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父子俩早就对过戏了,也防着这位以口舌善辩而闻名的都御史。
  于是皇帝当即下令,建英烈祠,同时回宫“请示”太上皇,问他愿不愿意为江山社稷考虑,背一下黑锅。
  迅速的说完话,景泰帝就啪啪了一下手,宣布退朝。
  一大一小溜的比谁都快。
  刚刚还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勋贵们则是跑的第二快的。
  只是动了真感情的宋兴哭到脱力,被成国公朱仪直接半扛半抱的弄了出去,在跨门槛的时候,靴子都差点掉了。
  李贤带着正气退回大臣行列,只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汗水湿透了衣背。
  他这次算是彻底站队了。
  希望殿下之前承诺的能够实现。


第四十六章 :太子视察皇庄
  而对朱见济来说,朝会大戏完美落幕。
  舞台转移到了内廷。
  景泰帝下令,让成敬将奉天殿上的事转告给南宫的太上皇,让他自己做选择。
  如果他不想要体面,那自己就帮他体面。
  “欺人太甚!”
  南宫之内,因为被真正监禁了的朱祁镇气愤的摔了自己能搬动的所有器物,旁边的钱氏和陈氏仍旧在哭泣。
  “他朱祁钰都是皇帝了,怎么还和我过不去?让我在这儿荣养还不行吗?”
  无能狂怒之后,朱祁镇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让他的口碑在百姓口中彻底败坏,于是放下了太上皇的身段,对着来传令的阮伯山说道。
  语气竟然带上了些许哀求,连“朕”都不提了。
  阮伯山一副“我很同情但我只是个打工仔”的下贱表情,“这是陛下的意思,现在朝野言论沸腾,还请太上皇略微委屈一下。”
  “可他这样不怕忤逆太后吗?!”朱祁镇还不死心,企图用孙太后压人。
  孙太后可是他亲妈!
  “太后近来诚心礼佛,连陛下和太子的请安都推了呢。”
  阮伯山抽出手绢装模作样的拭泪,最后告诉朱祁镇,“太上皇这几日还是清苦一点,为天下表个态吧。”
  “陛下为了给太上皇分担压力,也宣布要勤俭修身了呢!”
  在朱见济的建议下,景泰帝对外宣布,“虽然很有可能是太上皇不思己过引起的种种祸端,但自己是他的好兄弟,更是当今天子,必须要为之分担一些责任。”
  于是皇帝亲自下旨,说自己今年内绝不大兴土木,同时减少去后宫的次数修身养性,释放宫女等等,以为表率。
  再配上朱见济在民间的口舌们一宣传,大家都感叹起了“当今圣上真是个好皇帝”。
  朱祁镇苦苦挣扎不得出路,最后终于放弃的取下腰间的玉带,对着阮伯山狠狠扔去。
  “十余载天子,竟连个清白名声都保不住吗?!”
  “他朱祁钰要当皇帝便让他当,只恨我当初识人不明,把他当成了亲亲手足!”
  朱祁镇放完狠话,眼眶通红的转过身,落魄的走入内室,静静等待即将到来的一切。
  阮伯山受了一掷,看了一眼仍旧流泪胆怯的两位太上皇后妃,叹了一声便走了。
  五天后的黄道吉日,定址在昌平县的英烈祠开工。
  昌平县不但在京城附近,也是太宗皇帝选定的皇陵所在,迁都以来的三位先帝,都沉眠无此。
  在这里兴建英烈祠,不仅有利于直隶周边的百姓祭拜,也有利于那些英烈们据此望远,眺望自己曾追随过的君王。
  朱见济在英烈祠动土的那一天出行,站在马车上看着不远处热火朝天的地方。
  也有不少百姓凑在附近张望。
  “君臣生前相得,死后相望,应该会传成一段佳话吧?”
  “那是自然,而且英烈祠中还有偏殿,以祭奠那些普通将士……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旁边骑着马的徐永宁说道,“殿下只要用这等心思来执政,哪里用得着担心后世之名?”
  没看见那些在保卫战中牺牲的将士家人都聚在那边感动到哭泣吗?
  “你想的比我还远,只怕以后是我来担心你的身后名了。”
  徐永宁可比朱见济好了好几岁呢!
  这家伙嘴上就没个把门的,后世史书指不定就要说他脑子有问题了。
  相处久了,朱见济都懒得在小伙伴面前摆太子的架子了。
  他退回马车内,对着探头出窗看外面的张懋和柳承庆说道,“好了,去皇庄那边吧,说了带你们出来看看我地盘的!”
  成员尊贵到让人惊讶的马车队伍缓缓调头,去了已经差不多建好的皇庄。
  因为这处庄子属于皇太子,所以为了区别其他皇庄,就将之称为“咸阳庄”。
  经历了快两个月的建设,咸阳庄此时已经大变模样。
  先前权贵们侵占了这块地方,心知距离京城不远,难免有天会被更厉害的贵人征用,因此根本没用多少心思,只要佃户们准备交租就好。
  但朱见济在这里是有梦想的,他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搞摸鱼式管理。
  他安排在这里的管庄宦官都要进行严格挑选,用不着太机灵,但一定要踏实诚恳,每个月还要掌握了算账技能的马冲来两次,检查各种事务。
  被搬到这边的农人和匠户们原本也以为自己只是换了个贵人打工,没想到太子在昌平县画了个圈,直接带他们走入了新时代,迎来了春天。
  只可惜北方很少有人种水稻。
  因为赶时间,所以朱见济首先着人设立了一批房屋,如果佃户中有成家的,就独自一间小屋,没有成家的其他人就住大通铺,让他们可以早点进入工作状态。
  对于佃户们而言,睡的是不是通铺并非问题,因为小太子给他们的住宿标准是每人发了被褥和配对的杂物柜,房间也宽敞明亮,不比小户差。
  吃饭可以去食堂,隔壁有澡房,只是多了些室友而已。
  而且朱见济考虑到小冰河期已经到来,给他们都盘了炕,春天乍暖还寒的时候窝在炕上,心里都是暖的。
  更何况朱见济还许诺,只要他们做工努力,一年之后都会为他们发放“员工房”,在此期间如果有人成家,也可以单独住房。
  除此之外,只要完成了每个月的“全勤”,还会有工资发下,即便数量不多,但这是佃户的纯收入了。
  对比寻常人家的支出花费,这笔钱积攒起来也是可观的。
  而朱见济对佃户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们听话——
  每天几点几时干活,要怎么做,都要按着计划来。
  在朱见济发下的农业指导小册子里,有很多让佃户弄不懂的东西,而且指点他们的还是胯下少了东西的宦官。
  不过有了以上的福利,只要朱见济不继续包吃包住,佃户们就坚决的跟着他走!
  就算哪天小册子上说要他们去拔苗助长,佃户们也是可以干的。
  匠户那边也是一样,只是多了个“研发奖励”。
  只要做出小太子想要的东西,朱见济不但会帮他们脱籍发钱,甚至还有可能安排他们当官!
  这是匠户们想也不敢想的奖励!
  于是他们发奋图强,立志要为儿孙后代挣一个光明的未来,为自己挣一个远大前程。
  朱见济带着徐永宁他们来到皇庄的时候,正好见到打工人热血澎湃的一幕。
  农人在一大片整齐的田地上春耕种,旁边有瞪大眼睛的宦官盯着不让人偷懒,抓住了就扣他工分,连带那人所在的小生产队都要跟着受罚。
  马冲已经提前一步赶过来组织人手迎接太子。
  在朱见济的吩咐下,他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布太子殿下驾到的好消息,以免降低皇庄的工作效率。
  毕竟打工人每付出一份汗水,老板就能多买一辆新车。
  只见马冲小跑着过来,在遇到道路上的小土块时还有明显的跨栏动作,显露出他激动的心情。
  而在马冲身后,管庄宦官跟其他被朱见济安排来的宫人,都步调一致的跟随着马公公。


第四十七章 :太子拥有了四轮马车
  “这场面有点意思啊。”
  坐在高高的马背上,徐永宁感叹着。
  张懋和柳承庆还是在哇,已然是养成了习惯。
  “殿下!”
  “您之前吩咐下来的东西,有人做出来了!”
  朱见济接见了他忠实的土狗,而等他听完话,算是明白马冲为何喜悦了。
  他高兴的让马冲细细道来。
  原来就在两天前,已经有匠人研究出了四轮马车——
  那是一位参与过郑和宝船制作的匠户,被朱见济调来皇庄后,没有忍住太子殿下开出的高额悬赏,正好孙子病了也需要钱,干脆将研究专业从海上转移到了陆地。
  好在人老手艺高,四轮马车的转向技术也并不是太难,以中世纪西方人的死脑筋都能弄出来,放在东方古国的老牌工匠身上,更是“俺寻思”一下就行了。
  以前没有四轮马车出现,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二轮车,出行方式更有坐轿子这种装逼利器,马车有没有多几个轮子,对于乘客而言并不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现在朱见济把这玩意拿来鼓励开发,一个来月就被人摸索出来了,而且在老匠人的手下,四轮马车的制造技术直接奔着“成熟”而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