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外城发火)


  张奂被宦官哄骗,以为窦武谋反,从而进攻窦武,击杀了他,以至于终生自责,退出官场,郁郁而终。
  只有皇甫规看得清楚一些,在边关他就打仗,入朝就不掺和到争斗中去,所以能够保住性命和名声,一直到去世。
  这样的名将,本来不应该如此,不管是被蒙骗的张奂,还是主动靠向宦官的段颎,他们都没什么错的地方,真正错的,是逼迫他们这样做的朝堂。
  可是这样的朝堂出现的根本,是什么呢?
  之前士族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皇权逼迫他们,利用宦官来和他们进行争斗,屠杀了他们中间的很多人。
  然而实际上呢?皇权为什么要逼迫他们?
  还不就是因为士族之间相互举荐,相互征辟,从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关系网?
  本来占据了天下九成财富和知识的士族,他们是分散的,所以能被皇权所用。
  然而通过查举这种方式,他们开始团结在一起了!凝聚成了比皇权更庞大的力量!皇权可能不害怕吗?
  害怕了,就开始反扑。
  不甘心被皇权消灭的士族,开始反抗。
  天下就是这么乱的。
  士族们自然可以不承认,可是在场的都是天下之才,他们当然不会自欺欺人。
  天下需要平衡。
  双方都有顾忌,才不会冲突,而是相对合作多一些。
  凡是治世,都是那些天下间强大的力量,达成了某种平衡,才有的治世。
  乱世则是因为这些力量出现了不平衡。
  这不是什么非常难以了解的事情。
  刘备治下的这种做法,就等于是弥补了查举制中最大的缺陷,和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考核是官府的考核,任命也是官府的任命,所以这些官员,代表的是官府的意志。
  他们也许还是会受到自己家族的影响,却不会受到什么恩主的影响了。
  要说恩主,那就是刘备,刘铭,或者说是大汉朝廷。
  这样一来,统治自然就能够更稳定一些。
  “还是孔明一语中的,刘皇叔的这种做法,虽然也在分散士族的力量,却可以让士族更好的为朝廷所用,我等所学,除了要将家族发扬光大之外,让国家强盛,国家稳定,不也是重要的因素吗?”庞统笑道。
  “看来士元对骠骑将军治下,已经是服气了?”孟建好奇的道。
  “正是如此。士元接下来就准备恢复本来的名字和身份,重新去刘皇叔的麾下去参与考核,将平生所学,都施展出来!”庞统狂笑道。
  孟建石韬等人都是面面相觑,没想到庞统这么直白的就表示了自己的想法,诸葛亮却是继续摇着扇子,对此并不吃惊。
  以他对庞统的了解,庞统不做出这种选择,那才真叫见鬼了。
  虽然庞统出自襄阳大族庞家,而且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
  他这样的人,理应是早早就可以出名的,毕竟士族之间,对这种有能力的子弟,随随便便吹捧一下,就可以名扬天下。
  就好像荀彧,小时候名声就已经传到天下了,被认为有王佐之才——
  一个还没有出仕的士子,就会被认为有王佐之才,也算是一个异数。
  虽然荀令君后来证明了自己确实有王佐之才,可是家族的吹捧,也是早期他扬名天下的关键。
  庞统就比较惨。
  尽管本族的名士庞德公,以及水镜先生司马徽一直在帮他扬名,也确实的认为他有着出色的才华,然而他的名声,却一直没有传出去。
  为什么呢?因为他长得很一般。
  嗯……这是委婉的说法。
  在这个不光以出身取人,还以貌取人的年代,庞统有点惨。
  所以他的性格一直都比较偏激,比较痛恨现在的士林风气。
  这样的人,被刘备治下那种更公平的方式吸引过去,也真是太正常了。


第293章 庞统的选择
  庞统确实能干出这样的事儿来。
  毕竟在被人因为相貌的原因,看轻这么多年,就算是一个豁达的人,也会变得偏激。
  更何况庞统天生不是什么豁达的人。
  这年头的士子,都习惯说自己是一个善于教化天下,或者治理天下的人——
  这种事情说起来是最有逼格的,也是士子们最追求的,所以像荀彧这种,被评定认为是“王佐之才”的,几乎等于是最高的赞誉了,毕竟这年头不能随便说谁是圣人。
  王佐之才的意思,就是可以当帝王的佐官——佐官听起来很卑微,可是帝王的佐官,那就是宰相了!
  所以呢,就算不是王佐之才,也要努力朝着王佐之才这个方向去努力。
  然而庞统却不。
  他不吹自己是王佐之才。
  而是几乎公开的宣称,自己要当一个靠阴谋改变天下的人。
  换而言之,他自己评价自己,不是张良萧何那样的人,而是陈平那样的人。
  这并不是一个士子正常的评价标准。
  在历史上,庞统是周瑜在南郡时候的从事,演义中的舌战群儒是虚构,然而庞统在周瑜死后,送丧到吴郡,和当时东吴的名士们,则有过一番类似舌战群儒的交谈。
  那次交谈,庞统词锋如刀,对江东那些名士们都做了精准的讥讽——
  也是因为这个事儿,他不被孙权所喜,最终离开孙权的麾下,投入了刘备的麾下。
  庞统偏激的性格,可见一斑。
  “以骠骑将军治下的制度,倒是异常适合士元兄。”诸葛亮微笑道。
  “人才就像锥子,只要进入了囊中,自然就会脱颖而出。可是也需要有人,将锥子放入囊中,才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刘皇叔治下的政策,则可以不断的将那些真的假的锥子都放入囊中,这样的制度,是庞统所喜欢的,所以自然要去。”
  庞统长笑道:“不看脸色,不论出身,只论才华,天下还有比这更适合我的制度吗?”
  孟建石韬崔钧同时无语,不过他们也知道,在荆州,哪怕庞统是大家族的子弟,也有一定的名声,确实很难出头。
  而且他们这些人早就看出来,刘表不是什么明主,最重要的是,刘表身边的位置,早就被蔡家和蒯家全部占据了,这两家虽然相互争斗,然而对其他家族的态度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拒绝。
  他们要的是垄断。
  “你们的选择呢?”庞统反过来问他们了。
  “我打算去许都投司空。曹公虽然现在势力不如袁绍刘备,然而却奉迎天子,有着大义的名分。
  在他的麾下,固然也选拔寒门士子,然而对士子却尊重得多了,以我的本事,进入朝堂,当有一番作为。”孟建倒是毫不客气。
  石韬则是摇了摇头:“我欲再观望一下。”
  “再观望,就没什么希望了!现在曹公麾下正是缺人的时候,同时我们讨论的那个策略,可以帮助曹公稳定西北,甚至是将庸凉纳入!再不去,就晚了!”孟建对石韬道。
  “这倒也是。”石韬点了点头。
  看到石韬同意和自己一起去,孟建得意的转向了崔钧。
  “州平兄,你待如何?”孟建问。
  “我欲再看看。”崔钧的回答和石韬之前一样。
  “再看看就晚了!”孟建依样画葫芦。
  “晚了就晚了,到时候去山林隐居,亦是我平生所愿。”崔钧笑道。
  “州平兄是个隐士,你就别逼他了。”石韬道。
  “也是,反正你们清河崔家,不当官也能过得很好。”孟建悻悻的说。
  “那孔明你呢?”庞统则是转头问诸葛亮。
  “我?我在隆中高卧,也是惬意得很啊。”诸葛亮摇着鹅毛扇,微笑道。
  “州平兄说他是隐士,我信,孔明你说你是隐士,那我可不信。”孟建道。
  诸葛亮哈哈一笑,也不辩解。
  当下各人拱了拱手,就此别过,诸葛亮来到自己的居所,找了一卷书看着,结果没过一阵子,他的门就被敲响了。
  诸葛亮神态自如的去开门,然后把庞统请了进来,坐下来之后,诸葛亮才笑道:“我就知道士元肯定会来。”
  看着面前一杯刚刚才泡上的茶,庞统陷入了沉思——还有这人不知道的事儿吗?
  “我之前觉得刘皇叔未必能成事,就是因为刘皇叔父子早早的就得罪了天下的士族,自古以来,凡是伤害到几乎所有士族利益的,必然不能成事。
  强如王莽又如何?慧如商君又如何?然而士元在扬州这半年所见之处,却让亮改变了一些想法。”
  “因为可以有效的吸引一部分士族中的人才吧。”庞统笑道。
  “正是如此。刘皇叔父子,并没有站在天下士族的对立面,他们不过是划了另外一条道路罢了。
  那条道路,给双方都留了一些余地,也有了一些缓冲。天下的事情无非就是这样罢了,都有余地,就能过得下去,一旦矛盾尖锐得没有余地了,那么就只能山河崩坏,才能重来一次了。”诸葛亮叹息道。
  “我们常说,做人留余地,日后才好相见。然而在天下大势中,却经常不留余地,也是无能得很了。”庞统也同样叹息了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