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唯一不妙的是,因为这次清田损害了不少士绅的利益,不论是地方还是中央都有奏疏如箭飞来,就攻击他这种内阁辅政学士。
  孔公诚自然是要为皇帝摇旗呐喊的,结果有的人疯起来,连他都咬了,在文政杂谈上说孔老头跟北孔一样,畏惧皇权而没有风骨。
  可见道德理教这东西,也就嘴上喊喊,等人的自身利益被触及,什么孔圣之后,南孔宗师,他们也懒得理会。
  孔公诚被气的胡子都掉了。
  他的确是识时务,但怎么能把他跟北孔的比?
  北孔配吗?!
  后面还是朱见济下旨,禁止文政杂谈匿名刊登文章,这才减少了不少人对孔老头的口诛笔伐。
  陈循转而就成了攻击的主要对象。
  没办法,一旦实名进行批斗辩论,那代价还是挺大的。
  辱骂孔家代言人,也就匿名能给别人如此的勇气。
  小皇帝也是很难骂的。
  有德云社作为皇家口舌,朱见济在民间的名声一直保持得很好。
  曾经有官员大胆的上疏“劝谏”,说皇帝逼官至于绝境,是借小事而行大杀伐,结果就被气愤的老百姓给围攻了官邸。
  然后有民间舆论作为靠板,朱见济也能反手一击,把那个上疏的给罢免了,顺便给对方贴了一个“庸吏无知”的标签,让人说不出话。
  玩道德舆论?
  你这是在看不起谁呢!
  于是陈循这个有污点、威望不充足,偏偏又最靠近皇帝的内阁首辅就倒了霉,成了发泄口。
  陈循这么大的年纪,没想到还能被人网暴成这样。
  在企图登报自辩却失败后,陈老头含泪忍受了这无尽的鞭挞,躲在黑暗的角落里抽泣着给自己洗被污水染脏的身子。
  他知道,
  这是担任首辅的代价。
  “反正咱们尽量帮陛下把事情办好,不能让他失望!”
  有军队在手,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绝对的暴力来快刀斩乱麻。
  徐永宁和柳承庆他们过来东南之前,虽然觉得朱见济下手太快,但还是决定服从命令。
  他们已经想好,如果遇到硬茬子,那大开杀戒把它搞定也是可以的。
  骂名他们可以背。
  只要为了大明美好的明天!
  反正他们都是出身勋贵的,弯弯绕绕的不用多管,一刀过去,世界就会清净了!
  而就在伴读天团和李继业都抱着这样的态度为大明奉献自己的时候,景泰十一年的年尾终于到来。
  这是朱见济第一个没有好爸爸陪着的新年,即便他已经成了皇帝,也过的索然无味。
  因为新帝表明要为先皇带孝三年,虽然没有限制衣食住行的需求,但什么歌舞等大型活动,是被禁止了的。
  地方宗室也没有要求他们进京拜年。
  朱见济只是陪着母亲杭皇后跟奶奶吴贤妃一块跨了年,然后又给他的两个妹妹发了红包。
  那是汪皇后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封号叫做固安,一个叫做固怀。
  两个小女孩很小就跟着母亲幽禁深宫,性子有些内敛。
  虽然景泰帝后面因为送走了太上皇,心中对亲情渴望了起来,又把她俩接了出来,但这关系还是很难像正常家庭一样亲密。
  好在朱见济登基之后,遵循遗诏废了人殉,同时也将汪皇后迎了出来,供养在宫中。
  这让两位公主对他这个当哥哥的多了几分笑脸。
  “谢谢陛下”
  接过红包的小公主高兴的跑到旁边去玩雪,还把朱见济以前的小车子搬出来,又牵了头羊出来拉车。
  她们的笑声算是这个冷清的跨年中难得的亮色了。
  只是朱见济一想到他跟两个妹妹是景泰帝留下来的所有血脉,心里又是一叹。


第164章 :在凤阳
  在全国各地都步入新年氛围的时候,凤阳也不例外。
  作为“均田赋”行动覆盖的地区,大明中都的凤阳城也迎来了一段热闹的日子。
  朱见济以皇家陵园和太上皇在此的理由,在这片地方严打豪强地主,并且迅速的建立起来了一个个农会。
  凤阳老百姓还没见识过这样的场面
  虽说他们这片地儿出了个朱皇帝,可要说享受“鸡犬升天”的恩泽,那也没太多可讲的。
  土地该荒的还是荒,该被地主兼并的还是被兼并。
  什么少收税?
  也没见凤阳发展起来啊!
  不过新任的小皇帝看起来还有点良心,知道照顾一下老家的人。
  那个农会,农夫们不懂,但照市场价收了他们家的田,把人迁到固定地方集体生产,分发农具和修缮道路,他们还是看得出来其中意思的。
  起码钱不亏,还能白吃白住公家的,让百姓们觉得自己赚了。
  特别是还有北边来的人,自称也是从直隶农会过来的,给他们描绘了好一副蓝图,说什么天天吃两鸡蛋,打谷机哗啦啦就能打出米来
  大饼听得当地人流口水。
  特别是当他们住进装修好的宿舍,手里分发下来的农具时,那个大饼的味儿好像就进了鼻子。
  那小皇帝的确照顾老乡。
  他是个好人!
  凤阳的百姓因为住进了新房,又有官府前期的投入,从而在这个冬天里过的舒坦了一些。
  他们对新帝歌功颂德起来。
  其实只要老百姓吃好住好,他们是很少抱怨国家的。
  但给老祖宗守陵的朱祁镇没被外面的快乐感染。
  他只是草草吃了顿饭,就坐在院中的常青树下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
  “嗨!”
  “兄弟!”
  “串门吃饭吗!”
  隔壁有个人爬着梯子,在墙头处伸了个脑袋,一双纯朴的大眼睛看着太上皇。
  他们是建文帝的后裔。
  当年太宗皇帝靖难,建文帝跟他的太子朱文奎没找到身影,但却抓到了他两岁的儿子朱文圭。
  其后,朱文圭被废为庶人,送到凤阳圈禁起来。
  这样的待遇,朱祁镇觉得跟自己差不多。
  他除了一个太上皇的称号,又有哪里比他们好的?
  所以在刚刚到凤阳之时,朱祁镇对建庶人一脉是很同情的。
  他甚至幻想过如果自己重掌皇权,就要把这群人释放出去,重新做人。
  这样的想法要是被建庶人们知道了,估计也不会搭理,任由朱祁镇自我感动。
  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释放”代表着什么。
  建庶人中的最长者朱文圭坐大牢的时候,是无法记事的两岁。
  所以在他和他的子孙印象里,他们生来就只有这么一小片天地,旁边拿着可怕凶器的人还会经常吓唬他们,然后将家里所剩不多的东西给抢走。
  在凤阳皇陵里,朱文圭生活了五十年,跟守皇陵的宫女生了两个儿子,然后儿子又给他生了六个孙子。
  一家男女老少十来口,就是窝在院子里活过来的。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那个叫“太上皇”的人到来。
  看起来是个大人物。
  正因为他来了这里,所以他们家的生活就变好了。
  有人专门给他们建了新的大院子,还允许他们出去走一走,带来了牛马让他们长见识。
  老头朱文圭起初还会被牛马吓到,后面习惯了,还敢骑着它转一圈了。
  建庶人住的院子就在太上皇住的“行宫”隔壁,所以有时候,为了促进老朱家后辈的情谊,庶人们会过来串串门。
  像过年这种时候,住在凤阳的庶人们也会走动的频繁一些。
  这次就由朱文圭的孙子朱祖润过来施展召唤术,想把总闷在自家院子的太上皇喊出去玩。
  朱祁镇知道这是景泰帝跟他儿子在故意恶心自己。
  朱见济的确也是如此想的。
  但因为长久的圈禁,已经返祖了老朱家纯朴特质的朱祖润不这么想。
  “来不?”
  “吃猪大肠!”
  朱祁镇气的翻白眼,“朕不去!”
  “不去就不去,凶什么?”朱祖润继续爬墙头,“唉,太上皇!我听说你的皇帝弟弟死了!”
  “什么?”
  朱祁镇一愣。
  他被圈禁久了,接触外面少,看守他的人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会跟他多做交流。
  没想到,
  景泰帝死了半年,他才从隔壁连牛马都不认识的文盲嘴里知道。
  朱祁镇狂喜起来,“死的好!死的好!”
  “像朱祁钰那样的,早就该死了!”
  “他儿子呢?是不是也死了?那对父子最好一块滚去见阎王!”
  朱祖润哪里知道那么多,“咱不晓得!”
  “嗦猪大肠不?”他继续问。
  但朱祁镇沉浸在景泰帝去世的消息里,心中的喜悦让他根本没有听进去对方的话。
  虽然他被圈禁在凤阳,可景泰帝不是被埋了嘛!
  是他赢了!
  “奇怪,你皇帝弟弟死了你这么高兴,怎么那个伯颜死了,你伤心的要命?”朱祖润疑惑的歪头。
  住隔壁久了,加上也先他妹身负少数民族的开放风气,每次跟朱祁镇闹矛盾时,总会把旧事翻出来吵,搞的建庶人们都知道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