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变臣 (宇十六)


  待贤坊在京城西南延平门旁边,黄喜要来见冯思延。冯思延兵败后被天子下旨押送进京,大理寺待罪,他的家人当然不会坐看。冯思延的儿子变卖家产,打理大理寺、兵部、太尉府以及十六卫的官员替他求情,最后连布政坊的宅院也卖了换银,大理寺判决:冯思延立功心切,损折兵马,罪责重大。但其人平日为将尚能忠谨守职,可减罪一等,贬官为民。
  在大理寺呆了近两个月,冯思延总算得以重见天日,布政坊的家卖了,全家三十多口人迁到了待贤坊租了栋三进宅院安身,冯思延想着找寻昔日旧友帮附,找机会重入军旅立功,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可是人在人情在,任安西副都督时家中高朋满座,如今是人见人躲,唯恐沾上他的霉气,冯思延关在大理寺没事,出了狱反倒气病在床。
  晚间吃了两口稀粥,冯思延拄着杖在天井中,望着头顶四方块的天空,四周的屋檐就像铁块般向他压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听到咳嗽声,妻子陈氏连忙出屋扶着他在檐下椅中坐下,等冯思延咳声平息后,道:“相公,再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妾身明日想带忱儿、希儿回一趟娘家。”
  冯思延默然无语,他知道妻子带两个儿子回娘家是告帮,家中为了救自己出狱已是萧然四壁,每日靠吃稀饭度日,中秋节的月饼都添置不起了。妻子娘家为帮自己出狱出了不少力,冯思延实在无脸再去求告。
  老仆冯泰拖着脚步走来,躬身道:“老爷,门外有客。”
  冯思延一愣,自己出狱后门前冷落,根本没有人来,自己天到这般时分还有客来。冯思延心中一紧,问道:“是什么人?”
  “老奴不知,一辆马车,数匹大马,几名武士。”冯泰禀道。
  冯思延拄着杖站起身道:“请他们进屋叙话。”
  片刻功夫,黄喜带着康千峰等人走近,冯思延迟疑地拱手,对着黄喜道:“这位兄台,恕冯某眼拙,不记得在哪里见过尊驾。”
  黄喜笑道:“冯将军,本官暗卫督统黄喜,有事前来见你。”黄喜的笑声尖利,有如枭叫一般,冯思延打了个寒颤,这真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看着黄喜似笑非笑地面容,冯思延连忙丢了拄杖,躬身迎道:“大人光临寒舍,蓬壁生辉,请在屋中用茶。”
  二刻钟后,冯思延恭恭敬敬地送黄喜出门登上马车,一直等到马车拐过街口才直起腰来,这番折腾让他尚未痊愈的身体出了一身汗,转身入内,长子冯治忱候在二门前,连忙上前掺扶。
  冯治忱已过弱冠之年,冯思延入狱之后都是他在外奔走,有子成材,冯思延对长子的表现很满意。冯治忱忧心忡忡地问道:“父亲,黄督统来咱家做什么?会不会对父亲不利。”
  冯思延没有作声,在儿子的掺扶下进了书房,示意儿子在一旁坐下,把黄喜的来意说了一遍。
  “什么,黄公公要父亲出告江安义在军中安插亲信,把持安西都护府,与元天教勾结,致使父亲出征失利。父亲,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恐怕祸不可测,父亲可要小心。”冯治忱惊叫道。
  冯思延苦笑道:“为父何尝不知此事凶险,只是黄喜身为暗卫督统亲自上门来说,为父现在已被削官为民,怎敢不从。要知道黄督统随手罗织个罪名,我们全家便要死无葬身之地,与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黄督统答应为父,若是能告倒江安义,他将替我张罗重回军中,只要能重回军伍,为父拼却一死也要为你们搏个前程,胜过现在四处求告。”
  这些日子四处举债,冯治忱小小年纪也尝遍人间冷暖,母亲已经流露出返乡之意,一旦返乡离开京城,恐怕便再无出头之日。冯治忱自小锦衣玉食,若是让他去田间劳作,真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冯思延咬着牙道:“忱儿,你是国子监的监生,文彩胜过为父。今夜你我父子便细研一番,写篇举状告到铜匦之中,是非成败在此一举。”
  灯一直亮到四更,冯家父子按照黄喜的意思写出了一篇举状,冯思延做过一阵安西副都督,对安西大营的情形有所了解,所说的举状看上去有凭有据、有名有姓,冯思延把自己的兵败推到了管平仲与江安义串通一气,有意刁难,兵员不足、补给缺乏,又暗中与元天教通气,致使他功败垂成。
  巳正,理匦监前的铜匦被打开,寥寥几封文牍很快送到了理匦监上官林的手中。
  ------------
  第一千一十一章天子之怒
  理匦监早已风光不再,新皇登基后对理匦监少有过问,随着左监魏怀超和右监王克复相继离职,理匦监更是门可罗雀,衙门内有门路的官吏都想办法离开,原本热闹的理匦监仅剩下二十余人勉强维持。
  长庆三年接任理匦监之职的上官林是个官场老油子,三十多年的宦海生涯历练出他一身功夫,处世圆滑、八面玲珑,凡事都说好,大事要化小。上官林年近六旬,转任理匦监对旁人来说是个苦差,对于他来讲却是个好差使,至少官阶升了一阶,再做几年能以四品官身致仕荣归故里,将来在墓志铭上可以记上一笔。
  理匦监的奏本原是三天一奏,石重伟继位不久便改成十天一奏,数次面圣,上官林揣测到天子不喜多事的心思,理匦监的奏本多言好事、少言难事,石重伟看到他还有个笑脸。上官林深譄官场规矩,清水衙门也被他攥出油花来,收到的谏言挑颂圣歌德的呈上,遇到私下告状的便酌情公事办成私事,既全了官场颜面又得了好处,皆大欢喜。
  理匦监原本还分左右监,因为没人愿意来此,所以合左右监为一,上官林一身兼了。天子不喜,铜匦里的奏疏日见稀少,有时三五天也不见有一封文书,衙门的差使极为清闲,别的衙门忙得脚不沾地,理匦监内倒是可以聚在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上官林见了也不斥责,有时还笑眯眯地凑过去说上两句,京中有人笑叹理匦监成了养老的衙门。
  几封奏疏摆在上官林的桌上,上官林慢条斯理地品完茶,茶是青山甘露,香味浓郁、入口回甘,这茶是韶州司马任浩飞所送,有人检举任浩飞侵吞田地,上官林点拨了一回,任浩飞知恩图报,送来了许多韶州特产。
  不愧是十大名茶,唇齿留香,上官林放下茶盅,懒洋洋地拿起桌上的文书。第一封是建言于交通要道设卡收取税银之策,上官林冷嗤一声,天子寻求丰盈国库之策,这段时间关于理财之策的奏疏不少,但多是泛泛而谈或者急功近利,就像这要道设卡一样,鼠目寸光之辈,妄图以一策幸近。
  将奏疏扔开,上官林拿起第二封,眼光一扫便惊得坐直身了。《告化州经略使江安义不法事》,光这个标题就让上官林感到心惊肉颤,急急地看内容,文中列举了江安义与安西大都督管平仲交结,大肆安插亲信把持安西大营,与元天教逆匪暗中勾结,致使冯思延出兵败绩等等。
  上官林的脑袋“嗡嗡”直响,这封奏疏呈给天子,一场大祸就要到来。端起茶灌了一口,刚才还香甜可口的茶水变得苦涩难喝,上官林思忖着能不能将此事先告知江安义换取好处。很明显,江安义的回报会很丰厚,不过上官林摇了摇头,这件事太大,自己若牵连其中,恐怕也要随之粉身碎骨。
  最近京中关于化州的流言上官林也听到过不少,冯思延挑这个时候举告江安义怕是背后有人主使,朝庭刚刚安生些便又要多事了。一壶茶水下肚,上官林思之再三,觉得不能隐瞒,袖了这封举告信起身前往紫辰殿。
  理匦监正是从四品上的官阶,有资格上朝面圣,不过平日无事上官林从不去凑热闹。上官林来到紫辰殿已快午时,天子已经退朝回了御书房,上官林来到御书房觐见。
  对于这位“和气翁”石重伟还是看得顺眼,笑道:“上官卿,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又给朕送什么好消息来了。”上官林见天子心情舒畅,心中暗暗叫苦,自己这封举告信呈上,怕是天子要转喜为怒了。
  果然,看完举告信,石重伟的脸色变得铁青,压抑着怒吼声从喉中喷出化为低沉的咆哮,“冯思延好生大胆,自己兵败还要污告大臣,朕绝不轻饶他”。上官林低头看着脚下的砖地,默不作声,这样的事少插嘴为妙,明哲保身。
  张谨侍立在旁,轻声劝道:“万岁息怒,气大伤身,主忧臣劳,有什么事万岁不妨让大臣们处置便是。”
  这句话提醒了石重伟,前几日龙卫督统张河清奏报京中有不少关于化州的流言,自己不以为意,让他查清源头看看是什么人在造谣,今日又有冯思延通过铜匦举告江安义,空穴来风恐非无因。
  石重伟重新拿起冯思延的举告信细读,越看心中越发生疑,江安义果如举告信中所说与元天教勾结吗?化州在边陲,与西域隔戈壁相通,元天教逆党在西域立国,江安义此次西征击败戎弥国,为何不顺势攻打大齐国?
  “召张河清、黄喜前来见朕”,石重伟道。
  …………
  听完张河清讲述的京中传言江安义的诸宗罪:隐匿钱财、勾结叛逆、邀买人心、插手军营,石重伟双眼快冒出火星来,怒喝道:“江安义有这么多不法事,你们为何不早向朕奏明,是不是拿了他的好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