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大明的皇族里面,手足骨肉之间互相举报告发的事可从不少见!
  只可惜那些地方上的王爷们,怕是过不好今年了。
  再过一个月,被病情封印在床的景泰帝终于宣布结束了这段苦日子。
  除了大病初愈后的体虚乏力,还需要儿子搀扶着上朝之外,皇帝已经跟没事人差不多了。
  这让做到了换领导准备的臣子们有些失落
  他们还想着前段时间努力讨好下太子,等他成新帝后捞点功劳呢。
  好在天家父子一体无二,他们的投资,在以后也是能够收回成本的。
  “朕能够病愈,上承先祖庇佑,下受太子的看照”
  景泰帝拉着儿子对朝臣说道,“这两个月里,太子身为储君,尽职尽责。尔等为臣,日后也要好好辅佐!”
  随后,他又宣布了份诏书,处理了近来的一些事。
  在景泰帝身体愈发好转后,朱见济就放松了对政事的处理,留着等好爸爸来干。
  像封赏南方平叛功臣、以及对宗室田产进行征税的事,是需要皇帝来赋予“大义”和“法理”的。
  早就有所准备的殿上诸臣当然接受良好。
  同样的,景泰帝也把高谷、胡瀅等老头子的辞职报告给打了回去。
  胡瀅做了几十年礼部尚书,功绩不提,但地位是实打实的高。
  可惜老胡家除却胡瀅,此前没有新人出头当顶梁柱,使得早该告老的胡尚书不得不继续做下去。
  现在,胡安寿成长起来了,得到吴敬加入的太府寺地位更加巩固,成为了朝廷用来调控市场的好工具。
  大孙子前途无量,于是胡瀅也松了口气,预备下台。
  但天家父子是不会理的。
  大家都还能干活说话,怎么就想着早退了呢?
  于是胡瀅也被赏赐了一批养生药材。
  隔了几天,在养病期间不幸发霉的景泰帝见着初春放晴,天气温和,忽然对着脚边的儿子说道,“青哥儿,不如你带着为父去宫外逛逛?”
  每天被好大儿拉着散步溜达,皇宫基本都被父子俩走遍了。
  风景大同小异,景泰帝已经看的心生厌倦。
  他想起儿子经常跑去宫外的皇庄检查工作,便有了冲动。
  真说起来,自打成了皇帝,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出过宫了。
  这让曾经当过王爷,在外面生活过的景泰帝颇为怀念。
  朱见济思考一阵,也同意了。
  他也挺讨厌“皇帝必须待在宫里”这个设定。
  如果继位的是成年天子还好,起码有些脑子。
  可如果是幼主临朝,天天被人捧着敬着,总归会不接地气,真把自己不当凡人了。
  统治者起码要了解一下,他治下的国家长什么样子。
  而且就去京城周边转转,一个白天就能搞定了,不怕出问题。
  于是父子俩很愉快的通过了出宫这个决议,忽略了旁边大太监成敬的焦急劝阻。
  “你不用担忧了,有侍卫们跟着,青哥儿也熟悉宫外,怎么会出问题。”
  景泰帝一边换衣服,一边记起了当初某位侍讲说的话,“朕也想去看看,民间的鸡蛋是不是十文一个呢!”
  被二十来个便装禁卫保护着,暗中还有锦衣卫的悄然跟随,豪华的马车就此驶出宫廷。
  光是这个架势,就能让人看出来车上的贵人身份非同一般。
  毕竟经过持续两年多的严打和各种清查,已经很少有达官显贵敢在京城的车道上装这种逼了。
  听说一些人家的轿子都被拆了当柴烧。
  豪放如徐永宁,也只是提前拜托家人安排了百来人在街上客串个人粉丝,在他骑着高头大马回京受赏的时候扔点鲜花,假装自己是卫阶在世。
  所以不必侍卫们开道,百姓们主动的推开,给车子让出来道路。
  “这里便是去年开的那家超市?”
  车子停在一个占地广阔的门面前,打扮的犹如中年文士的景泰帝指了指招牌,问儿子。
  穿了亲子装的小太子予以肯定答复,“父皇,咱们进去看看?”
  “进去就进去!”
  景泰帝下车,逛起了市场。
  朱见济建立起来的大明版超市,其实远远比不上后世干净漂亮的,甚至因为常来者都是些普通百姓,让一些地方显得颇为脏乱。
  而且里面买东西的人还特别多!
  所以景泰帝走的是步步惊心,生怕一不小心就蹭到什么东西。
  旁边的侍卫更紧张,紧盯着附近人,别让他们冲撞了龙体。
  “卖的都是些盐铁,或是家中常见之物,怎么青哥儿如此看重它?”
  结束了短暂的冒险,景泰帝一回车上就靠近熏香那儿给自己去异味。
  朱见济于是笑着给好爸爸解释道,“这市场虽说不华贵,可用处不小”


第145章 :修路是基础工程
  在新的开中法推行后,有些盐商是颇为不满意的。
  因为这样的政策让一些中小商人分走了他们的市场,只准使用银钱兑换银钱,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他们的开支
  但凡能做大做强的盐商,基本上都有官场上的关系,或者自己就是身负功名的。
  在大明朝优待读书人的背景下,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低价的粮食。
  即便是耿直的商人,也能通过两地粮价的不同,用较少的钱财购入足够的米粮,而不是用在市面上购买力强大的银两。
  然后,他们会拿着这些米粮去换去盐引,再将食盐这种人体必须品以高价卖出去。
  转入转出之间,便是丰厚的利润。
  新开中法颁布后,盐商们通过敲打算盘,觉得自己吃了亏,但生意肯定还得做下去。
  所以他们把盐价继续做高,从百姓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来弥补自己受伤的心灵。
  太府寺虽然有执行力,但到底没能在两年内覆盖全国,所以还是力有不逮。
  甚至还有胆子大的盐商在直隶地带哄抬价格,被太府寺上门罚了几次后,干脆不卖了!
  没有盐商买盐,人怎么生活?
  我不肯开门做生意,难不成也犯了太府寺的法?
  资本家是一种宁可把东西扔了也不让人占便宜的奇特生物。
  对待这种稀有品种,朱见济毫不客气,直接让锦衣卫锁拿了几个奸商,以“扰乱市场”那罪名打了屁股,抄家流放了。
  他这是杀鸡儆猴。
  反正手里有特权不用,他傻蛋啊!
  然后,超市里就上架了盐铁等刚需物品,一直以平稳的市场价出售,成功吸引了老百姓,同时对着企图哄抬物价的商人展示了“肌肉”,让他们知道朝廷的物资储备是很丰富的。
  搞鬼的下场,只会是他们变成鬼被搞。
  再说了,直隶这边不是推广农会组织了吗?
  一年过去,已经走上正轨的农会们也实现了自我产出,种的粮食不提,像养殖场里的鸡鸭鹅等等家禽,有不少都会运到超市里,卖给城里人,给自己创收的。
  农会里的百姓穷惯了,就算想吃肉,几只鸡一块煮起来也够他们啃个骨头喝点汤,鸡蛋也能吃两个,所以多余的鸡鸭,就买成了钱,转手再去超市里买耕种需要的铁器。
  “农具又如何?有些地方就要春耕了,他们手里有吗?”
  听到这里,景泰帝不由得关心道。
  铁,对百姓来说也是很贵的呢!
  朱见济笑得更开心了,“这更是小事了!”
  在将军炮发明之后,大明的冶铁技术,可以说得到了些许提升。
  毕竟制造大炮用的铁是有条件的,哪里出了点问题,材质没达到标准,就可能炸膛,到时候没轰死敌人,反而把己方的城楼给炸出来个缺口,完全得不偿失。
  朱见济令人把研制枪炮的边角料,以及收集来的各种废铁重新熔炼,打造成各种农具,随后摆到了超市的柜台上。
  一部分也会交给官府,让他们在农忙时节,低价借给买不起农具的百姓使用。
  加上研究小院里也一直没放弃,这两年又弄出来了些改进的器具,让百姓种田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那就好!”
  景泰帝也笑了。
  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君主,他也是很重视农业发展的。
  毕竟人一旦吃不上饭,那问题就大发了。
  “继续去其他地方瞧瞧!”
  车队往城外走出。
  出了城门,没有周围各种建筑物的遮挡,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景泰帝登高而望,看着不远处的水泥路感慨,“真是一派太平景象!”
  水泥路如今修建了不少条,把周边的各个农会都连通了起来,而直达北京城区的这条,更是被扩建了一次,从最开始的单车道,扩张成了四车道。
  除此之外,朱见济还让工部组建了一支“公交车队”,每天都要两匹马拉着三个四轮车厢,来往于京城和周围几个较大的聚集区之间。
  百姓只需要花费一文钱,就能在车上蹭个位子,进而省下赶集的脚程。
  这个行动让工部不解,心想自己这个部门本来就够穷了,怎么还要多出一笔开支。
  一人一文钱的价,得赚到猴年马月才能买得起一匹马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