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营渡河而战,救民于水火,英勇无畏。又遣人深夜返回沦陷的里闾击杀匈奴人,妙计百出,但再怎么折腾,终究杯水车薪,无力改变大局。
就这时候,幸得英明的更始将军提前料敌,派遣窦融南下,虎贲五千,旌旗满道,又击溃匈奴游骑,使得胡王胆怯,只能匆匆撤退,新秦中在第五营和窦融部曲的合作下,终得光复!
信里最后道:为了死难的将士,为了枉死的百姓,为了让这万里塞防,不再出现这样的悲剧,第五伦,只能道出“实情”!
冯衍示信与窦融一观:“周公以为梁丘赐所言九假一真,那第五伯鱼的故事,是否可信?”
窦融道:“九真一假。”
他笑着说:“假的那一成,是关于我部的,南下以来,何曾与胡虏交兵?第五伦倒是将最大的功劳,按在我部头上了。”
窦融立功不是重点,重点是派他南下的廉丹知人善任,料事如神啊!
“伯鱼是明白人。”
冯衍只如此感慨。
梁丘赐或是太过惶恐,提防窦融抢功的同时,只盯着冯衍大行贿赂,却忘了一点。
整件事最关键的地方,不是谁真正立了功,打退了匈奴,亡了多少百姓,战殒多少士卒,事实真相对上位者并不重要。
而是谁说出的故事,最符合更始将军廉丹的利益,他才是唯一有权解释这场战争之人。
韩威打了大败仗,消息传回常安,皇帝失望之余,必然大怒,绝对要追究责任。虽然廉丹联合太师王匡,将锅甩到死人身上,甚至能让已战死的韩威“降胡”,让他变成带着胡虏入寇的大新奸。但他们为何不出塞,总要有个解释,这新秦中之役,就得彰显更始将军调度有方。
你梁丘赐为了自保,将击退胡人、保全县邑功勋都揽到头上,倒显得更始将军派兵南下多余了。
“新秦中的百姓不幸,卷入这次无妄之灾,将军们各怀心思,争权夺利,将好好的出塞击胡,变成了丧师辱国,匈奴入寇。”
“但新秦中却是幸运的,有伯鱼这样的军吏在,不但能在战场上力挽狂澜保护他们,还能在暗斗中维护他们利益。”
只有这么做,才能让廉丹心满意足,将作为见证人的第五营“小小功劳”,附于奏疏之上,那悠悠众口,才不至于被彻底堵上。
冯衍将信帛仔细收好,他已经听到了自己想要的故事,廉丹喜欢的故事,能给朝廷一个交待的故事。
“我会将此役,‘如实’上报更始将军!”
冯衍临走时还调侃躺赢的窦融道:“周公只怕也要升官,甚至有机会做裨将军,多亏了第五伦。这段时日里,周公可要好好待伯鱼啊!”
倒是平白无故,被栽了一桩大礼的窦融哭笑不得,这算第五伦将年初时抢走的那份功劳还给他了么?
在官场摸爬滚打十余年,已得男爵的窦融也看透了,什么功勋赏爵,一概无用。
“我只想去河西四郡,在这季世里保全宗族啊。”窦融在心中狂呼,就这小小愿望,却屡屡不能实现。
但转念一想,窦融暗道:“这新秦中乃是河陇之噤喉,虽然迫近羌胡,朝不保夕,但反过来想,却是我距离河西四郡最近的地方。一旦天下有变,轻骑西向,十日便可抵达张掖(武威),吾从弟窦友就在那做大尹,可互为犄角,可进可退。”
窦融一下子寻思开来:“我是否要顺水推舟,请朝中的大司空帮忙运作一番,让我常留此地呢?”
……
第114章 贺兰山缺
冯衍北返鸡鹿塞给廉丹传递新秦中的“实情”,没十天半月回不来,这段时间也成了第五伦最难熬的日子。
梁丘赐是“平蠡子”,窦融是“建武男”,他是“定蠡男”。
他们都有爵位在身,三人手握兵权,但说来好笑,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却是冯衍这区区比三百石门下掾,一两能拨弄千钧。
“我当初做督邮时,亦是如此。”
马援因为怕被窦融及梁丘赐军中的京尉人认出来,索性跑到人烟稀少的贺兰山附近军营中,帮第五伦练练骑兵,当上了教头。
他看出第五伦等待更始将军裁决有些焦虑,不由笑道:“县宰是官,不光秩禄比督邮高,而且任命权在朝廷。督邮是吏,由郡大尹自行辟除。”
“可我这小小督邮行县时,县宰、县尉、县丞皆俯首帖耳,生怕得罪。我还真借着这身份,好好惩戒了京尉郡几个实在不像话的县宰。”
第五伦斜眼看马援,你这督邮,就没被人绑起来鞭打一顿?
又瞧见马援从不离身的佩刀,当然,打也打不过。
督邮是郡一级的监察官吏,再往上还有州牧,以及州牧副手牧监副,
行事如汉朝时的刺史。
但并州牧远在太原,对几千里之外的朔方、五原显然鞭长莫及,王莽对这边的了解,只能靠五威司命和安插在军中的中郎将、绣衣执法。
然而五威司命政令不出六尉六乡,在边塞威风不起来,绣衣执法也早就跟地方大员、军队、豪强打成一片,可劲捞钱,正事不干。
上传下达出现巨大纰漏,皇帝无法得知实情,只能从奏疏里管中窥豹。
到十月底时,冯衍回来了,他已持着更始将军赐予的符节,在灵武县城召唤窦融、梁丘赐、第五伦三人。
三人一碰头,看得出来,梁丘赐这几天更不好过,仿佛老了十岁,一对眼袋都快垂到脸颊上了,想必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吧。
冯衍公布了廉丹的决定:“校尉梁丘赐御敌无方,致使胡虏入寇,侵扰新秦中。幸得建武男窦融、定蠡男第五伦合力击走匈奴,保全郡县,梁丘赐有过,而窦融、第五伦有功!”
事已至此,梁丘赐却没有反转后的惊愕,反而长长叹了口气。
先前梁丘赐本已六神无主,都要束手待毙了。是手下军司马,还有灵州县宰撺掇他做了那些糊涂事。一个谎言要用更大的来圆,事后也追悔莫及,但身处独木桥已上,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唯恐一个不慎跌落。
如今被第五伦一个背刺踹下桥,梁丘赐反而像得了解脱,毕竟廉丹没有揭穿他编造功劳的罪过,只撤职押解回常安,听候发落,或能保住性命。
“下吏无能,当受此咎。”
梁丘赐没有大喊大叫,只蔫蔫地认命,他将头顶武弁大冠取下,又解掉了袍服,从一曲之主变成阶下囚,任由桎梏拷到手上。
梁丘赐只在路过第五伦时停了片刻,他看着这个正视自己目光,毫无避让的年轻下属,低声道:“唯望伯鱼能走得长远,有朝一日,不要变得如我一般。”
第五伦以为他在嘲讽,在埋怨,笑道:“像梁公一样身陷囹吾?我已经进过了。”
“不。”梁丘赐摇头,抬起桎梏,都快哭出来了:“像我一般平庸无能,被权势财富,迷了心窍。”
言罢就被推攮离开,倒是让第五伦怔住片刻。
有罚就有赏,冯衍对窦融、第五伦笑道:“更始将军说,二位合力驱逐胡虏,斩首千余,功勋卓著,为汝等报功的奏疏已经送往常安,天子下个月必有封赏!”
“实情”往廉丹那跑了一圈后,几百首级翻了一番,变成上千,这牛皮可吹大喽。
既然梁丘赐被撸走,第五伦也被廉丹提拔,原地平升,成为“假校尉”,真正的任命要请示朝中方可,窦融则入驻上河城,与第五伦互为犄角。
“更始将军担心,临近仲冬,胡人有了韩威带领,随时可能再度南下。”
好家伙,在廉丹等边塞将军的奏报中,韩威已经复活过来,变成引领匈奴人入塞寇乱的罪魁祸首了,这让第五伦再度感到荒谬。
冯衍交待完更始将军的命令,遂与窦融一同向第五伦道贺:“伯鱼如今成了校尉,上任后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第五伦想了想后,认真说道:“为上百个冤案,平反!”
……
“悠着些,莫要砸到。”
第五伦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便是让蒙泽带着本地人组成的“骑兵队”,返回上河城,登上城头,将挂在上河城、廉县的上百颗无辜者头颅取下。
寒冬将死人灰暗的皮肤冻出了一层白霜,也让他们不至于腐朽,只有一些被乌鸦秃鹫啄食变得残缺。
他们都是惨遭匈奴杀戮的百姓,有的甚至还被割走了头皮,据说那是胡人重要的马饰,本该得到妥善收敛,却又被梁丘赐利用了一番。
而蒙泽等人对这位“前校尉”更是深恶痛绝:“若非伯鱼司马……校尉,这些人就白死了。”
“死了还要被当成叛贼投胡,真冤啊。”
这些无辜百姓那些先被匈奴蹂躏过一遭,又被王师株连抓起来的数百家眷也得到释放,只可惜已经冻饿倒毙数十,还有几个人是承受不了这待遇,自杀而亡的。
所以梁丘赐临走前虽言虽善,但第五伦对他丝毫同情不起来,庸碌不是做这些事的借口。
还有家人活着的头颅,各自领了,对士卒们千恩万谢,哭哭啼啼地离去。一天下来,还剩十几个无人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