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湿气和蚊虫的侵绕,在这个时候往往是致命的。
将硫磺外用涂抹在身上,或者是燃烧让其散发出烟雾,都可以很好的除湿气和驱蚊。
对交州的开发,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有了硫磺的协助之后,这个过程,会大大的加快。
当然刘铭不会待在交州——那地儿太苦了,以前事必躬亲是手下的人才不多,现在刘备治下堪称人才济济,刘铭可以奢侈到把将来两个东吴大都督扔在交州和野人玩,那还有什么必要自己去交州受苦呢?
所以这段时间,他就一直待在豫章这里,海上的训练已经上轨道了,交州的管理也交给了程秉他们,他在豫章待着,等待着拿下整个荆州的机会。
建安八年的这个夏天,对于刘铭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夏天。
这是他来到汉末乱世的第八年。
才来的时候,不满十四岁,现在他已经二十二岁了,而且有了两个妻子,吕玲绮现在不满二十,孙尚香则是不满十八。
这个年纪在未来当然是罪恶的早婚,不过在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晚婚了。
当然,现在吕玲绮和孙尚香都没有怀上孩子,倒不是刘铭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受过后世教育的他知道,女人如果生娃太早,反而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怎么着都要等到二十岁过了之后,身体的发育基本成熟,再生孩子,才会好一些。
古往今来,生孩子对女人来说都是鬼门关,哪怕是在现代科技的保护下,都会发生羊水栓塞这种几乎没法救回来的突发事件,就别说古代了。
刘铭可不想自己两个老婆因为早早的要生孩子,出现什么危险。
所以哪怕现在已经有一些流言了,说刘铭都大婚快两年了,怎么两位夫人没有一个怀孕的?
是不是刘铭身体有什么问题,看来刘备还是应该多培养一下另外几个儿子,免得血脉流传不下去啊……
对此刘铭倒是不在乎,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生不出孩子,但是在两个老婆二十岁之前,他还是会严格采取避孕措施的。
反正是不是真的生不出娃,到时候看看就知道了。
倒是刘备有点着急,还派人送信问刘铭,刘铭则一律以时候未必到了搪塞过去,至于刘备问他是不是要另外纳妾,就被刘铭直接给拒绝了——两个老婆就够操劳了,要那么多干嘛?
留在豫章的刘铭,除了和两位夫人其乐融融之外,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统计各方面的情报,来为下一步做打算了。
他的目标肯定是荆州,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对于袁绍,他也有着警惕——
虽然袁绍打曹操是最顺理成章的事儿,可是谁知道袁绍是怎么想的?
而且曹操会眼睁睁的看着袁绍和自己先开战,然后便宜了刘备吗?
这个道理,袁绍也不是不知道,所以接下来的一切,都不好说。
刘铭已经做好同时和曹操袁绍开战的准备了——那俩可是发小,而且现在的矛盾也不深,联手先来打刘备,也不算是啥稀罕事儿。
在战略的高度上,刘铭一直看得很清楚,徐州和扬州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其实已经相当强悍了,治下的子民快赶上曹操袁绍地盘加起来的人数了,而且刘备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动员几乎所有的人,在动员的能力上,比曹操袁绍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就算是同时开战,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当然,也要有个先后顺序。
系统的要求,给他指明了战略方向,也让一直思维有些摇摆的刘铭,现在下定了决心。
对袁绍,要以守为主,先不管他,让他蹦跶,只要守住青徐之间的那条线就行。
对曹操,也不能主动进攻,毕竟献帝在曹操的治下,朝廷的权威,还是要考虑到的。
所以需要旁敲侧击。
刘表,就是这么一个好对象。
第290章 鹿门学子
襄阳,鹿门山。
自从庞德公在此隐居之后,鹿门山就成了荆襄士子们流连与谈论天下大事之处。
刘表稳定荆州之后,虽然无进取之心,却在荆州让士子们多了一块可以安居的地方,从关西、兖州、豫州来投靠荆州的学者有上千人之多,刘表对他们都能加以安抚赈赡,学者们受到资助,亦能得到保护。
这让荆州的学校到处都是,儒生们开门讲学,让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州,甚至被认为是当年洛阳太学整个的南迁了。
而鹿门山,在荆州这些学校中,又有着特殊的地位。
荆州最有名的那些名士,都喜欢来这里。
庞德公本身就是荆州最有名的那种名士了,善治学,善教学,再加上司马徽、黄承彦等名士时不时来这里考校和教授学子,所以荆州士族的学子们,基本都会来鹿门山学习。
而庞德公与司马徽本身又是通达之人,尽管荆州著名士子很多都是出自他们的门下,可是他们却依旧极其低调,从来不参与政事,刘表数次都邀请庞德公和司马徽出来做官,都被他们拒绝了——
倒不是他们真的淡泊名利,而是他们看出来,刘表虽然看起来豁达大度,实际上心里还是颇为猜疑他人的,他们两个这样的名士,在士子中有有着极大的威望,刘表是单身来荆州的,本身就很难很好的统治整个荆州,如果他们两个出仕的话,刘表的位置就更加的不稳固了,出仕反而容易遭到杀害,还不如只做教育,保持一种超然的姿态罢了。
想想刘表也是憋屈,虽然他是荆州之主,然而在官场上,是蔡家蒯家黄家这样的家族掌控了荆州大部分的政事和军事,在野,又有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这样的大名士有着极高的声望,相比起来他什么都没有,也只能靠手腕来平衡了。
鹿门山的学生现在依旧不少,不过在今日,气氛却有所不同。
在一间静室之中,数名士子正襟危坐,他们都很年轻,可是他们都有着出色的才华,在彼此的推许中,他们都是可以在将来平定天下的那种人。
当然,这些话,倒也不是相互之间吹牛。因为他们是鹿门学子中,最出类拔萃的五个人。
静室内的士子们相貌都生得不俗。然而此刻,四名相貌不俗的士子,眼光都是集中在一个相貌平凡,甚至有些丑陋的士子身上。
“庞士元,你就别卖关子了,这半年你以假名在扬州任职,以你的能力,还不够了解到骠骑将军治下的具体情况吗?”一名士子道。
“孟公威还是那么急躁,你怎么不学学石广元、崔州平还有诸葛孔明?他们的养气能力,可比你出色多了。”庞统笑道。
“天性自然,要是能改的,也就不是天性了!”孟建孟公威不以为然的道。
“公威兄此言,广元不敢苟同。吾等学习经典,通晓天下,就是为改进自身的缺点,提高自己的境界,如不然,所学为何?州平兄天生就是个隐士,正是吾等要好好学习的啊。”石韬对孟建道。
“若只想出世,那何用学习?”孟建不客气的回答道。
“你们掰扯,休要牵涉到我的身上。”崔钧崔州平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而在此刻,坐在静室一侧,悠然摇着鹅毛扇的青年则是不由得笑了起来:“你们啊,本来是我等盘问庞士元,打听骠骑将军治下情况的,结果庞士元一句话,便让你等三人相争了,真不知道让亮说什么好。”
庞统哈哈一笑:“也就孔明你讨厌,喜欢把话说明白。”
诸葛亮用手中的鹅毛扇指了指庞统:“这厮不单吊我们胃口,还挑拨离间,尔等觉得应该如何?”
孟建捋着袖子就站了起来:“这毛病我知道怎么治,揍一顿就好。”
“且慢,你们不就想知道骠骑将军治下如何吗?我说给你们知道就是了。”庞统立即举手道。
“你倒是识时务。”石韬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快说吧,已经浪费很多时间了。”崔钧无语道。
“我隐姓埋名,伪造了一系列的身份,这才算是混进去。我家有个远房亲戚在淮南,袁术肆虐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逃了出来,来荆州投奔我家,没两年也染病身亡。
我这是冒用了他的身份,假装回乡的士子,在合肥参加的县一级的考核。
就算这样,我的身份也被严密盘查过,他们甚至找到了我那亲戚当年在淮南的一户邻居来辨认我,幸亏那老人已经老糊涂了,认得不太清楚,我的身份这才算是确定了下来。”庞统道。
“如此严格?”孟建吃惊的道:“不过想想,通过县一级的考核,就可以在一乡里担任副官,确实也要严格甄别才是。”
“我尝闻,骠骑将军治下,考核分为三级,文韬方面,通过县里的考核,就可以担任乡老的副官,负责学习和治政。
通过郡里的考核,就可以担任小县的县吏,通过舒城的考核,就可以担任大县的县吏,是不是这样?”
在这个时候,县和县是不同的,根据东汉官制,万户以上的县,主官为县令,是千石的官员,而万户以下的县,主官则为县长,只是三百或者四百石的官员,差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