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建安二十年,孙策的商队成功饶到了西欧,与罗马帝国完成接洽。
然后,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因为建安二十年的时候,本来被罗马打得只能苟延残喘的安息已经渐渐的重新站稳了脚跟,在大汉的支持下,已经有了反攻的苗头,而罗马帝国内部本就腐朽不堪的政治黑暗,伴随着征战安息的失利,不可避免的就爆发了出来。
然后,孙策来了。
带来了钱,带来了工业制成品,带来了武器,带来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只带走了一些奴隶而已。
贩卖奴隶这个活儿,罗马表示我特么太擅长了啊!
一开始罗马卖给孙策的主要都是北非人南欧人,后来,则统一换成了安息人。
这叫做以战养战!
所以罗马和安息这一仗啊,打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罗马人抓安息人当奴隶卖给孙策,安息人抓罗马的奴隶卖给刘协,抓奴隶产生仇恨,战争烈度升级,就从大汉与东吴两国购买资源,拿什么购买资源呢?拿奴隶。
大汉的底蕴比东吴强一些,但罗马的底蕴又比安息强一些,反正阴差阳错加有意维持,这两个帝国现如今打得还真的势均力敌起来了,又在彼此仇恨的加持下,将战场,彻底变成了疯狂的绞肉机。
完,美,循,环。
所以说刘协这边啊,开始的时候,他是想灭了孙策,发现灭不了。
后来,就是故意留着孙策,能灭也不去灭了。
毕竟这孙策这个吴王,名义上还是大汉吴王不是?
此前刘协也担心,大汉这头一个劲的给安息输血,会不会有朝一日等安息灭掉罗马之后,给自己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敌呢?
虽然安息帝国的底蕴是不行的,但是他们天天和罗马打仗,把自己都给打成野蛮人了,实话实说,单兵作战能力是超过大汉这边的,野蛮人战胜文明人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何况这些个野蛮人已经被大汉这头亲手武装起来了。
不是刘协这头不想叫停或是适当紧缩对安息的支持,实在是大汉境内的军工复合体他不允许啊!
那帮王八蛋,连八十万板甲军这么丧心病狂的生产计划都敢推上日程,连自己都摁不住,怎么叫停啊!
两百万铁匠工人衣食所系,特么的反过来真的把尚书台都给绑架了。
真叫停了这个,这帮丧心病狂的玩意怕是要给刘协搞个“人人有甲穿”计划。
搞个三千万板甲,刘协非得疯了不可。
是的,大汉现在成年男子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多,已经达到七八千万人了。
因为十五年来刘协始终坚持摊丁入亩,不收人头税之外,甚至于还很大方的按人头给百姓发物资。
也不多,每人每年一匹布,二十斤糖,三十斤盐而已,让每一个大汉子民都能享受得到发展的红利而已。
然后大汉的户籍人口数量就特么爆炸了。
并不都是生出来的。
总之吧,被军工复合体搞得焦头烂额的刘协已经好几年都没有理过国事了,眼看着太子成年,他的禅让大计就要开始了,他必须得在走之前把可以实际应用的蒸汽机给搞出来,再通过蒸汽机把火车给搞出来。
用铁轨,来治一治军工复合体那变态的板甲狂热综合症。
所以眼下这个阶段,刘协又怎么可能去打孙策呢?
且不说现在的孙策真的不好打,真打下来,十之八九用不了多久大汉还得再去打安息。
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么,让罗马和安息专心打仗,人力和资源源源不断的输送进来为大汉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反正不管是流入大汉,还是流入大汉吴国,肉不都烂在锅里了么。
先把蛋糕做大,然后再去琢磨这蛋糕怎么分也不晚,谁吃不是吃呢。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留着孙策,来对付朝中那个日益强大的军工复合体。
都是泪啊!
因为实话实说,刘协的大汉现在已经彻头彻尾的成为了一个陆上霸权国家。
而一个国家,是几乎不可能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的,很多时候这二者之间就是相冲突的。
既然能通过路上运输来发展殖民经济,发展海洋贸易的动力何在呢?
要知道这个时代,海上贸易的成本真的不比路上贸易的成本低的,船只下海之后能不能回得来,那是只能听天由命的。
刘协再怎么理科狗,也也那个本事以一己之力带动社会的航海业大踏步的进步,那又不是他的专业。
所谓航海发展,很多时候也不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而是经验的累计。
这就导致了朝廷压根也没有发展海军的动力。
而且海军和陆军发展侧重点不同,养出来的利益集团也不同,发展海军要造大船,发展陆军要造铠甲和养马,这特么都不是一个系统的。
再有钱的国家财力也不是无限的,给海军投了钱,陆军这边就必须要过一过苦日子,可现在朝廷这边陆军的力量,军工复合体的力量已经这么大了,海军的力量则是零,纯粹的新生事物。
面对曹操刘备曹纯诸葛亮等一众代表着军工复合体的重臣的打压,即使刘协的个人威望已经无限接近于神明了,也照样发展不起来。
当年孙策的水师刚刚暴露,刘协那会儿还想要灭掉孙策下令在青州建立水师的时候,朝中这些大臣们也不乏阳奉阴违的情况。
现在,朝廷在水师的发展问题上连孙策的车尾灯都看不见了,朝中大臣自然是全面放弃了与孙策水上争雄的想法,索性干脆发展水师。
那难道孙策就不统一了么?
当然不是,曹操刘备他们给刘协搞出来一个十面包围的计划,既,从印度和中东地区打过去,饶一个大圈从东淡雅插到交州去,捅孙策的屁股。
顺便把这一大圈全都纳入大汉领土。
长江天险?我绕过去总可以吧。
他妈的一群神经病啊!
再说东南亚那边,沿海的区域不是都已经成为孙策的殖民地了么?
所以这也是刘协故意留着孙策,甚至纵容孙策的很重要的原因。
中原这边已经没有发展海权的土壤了。
除非刘协决心放弃海权,否则就只能纵容孙策放手去搞海权,这样的话,等到有朝一日朝廷将东南一统,只需一道安抚的旨意,孙策发展出来的海权必然就是大汉的海权了,这个新加入的海权小团体,也能勉强有与军工复合体掰手腕的能力。
长江,实话实说又长又宽的,所能承载的水上力量终究是有极限的,孙策现在的海上力量早就超标了,再如何发展,长江也不会变得更坚固。
何况还有曹操他们那个丧心病狂的包围计划在,只要让大汉这头找到陆军决胜的机会,东吴对大汉来说不堪一击。
他也不担心孙策的那些海军会跑掉,这特么是统一,不是侵略,大家各为其主而已,又不是世仇。
孙策本来就是大汉吴王啊!
再说东吴那边的种族歧视比大汉这边还要厉害得多得多得多,将军,士兵,百姓,都是真的是打心眼里认为大汉以外的国土都是二等国土,殖民地的百姓实质上就是牲口。
真的,现在东吴一头牛能换五个黑奴或三个安息奴,民族优越感已经变态了。
真要是东吴覆灭,愿意驾船远遁,海外建国的将领绝对只是少数。在大汉干点啥不比去那蛮夷之地牧畜生强啊。
所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刘协为了支持孙策的发展,连蜀都懒得去灭。
因为东吴缺铁,铁矿石储量很低,必须大规模的从蜀国进口铁,焦炭炼钢法再好也做不得无米之炊啊!
至于大汉与东吴的直接贸易,这个相对还是不太合适的,一方面虽然现在暂时不适合统一但这个统一的姿态和政宣工作还是要做的。
另一方面,罗马和安息也不是傻子。
这么大规模的贸易额,两个国家在大汉与东吴都是有常驻外交官的。
必要的敌对姿态,是罗马东吴联盟VS大汉安息联盟成立的基础。
所以蜀国是不能打的。
不止如此,刘协还特意干脆把南郡的驻军都给抽空了,就是为了让南郡成为大汉、东吴、蜀国三地名义上的争议地区,实际上的免税自贸区。
孙策呢,跟大汉也都已经有默契了,大汉不去打蜀国,他也不会去打,毕竟……剑门关都拆了,他打蜀国干嘛?打下来守得住么?
东吴现在的陆军在大汉陆军的面前,其差距比大汉水军面对东吴水军还要大。
所以,也真不怪赵韪躺得那么平。
反正托福于南郡自贸区,蜀国百姓的日子吧,其实过得也真的挺好的,铁矿卖给东吴,丝绸和茶叶卖给大汉,有时候还会转卖东吴的铜给大汉,转卖大汉的毛皮给东吴,二道贩子做的也很开心。
不说是人人安居乐业吧,至少让豪强富户们的日子富得流油。
吃点汉吴的剩饭,日子就过得美滋滋了,所以……就特么你叫孟获啊!
于是乎尤其是这两年里,刘协和孙策越来越默契了。
你清楚我的底线,我了解你的诉求。
以孙策水师之雄壮,十五年来一次也没来试着打过合肥,更没有过一次水上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