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老百姓忍啊忍啊,总想着天子圣明,只是一时被小人蒙蔽了,总能等到青天大老爷带着圣光下凡的那一天。
  结果等来了个北京保卫战。
  茶楼里坐着的,可有不少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幸存者。
  于是他们也跟着感叹起来,夸起了景泰帝。
  因为对比起前一个皇帝,当今陛下虽说没有很值得让人夸赞的地方,但好歹称得上知人善用。
  而且景泰帝登基以来,没什么劳民伤财的行为,顶多给身边的人赐点金子和田土,竟然还算是简朴的。
  老百姓是种很单纯的生物,他们可不管朝堂上的人有多脏,政治斗争有多激烈,反正只要日子过得去,那龙椅上的就是个好皇帝,朝廷就是个好朝廷。
  景泰朝到现在五年了,除了头一年顾着反击瓦剌忙活了点,剩下四年是越过越好,频繁的天灾在朝廷的努力救助下,也没有造成太大的问题。
  苦日子只是回忆,好日子才是值得他们凑在茶楼里聊天扯淡的。
  锅底灰也就抹到了太上皇跟王振脸上罢了。
  但是在众人的感叹中,忽然响起了几声破坏气氛的抽泣哽咽。
  其他人闻声一看,发现是对角落里的老夫妻在抹眼泪呢。
  “我儿子五年前战死了……听你们说这话,一时忍不住……我们家绝后了啊!”
  老人互相依偎着,眼圈通红,花白头发杂乱,可见日常没有好好打理。
  五年前……那是北京保卫战的时候了。
  不用多说,其他人也猜到了来由。
  然后以这对老夫妻为引子,又有人哀伤起来,“我大哥也被瓦剌人杀了……”
  “我老娘是因为在街边买菜,冲撞了会昌侯的家奴,被踢了一脚不治身亡的!”
  “我家受了阉党祸害……”
  “我家里也是!”
  叽叽喳喳的,本来一派和气的茶楼突然变成了卖惨大会,一时之间啼哭声不止。
  高台上的说书先生当即感同身受,表示既然大家都在卖惨,那让我们来分析下这些惨状到底是为什么来的?
  于是他一拍桌上醒木,喝了一口茶水润喉,讲起了正统十四年的各种混乱。
  其中突出的重点,就是正统皇帝的各种瞎搞。
  因为所谓的权宦和外戚,他们的权力的来源就是皇帝。
  有皇帝的支持和放纵,才有这些人欺负老百姓的情况发生。
  但他说的也很小心,没有把话题引导朝堂上去——
  在老百姓的口中,某位皇帝可以糊涂,某些大臣也可以变成非酋,但整个朝廷的形象是不能被破坏的。
  所以糊涂皇帝成了太上皇,奸臣也通常迎来了狗头铡。
  徐永宁倒是没听说过这些乱子。
  因为身份有别,作为上等人随便抱怨皇帝,那是有可能“闻寡人之耳者,罚廷杖五十”的。
  他听得津津有味,看别人的热闹。
  只是没过多久,就发现旁边张懋也在垂泪,憋着嗓子在哼哼。
  “你怎么了?”徐永宁大吃一惊,怀疑掌柜的是不是在烤鸭里下毒了。
  “就是想起了我爹。”张懋小声回道。
  老英国公张辅对这个幼子是很喜欢的,有空了会逗张懋玩,还放任张懋的小别扭,甚至因为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老大哥欺负小弟弟,还特意转了一些财产到年幼的张懋名下,保证他离开英国公府也能生活富贵。
  谁能想到现在的张懋根本不需要财产了,直接上位成了新的英国公。
  “我爹死的连尸体都找不到,有人说他被瓦剌人用马踩到泥里去了!”
  张懋说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也跟着楼下的卖惨人一块嚎啕大哭。
  柳承庆也流泪。
  他父亲是总督神机营安远侯柳溥,五年前的保卫战里也是上了战场的。
  那时候已经记事的柳承庆每次看到他爹,印象最深的就是老爸的灰头土脸和满身硝烟味。
  还有他全家的惶然紧张,给年幼的柳承庆刻下了一些阴影。
  要是柳溥也战死了,跟张懋比起来,唯一好的就是他们家能给他爹收尸吧。
  爸爸死的早,徐永宁就没有这样的烦恼。
  但他同样为小伙伴打抱不平。
  此时底下的说书先生,已经列数出了在五年前战死的几十位国家栋梁,并且把他们的身后事都摊牌了——
  多数死无全尸,至今只有衣冠冢。
  而且碍于南宫里住着的太上皇,这些年轻时为大明鞠躬尽瘁的臣子,死了也没有被朝廷正名。
  因为正了这些人的名,太上皇又如何自处?
  有人被挑起了怒火,“哪里有这样的糊涂天子!”
  “就是!我听说英国公家几代老臣了,谁知道竟然有这么个下场!”
  身边小伙伴眼泪糊了一袖子,
  徐永宁终于坐不住了,一拍桌子站起来,双手各拉一个,“走,咱们进宫!”
  “我带着你们去找太子,让他去和陛下说,给老臣们一个说法!”
  遇到问题就直接说嘛,哭哭啼啼的哪里大丈夫了?!


第四十三章 :太子拉来了勋贵们
  只是徐永宁把小伙伴拖拖拉拉的带走后,茶楼里又不知道是谁偷偷的议论起来,“听说从正统朝以来,这天灾就来得多了,你们说是不是老天爷也看不过去了?”
  “可现在是景泰朝……”
  “但是正统皇帝还活着,人还在皇宫里住着当太上皇享福呢!”
  “啊?”怎么就不见恶有恶报呢?
  在这一天之后,京城里逐渐的流行起了关于太上皇的“英雄事迹”,在前面十来年受够了苦头的老百姓总算找到了债主,纷纷开腔以示不满。
  虽然不能指名道姓的犯忌讳,但阴阳怪气是任何时代的人都会用的方法。
  而且以华夏传统的政治理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这程度,也不至于把人抓起来。
  像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逐渐固化的时候,都能编出“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段子,更何况此时?
  另一边,徐永宁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拉着人去了咸阳宫后,等了一会,才等来了看完科举考卷的朱见济。
  他一看自己的三个伴读有两个红眼睛,还当徐永宁终于开始以大欺小了。
  结果徐二哈冲上去,就将他们当街溜子逛茶楼时听到的话转述给了他,还着重强调了作为与国同休的勋贵,他们受不了这委屈。
  朱见济听完大吃一惊。
  一半是装的,一半也的确感觉讶然。
  他没想到卢忠的行动这么快,还没放榜就煽动起了舆论。
  但他现在还不能动手,因为舆论还没汹涌到能把文官的道德呼吁压过去。
  不过要是有勋贵们的出头,这一加一可就大于二了。
  于是朱见济当即摆出一副“好兄弟讲义气”的表情,郑重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跟景泰帝提议。
  “不过只有你们几个,只怕还比不上太上皇的重要性。”朱见济悠悠叹息。
  “这样吧,我去召禁卫将军宋兴来,他与张懋的情况类似,又是知识广博的长者,自然可以为我等小辈出主意。”
  “这怎么好意思?”
  徐永宁和张懋几个都激动起来,“还请殿下快快传召西宁侯过来吧!”
  在这样的热情期盼之下,朱见济当然是豪迈的一挥手,让身边伺候着的宫人一路小跑去找宋兴了。
  宋兴响应召唤,也一路小跑的到达了东宫。
  仍然是一副得病体虚的模样,宋兴气喘吁吁的面见朱见济,疑惑太子为何又要召见自己。
  难道又要对太上皇下手了?
  却见朱见济伸手一指,将他认识的几位小辈带到跟前。
  宋兴作为勋贵集团的中坚分子,当然分的清徐永宁三人的身份。
  除了血脉带来的爵位外,他们此时还是太子伴读。
  “张懋虽然年纪小,但一些地方与西宁侯你颇为相似。他今日受了委屈,孤便想麻烦西宁侯开导开导他。”
  朱见济假装无奈的说道。
  宋兴不解。
  但他的不解在张懋抹着眼泪说想老爸爸的时候就没了,甚至还一起跟着垂泪。
  作为一名孝子,他何尝不想念自己的父亲?
  要不是因为太孝顺,他又何至于期盼太子和陛下再次对南宫的太上皇下手呢?
  勋贵号称“与国同休”,怎么在国势鼎盛时跟着皇帝出去打了一战,十家里就有八家披麻戴孝,连长辈尸体都找不到呢?
  “怎么都哭起来了?”徐永宁更加头疼,不停的用眼神暗示朱见济。
  总不能让这一老一小泪洒咸阳宫吧?
  于是朱见济清咳一声,强行插入抱着一块缅怀老爸爸的一老一小中间,先是让张懋把鼻涕眼泪擦干净去一边站着,一边握住了宋兴的手。
  宋兴因为天生体弱,所以体型很瘦。
  朱见济一抓上去,感觉自己抓住了一对鸡爪,同时用眼神给了马冲示意。
  对方立刻驱散了殿内的所有宫人,门窗一关,只留下朱见济他们。
  “西宁侯!”
  “今日见你和英国公真情流露,都是大孝子,孤也不隐瞒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