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入库:04.13
因此当他正式成为英王之后,就不断激化英格兰的反明情绪,要求国会让英国加入反明大同盟。
原本英国议会仍对参加反明战争持有疑虑,但随着大明强行吞并葡萄牙,势力介入大西洋,英格兰议会了解已无法置身事外,于是批准英国加入反明大同盟。
大同盟的成员国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导者奥地利大公国、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英格兰王国、西班牙帝国、瑞典王国、巴伐利亚选侯国、萨克森选侯国、勃兰登堡-普鲁士、普法尔茨选侯国、萨伏依公国。
欧洲统一的思想早在十五世纪就出现了,14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破后,波希米亚国王乔治就于1646年建议,欧洲基督教国家应该组成联盟,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在历史上,欧洲有几次统一的机会,如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当时就有欧洲人设想欧洲仿效美利坚合众国,建立欧洲合众国,支持此提议者包括拉法耶特侯爵、泰狄士·高斯士高等。
再到拿破仑时期,大陆封锁期间在欧洲大陆实行关税同盟,主要是免除关税,开放原料、商品的自由贸易,该关税同盟对当今欧盟的建立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邪门的是,每次欧洲有机会统一之时,英国就出来搅乱。
路易十四准备统一欧洲,英国人联合其他国家组成同盟一起搞他;
拿破仑差点统一了欧洲,英国人再度跳出来搞同盟群殴拿破仑;
在之后英国把矛头转向了沙皇俄国,将俄国统一欧洲大陆的想法再次扼杀在摇篮中。
英国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欧洲大陆统一,倘若某个欧洲国家想要一统欧洲大陆,那么英国可能就会遭受到灭国的威胁。
大明的崛起,并以征服世界为目标,对英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美洲十六个殖民地的沦陷,使得英国决定不能再置身事外。
于是,整个欧洲再次联合起来,以大同盟为约,举欧洲之全力,共击大明!
整个欧洲,只有奥斯曼帝国没有加入大同盟,因为几年前他们刚打了一场。
大明停止对外征战那年,八万明军撤出维也纳,奥斯曼帝国对神圣罗马帝国本就有仇,想趁机占领维也纳。
结果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围困维也纳两个月后,被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联军击败了,大维齐尔损兵折将,只能灰溜溜的返回君士坦丁堡。
维亚纳之战,哈布斯堡家族成功的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的行动,也使得奥斯曼帝国再也无力北上,只能南下打大明北非殖民地的主意。
第1345章 肢解奥斯曼帝国
天武四十七年正旦,奉天殿大朝,天武帝册封十四岁的皇孙朱怡锦为皇太孙,大赦,赐酺三日。
翌日,任命李光地为吏部尚书,入阁。
太孙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
皇太孙大位已定,天武帝遂将皇长孙朱怡铓外放京师,任命其为呼罗珊总督(波斯旧地),加封亲王衔,治理中东。
二月,帝幸上海、广州,巡视海贸,命皇太孙监国。
休战十年,大明帝国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朱慈烺决定再度开启对外扩张的道路!
非洲和阿拉伯半岛,陆续成为大明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其版图和势力范围也在此处。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具有巨大扩张价值,但工业体系与国防体系相当落后的国家,奥斯曼帝国自然成了大明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
虽然战争会让世界生灵涂炭,但战争也有其好的一面,它是推动类文明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
战争可以快速推动人类科技的发展,几乎每次科技革命都和战争有关。
战争将消灭掉落后腐朽的文明,使优秀的文明得到更多的资源。
只有优秀的文明才能更好的利用资源并发展更先进的文明,优胜劣汰将促进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
先进的文明,灭亡了当地落后的原始文明,这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来说,绝对是进步的。
同样的,对大明来说,奥斯曼帝国落后了,还不思进取,浪费广袤的资源,留之何用?
恰逢奥斯曼帝国趁着大明皇家海军西洋舰队移防葡萄牙,出兵偷袭了亚历山大港(西洋舰队基地),并企图强行霸占大明修的苏伊士运河,以重新控制黄金水道和北非之地。
大明在北非辛辛苦苦建设了几十年,岂容他人染指?
不等朝廷表态,大明上下已举国声讨,求发天下甲士共击夷贼!
四月,天武帝旨命汉王朱和墿为征西大将军,以舟师出孟买,汉世子朱怡铓副之。
秦王朱和坤为征夷大将军,出莫斯科南下奥斯曼北境,北庭大都护戚广阳副之。
西王朱和垹为平蛮大将军,出里斯本封锁直布罗陀海峡,以防欧洲诸国介入。
调任老将甘辉为大明皇家海军靖海舰队总兵,调任延平郡王朱成功第六子朱宽为南洋舰队总兵,两大舰队待命出洋作战!
旨命驸马都尉夏完淳为前军大将,广济侯徐明德护卫中军,八皇子唐王、九皇子宋王,十皇子赵王,分统天武三军.......
天武四十七年秋,六十四岁的天武帝誓师于京师城南,亲统六军兵发欧罗巴,以伐奥斯曼,诏皇太孙监国。
四十八年春,征西大将军、汉王朱和墿攻开罗,破之,首战告捷,打通大运河!
三月初六,御驾渡尼罗河,游金字塔,留字。
十二日,帝亲率铁骑与汉王会围亚历山大港,乃拔之,自此北非之地尽数被明军掌控。
四月初五,明军渡地中海北上,登克里特岛,奥斯曼海军千帆竞渡,以拒王师。
老将甘辉率兵奋击,天武帝乘旗舰引军临之,大明皇家海军以绝对碾压之势,大破不堪一击的奥斯曼海军,敌军大溃,飘尸大海,明军杀获不可胜纪。
这场载入史册的克里特海战,如同壮汉戏孩童,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光是永乐号一艘战舰,就击沉了三十二艘敌舰。
十日,明军继续北上,舰队驶入爱琴海,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斯塔法二世遣大维齐尔帕夏谈判。
天武帝不满谈判进展及所谈条件,遂命汉王发起登陆战。
大维齐尔闻讯又惊又怒,下令对大明宣战,派重兵阻击,并从各地调兵十余万人奔赴战场!
其实,过了几十年,奥斯曼的苏丹仍没有重新掌权,还是“宰相”大维齐尔帕夏说了算,他在奥斯曼是主战派,而作为苏丹的穆斯塔法二世则是主和派。
十五日,汉王朱和墿率战舰三十艘,陆军五千人,占据登陆要塞,旋北进连克五城,前后斩敌首八千余级,虏男女三万余人。
奥斯曼人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丧师辱国,他们开始使用高速、高机动性的轻骑兵,不携重甲,只带火枪和长矛,有的则拿战斧。
其作战模式与蒙古帝国相似,如佯装撤退,以新月型的阵式包围明军,发动突击。
然而在机关枪这种高科技面前,所谓的轻骑兵,形同送菜。
萨派之战,三千明军吊打三万奥斯曼军队,一个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兵,看押千百个跪在泥地里的奥斯曼俘虏。
汉王朱和墿轻松击破那群乌合之众,又下其领地七十二所,直逼君士坦丁堡。
朱和墿所率的汉军进军速度过于迅捷,当明军围攻君士坦丁堡时,整个奥斯曼帝国都没反应过来!
别说他们没反应过来,就连唐王、宋王、赵王几个弟弟们都没想到二哥竟然这么猛,三兄弟带着大军在后面差点没喝上汤急眼了。
奥斯曼人勤王的大军还在路上慢悠悠的走着,君士坦丁堡却被迫接受大明皇家海军炮火的洗礼。
由于这座历史名城过于靠海,而防守的炮台又上百年没更新过装备,只能处于挨打的状态。
不得已,大维齐尔派出了奥斯曼最后的战力,帝国重骑兵!
他们骑在土库曼马及阿拉伯马上作战,强大、纪律严明的重骑兵人马皆披重铠,在最关键时向明军发动了强力进攻!
当黑压压的土耳其重骑兵大军杀奔而来时,明军笑了,所有人都笑了,他们亲眼看到了欧洲中世纪的玩意儿。
毫无意外,面对明军,这些古董要没了!
昔年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土耳其重骑兵,也可以说是十五、十六世纪最强大的骑兵,却在帝国国都下,被明军打爆锤烂了!
满地的鲜血碎肉,哀嚎的惨叫,彻底覆灭了奥斯曼人的希望。
在大明皇家海军战舰炮火的掩护下,汉王朱和墿大破君士坦丁堡,获其苏丹穆斯塔法二世及王妃、王子、百官等无数,奥斯曼帝国真正的掌权者大维齐尔亦在逃亡途中被活捉押回。
攻破君士坦丁堡后,明军不再攻伐奥斯曼其他领地,全部兵力收缩休整。
依山面海的托普卡帕宫,是奥斯曼帝国的皇宫,这里一直是王室成员的主要居所,奥斯曼帝国的十几位苏丹(皇帝)都曾在这里发号施令,统治着广袤的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