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十五年了,孙策现如今依然是大汉吴王,每年依旧坚持给刘协送当初说好的那些贡品,虽然,这点贡品对于如今的汉吴来说礼节性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实质,刘协也懒得给他涨价。
甚至于五年前,东吴有一批朝臣联名要求孙策称帝,结果被孙策残忍的将挑头的几个人全都给宰了。
不统,不独,不战,不和。
既是东吴现在的四不战略,也是刘协与孙策的默契。
甚至于这两年,刘协和孙策已经实现了奏表的上达与诏令的下达。
简单点说,俩人现在每年都通好几封信,好多事儿都是一块商量着做的,当然名义上刘协是君,孙策还是个臣。
孙策手下的那些将领们,各个在东吴有官职的前提下,同时也各个都在大汉有爵位,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小范围的流通,汉官可以去吴国任职,吴吏也可以去朝廷做事。
孙策呢,也默许了,甚至于甚至于,孙策还在刘协的建议下,将国都从曲啊搬迁到了一个叫松江的地方。
总之,汉与东吴就在刘协和孙策这种不言自明的默契之下,关系愈发的诡异起来了。
第四百章 父皇这不是把我往火上烤么
太庙之内,刘协在亲自主持完太子刘禅的加冠礼之后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只觉得身上的大石头一下子就卸掉了一大半。
“一晃眼,已是一十八载,时光如水,岁月如梭,真快啊,你也终于是成人了。”
说着,刘协拍了拍刘禅的肩膀,又冲着满朝文武群臣一拱手道:“诸公,风风雨雨的,这些年,不容易啊,我大汉能有今日之盛况,诸公可谓是功不可没。”
群臣自然是纷纷笑呵呵地行礼:“皆天子之功,臣等愧不敢当。”
“没什么不敢当的,这么些年来,朕亲自处理过的实际政务,亲自批阅的奏表怕是一千件都没有,诺大的一个帝国,九州万方,终究还是都落在了你们肩上的。”
荀悦笑着继续拍马屁道:“臣等人做的都是细务,真正在大方向上制定战略的终究还是天子您啊,况且,若是没有天子您亲自在皇家科学院带领着研究生做实验,又建立了详细的科学体系,我大汉又如何会有今日之功?臣等,顶多也就是实心任事四字而已。”
刘协闻言也不禁感叹:“实心任事,说得好啊,希望,你们也能像辅佐我一样,好好的辅佐禅儿。”
群臣:????
“既然太子已经成年了,我宣布即日起国之大事尽由太子全权处理,太子本人将拥有全部皇权,一句话,你们以后拿他当皇帝就行了,我则全心全意的暂且先当一个科学家便是了。”
说完,刘协很高兴的,压根不给任何朝臣反对的机会转身就走。
心里高兴啊,爽啊,高兴的直哼哼曲儿啊。
传位给自己儿子,总不会再有人胡乱脑补了吧?
事实上,好几年前这刘协其实就已经有禅让给刘禅的想法了。
只不过那时候大汉帝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刘协虽然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一般,但确实,在涉及到眼下这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他知道满朝文武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大局观能比得上自己。
穿过来这么多年了,看着这个阴差阳错,却是被自己一手从无到有的创建的伟大帝国,却是终究没有忍心将之任性的托付给一个小孩子。
万一自己走了之后生乱了呢?
终究,还是有感情了,不舍得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拍拍屁股就走的。
所以刘协一直耐心地等待着刘禅成年,而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其先监国,后登基。
监国的过程中如果真出了什么事儿,自己也能帮一把,也能保证到时候权力交接的时候国家不会偏离了正轨。
而且到时候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刘禅监国了,面对自己的禅让自然大家也就不会太排斥。
而刚刚才加冠成年,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太子刘禅,脸色顿时就变得异常复杂,甚至一时之间他都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应该难过。
却是只能和一大票群臣们一起,面面相觑,却又无言以对。
要知道,天子虽然权柄盖世,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千古一帝,但其实年龄上却毕竟才三十多岁而已啊!
所谓春秋鼎盛,不外如是,正常情况下普通寒门子弟这个岁数能从太学毕业进入官场实习就算是不错了,这些年来随着朝廷愈发的走回正轨,三十岁要是能做到县令,就可以说是已经前途无量,颇有些官场新秀的色彩了。
所以这天子这好端端的,让太子监国又是什么意思?
至于他专心科研的理由……
您刚刚自己也说了,这十几年来您总共也没批过一千张的奏表啊!
朝廷有尚书台,有议税阁,有中书台和军机处,您这个皇帝本来也就只有在涉及重大人事任免和国家的大型战略的时候发表一下意见。
所以您给太子的,这到底是什么权利?
小事儿,用不着他。
大事儿,你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专断啊!到时候还不是要你拍板?
所以这样的监国,意义何在啊!简直就是将太子放在火上烤。
一别十五年,难道……天子这是又有深意了?
再看看太子,群臣却是好半天,都没人敢跟他说一句恭喜,最后,却是在一片沉默之中,陆陆续续的散场,一时之间,好不尴尬。
刘禅见状,却是免不得更加惶恐了几分。
直到群臣都已经散去,偌大一个太庙之中,却是只剩下了曹操、刘备,和刘禅三人而已了。
“两位外公,敢问父皇这是……孙儿要如何做呢?”
曹操则和刘备对视了一眼,这一对儿斗了大半辈子的老冤家一个眼神之间,倒是已经默契的统一了战线。
还是曹操主动叹息一声:“哎~,该来的,还是来了,去我府上一叙吧。”
曹操可是个大富豪,洛阳城的豪宅他本人虽然几乎就没住过,但依然修建得富丽堂皇,比现在的北宫肯定是不如远甚,但比起曾经的洛阳北宫,怕是也差不了多少了。
谁让他太有钱了呢,朝中群臣的爵位加起来,食邑也不见得比他能多多少,而事到如今,这些食邑所能换得到的股份,每年所创造的分红都是天文数字。
天子肯定是不希望他真的攒下那么多钱的,以至于每天曹操都要因为钱太多,没地方花而感到苦恼无比。
这个钱啊,越花越多,越花越多,你说气人不气人。
扯回来。
“两位外公,您二位以为,这会是父皇对我治理国事能力上的考验么?”
“考验?考验的是什么,又有什么可考验的?陛下十五年没有管过尚书台的具体运转了,你才刚监国,难道就要插手尚书台事物?”
“朝中尚书们这么多年兢兢业业一点毛病都没出过,你要是真插手,尚书台上上下下怕是都要对你有所不满的。”
“那……父皇会不会是想看我能否掌握禁军和宿卫?”
刘备闻言撇了撇嘴:“整个军机处,只要是我和魏公达成共识,一般也就不会有什么风波了,军方有我们俩给你撑腰,又有什么可考验的。”
刘禅闻言,却是也叹息了一句:“父皇,这不是把我往火上烤么。”
第四百零一章 军工复合体
自古以来,大帝的太子总是难当的,汉高祖,汉武帝,汉光武,都曾废太子,老实说刘禅本人对此也不是完全没有思想准备。
说实在的,大帝这两个字都不配来形容当今天子,而在私人感情上,刘禅也是明显感觉得到,自己这位父皇是更喜欢其他弟弟妹妹的,尤其是二弟刘让和三弟刘归。
从小到大,二弟和三弟,只要不是当街强抢民女这种天怒人怨的事儿,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父皇甚至还在百忙之中给他们做玩具,更甚至于,早在一两年前就开始费尽心思的给他们在巾帼卫中考察,看看哪个能当正牌夫人。
可以说是极其宠溺了。
而自己,打从记事儿起就没被父皇抱过,说是君子抱孙不抱子。
从小二弟三弟都可以使劲的玩儿,自己却必须要使劲的学,大早上的就要起床练习弓马骑射,上午,由文庙大哲孔融给自己讲经,下午,由名义上已经退休了的荀彧给他讲解施政之道,晚自习,还得再学习两个时辰的数理化。
童年?刘禅这种身份却能被繁重的学业压的连玩女人的时间都没有,压根就不知道童年为何物。
所以刘禅清楚的知道两件事:第一,父皇对自己寄予厚望,正是因为拿自己当做这伟大帝国的继承人,所以才对自己如此的高标准,严要求。
第二,父皇并不喜爱自己,或者说他们父子俩之间,君臣之情,远远大于父子之情。
却是也难怪此时他莫名其妙的被推到了监国的位置上来的时候,感到无比的心慌了。
换太子的想法,父皇肯定没有,但收拾他,锻炼他,炮制他,却是肯定的了。
“父皇……如此作为,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却见曹操和刘备沉默了片刻,却是不约而同地道:“恐怕,是冲着我们来的啊。”
刘禅愣了一下:“冲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