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也是抱着多个朋友多条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传统闽商思维,黑风寨当年的铁器质量也还不错,运到倭国可以换成白花花的银块。
这次过来,相熟的掌柜,还是把去年黑风寨定好的海盐卸下来,还有每年固定给山寨大小姐沈凌云,带的十几本南方流行的话本小说。
孙守荣还是再次感谢了闽商们信守承诺,但是这一次交易可和以前不一样了。
孙守荣直接把十几个掌柜的带到自己的屺坶岛仓库,各式各样的铁器,锹镐铲叉犁、剪针刀斧锅。
这些常用的铁器,分门别类整齐码放。可把这些掌柜的口水都引下来了。
这些铁器并不少见,闽广两地多的是,但是千里迢迢运到这边,稻草也要卖出黄金价了。
闽商所谓的违禁品,其实也就是盐铁粮,这类官方严禁输出的物资,防止资敌。
现在这边有现成的铁器,那么以后起航时,就可以多带些南方特色货,少装些铁器,这一来一去利润可就翻倍了。
几个掌柜的最关心的是产量,如果量不大也没多大意思。
孙守荣报了个经过铁坊测算过的余量,在保证自家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铁坊现在已经开始产出大于需求了。
哪怕只是最简单的水力作坊,很简陋的流水线生产,只能算是半工业化的产出,已经是传统手工作坊,难以想象的产量。
比如以前一天辛辛苦苦只能搞出两三把燧发铳,质量还参差不齐,现在每天最少五十支合格的解放一号铳,铳刺的质量已经可以做到三四成可以通用了,随着越发熟练,这个质量还在缓慢的增长,这还是汪鹏要求严格检验的结果,如果按照第一批那种质量,每天一百支都不成问题。
更不要说黑虎军人手一套的精铁锻凸面弧形正面板甲,罗斯式钢盔后附加的精铁锻造面甲,可拆卸的精铁锻护颈、护膊,这可都是成型后渗碳加热再淬火,表面硬化处理过,两毫米左右厚度,普通弓箭直接弹飞的甲胄。
打坏了就换,库房有的是,为了不刺激敌人和友军。都是漆成黑色,乍一看跟小黑板似的挂在面前,手一敲才当当作响,毫不起眼、朴实无华。
这个在赫图阿拉的战斗中,得到了实战验证,弓箭根本射不穿,建奴锋利的披子箭五十步外都不行,这是物理特性,非人力可以弥补。
就是这个量也把十几个掌柜镇的不行,再三确认,生怕孙守荣是说错了数字,再问一下价格,还是老规矩。
以后盐就不要了。可以是多装点布绸麻、烟酒茶、金银铜锡,尤其是香料。这些红旗城自产不足或缺少的物资。
一听说这边也能大量供盐,这些掌柜的更是激动不已,这个时代除了金银铜铁,这盐粮茶布全是硬通货。
孙守荣也是代表着红旗城,盛情款待了这些信誉不错的闽商,酒桌上都是你我兄弟,客气非常。
酒后香茶一泡,正式谈生意了,立马锱铢必较,你来我往,直到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皆大欢喜。
不需要签合同,这个时代的大商人,把信誉看的比命都重,一口吐沫一个钉。
第232章 新的目标 济州岛
和闽商对接成功,除了会有不错的原料运送过来,同时对于红旗城来说,也是多了一个外销的渠道。
不至于让刚刚熟练的生产线,因为供大于求,这个对大明来说绝对是笑话的缘故,导致减产。
这才哪里到哪里啊,以后地盘大呢,这点小产量,在现代能被人笑掉大牙,连镇上的几十个人的小厂产量都比不上。
主要是大明真的穷,普通的小地主,家里百十亩田的,万历年都能吃上肉,后来一年不如一年,到了崇祯年更是难熬,小地主家里余粮可真不多。
也就是他们能舍得买点铁器,方便耕种,家里男丁要下地干活的,一天也是两顿,闲时吃稀忙时吃干。
不要以为地主都是山珍海味,顿顿鸡鸭鱼肉,那真是做梦一般。
这种日子只有豪强才能体会,而一个县能称得上豪强的才有多少,屈指可数。
当你看到大部分的自耕农,还是用木犁、石犁,可千万别大惊小怪。
像红旗城辐射到的这三万多农户,也就是靠给红旗庄系统扛活,省了口粮,赚了工钱,才有余力给家里添上几把像样的铁器,都是爱惜的不得了。
工业的力量只要得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汪鹏发现除了再去扩展地盘,没有任何办法消除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总不能白送给人家吧。
现在的大明才崇祯元年,不是崇祯十七年,大明帝国威严还在,老百姓虽然失望,还没绝望。
只有内陆的陕西那是天灾人祸,不得不反。像南方的城市乡村,都还能支持。
建奴还没入关,对内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建奴也罢、鞑子也罢,都很遥远,没有什么切肤之痛。
汪鹏也没打算现在就在登莱起事,让这大明再多喘几口气吧。
辽东对汪鹏来说,就是实战练兵的地方,一批批的士兵将官在严酷真实的杀场磨炼,打造真正能战、敢战、会战的军队。
那一块地盘对汪鹏来说,迟早的事,但现在就去第一线占个要害的城池,然后和一波波的建奴玩守城战,有点得不偿失。
汪鹏走之前已经交代凌战,不要着急出击,利用原有的和新制作的滑雪板,先展开滑雪训练,和冬季作战训练。
等真正具备实战能力之后,再越过冰封的鸭绿江,利用黑虎军完善的室外防护和充足的补给,或长途,或短途,或分散、或集中。
不断的深入敌境,开展冬季狩猎行动。
不要指望一口吃个胖子,在冬季大雪封山,道路难行的时刻,不断的杀伤敌人,小村小寨都不要嫌弃,集小胜为大胜,这个冬天的目标,就是杀掉最少三千建奴和其走狗,争取再拯救一大批辽人百姓。
精锐部队的游击战,破坏力极大。要打的敌人心惊肉跳,逼迫他们一到冬季,就往大城市里集中,消耗他们城市里宝贵的粮食储备。
汪鹏这边也不会闲着,他新的目标就是:“济州岛!”
从屺坶岛出发到济州岛距离是1600里左右,按照海路算是430海里,以红武海军正常航速6节,每天航行5个时辰10个小时,每天60海里,需要8天。
从宣州堡码头到济州岛距离是1400里左右,按照海路算是390海里,需要7天。
济州岛古名叫耽罗,是附属中国的小国,岛上原住民不少都是土著和汉人的混血。
宋时耽罗被棒国吞并。元时,元军平定半岛,在岛上设立“耽罗军民万户”,下设耽罗岛牧马府,用来养马,以备征日本。
元灭后,棒国又再次吞并耽罗,在这个时代,汪鹏可以大大方方的说一句;
“自古以来!”
济州岛位于黄海与东海的东端界限处,北面隔济州海峡与棒国相距180里,东面隔海与倭国相望,西面隔黄海与中国相离,南向东海。
面积1845平方公里,比今天的厦门市区略大,比深圳市区略小。
济州岛的模样非常的规整,近乎一个椭圆形,轮廓跟湾湾很像,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
除了少数地方之外,没有破碎崎岖的海岸线,海湾、海角、海岬之类的地形非常少见。到处是平整的沙滩。
岛屿的就是海拔1950米的汉拿山。整个济州岛是典型的火山岛。
是120万年前,火山活动形成的一座典型火山岛,地形主要是平原、丘陵、熔岩,岛上的中心,就是汉拿山,这是一座死火山。
这个岛,完全就是当年汉拿山爆发时,流淌的熔岩平铺在海面上形成的。
济州岛纬度相当于苏南地区,小冰河时期,冬季也会偶尔下雪,但气温很少降到0度以下。
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16℃,总体气候温暖湿润。
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平原,可耕种畜牧的面积,足够容纳大量人口,淡水资源也相当丰富。
20世纪30年代,在极不发达的状况下,岛上也维持着差不多20多万人口。
汪鹏要是现在能有20万人口,做梦都能笑醒过来。十比一的比例,汪鹏也能建起2万人的大军,直接平推辽东,现在手里真正打过仗的才两千多人,还差十倍。
讲了这么多,中心思想就一个,这个岛必须拿下。这将是红旗城最合适的粮食、畜牧、工业基地。也是汪鹏预想中最合适的海军造船厂和海军主基地。
最最主要的,离倭国很近哦!嘿嘿嘿!
在和红旗城高层们通过气,开过多次专题会后,大方向定了下来,沈大虎、孙勇军、孙守荣都对汪鹏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深表佩服。
嫌黑风寨小,打下了甘家庄,在他们眼里,这已经了不得的基业了。
可是转眼汪鹏又去辽东打了两场大仗,建立了宣州堡基地。
最新的消息,宣州堡已经有了近一万六七千人,并且还在增加中,快要赶上红旗城了。
好嘛!这才回来多长时间,又有新的计划,直接一步跨到千里之外的济州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