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文官脑残,武官无能,一败再败,把我们几百万的辽东百姓扔给建奴肆意掳掠屠杀。几代人的积累,被这些强盗笑纳囊中。
  老百姓花了那么多钱,养条狗看见敌人还能叫唤两声,养这些废物官员,垃圾官兵有个屁用!”
  一番话说的鲁庄主忍不住就想击节叫好,强行忍住,脸憋得通红。
  而刘振的脸色却是一阵白,一阵红,想反驳,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都是事实,别看邸报上一会儿一个大捷,又斩首多少多少,可辽东已经被建奴占为己有,大明只能消极防御,除了毛帅还能出击一下,其他的不都是缩头乌龟似的,躲在高墙后面开炮放铳。这个真是太尴尬了。
  “别人怕建奴,避之如虎,我们不怕,我手里的战士,八成都是辽东的难民,我承诺他们的只有一条,打回老家,杀建奴!
  我们不要大明的官帽子,我们就是辽东百姓自己的武装,我们占了甘家庄这块穷乡僻壤,只是为了有块落脚之地,养好身体,练好本领,回去好好和野猪皮子孙算算帐。”
  汪鹏挥手制止了想开口的刘振,接着说道:“我们不会和大明朝廷扯上任何关系,不需要大明朝廷授予的任何官职,不需要大明朝廷派出的一兵一卒,不需要大明朝廷调拨的一个铜板,和一粒粮食。我们不需要!!
  只要大明朝廷的傻缺官员们,别来干扰我们的行动就行,不管是辽东,还是红旗城,我们是准备和建奴死战的百姓自发武装,如果大明朝廷觉得我们能当软柿子,来捏一捏。
  嘿嘿!别怪我先把京城打下来,再回头去收拾建奴,这不是开玩笑,只是我的肺腑之言,如果我的话,那些官老爷们听不懂,我就会用铳炮发言,让他们跪着听!”
  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刘振听的冷汗连连,从这个年轻的髡贼头目话语中,能感受到,他对大明皇权没有一丝敬畏,甚至充满不屑。
  这一年多的经历,让汪鹏从当初的不善言辞,变得言辞如刀、气势强盛!
  这一番话,把两个身后的护卫,激动的手都在颤抖,手中的灯笼不住的晃动,映照着汪鹏的身影仿佛好似猛兽晃动,作势欲扑的感觉。
  被汪鹏气势所压,刘振也只能低头称是,一定把话带给后面的高官。
  汪鹏的保证,其实也让他放下心来,只要不在登莱作乱,不影响大局,肯把手里的悍卒调去和建奴死磕,胜也罢败也罢,对大明都是好事。
  汪鹏的决定,并不是向大明妥协,他从来没有想过。和这个烂到根子上的朝廷有任何交集,其他魂穿、身穿的穿越者,没有他的条件,很多人只能在体制内寻求高位,在妥协中发展自己的力量。
  他真的不需要,有虫洞,有储物空间,他一个人就能顶上一支兵团。
  他需要的只是能和他并肩作战的伙伴,相信他并服从他。其他的交给他就行。
  第二天,一行四人带着两千两巨款,一路奔驰,天黑前回到黄县,望眼欲穿的马县令,在城门楼里忐忑的等了半天,看见四人回来,也是激动的不行,引进县衙,一桌大餐款待刘振和鲁泽文,两位家丁也安排了烈酒大肉慰劳。
  酒桌上,马县令听他们把这一路情况全部讲来,他担心的三个条件两个圆满解决,俘虏问题也有了说法,可以给家属们一个交代。
  两千两白银收入县库,也让他不用捉襟见肘,他家是有钱,但是也不可能用在公事上。
  一番豪饮,也是主客尽欢。散席后,刘振和马县令再次密谈,刘振交代马县令,典史的位置就给他留着,相关任命会很快落实,他的代理县令也会尽快转为正式任命,只有一个要求,全力配合刘千户的办差。
  马县令虽然也挤进东林一党,但也是块虎皮而已,他知道锦衣卫是什么样的存在,当然分外巴结。全听刘千户吩咐。
  于是刘千户摇身一变,真在这小小黄县当了典史,每次和红旗城交接,都是他亲自去办,慢慢的红旗城的人也都和他熟悉了。
  一些不重要的地方,他也能去参观一下,随着了解的深入,他是越来越感到红旗城深不可测。
  汪鹏这个人就像是神仙一样,短短时间,把一个不足千人的小匪寨,发展到如今直属近万,附属数万的大团体。
  而且行事颇有方略,像他提倡的工农兵学商,各据其业,井井有条。
  这是个和大明传统迥异的团体,和士大夫当家做主、格格不入的治理方式。尤其是核心的红武学校,
  红武?洪武!显露了汪鹏的狼子野心。
  出身京营武官世家的刘振,经常也会不知觉的,羡慕这个团队的朝气蓬勃,每个人都是满面春风,积极乐观,虽然一头髡发十分刺眼,但是这种精气神,是在大明各地都看不到的。
  随着一封封的汇报文书,通过特殊渠道,专匣呈送到皇帝手里,放下心来的崇祯,也是把这密报,当成闲暇之余的传奇话本消遣。对辽民的遭遇,说实话,他也是感到痛心。
  对髡匪的狂妄,就像是看着一只强壮的螳螂,挥舞着自以为锋利的大刀,只会觉得好笑。
  让他们去辽东碰碰南墙也好,真把建奴当成泥捏的,那朕这大明群臣这么多年的辛苦,不就是儿戏一般。
  皇帝亲自做了指示,只要这些髡贼不在黄县妄动,肯主动缴纳赋税,就紧密监视即可,勿多生事,和这些懂事的髡贼相比,白水王二这些流寇才是头疼的事。


第190章 袁大都督闪亮登场(不喜历史可跳过)
  崇祯元年四月,皇帝下旨,已经被擢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的袁崇焕,命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所司敦促赶紧来打卡上班。
  袁大都督终于得到自己预期的官职,按明制,军官需由文臣担任,主要是担心武官掌握兵权威胁皇位。
  带兵的文臣衔级最高为督师,一般必须以大学士兼任,宰相或首辅出外带兵才称督师。
  袁崇焕不是大学士,却有了大学士方能得到的军事最高官衔,此时距他当七品知县时,仅六年时间,提拔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袁大都督不紧不慢的处理完广西家中事务,一路风风光光北上,沿途访亲会友,三个月后的七月十四日(你看挑的这倒霉日子),宫城建极殿后的云台召对。
  袁大都督对着崇祯皇帝大拍胸脯:“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崇祯帝大喜,当着群臣的面金口玉言许诺:“只要能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
  群臣也随声附和,称袁崇焕赤胆报国,是;
  “真奇男子!”
  把小皇帝喜得眉飞色舞,如此君臣相得,自以为是一时佳话,呵呵!
  一番召对后,心情平复的皇帝稍感疲倦,转到旁殿休息片刻。
  与袁崇焕相熟的给事中许誉卿,趁机私下里问袁崇焕是何奇谋妙计,能五年复辽,悄悄说两句,让我也学习下?
  袁崇焕一怔,答道:“圣心焦劳,聊以相慰也。”
  窝了个大草,原来是忽悠皇帝的。
  许誉卿立即责怪道:“皇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
  袁崇焕冷静下来一想,卧槽,一激动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这个是军令状,列入绩效考核的。
  等皇帝出来继续召对时,袁崇焕就赶紧填坑:“陛下把辽事尽托于我,五年内,须事事应手,户部军饷,工部武器,吏部人事,兵部调兵遣将,都应随处配合,方能一举功成。”
  崇祯帝觉得袁大都督提的要求一点不过分,当即命令在场的户部尚书王家桢、工部尚书张维枢、吏部尚书王永光、兵部尚书王在晋,在粮饷、兵器、用人、兵将方面必须全力配合袁督师,不得懈怠迟误。
  袁大都督又提要求:“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
  这话当着在场的中枢重臣的面,说给皇帝听,强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想让皇帝当面表态。
  这就有些刺耳了,董事长有些不爽,站起来表态:“卿勿疑虑,朕自主持。”
  群臣见皇帝力挺袁崇焕,便请皇帝赐袁崇焕尚方宝剑以便宜行事。
  崇祯元年,全大明持有尚方宝剑的将帅,只有王之臣、满桂和毛文龙三人。
  王之臣本就被东林弹劾的满头包,满桂被视为王之臣的左右手,进而连及满桂,他也被下诏训斥,气的要办病退,皇帝又不同意,召回军府。
  后来大同总兵渠家桢出事,就让满桂接替渠家桢担任大同总兵。
  皇帝当即应允,宣旨收回王之臣和满桂的尚方宝剑和权限,当场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准许他相度机宜、自行处事。
  在冲动急躁的崇祯皇帝看来,只要能五年复辽,什么条件均可答应,辽东一平,不用每年几千万的钱粮,扔进这个无底洞,有这些钱粮在手,
  大明中兴不是梦,不是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