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由于这些大事,便让景泰八年的国库显得极为饥渴。
  “那就加征赋税!”
  朱见济不在乎的摆手说道。
  这话让臣子们听的有些不得劲,毕竟经过几年相处,他们是知道小太子对于民生是很看重的,加税这种事,他不怎么爱听。
  这次,怎么主动提出来了?
  张凤更是呐呐。
  他之后其实还想说因为制盐效率的提高,还有毛纺织品慢慢的流通于北方地界,朝廷可以借由这个方法扩大财政收入来着。
  但太子自然有太子的道理。
  大家都等着朱见济继续说下去。
  “孤的意思是,找别的人加征赋税!”
  朱见济随手拿来一份奏疏在桌上敲着,口中说着,“各地的亲王郡王不是占了很多田地吗?找他们收税去!”
  “朝廷每年给他们那么多禄米,还给了他们何等优容,现在国库要钱,找他们要一些也是应该的!”
  “如果他们不肯那就派人传话去问问,说他们是不是和广通王抱着一样的心思!”
  广通王朱徽煠,这是一个在朱太宗以亲王之身靖难成功后,敢于效仿的猛人。
  此人据说天生神力,在封地之内时常做恶,被当地的官员弹劾多很多次。
  他有个家奴叫做段有洪的,是个称职的舔狗,将本就狂傲的朱徽煠舔的飘然若神人。
  再有个叫于利宾的说朱徽煠生有异相,应当统领天下,于是朱徽煠就打算谋反了。
  时间在景泰二年。
  他拟造假诏,让段有洪、蒙能、陈天行进入苗地,用金币银币引诱当地苗人,使他们进攻岷王封国所在地武冈。
  当时的苗人首领杨文伯不敢谋反,还转手把消息递给了朝廷。
  事情于是败露,段有洪被岷王朱徽煣所捕。
  广通王朱徽煠跟他一块谋反的兄弟阳宗王朱徽焟被逮捕,关了几年后,终于在景泰五年被宣布革除爵位废掉了封国。
  按理来说,这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可朱见济眼下旧事重提,却是有原因的。
  因为才被平定不久的蒙能,最初就是受到了这两人的召唤,从而生出了叛逆的心思。
  这让本来就对大明宗室制度有所不满的朱见济立马找到了借口,想着晚弄不如早弄,利用这件事去压制一下宗室,为朝廷省钱也好。
  后世大明便有官员统计过,以朱太祖定下的标准去供养一个省内的宗室,是掏空了府库,也养不起一半。
  这个正月,在朱见济忙于照顾景泰帝的时候,地方上面还有一些宗室因为各种问题而不停的给中央发消息,嚷嚷着要天子做主,解决他们家的矛盾,吵得朱见济更加头疼。
  小太子由此,对干了他们的想法非常浓烈。
  于谦这些大臣倒是不怎么反对这个主意。
  作为臣子,他们也是很看不惯那些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宗室王爷的。
  想建文帝时期,在地方亲王还手握实权的时候,就有人敢提议削藩,还逼死了湘王,圈禁数位王爷,可见大明的臣子是很看不惯藩王们的。
  而且舆论上面也有推动力。
  在孔公诚成为奉圣公,南孔取代北孔成为读书人心中新的圣脉后,就一直在对着皇家表示忠诚,在文政杂谈上面发表了不少文章。
  其中便提到,“如今孔家德行浅薄,需要继续磨练,为天下人树立精神榜样的工作,得让父慈子孝的皇家来办。”
  这种话有舔狗之嫌,但朱见济顺水推舟,让景泰帝下了道旨意,责令地方宗室“自省修身”,要求他们为国家考虑,节俭一点,省心一点。
  现在有些人明知故犯,也算“忤逆圣旨”了。
  最重要的
  君主要拿自家人放血,又不是拿官老爷来抽脂,他们有啥可反对的?
  “这件事,孤等会就和父皇说说,诸位卿家自己先去商议个章程出来吧。”
  朱见济说完,结束了这次的偏殿会议。
  “臣还有话说!”
  高谷忽然开口说道,“臣年迈,请求致仕,望殿下批准”
  他去年年底就打过报告,说自己年纪大了撑不住,要告老还乡
  其实,也是受了点刺激,高谷才这么迫切回家养老的。
  就在去年九月份,因为处理北孔乱事,而一直心中郁闷的薛希琏在官位上病逝,听说在此之前,他是上了封奏疏,请求辞职的。
  结果奏疏还没到京城,人直接没了。
  这让和薛希琏同朝为臣几十年的高谷甚为感慨,有些担心在小太子不客气的使唤之下,也走上薛希琏的老路。
  至于和陈循的内阁争权?
  这人已经不配和自己斗了!
  去年顺天府乡试,陈循和王文这两个知名朝臣闹出来了一个乱子,导致陈循在此后一直老老实实的干活,连话都不敢多说。
  王文这位的皇帝心腹都被处罚了一通,气得他折腾起底下官员更加厉害了。
  景泰七年的顺天府乡试,陈循和王文的儿子都参加了,却没有成功上榜。
  气急之下,陈循直接上疏质疑起了当时的主考官刘俨、黄谏,说他们徇私舞弊,就连王文也跟着打报告,只是言辞没有陈循那样激烈罢了。
  凭什么他俩儿子不中?
  这次顺天府乡试增加了几个数算题,早就听到风声的两家可是摁着儿子狂补了一通数学的!
  他们觉得自己儿子比起寻常学子,掌握了更多优势,只要数算正确,那评分自然就高了。
  结果还是没考过别人!
  难怪陈循那么生气,打出了“科举舞弊”的旗号,几乎是要置刘、黄二人于死地。
  偏偏国家抡才大典,不容轻忽。
  于是景泰帝令高谷和礼部将那次乡试的试卷重新查阅,没发现有什么走后门的情况,人人都是真才实学。
  朱见济对此发表看法,“大臣子弟与寒士奔进已不可取,况且他们又不安于义命,竟然欲借此加罪于考官?”
  陈循和王文就此被通报批评了一顿,各自罚了一笔款。
  王文还好。
  他在事情发展到后期已然醒悟过来,主动向皇帝陈述他的错误。
  可陈循就不行了。
  他本就是内阁中有名的清谈首辅,闹出那样的事,名声持续下落。
  现在还死皮赖脸的待在内阁不走,那是因为陈循还想着能以首辅的身份退休,舍不得权势。
  在小太子经常把六部长官拉来开会后,内阁的地位明显提高了不少,负责内阁事物的首辅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陈循宁可不要脸,也不愿意放弃这种掌权的快乐。
  好在他也懂点事,闹了难堪后一直乖乖听话,朱见济要的姿势他都能摆出来,所以还真实现了他留在内阁的目标。
  但也只是留在内阁了。
  所以高谷能走的那么轻松。


第145章 :景泰帝出宫散心
  “先生就要弃我而去吗?”
  当看着高谷坚定的辞职目光,朱见济不由得说道,“如今父皇仍有微恙,孤又年幼,哪能离开你们这些肱骨老臣?”
  “此事不必再提,等父皇理事之后,先生再去说吧!”
  他直接摆手,把高谷的辞职申请给打了回去。
  虽然强迫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保持高强度的上班频率,的确有点不人道。
  可朱见济岂是一般人?
  给他拉车的羊都累死过一头了!
  他是不在意这点小事的。
  何况他说的也是真话,景泰帝病倒之后,朱见济一边照顾好爸爸,一边处理政务,要想混的轻松一些,还真是离不开老臣辅佐。
  在小太子看来,高老头的身体情况比于大爷的还好,上次组织的集体体检,高谷竟然一点问题都没有,比之年轻小二十岁的于谦却被摁着灌药了。
  可没看见后者还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吗?
  “老臣”
  “就这样吧!”
  朱见济登上羊车,嘱咐阮伯山为高谷准备一些温养的珍贵药物,等会就送去他家。
  不是说年老无力吗?
  有病,多吃药!
  学学养病中的景泰帝,那才叫一个合格的,不给人添乱的病患!
  “青哥儿想清查宗室的田地,然后对其收税吗?”
  回到未央宫,景泰帝被儿子盯着喝了碗药,嘴里含着个蜜枣说道。
  药汁真的好苦啊!
  朱见济点点头道,“从洪武朝至今,宗室已然繁衍了不少,以皇明祖训的安排,各种王爷将军是充斥地方了的。”
  “除了皇家每年分发给他们的禄米,有些人还在地方侵占田地,强掠人口关于这些,这段日子已经有不少官员上疏弹劾了。”
  过年嘛,已经被考成法折磨了快两年的官员都知道,又要进行年底绩效考核了,都表现的极为乖觉。
  为了达成规定的“扫黑除恶目标”,地方上面的小流氓被抓了干净,朱家米虫们又成了官员新的下手目标。
  大明的言官们,放的一直都很开的。
  “如今朝廷做什么都要花钱,儿子就想着找他们要一点。”
  景泰帝点头赞同,“也好,宗室之间总会闹事,跟争夺家产有关趁着清查田亩的机会,为父也好见识一下,那些人手里到底有多少钱,何至于如此的兄弟倪墙,父子成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