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秣马南宋 (湖樵散人)


  刘霄和王三也点头赞同,石斌更是笑着说道:“所以我这山民才专门将王三你这智囊和李超、刘霄你俩水匪请来啊,哈哈!既然李超你都知道一些门道就快说出来给我们听。”
  “大哥,其实这也不是门道,不过几个小诀窍而已。可以总结为八个字‘水、种、饵、混、密、轮、防、管’。”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听李超的言语,几人便明白李超肯定是个非常有经验的内湖渔民,更是急不可耐的示意他快点说清楚。
  原来“水”:即池塘的环境条件和水质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分开且方便。
  “这些大家都知道,水就是鱼的空气,当然要空气新鲜,那怎么才能保证水质好呢?”石斌立刻问道。
  李超这老渔民则表示,养鱼就要先养水。首先放鱼苗前要将池塘里的蓝藻清理干净,因为蓝藻会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其次则是将水葫芦、水花生等有利鱼类生长繁殖的水生植物进池塘。
  这么个概念可颠覆了石斌的认知,池塘里的鱼不就是吃池塘里的东西?还要把蓝藻清除,移植水葫芦、水花生?这些小鱼可够娇贵的。
  接着李超又介绍了“种”的概念:即养殖的鱼种,得规格齐全、质量优良和数量充足。
  这个方面石斌是勉强能懂的,算是优胜劣汰。但他仍旧不懂把肉食性鱼类和素食性鱼类放一起是怎么增加产量,虽说他从不认为李超会阴他,但是总感觉说不过去,如鲠在喉。
  一听石斌这个问题,李超憋不住笑了起来,说道:“大哥,这鱼类没有什么素食性的,只有杂食性和肉食性。您的意思我明白,其实就是温顺的鱼不要和暴躁的鱼混养,这是对的。还有一点就是大型鱼类不可以和小型鱼类混养。否则温顺的鱼和小型的鱼全都会灭了。”
  这么一说,石斌完全明白,立刻表示就鼓励养殖青、草、鲢、鳙四种鱼类。
  “饵”:即饵料,要符合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要根据鱼类不同的生长发展阶段配制不同的饵料投喂。饵料还可以分为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 所谓天然饵料是指水体本身所生产的各种藻类和小虾。人工配合饵料是指根据不同鱼类所需而配制的。
  “混”:即合理的混养。照李超的说法,池塘通过混养鱼类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以获得较大的收益,混养要考虑各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和相互竞争。
  这个概念倒是让石斌想起了阴阳平衡。想起了美国阴阳不平衡的女校,阴阳平衡的普通学校。
  这当然只是一个懵懵懂懂的概念,为了防止石斌又是如鲠在喉一般,这次李超聪明的主动解释了。
  原来如青、草、鲂、鲤等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的粪便,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使水质变肥。而鲢、鳙鱼则以浮游生物为食,控制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又改善了水质条件,可促进青、草、鲂、鲤鱼生长。而鲤、鲫、罗非鱼等,不仅可充分利用池中的饵料,而且通过它们的觅食活动,翻动底泥和搅动水层,自然就营养均衡。
  “密”:即一定的养殖密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养殖的密度可根据自然环境、饲料资源、技术、管理水平、鱼的规格等方面来确定。
  “轮”:即轮捕轮放,在养殖过程中期,长成的鱼类捕捞上来食用,既可减轻池塘压力加速存塘鱼的生长。
  “防”:即鱼瘟的防治。
  “管”:即日常管理工作,这是养殖的最关键的。养鱼是三分养、七分管。日常管理包括:水质管理、饲料肥料管理、病害管理、巡塘、捕获等。
  听李超滔滔不绝的讲完这一通,石斌和王三非常高兴,就连刘霄也是非常佩服。石斌更是仿佛看见了放到潭州百姓桌上的各种鱼。
  而刘霄此时也开口说道:“大哥,咱们潭州养殖的主要是鲤鱼、鲢鱼、青鱼、鳙鱼、草鱼和鲫鱼。这些都很温顺,适应性也强,是最适合咱们的。”
  知道自己这个只懂吃的外行不应干涉这些专业人士的操作,于是说:“李贤弟和刘贤弟你二人就主管渔业,至于养多少、怎么样就你们自己决定,如果要支持就来找我,也可以请阿三帮你们出出主意。不必担心失败,刚开始肯定会有不顺,咱们要做的就是兄弟同心。”
  石斌话一说完,李超、刘霄二人立刻喜出望外,毕竟如此放权可是绝对的信任。他们自然保证把鱼产量提高,让大家都有鱼吃。二人倒是信心满满,毕竟以前就是水匪,吃鱼都吃腻了,就是养几天鱼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
  可惜二人还没高兴起来就被打回了统领府。
  看着二人满身泥巴,石斌只能耐着性子问这是怎么回事。
  “大哥,那帮渔民不识好歹,认为我们帮他们去投放鱼苗是在谋他们的财产。他们倒好,说了两句不对劲就开始动起了手。若不是看您面上,早就劈了他们。”李超怒气冲冲的嚷道。
  “你是说你投几尾鱼苗他们都不肯?有这么排外?”这事情比较棘手,不弄清远缘由肯定办不下去。
  “王三,你派人去附近调查,看看有没有关于那鱼塘的坏消息。”石斌本就是个急性子,如今粮食问题刚刚好点,肉食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总不能让士兵天天吃豆腐,当和尚,所以他石斌立刻命令道。
  亏了王三是个机灵的,一去不是替李超和刘霄二人说好话,反而是骂他们是财主的狗奴才,不过是渔民没见过。
  如此一来便取得了信任,没有几句话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附近的地主都养鱼,不但贪得无厌、强取豪夺而且厚颜无耻。可以做到一个池塘里有他一条鱼,这个池塘就是他的,池塘是他的里面的鱼也就是他的了。
  故而这些在池塘里养鱼的农户定然不会让李超和刘霄这么两个不知根底的人来放养鱼苗。
  原来是办事没讲究方法,好心办了坏事。只好又干脆要王三带着李超二人去和那些鱼塘的所有者签订减税契约。
  消息传出之后,情况立刻变样,统领府门前人山人海,唯恐签不到那份减税契约了。
  而府中那个统领则品着贾玲送贾似道那敲来的西湖龙井优哉游哉的想起接下来的事情。
第五十六章 擦边球
  一年三季杂交稻收获后让石斌大喜过望,仅仅长沙与湘潭地区的粮食就够一万军队使用三年。
  有了这么多粮食储备石斌就开始策划全面控制潭州的计划。毕竟十营(两军)兵马不够控制全潭州,虽然当地都有驻军,但是那不是他的直系无法有效控制。所以他和其他几位又开始商议扩军至十五营,新建的五营就分派驻扎在岳阳南、益阳、娄底三地。
  易俊毕竟只是个盗墓的,胆子比较小,所以不是很同意这个方案。因为他认为石斌私自扩军五营已经是大罪,如果不是贾似道和孟珙帮他扛着,石斌应该现在已经在牢房里等着被砍头了。如今他又要私自扩建五营,哪怕就是得到孟珙的同意也不行,除非得到宋廷的许可。
  众人都认为易俊虽然胆小但言之有理,再扩建五营的确得慎重考虑。毕竟五营人马就是两千五百人,即使宋廷同意扩建,这供给两千五百名士兵也是很大的一笔费用。而照石斌的口吻似乎是要再扩充五营完全脱产的正规军,花费就肯定小不了。
  当然,这些他可不敢说出来,只好问道:“诸位贤弟认为怎样才能让我们尽快全面控制潭州?”
  此时的石斌如同一个拿着彩票急于兑现的中奖者,生怕到手的好处飞了。
  “大哥,小弟有一法可行,不过估计得花点代价。”王三笑道。
  “一点小小的代价算什么,大哥我可不想被元兵灭掉,更不想像岳鹏举一样被那宋朝皇帝召回去给害了,咱们必须有自保的能力。”石斌郑重的说道。
  “其实也简单,宋朝军队由禁军、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以禁兵为主体构成一种中央军和地方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王三慢慢说道。
  “这我知道啊,老弟快点说,说重点,我都急死了。”
  他细细的说了起来,原来禁军属于中央军,是有作战任务,现在石斌所统帅的就是禁军。
  厢军属地方军常备军,但是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 役兵。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司。主要任务是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 卫、迎送等.一般无训练、作战任务。
  乡兵也就是民兵。是按户籍丁壮比例抽选或募集土人组成的地方民众武装。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各地乡兵名目很多,编制亦不统一,或按指挥、都,或按甲、队,或按都保、大保、保的序列编成。而蕃兵则是北宋在西北的军队,如今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王三的意思就是可以从编制最为混乱又无明确管理者的乡兵处入手打擦边球。
  “有道理,不过咱们不管民政,得找那帮地方官行个方便。”石斌笑着对王三说道,很明显他已经知道王三所谓的代价是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