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时间不长,官道这一块的铳声就停了,一堆堆跑的精疲力竭的俘虏被押在一起,收了武器,剥去甲胄。
最大的群体是那七百多的辽民,开战前就被赶到树林边上,东一堆西一群,十几个人手里顶多有把扎枪,或梭镖,更多的是扁担绳索和筐,就是当苦力用,万一需要填壕当炮灰才轮到他们去送死,没想到崩溃的这么快,也轮不到他们去挡铳子,算是万幸。
前方铳炮一响,那瘆人的惨叫和哭嚎传来,这些辽民青壮也是吓蒙了,纷纷往树林里钻。
手里的家伙事全部扔了一地。等大战结束,无处藏身的辽民青壮,又断断续续的跑了回来。
人生地不熟,还是聚在一起安全点。被黑虎军赶到一起后,也是惴惴不安。
收到消息的牛二叔,骑着马过来,看着这些骨瘦如柴,满脸麻木,被注视时只会卑微的哈着腰,露出讨好谄笑,看着这些陌生的辽东乡亲,牛二叔也是心如刀绞。
辽东男人拿着木棒菜刀,和野猪皮大兵以命换命的血性,在他们身上一丝都看不到,就像鹏哥儿说的,有的人死了,但在弟兄们心里永远活着。
有的活着,但和死了没两样,活的不如牲畜,那活着有什么用。
牛二叔狠下心来,让后勤兵,把这些人赶到一起,大声的喊道:“你们这帮瘪犊子,不值一个铜板的孬货,以后都是牛二爷的兵,跟着牛二爷扛活,包你们吃饱穿暖,像个人样!听见没?”
“听见了!”
“嗯呢!”
“好的!”
“牛二爷你说了算。”
下面人畏缩的看着这个骑着高头大马的爷们,也是咱们辽东乡亲,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
牛二叔从后勤队里抽调了十几个老手过来,把这七百多人归拢一下,每人带个五六十人,把扁担筐粮食都抬上,往县城方向走,先回到昨晚的宿营地,生火做饭,等后续队伍一起回县城搬东西。
路上牛二叔又喊过来几个看起来精明点的青壮,问了他们的经历,也是唏嘘不已。
这些杀千刀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压根就没把逃难的辽民当人看。
尤其是登莱总兵杨国栋,作为魏公公干儿,不但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生祠,每年都向九千岁进献大量珠宝珍玩。
仅靠吃空饷才多少钱,他把主意打到辽东难民身上。史实:“自国栋任登,出令强辽人住登者,悉隶官操。富者买免,每名百金,贫者愿隶,需索顶缺,每名十八两。
且逐季查补,或一家而三四编坐,或一人而前后扎诈,甚至衣食无措者。复出拿奸一令,富商被拿者,动以千金贿之乃释。”
登莱的辽东难民,富商要勒索千金,穷人也要十八两,更过分的是还“前后扎诈”,敲骨吸髓。
为修建生祠,再次强令辽东难民出钱、出工、出建材,“以助尚公生祠。”
在如此苛政下,辽东难民在登莱度日如年,很多人再次逃回东江。
“吾侪逃生于彼,而受害如此,不能聊生,复投生海外。”宁可在毛帅这边冻饿而死,和建奴拼命,也不愿呆在安全的登莱大后方,可见杨大总兵把辽东难民逼到什么地步。
留下的辽民也是被当成牲畜,能卖的就卖钱,能当牲口的当牲口用,连县城里的唯一青楼,姑娘也全都是辽民里长的不错的女子。
更不要说县里各家大户的丫鬟小厮,各家工坊的苦力,辽民在黄县县城就是最底层的奴隶,打死就扔到乱葬坑。
那个鲁庄主,家里有个煤矿,靠着几十个上过阵的家丁头目,领着百八十的恶奴,看管上千的辽民为他家挖煤,几年下来,累死打死的就有几百人,他家后山的乱人坑附近,野狗都吃的膘肥体壮,两眼赤红。
牛二叔把马鞭子都要攒出水来,牙根痒的就想狂啸几声才能缓解那压抑的怒火,他直接去找了正在和沈大虎商量下一步分兵的事,当着两人的面,咬牙切齿的,把刚刚打听到的情况讲给两位决策者听。
沈大虎也是气的满脸铁青,怒目含煞,叫人从俘虏里把鲁家庄的人都挑出来,把被打死的人尸首也都找到。
汪鹏跟沈大虎和牛二叔表了态,请他们放心,这次进了县城,一定把辽民全部救出来带回红旗庄,愿意入伙的平民百姓也都带走,所有有血债的恶人,必将受到正义的审判。不管男女,不分老幼,一定给无辜遇难者一个交代。
于是在这里直接分兵,八百人的黑虎军,沈大虎带着六百人回去增援屺坶岛,三门重炮都带着。
汪鹏带红武军一百人、黑虎军两百人,加上后勤队五十人,四门小山炮,加上前期已经去县城的陈昌平四十骑兵,共计四百多人,去占了县城。
等牛二叔这边打扫完战场后,带领上千的民兵和新收纳的七百辽民,到县城回合,接受县城防御后,汪鹏带队打下鲁家庄。解救辽民矿工。
安排妥当后,沈大虎的黑虎军押着六七百个俘虏回红旗庄,重伤的已经全部补刀。
缴获的武器盔甲,后勤队先挑,剩余的都给民兵们装备上了。
死人身上,以及俘虏身上的银钱全部集中在一起,没人敢私藏。
军中有令在先,所有缴获人人有份,公平发放,私藏就是偷大家的钱,抓到就剥夺民兵身份,当成俘虏兵押回矿区当苦力。
民兵们也都过节似的,满面春风的忙碌着,原本听说登州府和县城组织了大军来围剿红旗庄,各人都是惴惴不安,毕竟大明官府在普通草民的眼里就是大山一样,不可抗拒。
喝了牛二爷的烈酒后,才壮起胆子在战场外守候,真的兵败的话,估计瞬间鸟兽散。
现在好了,看似威风凛凛的营兵,张牙舞爪的衙役家丁,被死狗似的拖在路边,大伙使劲的挖着坑,把这三四百尸首埋在一起,撒上石灰,天气慢慢转暖,省的再搞出疫病来。
鲁家庄没死的五个俘虏,把鲁庄主和其他十几个家丁尸首都指认出来,被割了首级,用石灰抹好,找了个麻袋装好,扔到大车一边。几个俘虏也用麻绳绑好,带着一起走。
人多好办事,千把号的剿匪军,死的死,埋的埋。原本带的刀枪弓弩,现在都平均的分给了民兵们,加上民兵原有的武器盔甲,再推上那四门佛郎机,乍一看,比原来的剿匪军人更多,装备更好。
第169章 宿营、吃肉、喝酒、家乡
一百多匹战马,完好的还有六十多匹,被孙大虎带回红旗庄,几十匹骑乘马和大青骡,都拨给了牛二叔这边的运输队。
三十多头死马死骡卸下马具后,都扔上大车。收拾妥当就出发,还把孙大海他们挖的陷马坑都填好。浩浩荡荡的往宿营地行进。
几十里地,一直走到天黑透,汪鹏带着四百多人的正兵,已经在宿营地,准备好了篝火和热水,这边的宿营地旁边不远有条溪水,牛二叔让人把马骡远远的牵开,带着上百人,点着火把,把死马骡拖到溪水旁扒皮,开膛,这种没放血的肉会很腥,要好好冲洗。
除了皮子简单硝制一下,用木棍撑好阴干。内脏什么的都没要,挖个坑都埋了。
大块大块的马骡肉在百十口大锅里翻滚,放了大量的盐,辽民队天黑前,在这周边寻了不少野葱、野蒜、野姜、蘑菇竹笋之类的野菜。
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哪一种野菜味道好,熟练的让汪鹏一阵心酸。
汪鹏这边带着的就是两百黑虎军,学兵队全部骑着自行车去县城支援了。
连四门小山炮都重新拆卸下来,用二八大杠背着一起去了。三十里路,走路要走不短时间,骑自行车就很快。
现在县城里,已经有了一百红武军少年兵,四十个武艺高强的夜不收骑兵,四门小山炮三十人的炮队,还有十辆大车乘坐了五十名武装后勤兵。
两三百人,足够控制四门,封锁重要的仓库。有夜不收骑兵巡视,量这小县城也翻不出大浪来。
这不是登州府那种大城,黄县县城,县城里总共也就两千多户,一万多人。
听起来人不少,但是一个没受过训练的普通人,你也没抢他家大米,也没调戏他媳妇,更没打他家孩子,无冤无仇,你给他一把砍刀,把头伸过去让他砍,你看几个有胆子敢下刀的?有这个胆子,他也早就不是普通人了。
所以汪鹏一点也不紧张,有陈昌平在那边主持大局,不会有什么问题,等明天上午,大部队进城,咱们慢慢算账。
篝火熊熊,时间不长,肉香就四溢开来,锅里的汤也慢慢变成白色的浓汤。
二十个人左右,围着一口大锅,有了自己的铁矿和小高炉,这些铁锅什么的,不要太简单。
一头马骡的净肉在三四百斤,这里有三十多头,加上骨头,这里总共就两千多人,平均每人能分到二三斤带骨头的大肉。不用其他干粮,吃肉喝汤就行。
都累了一天,也没人想听领导讲个话啥的,汪鹏通知大伙儿,肉熟了就吃,吃完早点收拾,明天事情还多呢。
黑虎军和后勤队的人都是不缺肉食,每天最少能有条咸鱼下饭,平时的腊肉腊肠之类也没断过,不过新鲜的肉食确实吃的不多,也是大口大口的啃食,再喝上一口酒,那真是快乐似神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