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帮商人无非就是在这河流湖泊上游荡,而这些地方都是粮米高产之地,何不就请他们帮我们购买粮米?至于那镖师费就照赵哥所说,用粮米代替,那帮商人鬼得很不会吃亏的。”
听到李超这办法,众人皆点头称赞说此法的确可行,而且还是个好办法。只是如今粮食紧张普通商户肯定不能做粮商,所以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
刘霄则说:“那土匪的保护费干脆也弄成粮食算了。”
易俊又说:“那帮匪徒也是不事生产的家伙,且只呆在一个山头哪里会有什么多余的粮食?”这话易俊却说对了,众人沉默了下来。
王三想了想笑道:“大哥,干脆给那帮土匪一个信息,如果不交粮就涨保护费,交了粮就打八折。估计也能解决点,毕竟他们就是跟着咱们一起抢粮。”
但是石斌却仍然不是很高兴,说道:“几位贤弟的办法固然不错,却也只能解燃眉之急。需要我们能自给自足,不靠他人,购来的粮米能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才是上策。”
想着这些,石斌脑子冒出了个名字——袁农平.如果能培育出杂交水稻那就好了,因为如今这一亩地的收获不过才两石(一石=97千克),前世那一亩地可以收大概四石五的粮食。
虽然有这想法但却没办法,又不是学农业的连怎么配种都不知道,只能望田兴叹。于是他便发出悬赏:无论谁能提供高产作物赏银五百两。
石斌很想能在田地里种到些土豆或红薯,可那是明朝的事情了,难道又穿过去?不由苦笑,再乱想估计就得进精神病院了。
“大哥,我还有个办法。”刘霄说道。
“贤弟有办法就快点说,我们得尽快为咱们的军队弄到粮草。”石斌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说。
“咱们可以多种萝卜和藕。萝卜容易成活,产量也高。那些种植大米的薄田产量肯定不高,但若是在这些荒地里种植萝卜,就能生产更多粮食;藕类虽然不很扛饿但是更容易成活。在水中成活不占田地,荆湖南路到处都有河流和池塘,所以可以种植大量的藕类非常容易。”
这估计是目前最合适自给自足的办法,石斌说道:“众位贤弟这个意见非常好。我认为过了这几个月,如果抽出一部分训练的时间让士卒去种田如何?”
“好!”话音刚落,赵刚便叫了起来,“大哥真是厉害,反正士卒除了练武器操作、阵型和体能也就没别的了,把那体能训练直接就改成种田不就好了?”
王三虽然有点嘲笑赵刚的一惊一乍,却非常赞同他的说法:“大哥,赵哥的话很正确。别看农民在田里就那么弯弯腰、插插田,其实非常累。真真累的不是动,而是反反复复的只做一个动作,这也算是一种强力训练。”
见大家都这么赞同,石斌便下令改交各处缴纳金银为缴纳粮食、体能训练为种植粮食,并悬赏高产粮食作物。
这种想法当然是对的,希望商户专门为石斌顺带些粮食支持他。但却让这些商户的利益减少一些,所以他们还是有些不太高兴,很多都打起了擦边球,只是应付石斌的要求而已。
赵刚见粮草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故而非常急躁,于是在潭州商会谈判时与商会吵了起来。
石斌可不愿意赵刚好心办坏事,立刻找了个借口将他支开。自己将邓会长请到了潭州统领衙门商议起来。
“邓会长,最近我们粮草非常紧张,希望你们帮忙。相信你已经知道我们的计划,相信这也是可以接受,只是很多商户都只是应付,并未真正相助。”
这些话让邓会长非常尴尬,他只能解释道:“石统领,您不经商,不知道其中的艰难,可以说是过一关就得受一次盘剥。而如今乱世粮价疯长,所以没有背景的商户都不愿意做粮食生意。”
这些并未出乎石斌的意料,但如今粮食严重不足,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于是他便请教有没有折中的办法。
折中?邓会长仔细的看着王三,说道:“石统领,小可还是有几个办法,可供选择,不过您未必会接受。”
这时候不论是否接受首先听了再说,他便打了个手势示意邓会长介绍一二。
“第一就是赊账,去附近的官家粮仓买粮食,而且价钱多半不低。第二就是和潭州知州商议,请他将一些苛捐杂税改成必须是交粮食,当然也要给那知州不少好处。第三就是专门请那帮商户帮您进货,估计也得要出不少银子。”
虽说肯定会花费不少银钱,但是能解决这个燃眉之急已经很不错。邓会长离开之时石斌还塞给了他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表示感谢。
第五十四章 安然过关
将邓会长一送出门,石斌和几兄弟便开始商讨起他提出的几个建议来。
王三这个也算是当过“城管”的家伙,对从官家仓库里买粮食其实是大忌讳非常清楚的。
但同时他也明白只要能按时还上就一点事都不会有,即使事情败露,只要举着贾似道这杆大旗摇摇补个漏,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事情。
所以他认为只要石斌和官粮官打好招呼,谈好条件应该就好,只是不知道那管粮官有多大的胃口。
“还有就是,的确这两天就在收捐税,咱们找知州大人帮个忙,看在您是贾大人的女婿面子上,他肯定会帮忙的。要知道你说一句话顶得上他十年上上考评。”王三自信满满的说道。
石斌开口道:“这两个应该都可行,只是这样欠了人情,尤其是欠了这帮贪官污吏的人情让我不痛快。”
此时赵刚却开口道:“大哥,那些商人唯利是图,即使您为他们抗元,他们也肯定会要赚您的钱。这些同僚人品虽然也不咋地,但多半不会如此贪婪吧?”
虽说话语直白毫无修饰,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何况附近几处大粮仓里都有粮食,只要弄好了,可保三月无忧。而粮商的存粮全部加起来也不过能保一月,所以还是找潭州知州比较好。
一切当然都是从低到高,一步步来。石斌和王三首先去拜访了管粮官李毅。
那管粮官明显也看不起武将,但对石斌还是有着基本的尊重,
奉上一杯茶后,李毅笑着问道:“统领大人今日驾临寒舍,请问有何贵干?”
看他那表现,石斌不由得感叹这家伙真是老奸巨猾,跑你这管粮官府上来能干嘛?不就是跟粮食有关吗?
这些管粮的对粮草的进出都有一本账,石斌的军粮此时未到,他能不知道?
既然是来求人的就不能把别人憋得太紧,多少得互相留点面子,省得闹得不愉快都不好下台。
“李大人,我的军粮至今未到,军队供给严重不足,不知道这粮草到底有没有发送?或者发送了,在路上还有多久才到潭州?若是都没有请问我能不能先从你这预支一部分?”石斌有些忐忑的问道。
那李毅嘴中发出沉吟,手中转着茶杯,仿佛压根就没听到石斌的话语,只是在品茶消遣。
这吊儿郎当的模样可让石斌非常生气,王三立刻抢先一步从袖套中抽出两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了李毅。真可谓“见钱眼开”,李毅一看见这张纸立刻来了精神,便问需要预支多少石粮草。
此时的管粮官李毅不像一个官员,更像一个销售员,一个劲的介绍着粮库中的各种粮食,并说明其食用的方法和好处。。。。。。
“大人,请问您需要预支多少。咱们是要收点小利息的,毕竟都担了不少风险,请见谅。”
这些都在意料之中,本以为都是在同一个屋檐下,多少有些优惠,但那李毅报出利息却高得吓人,绝对的抽筋扒皮。但照他的口吻给石斌的还是优惠价。
预支五百石一个月利息五石,预支一千石利息一个月九石,预支两千石一个月利息十七石,预支五千石一个月利息四十石。逾期不还是要利滚利的。
王三本要当即爆发,但这次却被石斌拦住,指了指府外,二人虽然心疼那二百两银子但也无奈的离开,毕竟收了钱路就没堵死。
到了知州那,情况并无好转,一切还是在谈生意,知州说得更加可怜,仿佛他才是难民,石斌和王三则是以权谋私的贪官污吏。
不过都已经当到知州,气量肯定就不会再局限在区区几两银子上,对于石斌军粮的事情,他愿意全程关注而且尽全力帮忙。不过条件则是:今年考评至少给他一个中上。
这种敲敲边鼓的事情,只要愿意谁都会干,如今事情紧急,自然同意。交易完成后,给知州留下了五百两银票提了两千石粮草火急火燎的回了军营。
如此一来算是解了燃眉之急,正所谓“狡兔三窟”,众人都认为不能就靠着官粮这一条路,还是必须有人帮助他们从商场买粮食,这样才能“双保险”。
而且从来是商人求官人,以后缺粮早点知会那些商人便好,不必如此奴颜婢膝抬不起头。
众兄弟除了王三是个滑头,其余都很铁血从来讨厌奴颜婢膝,所以石斌同意他们的看法,留这条官路备用,平时应急就用商路。
运回的两千石粮草,又总算熬到了商户买粮回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相似小说推荐
-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起点VIP2021-12-15完结6.98万总推荐这个水浒:史进没被朱武等人诓,林冲不用再闯白虎堂,吴用有计不敢胡乱想,潘金...
-
带着仓库到大唐 (苍狼五号)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08完结唐朝有泡面,而且还是蓬莱仙岛品牌的。不仅仅是泡面,还有瓷碗,大米,酱油,麻将,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