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入库:04.13
巴西那块地,肥而沃,矿还多,必须拿下了,灭掉葡萄牙王室余孽。
在远东干了七八年的徐明武显然是最适合的人选,若是另选他人,不说远东军能否心甘情愿的接受,磨合期也要好长时间。
绝不能浪费时间,让巴西帝国坐大!
徐明武封王后,在京师闲置了三年,一直老老实实,低调做人,如履薄冰。
朱慈烺知其有野心,或许这都是装的。
然而有太子朱和陛在北美,相信徐明武翻不起什么浪。
同样,徐明武在南美,太子也会受到制衡。
自天武三十六年起,朱慈烺下旨,大明帝国停止对外扩张,各地总督专心平叛,加强治理,抚慰各族,安定各方。
就连驻守维也纳的八万明军,也全部撤出,退至华沙、基辅、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三地,形成一条封锁欧洲的战略链条,掌握大明对欧洲的主动权。
即便欧洲诸国再次组成联军东进,大明也有大把时间组织兵力,同时后勤能力也能大大提升。
明军一撤千里,让出大量缓冲地带,被压制的欧洲诸国暂时得到了喘息机会。
尤其是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几乎是举国欢庆,悬在头上的利剑终于收走了!
他们不知道,明军收缩防线,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出击!
尤其是奥斯曼帝国,举国上下还不知潜在的巨大危机正在步步逼近,天武皇帝看上了他们的国都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也就是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它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在亚洲大陆最西端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而控制这个水道的地方,就是君士坦丁堡,乃兵家必争之地!
若是占领了君士坦丁堡,那地中海就能与黑海乃至亚速海连成一片,大明皇家海军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军队从海路投放至欧洲腹地!
从大明神州本土出兵欧洲,走陆地光走路就要花一年,这还是部分路程有火车的情况下,一路上水土不服死的将士不知又有多少。
从海路就不同了,大明沿海地区,南洋各地,印度各地,乃至非洲沿海,都是大明的势力范围,一路上只要有城镇的地方全是补给站!
舰队走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再上岸欧洲,也就几个月时间,在海上吃饱喝足上岸后干就完事了!
所以,拿下君士坦丁堡,对征服整个欧洲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针对奥斯曼帝国,朱慈烺早有计划,准备通过军事、经济、文化全方位打击,最好能分解其国家,让其散成无数小国,用贸易和战争实力,慢慢收割该国以及全世界。
而这一系列操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第1342章 美利坚国主
大明停止对外扩张,并不意味着欧洲诸国万事大吉了。
朱慈烺没有让他们安稳发育,天武三十七年,大明指责欧洲诸国的种族灭杀,宣布废除全世界的黑奴贸易!
众所周知,欧洲人在奴隶贩运上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
利欲熏心的欧洲殖民者把人数众多、具有热带作物种植技术,又能适应热带劳动的非洲黑人当作猎奴的对象。
在长达数百年的奴役过程中,非洲黑人被杀了上千万,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一亿人口!
殷殷鲜血,垒垒白骨,谁知道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的海底深渊埋葬了多少黑人奴隶的骨骸!
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
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向世界诉说着殖民者的无耻!
大明向全世界宣布:“大明皇帝陛下决定,从天武三十七年正月初一起,绝对禁止非洲奴隶贸易,绝对禁止以任何其他方式买卖、交换与运输奴隶,所有形式的人口贸易均为非法!”
从此,废奴运动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起来,大明皇家海军在各大洋港口巡视,扣留一切奴隶船。
非洲的黑人们欢呼着,人人感怀大明天武皇帝的恩情。
然此举遭到欧洲几大殖民国的强烈不满,同时也遭到了浪潮般的抵制。
因为直接奴隶制是资产阶级工业的基础,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现代工业就不可设想,奴隶制使殖民地具有了价值,殖民地造成了世界贸易,而世界贸易是大机器工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马克思说的)
大明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然而欧洲却跟在后面拼命追赶,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大明别的不多,就是人口多。
欧洲就不同了,他们人少,必须通过廉价的黑奴来带动他们的工业革命。
如果人口不足,他们就无法进行工业革命,与大明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想想吧,到了后面,工业体系只有蒸汽机这一种动力,最复杂的工业品无非是铁甲舰,一条铁甲舰有几十万种零部件,需要近百万人来满足核心产业。
所以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工业国,是需要大量人口基础的,十九世纪最小的工业国比利时也有四百万人口,但他工业体系不完备,跟那些进行工业革命的人口大国是没法比的,只能欺负一下农业国。
大明废除黑奴贸易,不仅挤压欧洲诸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还直接扼喉他们的工业革命,白夷们如何不气?
.......
天武三十七年春,首辅方以智致仕,次辅卢以载升内阁首辅,青壮派入阁,明廷各部焕然生机。
冬十一月,帝狩北京,宴北方天武勋臣于紫禁城乾清门。
酒酣,上与父老等涕泣论旧事,老人等递起为舞,争上万岁贺,上各尽一杯。
三十八年秋十月,靖国公黄得功薨,追封靖南王,赐葬神烈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
次年冬腊月,七十五岁的秦国公孙应元薨,追封平云王,赐葬神烈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
遗憾的是,孙应元之子孙致远被流放北美,只有二女灵前尽孝......
天武三十九年,蛰伏了五年的太子朱和陛,终于在北美站稳了脚跟,主动发起对法国和英国殖民地的进攻!
法兰西大太子亲临殖民地,与大明皇太子对线。
少年时,法兰西大太子代父访问大明,二人紫禁城相遇,因为口角之争,朱和陛狠狠揍了一顿法兰西大太子,让小金毛一直耿耿于怀。
听闻大明太子被流放北美,亲掌征东都护府,大太子主动请缨坐镇北美殖民地。
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年,双方大小征战七十余回,最终英法联军不敌明军,英、法两国放弃殖民地退出北美大陆。
原本以明军的战斗力,根本用不了这么久,顶多打个三五年。
只因太子朱和陛在京师所为,又是被流放至此,原驻扎在北美的远东军是徐明武的部下,根本就不接受太子的领导。
征东都护府的人马是李少游的部下,也不买太子的账,大家都很现实,认为朝廷将他们流放至此,没有补给和军备,彻底没了翻身的机会。
朱和陛没办法,只能慢慢来,皇城之变也让他彻底悟了,靠收编来的军队始终靠不住。
谷好在他不是孤家寡人,几个好兄弟和一众老部下都被流放至此,可以另起人马,建立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嫡系军队!
还有军械,朝廷不给,老子自己搞!
朱和陛把原大东国所有废弃的兵工厂全部启动,还有港口海军什么的,能用的全部拿来用。
其实历经吴三桂反东、徐明武北伐这么多年大战,原大东国基本被打成废墟了,海军也只有几艘破船,能用的东西着实不多。
此时朱和陛就像是一位开国君主,要通过努力,让这方土地百废待兴。
他也想明白了:“或许,这就是父皇将我流放至此的原因吧......”
经过五年的发展,征东都护府建好了,军队也有了,文武官员一应俱全,农商业也初具规模。
朱和陛了解北美大陆势力分布后,迫不及待的想要开疆拓土,占据地理位置更好的东海岸!
因为那里白夷们经营了上百年,平原多,商贸发达,什么都是现成的。
这等好地方,岂能沦为异族之手?
既然本太子上不了位,那便自己建立一国吧!
恰逢此时,在京师卧薪尝胆三年的东胜王徐明武返回远东老巢,一道军令把驻守北美的几万远东军给召回去了,征东都护府少了一半人马,从此二人的梁子也算彻底结下了。
朱和陛只能靠三自己拉起来的万余嫡系人马去跟白夷争地盘,至于征东都护府打包送来的三四万东瀛军,纯粹是充当地方治安军维持势力范围了。
堂堂大明皇太子的嫡系人马,却拿着与英法殖民军差不多的装备,走上了艰苦奋斗的道路。
十年战争,大小战役七十余场,美洲大陆上几乎每天都有军队在活动,征东都护府的人马是越打越少,少了又补。
好在朱和陛对各部族实行仁政,不少当地土著、包括移民到北美的欧洲人都开始为征东都护府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