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谁让他们把衍圣公捧的那么高?
  现在衍圣公犯了错,还是“不敬君王”这种底线错误,该不该罚?
  衍圣公那虚假的光环,必须破碎!
  在原来历史上,嘉靖帝曾经对曲阜世代被孔家人掌控很不满意,企图自己任命曲阜县令,结果被臣子用“天底下谁的道德比圣人子孙还好?”的理由给怼了回来。
  大明后世罕见的能把控朝局的皇帝对此都感到无奈。
  如果朱见济不利用这件黑料把孔家压下去,那旧态复萌又有多远?
  而且除了朱见济转告好爸爸的事情,还有卢忠新翻出来的一件事
  在孔彦缙在大庭广众之下,于孔庙咽气的时候,卢忠就意识到他必须把这件事闹大,才能取得良好成果。
  “衍圣公”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弄死衍圣公的影响力也很大。
  所以卢忠无法保证,当天下读书人对着皇帝施压的时候,他的主人会不会再次抛弃自己。
  只有把孔家的污点挖个干净,让他们死活都翻不了身,让天下知道点道理的人都不敢为他们说话,那自己才算真正的安全。
  所以卢忠除了拷问孔家人,还让人去周边搜寻相关黑料。
  然后,便有了今天凌晨快马加鞭送回来的这封崭新奏疏。
  根据卢忠调查,蒙元之时的沙河县中,有一个叫做孔天铎的人,属于孔家族谱榜上有名的圣人之后,企图求官未果。
  这听起来还算正常。
  可等念到这位孔天铎曾孙之名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
  塔识不花,
  这个显而易见的蒙古名字,是孔天铎的曾孙所有。
  而他完成了曾祖父的愿望,改成了蒙古名后,成功担任了蒙元蒙古字学教授。
  听到这里,朱见济都仰天长叹。
  这还没到鞑清拿着刀逼人剃头改名当包衣的时候吧?
  就因为想给蒙古人当官,孔家就有人主动改名换姓了?
  奇葩!
  呸!
  终于,在桩桩件件摆出来的情况下,有官员羞愧的抬袖掩面。
  六科中又有热血的言官主动出击,“孔家何以称孔?!”
  “此等无耻之徒,竟然享受了我朝百年恩赏!”
  “啐!”


第126章 :追查
  随着那当着朝堂上文武百官面的一声“啐”响起,新的开关被摁下。
  “臣,请追查曲阜孔氏一族欺君罔上之罪!”
  都察院管事的老大徐有贞站了出来,语气极为愤慨,好像真的是在为大明皇家受到的这样的欺骗而生气。
  其实,也值得接受过正统教育的儒家士人如此作态。
  因为他们学的是孔孟之道,可现在呢?
  孔家自己都抱着蒙元的旧日回忆不放,连“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大明朝都不放在眼里。
  孔彦缙还有那般言语!
  当着这堆黑料的面,当着全天下人的面,他们都不能替孔家说话。
  考验士大夫们站队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时候到了!
  既然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那么现在孔家自己犯了捅破天的错误,
  士大夫们是跟着大明皇家走,还是跟着衍圣公走?
  “若是不能治孔家之罪,那君父何在?圣人教诲何在?”
  徐有贞动情至极,红着眼眶含泪磕头,恨不得替皇帝手刃了孔家那群大逆不道的家伙。
  他磕头的声音很大,并且言辞恳切。
  然后有人也站了出来,跟徐有贞一起跪着,请求皇帝处罚孔家。
  这个人,是李贤。
  徐有贞偷偷瞄了他一眼,有点生气他来跟自己抢活干
  王竑不在京城,那么他老徐就是都察院的老大,身份高贵。
  如果他能把给皇帝递一把梯子,解决孔家这个烦心事,那好处必然是大大滴!
  毕竟都察院长官表态支持,其实就已经帮皇帝带来了一片的支持力量。
  自打改名的事儿被小太子一口说破,虽然后者讲了不会追究他的旧事,但徐有贞心里还是有点小紧张的。
  治水的功劳,只能证明他对大明朝是个有用的工具人,但他对皇帝呢?
  工具人到处都是,他还是有可能被皇帝一脚踢开,就像当年于谦几句话让徐有贞颜面扫地,连家门都不敢出去一样。
  所以徐有贞觉得,他必须找机会向皇帝和太子证明他对于君主,同样的有用!
  国家和君王,是不一样的。
  徐有贞安分的发挥才能治水不搞事,那的确可能保证他的身后名好听一些。
  这是在帮国家变得更好。
  可老徐不在乎这东西!
  他要自己活着的时候,就享受到位高权重的快乐!
  也许是学了太多的东西,拥有一些理科思维的徐有贞根本不看重什么青史流芳,人死了就是死了。
  他很乐于追求权力,并且胆小怕事,极度符合他本人的长相。
  这次表态,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在孔家这样的嚣张之下,衍圣公肯定要出事!
  可皇帝不能自己把这话说出来,毕竟在此前,是皇家一直把衍圣公当宝贝供着的,是统治者把孔家人给宠坏了的。
  这话,只能让手下来讲!
  徐有贞把握住了机会,
  他冲了上去!
  然后李贤就出来了。
  装的比他还真诚,还动感,还他妈盗窃他的台词!
  于是为了争取第一功劳,徐有贞继续磕头,“孔彦缙之徒死有余辜,孔家在曲阜盘踞多年,想来更有恶事,请陛下派专人再去曲阜彻查,以将余祸铲除!”
  “山东官员也有知情不报者,臣请连坐!”
  李贤更是过分,踩上了另一根政治红线,“当年建文帝曾为孔家赐予公彦承弘,闻贞尚胤这八个字辈。如今查抄其家庙,未见我大明先帝赏赐,却仍旧沿用这种辈分行序,可见孔家心中,认得蒙元,认得建文,却认不得我太祖太宗。”
  这个就很过分了。
  大明朝从太宗之后,关于建文帝的问题一直是个雷点。
  要不然朱见济在文华殿上第一课的时候,用这一点来收服胡瀅了。
  现在李贤说,孔家对大明诸帝,就认一个建文,自然意味深长。
  虽然在明面上,太宗还是个“爱护侄子”的好叔叔,起码史书都记载成了这样。
  可现实呢?
  “建文”这个年号都被抹除了,建文帝的几个儿子现在还在凤阳关着,连牛马都不认得呢!
  你跟我说孔家不走寻常路,就爱玩刺激的?
  那他们的罪,就更大了!
  朱见济真没想到,在这方面他俩都能卷起来。
  孔家的下场如何,还用得着他们说吗?
  只要表态就好了,没必要演的用力过猛。
  朱见济看向好爸爸。
  在扔下孔家各种黑料后便保持着沉默,面色阴沉坐在龙椅上的景泰帝终于有了新的动作。
  他强忍怒气,下了一道圣旨,自然是要处理孔家人的。
  孔彦缙一脉,肯定要被剥夺继承衍圣公爵位的权力,但连新的衍圣公是谁,还会不会有,景泰帝没有提。
  其余的罪责,要追究到底,从严从重从速处理,可以杀人见血。
  除了孔庙之外,孔家但凡有僭越的地方,要被拆回。
  曲阜的县令不能再由孔家人担任,需要朝廷指派,包庇孔家的曲阜乃至于山东官吏,要送去坐大牢。
  这一切的结果听起来,让人颤颤巍巍。
  因为皇帝话中的冷意,大家都听得出来。
  京官中也有跟孔家熟悉的人啊!
  这可怎么办?!
  而且第二条明确提到了,要砍圣人后代的脑袋,其中意义同样十分重大。
  盛世之下,哪里把吉祥物杀了的道理?
  但他们都不敢说话。
  有句老话说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大部分读书人的骨气也就这样,平日一副很横的模样,但当对方真的一巴掌拍过来的时候,他们会立刻学会放弃和认清事实。
  神仙鬼怪,
  也是怕恶人的。
  再说了,年底都到了,为了让京城周边能过个好年,朱见济提前一个月就下令加强了防卫,训练了好几年的团营被出动,由陈豫带领,只接受天家父子的调令,负责京城安保事务。
  而于谦在生了一场病后,除了继续关心团营的操练和北方边防,其他的也逐渐放手,流失了对于军权的控制力。
  可以说,皇帝办事的武力是很足够的。
  这也是前几天官老爷们看到锦衣卫跟东厂行动起来时,感到害怕的原因之一。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是真的翻不起浪花。
  于是皇帝旨意成功下达,直送曲阜。
  接到圣旨的王竑和薛希琏抱头痛哭了一场,只为了他们逝去的信仰。
  随后,王骥和卢忠开始大开杀戒。
  王老头被孔彦缙的当场暴毙吓了一跳,然后就气恼这人死了都得给自己找事儿,对于孔家态度更加恶劣了。
  当然,孔府中的漂亮女人,他肯定是已经玩过了或者即将要玩,还是要呵护一下的。
  卢忠则是一条好狗,
  他知道皇帝公开发布这样的命令,太子没有额外补充,便意味着等出了事,肯定不会只让自己背锅,是会保住自己的,于是勤勤恳恳的工作起来,撕咬起了孔家那群养尊处优已久的猪头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