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入库:04.13
其中的意义就好比是登月的那句话,人类的一小步,世界的一大步。
远东航空秘密研究院历经二十载,摔死三十四人,摔残九十七人,包括一名徐明武的贴身亲卫,终于超前完成了历史使命,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了帷幕!
三年后,远东军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空军编队——雷神!
第1344章 牛顿与牛笔
天武四十四年(1688年),一艘来自英国伦敦的远洋客船停靠在上海州码头。
船上下来的基本都是洋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大明,走在大道上惊叹连连,有的惊叹上海的繁华,有的赞美东方的建筑,表情十分丰富。
洋人堆里,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杵在那半天没动,在他视野中,满是密集的楼阁建筑,还有西式风格的高楼大厦,以及中亚风格的。
那些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高大建筑鳞次栉比,繁华程度令人惊叹。
男子约莫四十五岁,金发碧眼,高鼻梁,嘴唇性感,名叫艾萨克·牛顿,是从英国伦敦慕名前来大明的。
他此行的目的是想拜见一个人:大明皇家科学院副院长,牛笔先生!
牛顿从剑桥大学毕业后,闭门苦心研究科学,在物理学家、数学家上造诣颇深,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去年,独自研究科学的牛顿决定进入英国皇家学会,成为其中一员,以获得研究的经费。
面试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问他有什么研究成果,牛顿毫不客气的掏出自己闭门所著的论文《自然定律》,并当面阐述了自己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他原以为自己这轰动世界的研究,会让会长先生对自己刮目相看,高薪聘请。
哪知,会长当即打断了牛顿的长篇大论,并将他的论文扔进了垃圾桶里。
还以不屑的态度嘲讽牛顿:“我原以为这种事情只有那些脸皮厚的年轻人才会做,没想到你这位被人称为‘天才’的人也会做,你当我老家伙没有见识吗?”
牛顿不解,不知道哪里得罪了老头。
老会长却告诉牛顿,早在四十年前,东方的明帝国就有人已经提出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跟这个一模一样。
“准确来说,你的论文应该是抄自大明那位前辈吧!”老会长一点面子不给,当众揭露牛顿的不良行为。
牛顿大惊,有些不知所措。
紧接着,老会长从书架的最上面,找出了一本薄薄的书册,扔给牛顿。
牛顿接过翻了翻,里面尽是汉字和数字,但旁边就有英语注解,显然是老会长的翻译。
牛顿先是疑惑,然后越看越惊,随后眼中尽是喜色,他挥舞着书册兴奋道:“敢问这位前辈叫什么名字?”
老会长也不难为他,直言道:“此人是大明帝国皇家科学院的副院长,名字叫......牛笔,倒是跟你的姓差不多。”
牛顿谢过,遂离去,而后变卖家当,踏上了前往大明的航班。
早在天武二十年,皇家集团郑氏轮船公司就首次开辟了上海到伦敦的定期远洋航线,这给牛顿带来了巨大的方便,省了他满世界周转。
当他踏上大明的国土时,才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比如满街的灯光,那种不见火焰却能发出光亮的东西,让牛顿大为惊奇。
牛先生可是在光学领域有着大研究的,深知实现这一步是何其不易!
其实电灯在大明普及,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前一直是皇家在用,直到皇家科学院有位院士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持续亮了四百个小时,这才让电灯走进千家万户。
“不须推挽,能自行?这就是自行车?”
“还有这宽大的铁轨,东方帝国的火车这般大吗?”
牛顿似乎忽略了周围的人,看着铁轨不由得发出了惊叹,这里面蕴藏了丰富的力学知识!
自行车和火车,早已传入欧洲。
自行车并不常见,只有贵族才能拥有,不像大明满街都是。
火车也是,整个英国只有两条铁轨,而且都很窄,宽四英尺八英寸半,是用马车的轮宽做标准。
“东方的大帝国果然不同欧罗巴小国!”
牛顿感慨,自己闭门造车这么多年,东方的帝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是上帝居住的地方!
可以说,天武大帝是徒手将世界推入近代史的伟大皇者!
牛顿提着木箱子一路向市区走去,还不停向路人询问:“这位大人,可以让我拜访一下贵国的伟大先驱牛笔先生吗?”
大明很少有人学英语,不知道这小洋人在说什么。
这时旁边有人用个照相机拍照,闪耀的灯光吓了牛顿一个激灵,连忙侧头以手遮眼,像是举手投降。
皇明时报社的一位记者,无意间拍下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滑稽一幕,若干年后,又登上了小学教科书。
等牛顿反应过来后,这才眉欢眼笑的跑过去询问人家此乃何物?
看得出来,他被大明的这一切深深的吸引了!
这回他遇上贵人了,那位皇明时报社的记者,恰好就是为数不多会英语的家伙。
二人交谈甚欢,牛顿知道了相机,听说是一个姓孙的驸马发明的,也是大明皇家科学院院长的丈夫,与牛笔先生都是同僚,而且在光学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
牛顿越听越兴奋,他在光学领域也是有着不小的研究,可谓是志同道合啊!
在记者的引导下,牛顿才知道偶像牛笔先生住在大明京师,于是二人搭乘火车往南京而去。
牛笔先生已垂垂老矣,活不了几年了,过着退休生活。
因此当牛顿要拜见他时,牛府的管家便一口回绝了,看门的人甚至嘲笑牛顿:“你也配姓牛?”
好在牛顿有着对科学如饥似渴的精神,干脆在牛府外搭着小帐篷等。
三日后,他的行为终于感动了管家,将其领入府内,并告知他见牛大人只有一刻钟的时间。
牛顿深知这次面试的重要性,倍加珍惜。
天武四十四年六月十七,二牛相会,传承交接。
牛顿在科学上不单单只有万有引力这个发现,他在光学上的造诣也是极高,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
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在数学上,牛顿展现出微积分学的荣誉,又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
为了最快的表现自己的能力,他又提到经济学,提出金本位制度.......
“天才,全能天才!”
牛笔与之交谈了一下午,相见恨晚,当天宣布吸纳牛顿为大明皇家科学院成员,并配以五品京官的福利待遇。
牛笔副院长十分感慨,言说在晚年遇到牛顿先生,实乃人生幸事!
自然科学后继有人了!
朱慈烺得知牛顿的事情后,不仅派人给他办了大明的国籍,还赐其子爵爵位,京城二环府第一座,小洋马两个......
得大明如此礼遇,牛顿感动的热泪盈眶,哭着向上帝起誓会永远效忠大明。
牛顿抵达大明第二年,欧洲发生了一件大事。
天武四十五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开启了现代西方宪政的进程。
英国“光荣革命”对大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说用宪法限制王权,就从国际局势出发,这场热闹就已经威胁到大明在大西洋的权益。
尼德兰执政叫威廉三世,他与妻子玛丽共同成为英格兰国王,实行双王共治。
其实英国出现几个王对大明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主要问题在于,威廉三世这家伙,不仅是尼德兰执政,还是英国国王,身份就是“尼德兰执政兼任英格兰国王”。
这是直接把两个海上强国划到了同一人的名下,形成共主邦联了!
一个是海上马车夫,一个是即将崛起的大英帝国,如今双贱合璧了,这还得了?
而且威廉三世这年轻人不老实,他立志要跟世界上权势最大的人物——天武大帝作斗争,要为欧洲在世界上谋取相应的地位。
(早些年,朱慈烺重建世界秩序,邀请全世界上的了台面的几大强国共同组建了一个类似“联大”的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
本来是有九个席位的,大明、奥斯曼、莫卧儿、俄国、英国、法国、尼德兰、葡萄牙、西班牙,一国一席一票。
后来随着大明的强盛,天武大军东征西讨,先后把俄国、西班牙、莫卧儿帝国给踢出局,占了他们的席位,加上葡萄牙国王是朱皇帝的老婆,那一席也算大明的了。
如今九大席位,大明独战五个,每次开会投票大明一下投五票,代表全世界的意志,欧洲四国直接不用投了,这还怎没玩?)
威廉三世争取英国王位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动用英国的人物力去打击大明,为尼德兰和英国夺席夺票,争取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