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这本游记你拿回去研究一下,对你应该有帮助。”
宗泽接过社首交过来的书,封面上写着。
正是五年前行辽途中,徐泽安排闻焕章写的书稿,有了专门的秘书室后,他又命人将其整理出来,并刊印成册。
徐泽继续道:“我们不是做学问,而是在造反,不仅要造他赵官家的反,还要造天下读书人的反。”
“我们的很多观念虽然包装了孔孟之道,可毕竟似是而非,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让儒家理论出现裂痕,会让很多人丢饭碗的。”
“不要指望天下的读书人会支持我们,至少不能指望他们中的大部分会支持我们,因为即便不提政治理念的冲突,我们也是在挖读书人的根,他们不可能会感激我们。”
“同舟社的目标,是人人都能读书,读书人多了,便不再是宝,社会地位就会急剧下降,内部竞争就会更激烈,再不能高高在上。仅凭这一点,他们中的很多人就会害怕我们、敌视我们、诋毁我们。”
“同舟社的天下,只能依靠与我们同舟者共同建设,他们才是我们的根基。对和我们不一条心的人,不要抱任何的幻想!”
“开创前人未有之大局面,必然要承受前人未有之大压力,‘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没有这等大决心和大毅力,做不了大事情!”
宗泽频频点头,徐泽的意思他听明白了,就像那日社首所授的大课一样,认清自己的根基所在,始终盯着根基做文章。
读多了圣贤书的读书人,不是同舟社的根基所在,没有花大精力争取的必要,在取得天下之前,也很难获得他们的真心支持。
其实宗泽并没有堆砌辞藻以争取读书人的想法,只是写多了锦绣文章,习惯了而已,但他也没跟徐泽解释这点误会,因为没有必要。
“其二,建设大同目前还只有一个初步的方案,靠你我两人闭门造车,有疏漏是正常的,不要想着面面俱到。文章中适当夸大一点不要紧,放开你的想象,能把大同描述的多好就写多好。”
宗泽有些懵,他还是不太明白徐泽的操作套路,说大话他不是不会,但若是被人轻易戳穿,那又有什么意义?
“若是疏漏太多,贸然发出去,会不会让这些人抓到了漏洞,攻讦我们?”
徐泽笑道:“有些疏漏不是坏事,不然的话,你把事做得太完美了,别人怎么能插得上嘴?”
“有争论才有流——热度嘛,不要怕别人讲怪话,天塌不下来。”
“理不辩不明,他们辩论就是替我们免费宣传,辩着辩着,我们的事业就能有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理论也能在辩论中得到完善。”
“而且,这不是我们的主战场,不要指望真能辩赢他们,笔掌握在他们手里,东京的赵官家能开党禁,却禁不了舆论,我们更不能,辩赢他们根本就不现实。”
“靠嘴皮子永远得不到天下,只有刀枪才行!我们的天下最终还是要靠将士们的刀枪砍出来,靠百姓们的双手建起来。”
宗泽终于理解社首的意思了,重重地点头道:“明白!”
徐泽想起一事,交代道:“这篇文章投出去轰动太大,不能署你我之名,确立了国家必须以德取胜的立国根基,就署名为‘德立’吧!”
宗泽得到徐泽的鼓舞,重又干劲十足地回去改稿子了。
徐泽没有忽悠他,刊印给读书人看,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既钓认同同舟社理念的人才,也钓不自量力的小丑。
待漏洞版的刊印并通过秘密渠道发送出去后,徐泽还会安排外曹跟踪收集那些嗓门最响亮、辩得越起劲的大儒文章。
等同舟社建立稳固的政权后,再用这些文章打他们自己的脸!
不过,徐泽虽然给宗泽郑重其事的交代此事,但他并不打算靠一篇描述美好愿景的就能赢得天下。
立国近一百五十年的赵宋内部虽然混乱,但在恩养士大夫上,真的是超越了历朝。
天下的读书人聪明着呢,别看他们满嘴仁义道德,最终还是要看实际利益。
你同舟社治理下的天下再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同舟社的新朝廷不仅不给他们好出路,不给他们不做实事就能优哉游哉享受的好位子,还要降低读书人的地位,别人凭什么支持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打天下最终还是得靠枪杆子说话。
徐泽虽然一直在做争取“民心”的工作,却从没有想过真就争取到此时的“民心”。
说实话,真要是这些“代表民心”的士子现在就争相来投,他还不愿意收呢。
以同舟社的体制和当前体量,贸然招揽旧人才,确实可以让局面一时红火,最终却会毁掉自己的根基。
费劲巴拉地弄一群面和心离的人才给自己添乱,还不如老老实实苦练内功。
徐泽之所以现在就要放出,当然是为了搅混水。
既搅浑大宋的水,也搅浑自己治下的水。
大宋从庆历新政开始,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的党争,内部已经够混乱到赵佶开党禁求安定的程度。
但人心是禁不住的,“元祐党人”虽不在朝堂,却仍有极强的影响力,以至于赵佶始终不敢彻底放开党禁。
在这种混乱的时局下,再多一个以“天下大同”为终极目标的思想传播,也就是让水更浑点而已,总比等同舟社打下大宋后再统一思想要好。
对同舟社而言,也很有实际意义。
当初拿下京东东路六州的动作太快,很多世家大族不及反应就变了天。
到目前为止,同舟社虽然没有侵夺他们的核心利益,但也没有请他们子弟出山做事的意思。
徐泽确实需要人才,而且不论出身。
只要真能做事的人才,他也不会因为对方出身大族就故意不用。
但这些人才指望徐泽去“请”他们出山是不可能的,同舟社的制度摆在这里,真想做事的,自己上门来应聘。
这些人目前还在观望,还在衡量同舟社是否真有并吞天下的底蕴,但也有人开始行动了,越建越大的书院便是明证。
趁着同舟社现在的控制区域还小,内部投机分子不多的时机,让这些人在浑水中的人自己跳出来,总要好过让他们混进革命队伍后再刮骨疗毒要好。


第七十四章 造反不是请客吃饭
宗泽离开后,天色已晚。
徐泽看了小半个时辰的《五代史记》才睡。
局面越大,越需要学习,经史子集都要涉猎——这是徐泽这几年的深切感受。
次日早饭后,朱武得到朱提的传信,直接来徐泽的官衙。
“元洪,这份报告我已经看过了,说下你自己的意见。”
这份调查报告


第七十五章 铁牛思春
诸城军营内,传出了清脆悠扬的女声独唱:
青阳河水清又清,
我绣毡笠送同军。
军爱民来民拥军,
厽厼厽厼。军民团结一家亲。
……
第二期军官轮训已经开始,集训学员正在欣赏演出队最近排练的新剧。
这曲剧目取材于今年初,同军大部离开之罘前往莱州“平定李子义匪乱”,途径青阳河畔的两水镇时,得知消息的镇上百姓倾巢而出,母送子、妻送夫、儿送父、小娘送情郎的感人场景。
在场的军官,有不少人都亲身经历了此事,感触格外深,尽皆被歌声带到了难忘的之罘——同军正式组建的地方。
“铁牛,你这厮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想婆娘了吧?”
当年,李逵未去海东郡磨砺之前,性子还不够沉稳。
只要背着社首,便控制不住耍点小聪明,但其人也不敢做的过火,因为同舟社多的是能收拾他的人。
除了动不动就跟他讲社规的“冷面虎”周畀外,李逵最怕的人就是牛皋。
因为无论是装憨扮傻,还是斗小心眼,他都在牛皋面前讨不了半点巧,每次反被牛皋耍得团团转。
社首似乎是故意针对李逵,偏偏经常安排周畀、牛皋二人带他一起执行任务,时间久了,竟然培养出了感情,反比其他人走得更近。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经历的事多了,李逵也成长了不少,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控制不住自己小性子的李铁牛了。
“还别说,俺还真有些想了,哈哈!”
李逵从高丽回来后,就发现了不对劲。
这两年,同舟社局面做大,吴用、阮小七等单身汉身价越发高涨,耐不住主动为之做媒的人越来越多,相继成了亲。
这下,同级别的军官中,就剩下李逵一人还单着了。
平时在军营内还好,一堆的事忙不完,到了晚上,挨着床就能马上睡得着,啥烦恼也没有。
但遇到休沐,想喝顿酒放松一下,都难找到合适的人。
而且,就算聚到了人,别人都成家了,话题聊开也很容易把他晾到一边,爱热闹的李逵突然有了被世界孤立的感觉。
这人只要动了娶亲的心思,便是再刚直的汉子,遇到心仪的小娘子,也会怦然心动,喜行溢于言表。
见坐在前面的社首扭过头来,二人赶紧噤声。
“铁牛,你这是相中了哪家的小娘子?正好人多热闹,待轮训结束,就把事办了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