿醒的,自从雷击奇遇,身体素质变强后,唯一的副作用就是饭量酒量大增,一顿要吃以前一天的量,活活成了个大饭桶,后来汪鹏发现多喝点酒,好像就可以少吃点饭,于是也就顿顿喝点,反正堪比十几个普通人的酒量,想喝醉也难。
汪鹏拉开炕边南墙窗户上,厚厚的双层隔音窗帘,已经天光大亮,这几天没下雪,难得冬日好天气,隔着雪白的窗纸,大红的福字贴在中间,哈哈,今天年三十了,难怪没听到孩子们出早操的动静。除了轮值的寨丁和夜不收值班人员,全寨都放假了。
第114章 图书馆、夜校、识字班
汪鹏倚在温暖的炕头,大大的打了个哈欠,伸了个非常爽的懒腰。
隔壁的灶间能听到轻手轻脚的做饭动静,必定是自己漂亮的小媳妇,正在给他做饭,只是这顿不知道该叫早饭还是叫中饭,这就是汪鹏一直梦寐以求的生活,就差个宝贝,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厚厚的棉门帘掀开,沈凌云围着围裙,端着碗筷进来了,看汪鹏醒了,甜甜的央了声:
“相公醒了,俺亲手包的酸菜肉馅饺子,快尝尝!”
“我媳妇就是能干,来,相公亲一下!啵!”
汪鹏移好炕桌,接过饺子和碗筷放好,在媳妇红扑扑的小嫩脸上使劲亲了一下,没刷牙,不能亲嘴唇哦。
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沾上香醋和蒜泥辣酱调的佐料,那个香!
沈凌云还拿过一小坛温过的莲花白,这也是上次的战利品,山寨的汉子觉得不够劲,他们更喜欢喝下去像火烧一样的高粱酒,烧刀子这类。
于是这几十坛陈年的莲花白,都被女人们分了。这酒清浰不辣,回甜爽口,酒精度不太高,不易喝醉,确实是佐餐佳品。
小夫妻两人边吃边聊,汪鹏讲了自己这次的收获,把三支枪都取出来放在炕上,分别给媳妇大概讲了一下使用方式,中午要去老丈人家和大舅一家聚餐,这几天除了早饭,都不用开伙了,说好都不喝多,下午早点出门,汪鹏带沈凌云去寨外无人处,教她使用SKS和七音子。
这种利器,只能由最亲密的人保管。子弹充足之下,以一敌百根本不在话下,没有它们,假设汪鹏没有虫洞的话,想靠着黑风寨原有的实力,还真拿不下甘家庄。
即使能惨胜,代价也会让汪鹏无法接受。现在有了如此利器,汪鹏就跃跃欲试,如果不是有黑风寨牵挂,他早就单枪匹马,直接去甘家庄大闹天宫了。
现在有了可以信任的帮手,那就玩大一点,直接蛇吞象,跨越式发展下。
沈凌云也讲了自己这阵子的担忧,和焦虑,以及相公回来后的开心。红武学校孩子们的刻苦认真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专门说道汪鹏建的图书室,现在是整个黑风寨最受欢迎的地方,库房似的图书馆,以已经请木匠头目王大叔专门打了五六十个格子间一样的书柜,几百本不同类型的书籍分门别类的摆放成列,每本都有50本的储备。
其实真正不一样的也就两千多本,单看目录这在现代还比不上一个普通幼儿园的阅览室书多。
但是已经让徒弟们惊喜到无与伦比,这个时代知识真的是贵族的专享,稍差一点的穷书生,都是靠东一本西一本的手工抄书,才能慢慢积累自己的知识。
而普通百姓,最大的娱乐,也就是说书先生,这些可伶人凭借死记硬背,把师父教的几本故事,口口相传的再流传下去。
哪个村里要是请到个说书先生,那乡亲们就爽了,能在传奇故事里沉醉好久。
至于看大戏,那就得等到大户们家里办喜事,请个班子唱上几天,那就能回味一年了,而大明的读书人,是不屑于和泥腿子、工匠们交流什么的。在他们眼里,自己是劳心者,对方都是劳力者而已。
孩子们都在日常学习之余,拼命的吸收着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老生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还好,自己能看得懂,毫无基础的,以及识字不多的,就要靠能看懂的人为他们读书。
每天晚上临睡前,各个宿舍都会有读书会,大家躺在被窝里,静静的听认字多的同学,为大家读故事,反过来也刺激了徒弟们拼命学认字,都想尽快的自己能去看喜欢的书。
有学生每十天一次的沐休假时,跟家人提过这事,黑风寨里的所有识字人都是欣喜若狂,纷纷来学校图书馆借书,于是现在黑风寨里常见的不再是聚众喝酒吹牛,而是大家聚在不同的暖房里,静静的听识字多的人,为大家读书。
也促进了想识字的人对知识的渴望,并且三个当家的都是非常赞成和全力支持,沈凌云也听汪鹏的安排,为大伙儿建立了夜校,所有黑风寨识字多的人,都是夜校识字老师,每天晚上一个时辰的教学,另外享受一份补贴。
简单的教学场所,分别安排在几十个稍微宽敞,有热炕的人家里,木匠王大叔做的小黑板,陶工张大叔烧制的粉笔,都成为这些,不愿再做睁眼瞎的上进之人好工具。
各个鸳鸯队也在各自哨长的组织下,建立了识字班,由队伍里的小先生,每天不轮值时集中识字,和听他读书。
连陈昌平的夜不收小队也是同样,陈昌平本身就有一定基础,这阵子也是突飞猛进,和媳妇张二妞经常抱本小说在被窝里开展读书活动,对!是活动!
只要是稍微上进一点的人,都会对知识充满渴望。汪鹏合作的那家网络打印社,把汪鹏当大爷伺候,专门招聘了两个专职,十几个兼职大学生,帮忙整理合适的书籍,为此还添加了小型印刷设备,和专业的装订机器,平均每个月都有50本左右的不同种类,转换为繁体字的书籍完成制作,每样再印制50本,以每本40元的价格统一寄给汪鹏。
汪鹏每月初会专门回现代一次取了书后,给他直接转账十万,作为下个月的预付款。
细水长流,收益可观,打印社老板也是格外认真,每本书都亲自审核。
汪鹏还专门在老家门口定制了一个不锈钢带密码的大快递箱,用水泥封在院子的墙上,方便快递员直接送货。
学校的图书馆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专业的书籍,像18世纪的金属加工、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大明的天工开物、武备志这些,就被铁匠刘大叔奉为圭臬。
很多困扰多年的疑问都一一解决,那种爽快,简直无与伦比。
这也是汪鹏的计划之一,强迫学习,只会产生厌烦,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主动,才能尽快的跟上汪鹏的节奏。
第115章 天启年的最后一天
沈大虎、孙勇军、孙守荣也在汪鹏的鼓动下,建立文化考核制度,每月红武学校会举办文化考试,针对所有黑风寨系统里的所有人,只要通过初级考试,确认扫盲后,每个月都有额外的一份津贴。
更重要的是凭借通过考试后,颁发的带编号的青铜书本似小勋章,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全部书籍。而且在升职或技能考核时优先。
这也让原本就年轻化的黑风寨充满了主动学习精神,进步最快的反而是大姑娘,小媳妇们,汪鹏给沈凌云带的小说,也慢慢流传开来。
那些女频古言大佬神奇的脑洞,和以女主为主角的描述方式,都让这些17世纪的女人被冲击的意乱情迷,不可自拔。
为了能自己看懂小说,拼命的认字。不得不说也是个意外之喜。
热热闹闹的吃完饭,汪鹏洗漱更衣,和媳妇一起捧着准备好的礼品,先去了陈昌平家拜访,二妞陪着凌云在炕脚说小话,汪鹏打开一张,自己在网上下载后自己打印的明朝登莱地图,铺在炕上,和经验丰富的夜不收队长交流实际的情况。
据陈昌平说,这图和实际地形略有出入,大体相似,很多地名不一样,也分别用汪鹏给的红笔,把他熟悉的地方改了一下,还有河流的朝向,河道的位置,几处山区关隘之处都重新标注了一下,汪鹏都一一记下,也承诺回去后按修改后的图重新制作,给夜不收小队每人配上一张,这可是大杀器。
普通百姓最多也就熟悉周围数十里情况,大明严格的民户划分、里正、路引等制度,把普通百姓牢牢的拴在官府给自己指定的地域,不能随意流动。
只有考到秀才的读书人,才能有身份和特权游历四方,不过前提是你得有钱,没有一个好的身手,再没有靠谱的护卫,游山玩水的最大可能,就是无声无息的死在不知名的山沟沟里。
陈昌平对汪鹏年后就要进行的甘家庄攻略,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晚打不如早打,这时候甘家庄的南北商队都已经回来了。
预计现在甘家庄的能战家丁应该在三百人以上,如果黑风寨和上次一样全体出动,整体人数相差不大,甘家庄会临时武装起同等人数的壮丁,而黑风寨的优势,就是突然袭击,和犀利的火铳,应该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一网成擒,反而更方便下一步的消化。
任务难点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占领甘家庄的大门和门楼,一旦攻击被阻止在庄门之前,攻城战会打的更加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