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黄县县令,我方未与接触,破城之时,悬梁自尽,为明守节,遗体也妥善安置,未有羞辱,今特意安排其家人送回贵方,表示敬意。
  大明朝廷腐朽不堪,残民过甚,我红旗庄只是暂居一地,南山之地贫瘠,我等自耕自食,屺坶岛也是无人荒岛,我商船临时停泊之地。
  此域既非要地,也非腹心之处。我方为表诚意,轻取县城又主动退出,不让你为难。登莱官道,水道皆未阻隔,贵方通行无碍。
  至于贵方如何收场,以贵方生花妙笔,转败为胜之春秋笔法,勿需我多言,只管写,我方不会介意。
  请巡抚大人约束贵众,切莫自误,再来寻衅,原甘家庄往东十里,为我方警戒底线,如贵方再有敌意行动,必将受到无情打击,并予以同等报复行动,若巡抚不听善言,登州城下观我军豪迈,指日可待,勿谓言之不预也!
  另:如需沟通,可安排专人前来,十人之内,持绿色三角旗,入境自有人接待,我方保证其人身安全。
  此致!
  ——红旗庄汪鹏——
  ——崇祯元年三月初六于黄县县衙——
  这封信是汪鹏口述,二徒弟孙二海书写,只有签名是汪鹏自己用随身带的签字笔写的。
  在进士出身的孙国祯眼里,那是粗陋不堪,连基本的书信常识,尊卑贵贱都不懂,言语嚣张,威胁之意跃然纸上。
  但一想到这些无能的兵卒,也是一番气沮,身为登莱军政最高领导,他对现如今明军战力极其清楚,并已经深感失望。
  朝廷没钱,拖扣军饷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各个带兵之人,只能用仅有的一点粮食和银子,养活自己的亲信家丁,而这些家丁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危急时刻能护着主将逃生而已,这些危急时刻,不仅仅是指战阵之前,还是兵乱之时。
  新皇登基之后,手段凛厉,朝堂中枢总共七八百官员,一下子干掉两百多人,虽然不缺官员,但一下子缺额这么大,新人接手也要时间熟悉,中枢现在已经接近停摆,朝堂大佬们都忙住升官发财,痛打阉党落水狗,没人会注意边军多少日子没领到粮饷。


第185章 都是交易,全是利益
  作为一方大员的孙国祯,在一阵羞恼之后,按下尽起大军,屠灭髡贼的想法,回归理智,仔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损失,只要黄县回归掌控,就没有失地之罪,至于甘家庄那块穷乡僻壤,弃之也无关痛痒,只要髡贼不裹挟民众成为流寇,不阻断交通海路,暂时无视也可。
  现在动员大军,粮饷从哪里来,东江镇的都没凑齐,整个登莱能按时领到粮饷的军队,也就杨国栋那四百家丁,现在还少了一百,自己巡抚标营四百家丁亲卫而已。
  普通营兵们能一日两餐有口麦粥糊口就不错了,下辖的两个千户卫所,加起来也没两百可战之兵,指望他们上阵,呵呵!
  孙国祯深思熟虑,派人请登莱道王廷试过府一叙。王廷试久在登莱,也管着东江和登莱营兵的钱粮,虽然是东林一脉,但是私交不错,这边的情况他更熟悉,孙国祯初接手登莱千头万绪时,王廷试也是很卖力帮忙。
  王廷试进士出身,天启年间,累官至登州府知府。天启七年,升任山东登莱道副使,虽然是江西南昌人,但是在登莱为官多年,关系盘根错节,绝对的地头蛇。
  也是孙国祯信赖的左右手,今年49岁,比孙还大四岁,私下相交时,孙都客气称之为兄。
  时间不长,登莱道王廷试就登门拜访,管事的引入内宅书房,“中丞大人安好!”王廷试依着官场规矩躬身问好。
  孙国祯一把扶住:“明功兄,切莫客套,确有要事相商,才请你过府。”
  王廷试见确有要事,也就止住客套,抚须一思:“可是髡贼之事有了转机?”
  这几天他也头疼,失地大罪,不是光巡抚和总兵扛下就完了,他们这些具体办事的中层官员也落不了好。
  “正是如此,明功兄请上坐,吃茶,听我细细道来。”孙国祯把刚刚黄县遗孀复述的情况,加上自己的分析,一一道来。汪鹏那封嚣张的信,也递给王廷试细观。
  王廷试也是被这意料之外的情况,搞得有点瞠目结舌,和预想的滔天大祸截然不同,这些髡贼不像白水王二似的立马裹挟民众成为流寇,屠戳一方,反而主动退出县城,而县城也为受到太大的破坏,这可真是匪夷所思。
  认真看完汪鹏的信后,王廷试又细细思考了一下这件事有无婉转之处,孙国祯也是满脸期待的看着他,有些事,地头蛇出面更好解决。
  王廷试请巡抚大人找来登莱的舆图,指着舆图为孙国祯讲述甘家庄的位置,以及周边的情况,屺坶岛的位置,对航道的威胁等。
  孙国祯这才有了直观的印象,不然他光知道甘家庄在黄县西南方向,五十里左右的山区,远离官道,是邓总府推官甘扬的老家,具体情况还真不清楚,谁会没事去关心一个蚂蚁的窝。
  王廷试主动把这事情接下来,让孙国祯也有个折冲空间。王廷试的安排很简单,没有什么髡匪占山为王,就是一股辽东逃民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转而为匪。
  甘家被攻破,家眷逃到县城求助,结果流匪狡猾,猝不及防下,混入县城,鼓动县城里的辽东逃民,占了东门,引起骚乱,黄县县令身先士卒,领着衙役和城内壮丁击贼,贼子不敌趁乱抢占了官宦人家大宅,造成不忍言之事。
  后被黄县令围困,贼军假意投降,黄县县令不忍士绅家人受磨难,误信贼言,被流矢射中重伤,仍大呼击贼,官吏民众无不钦佩,对髡贼四面围困,卖力攻打,但贼子狡猾,弓手又多,屡攻不下,幸得登莱巡抚收到急报,立刻调动登莱官军平贼,将其打出城去,四散而逃,官军正在追击,只余数十匪徒借山区崎岖,逃得狗命,其余诸流寇尽数剿灭,而黄县县令伤势太重,以身殉职。
  没有被夺城,也就没有失地可言,没有派出过水军,也就跟这事扯不上关系,至于损失的船只,海上行船,偶遇风浪,正常不过。
  死伤都是流匪造的孽,登莱巡抚及时出兵剿匪,有功无过,至于辽民和本地人的主客之争,朝廷早已心知肚明,都是当成包袱,随意安置到各县了事,也不拨给粮饷,都是就地解决。
  所以这事根子在朝廷里,你要是怪我没安置好,可以啊,我认,请大佬拨点粮食行不行?保证没下文了。
  孙国祯也是抚须大笑,连呼妙妙妙!
  心里也暗暗鄙视,东林党果然是开局一张嘴,故事全靠编。
  他也不能让王廷试白忙,于是斟酌了一下夸道:“明功兄大才,大才啊!此事由你全权处置,杨国栋和刘振那边我去关照,你可以把刘千户一起报功,正巧他在黄县办公,也是身临前线,手刃数贼。
  另外黄县县令也要报功追授,明功兄夹袋里的人才,不要吝啬,举贤不避亲,尽快安排得力人才代职,接手黄县事务,相关呈报尽快拟好,明日我在公房批复。”
  如此这般一番操作之下,皆大欢喜,孙国祯逃过失地之责,杨国栋避免损兵折将之罪,黄县县令虽死,但是也能得个不错的追封,王廷试赚了个县令的实职空缺,巡抚和总兵以及刘振刘千户都要承他的情,至于私下能收到的好处,那也是可以预期的丰厚。有里子有面子。
  至于推官甘扬,这个平日仗着巴结上巡抚、总兵和监守太监的关系,对王廷试这个知府正堂公事公办,不亲不热。
  如果还想在官场混,就要知道闭嘴。还要尽快通过上面的关系,把他调到南方偏僻之县府去。
  对于髡贼,只要不惹事,也就随他去吧,大明哪家县城外没几股土匪?
  大明京畿之地都不缺占山为王的土匪,多一股少一股,无伤大雅。
  如果这些髡匪,不知死活,非要一试大明雷霆之威,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先把眼前这事解决。
  原本会震动朝野的髡贼攻破县城,大败五千官军的登莱丑闻,就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声无息的解决了。
  至于台下的交易和妥协,那是无比精彩纷呈,不多描述,只是让各位看客老爷们知晓,大明末年,已经从根子里烂了,人人都只为自己考虑,没人把这朱家天下当回事。


第186章 黄县的新县令是个人才
  孙巡抚标营四百武装整齐的骑兵,硬是没敢进城,哨探惊讶的发现,四处城门洞开,无人看守,百姓进进出出的、虽不热闹,也不像是一个刚被髡贼攻陷过的感觉。
  此时的三国演义已经流传甚广,连建奴都喜欢听说书的讲三国。所以空城计大伙儿都听说过,越是平静越是觉得恐怖。
  带队的把总心说不能就这么都杵在这里,安排人抓了几个出城的百姓,一番讯问,都是说城里没有大兵,之前的髡贼早就撤走了。
  这才将信将疑,小心翼翼的进了城。结果发现城里秩序井然,没有预想的失去控制后的,歹人四起,趁火打劫。
  反而是看见他们进城后,各家原本开门营业的店铺,纷纷关门歇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