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民兵们早就口水直流了,打虎爷破了甘家庄,各家各户都分了粮,温饱是解决了,但是想吃肉,也就是想想而已,有口咸菜疙瘩就麦粥,就是天大的美味了,忙了一下午,本来就有些饿了,原本以为晚饭能有块麦饼填填肚子就不错,谁知道红旗庄这么敞亮,这么一大锅肉,足够这一圈二十多人吃到撑了,牛二爷还让各队去领酒,一口肉一口酒,真是太舒坦了,跟着红旗庄就是爽。
  辽民们有些呆滞,不太敢相信,这一大锅一大锅的肉,是真的给自己这些人吃的,都不敢动手。
  在县城里,经常有些坏种,拿着肉骨头逗狗一样的扔给辽民们抢,看着他们打成一团,掺着泥沙拼命往嘴里塞。
  辽民惨啊,乞丐都做不了,县城丐帮头目发过狠,辽民谁敢抢他们的饭碗,就把谁煮了分食。
  汪鹏和牛二叔,知道这些人已经麻木不堪,被欺凌的惨了,对周边一切善意都是持怀疑态度,只有狠狠的训斥,和严厉的命令,他们才能听的进去,并不敢一丝违反。
  安排进去的后勤兵,也都是面貌凶狠的大叔,搬来成坛的酒和大堆木碗竹筷,让他们每人都倒上,不管会不会喝,都把碗里酒一口喝干。
  一时间,呛咳不已,但是没人敢违反,一碗酒下肚,每人用大铁勺子捞块带骨头的大肉,死命令,必须啃的干干净净。
  这个任务谁不爱,第一口肉进到嘴里,辽民们就醉了,眼泪噗嗤噗嗤的淌,都是奇怪的无声哭泣,连哭都不敢大声哭,你想想这么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
  人离乡贱!真不是一句感叹词!为什么国人根深蒂固的地域情结,这都是刻在骨子里的教训。
  不是作者在夸张,真实历史比这还惨,一个全副武装的战兵,饿急了,偷了豪强的一只鸡,豪强的家丁就敢无视这几千大兵,闯到军营里非要把这兵弄死,赔钱赔罪都不行,不依不饶,非要他死!你敢相信吗?
  等辽兵真的造反了,才知道这些大兵手里拿的不是面条,也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辽东的难民断断续续在登莱安置了四十万人。最后还剩多少人,有多少人情愿和毛帅啃树皮,拿着木棒和后金拼命,也不愿去登莱。为什么?真相的背后就是如此残酷。
  等辽兵真的放开手杀人了,那些残存的辽民们拿起武器,杀的比辽兵还凶还狠,就是泄愤式的屠杀。硬把原本人烟算是比较稠密的登莱,
  杀到千里无鸡鸣,把一些原住民吓得最远跑到唐山。
  只有天生就是变态,面对鲜血和杀戮才能无动于衷。而一个正常人,是很少会对无冤无仇的老弱妇孺举起屠刀,一饮一啄都有因果。
  这七百多辽民大口大口的吃着肉,上一次吃到肉是什么时候?
  都记不起来了。唯一能有肯定的,就是在辽东老家,过年时一大家子都在,围着炕桌,啃傻狍子肉,或野鸡野兔肉,那黑土地多肥啊,种啥长啥,现在连老家啥样都记不清楚了,大伙儿边吃边哭,边哭边吃。


第170章 如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
  崇祯元年三月初二,这本来是甘扬和杨国栋商定好,东西夹击,海陆会剿的日子,在这些土狗的心中,最担心的是髡贼把百万财富运走或藏起来。
  就没想过会失败,一百骑兵加四百披甲,黄县还有近五百能战之兵,加上六七百民夫当辅兵,这一路就比髡匪人多了,西路还有五六百披甲精锐,这么多人,就是在辽东,也敢和一两百鞑子碰一下了,这些髡匪还能比满万不可敌厉害?
  可惜啊可惜!
  此时汪鹏已经带着大部队进了县城,这也是汪鹏来到这个异时空大明,第一次进入城市,原本的好奇心,被城里熏天的臭气,给驱散的干干净净。
  还是万历年,县库充盈时,整体清理过一次暗沟,这都十几年下来了,早就堵得不像样子,为了排污水,暗沟又被改成明沟,这年代可没有城管,排水沟里死猫死狗,啥都有,有人大白天在墙角便溺可千万别当稀奇。
  这些市民真是如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习惯了山区的新鲜空气,汪鹏只能戴上口罩才缓解一点恶心。
  汪鹏是沿着官道从西门进的城,城头上的一只山炮班,和守在城门洞的红武军学兵班都是列队敬礼,汪鹏回礼后,看到路边就几具尸体,像是家丁打扮。
  这时,鸳鸯队已经开了进来,汪鹏让学兵班跟着一起走,这边防务,会有牛二叔安排民兵接手,战斗部队都要集结。
  学兵队跟上汪鹏,充当护卫,小班长跟师父汇报,昨天下午进城后,按计划守住四门,有不知死活的家丁想冲卡,被当场打死十几个,今天早上才有家属哭哭啼啼来拖走尸首,这几具没人认领,就先拖在路边。
  大部队源源不断的开进县城,四个城门和县衙,仓库之类的全部被武装民兵接手,这些乡下孩子,不少也都来过县城,不过之前都是来扛活,赚点家用。
  第一次以征服者身份进入这个熟悉的地方,个个都是挺胸凸肚,满脸严肃,不苟言笑,加上一身的制式装备,有的袍甲还有血迹,铳洞,更是显得杀气腾腾,也有一副正规军的架势。
  满街的店铺没有一家敢开门的,只能在门缝里看到,那些惊恐的眼神一闪而过。
  汪鹏带着队伍直奔县衙而去,小城就中间一道石板路还算整齐,其他都是土路,能用砂石把门前铺一下的,都算是讲究的人家。
  半路上汪鹏遇到带着骑兵巡视的陈昌平,陈昌平下了马,把马交给队员牵着继续巡逻,他陪着汪鹏一起去县衙。
  “鹏哥儿,你都不知道这破地方多臭,哈哈,你也受不了戴口罩啊!”同样带着口罩的陈昌平和汪鹏笑道:“一开始,说要放弃打下来的县城,俺还有点不乐意,毕竟是正正经经的城池,虽然小点,现在才知道,还是鹏哥儿有先见之明,佩服佩服。”
  笑闹了两句,汪鹏也跟陈昌平说了一下,临时增加的任务,听到汪鹏描述的辽民惨况,陈昌平也是气的不行。
  到了县衙,大门敞开着,站岗的红武军少年兵,也是立正行持铳礼。
  两人回礼后进入黄县的官方管理机构,县衙门。远远的听到有女人在低声哭泣,汪鹏撇了一眼陈昌平,他立马就急了!
  “哎!哎!俺说四当家的!你那是什么眼神?”
  陈昌平一跳老高,急的连许久没喊过的四当家,都冒出来了:“必须给俺个完美的解释!”
  “怎么回事?我还问你呢,是不是二妞怀孕,你憋不住了,管不住裤腰带,我就送你去给皇帝老儿当太监!”汪鹏知道陈昌平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故意逗他。
  “哎!哎!这怎么说的,俺是那种不晓好歹的人,那是县太爷家眷,俺们进城一开铳,这大老爷,把自个儿挂在后堂房梁上荡秋千!”
  陈昌平赶紧解释:“俺进去看过了,就一个小妾,都三十几了,不对,不管多少岁,俺也不会对二妞变心的。”
  看到汪鹏弯起来的眼角,陈昌平知道被汪鹏逗了,愤愤然的,也忍不住笑了。
  这县太爷是南方人,老婆孩子都在家乡,带了个小妾来赴的任。
  每年捞的钱财,大半都请人带回家乡了。所以这边也就搜出来千把两银子。
  汪鹏也不想往里面去了,听陈昌平说,相关的文档,资料都已经打包装好,准备一起运回红旗庄,汪鹏特意交代过,这些原始的资料很有用。
  汪鹏坐在大堂上,摆弄着惊堂木和令箭,感觉很奇特,就像是现代参观仿古官衙一样,兴趣盎然。
  分布在全城关键要害的红武军少年兵们,被民兵接替岗位后,纷纷来县衙向汪鹏报到,陈昌平打过招呼后,也要去安置好牛二叔和黑虎军。
  汪鹏这边人手少,孙大海、丁杰、孟大洋三个排长把队伍重新编队安置好后,先汇报工作。
  首先是县衙牢房里的犯人,孟大洋已经全部查过资料,以及和本人讯问过了,大多是欠租欠债的穷苦人,当时就都放了,确属作恶杀人之类的单独关押,准备和城中恶人一起枪毙,盗匪这类也都重新拷问,原有的牢头没跑的衙役,没有血债的关入俘虏营,准备带回去挖矿,有血案的和死刑犯关在一起。
  孙大海这边是清理兵营仓库和武库,粮食、布匹还有不少,县库里的存银就剩几百两,还没县太爷手里的多,武库里基本被清空,剩下的都是破铜烂铁。
  丁杰是协助夜不收这边净街,和防守四门,除了西门发生短暂交火,其他几门未发生问题,也没有受到袭击。
  汪鹏安排三人还是每人带一个排,去寻牛二叔,协助解救全城的辽民,这次将全部带回红旗庄,之前预计县城里大概还有两三千人,除了在兵营附近群居,被官方直接管辖的将近两千人,其中还包括这次一起带回来的民壮,让他们去指认其他辽民的下落之处。


第171章 解救辽民、清理县城
  黄县县城里有上千辽民被县里的大户吸收,分布在全城各个有点实力的大宅院,小工坊、青楼、苦力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