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按路程看,至少还需7日。”
“秭归有无消息?”
“陛下,暂时还没有。”
“如果大将军到了,立刻来报!”
“陛下放心!”
刘闪习惯性地问完之后倒头又睡。
自从刘闪来到永安,他始终闲得无聊,几乎每日都在睡觉,但每天都没睡好,因为蚊子实在太多,夜里怎么也捉不干净。
正在迷迷糊糊中,刘闪似乎听见殿外有人在窃窃私语,仿佛谈论的事情都与自己有关。
刘闪困意全消,立刻坐起身仔细倾听,发现低声说话的不仅有向宠、巩志和张翼,似乎还有几个陌生的老者,刘闪满腹疑惑地来到殿外。
“怎么会有史官在此?”刘闪惊愕地问道。
“禀皇上:下官奉丞相之命前来,专门记录皇上东征的详细过程。”
“卧槽!”刘闪在心里怒骂着蒋琬,这简直就是捧杀!这是要我在史官面前出丑吗?
刘闪自然不知道,其实蒋琬也是一番好意:由于前两次御驾亲征时都没有史官随行,特别是他单挑司马懿之事被传得神乎其神,史官不敢大意,直到魏延回成都时,史官问清当时的详细情况后才记入史料。
此番东征前,刘闪又留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豪言壮语,满朝文武和蜀中百姓感动得一塌糊涂,蒋琬这才命史官前来,如实记录皇上东征的丰功伟绩。
刘闪此番「东征」,一是为了打消姜维的顾虑,二是为了躲宫里的那些嫔妃,三是为了给秭归城送一批重型装备。
由于姜维将秭归的防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他这趟过来不过是打打酱油,顺便激励全国百姓和兵将的士气而已。
自从到了永安之后,由于巫县和巴东被吴军占据,刘闪没法进入秭归,整日都在永安城中闲得无聊,哪知蒋琬却当了真,还煞有介事地派来了史官!
“你们都记了些什么?”刘闪尴尬地问道。
“这……”
“但说无妨!”
“皇上抵达永安23日余,其间养精蓄锐,每日多问军务。”
“养精蓄锐?养精蓄锐?好!好!记得非常好!”
刘闪暗叹,原来史官也会玩文字游戏,自己整日睡大觉,在他们的笔下的就变成了「养精蓄锐」!这确实高明!
既然有史官在此,刘闪突然来了精神:“张将军,巫县的情报打探得如何?”
“陛下,巫县由吴国禆将张梁和周胤驻守,城中驻有吴军3千。”张翼脱口而出,这些敌情他早就掌握地一清二楚。
“好!咱们养精蓄锐20多天,是时候攻城了!传令:镇北将军张翼,引兵8千,随朕到巫县以西10里下寨,明日巳时,准时攻城!”
“陛下,真要攻城?”张翼不知道刘闪的心思,一听到「攻城」二字就来了精神。
张翼算得上蜀国的老将,他曾参加过汉中之战,也曾到南中平乱,诸葛亮的多次北伐都有参加,特别是去年那次北伐,张翼曾是大军的前部先锋。
自从诸葛亮病逝后,张翼这位在前线冲杀的将领却被刘闪留在后方,看着其他将领前线杀敌立功,张翼心里早就痒得发慌。
“当然要攻城!”刘闪坚决地说道:“我军已经休养20多天,现在正是时候!你立刻去准备,一个时辰后出发!”
“末将领命!”张翼欣喜地去城内点兵,准备出发事宜。
“陛下,如果调走8千兵马,永安城就空虚了……这……”
“巩将军,你不必担心!瞿塘峡不是还有2千兵卒么?吴军怕中埋伏,定不敢来!”
巩志还想说什么,却被刘闪挥手止住,他细想之下,皇上说的话不无道理,于是不再担心。
从永安到巫县这段路本来十分难行,去年关索走这条路的时候,他好不容易才运来5架投石车;
如今,从永安到秭归这段路已经被巩志和吴懿修整过,完全可以骑马通行,粮草辎重,以及拆缷后的大型攻城器材也能顺畅地运输。
天刚蒙蒙亮时,刘闪睁开眼就发现营寨内已经竖起20架高高的井栏,30架投石车和15张床弩已经组装完毕,由于士卒们组装这些器材时声音极小,几乎没有吵到自己。
刘闪说的是巳时攻城,现在才刚到辰时,2个营的4千兵卒已经推着这些重装备缓缓起行,刘闪来不及洗漱,抓起一块面饼就翻身上马,张翼和几名史官骑着马紧跟在他身旁。
巳时刚至,4千兵卒在巫县西门列阵完毕,30架投石车将硕大的石块准确地砸入城内,也有不少石头砸在城墙上,好几处已经有塌陷的迹象。
原来巫县的城廓这么脆弱?刘闪心头暗自窃喜,想起去年的襄阳之战,吴懿连续砸城多日,致使宜城找不到一处完好的城廓,如果这时再攻城,伤亡应该小得多吧?
大约半个时辰后,石头已经全部用完,张翼正要下令攻城,却被刘闪给止住了:“张将军,不急!先派人去吓一吓他们,再准备足够多的石头,下午再砸一次!”
“吓一吓?这……”张翼有些疑惑,他似乎从没有「吓」对方的先例,不知从何下手。
“这样吧,我教你怎么吓!”刘闪呵呵笑着,跟张翼说了几句话之后,张翼引着几名兵卒来到城下。
“城上的守军听好了:我家大将军限你们12个时辰内开城投降!否则,城破之日,城中兵将,人头落地!届时血流成河,非吾之过也!”
张翼连续大喝了好几次,城上的守军应该已经听到,这才拍马回阵。
与此同时,15张床弩射出的标枪直挺挺地插在城墙上,没入半尺有余。
别说城上的吴军,就是此行的蜀军也没见过威力如此强悍的弩箭!
下午未时,30架投石车又开始砸城,足足砸了一个多时辰才停止,西门的城廓已被砸塌好几处。
张翼又要发起进攻,仍旧被刘闪给拦住了,他的意思是明日再砸一次后再攻城,张翼只得照办。
刘闪这样做有他自己的考量,因为有史官在这里,他担心攻城不克会出丑,这才使用了「缓兵之计」。
不过,在列阵的将士和史官看来,皇上这样做,是为了降低攻城时蜀军的伤亡。
当夜,蜀军就在巫县以西3里下寨,刘闪担心吴军半夜杀来,让张翼设下层层防御才勉强躺下。
刘闪直到半夜仍未睡着,心里老在思索着,如果攻城不克该咋办?
如果伤亡过大该咋办?伤了多少人应该停止攻城?如果吴军来了援军又该咋办?
正在昏昏沉沉的时候,营寨内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刘闪猛地坐起身:“张将军!张将军!到底什么情况?”
第118章 快放箭!射死他
“陛下!探马刚刚来报,张梁和周胤带着巫县的守军全都溜走了!”
“溜了?怎么就溜了呢?这可咋办啊?”刘闪郁闷地呢喃着。
“陛下的意思是……”
“张将军,这巫县被咱们砸得破败不堪,如果我军进驻巫县,肯定不利于防守,若是吴军转头来攻,我军将十分被动,眼下该如何打算?”
“陛下,这……”
“唉!”刘闪在心里叹道:“张翼啊,你怎么就不明白朕的意思呢?”
刘闪本想见好就收,兵退永安,但因为有史官在此,他想借张翼之口说出「退回永安」,没想到张翼实在太笨。
“罢了!这巫县不适合驻军,传令:大军往巴东开进!”刘闪硬着头皮说道。
张翼听闻又要进军,欣喜地领命而去。
张翼虽然不懂「官场」的处事之道,但在用兵方面还是十分谨慎,大军未起行时,他已派出多名探子先行出发,打探各个险要隘口是否有埋伏。
大军开始起行,刘闪本想缓慢进军,拖延时间等姜维的大军到来。
张翼却告诉刘闪,必需要快速行军,只有在傍晚前赶到巫峡,才有稳妥的地方安营扎寨。
张翼说的确实是实情,这一路上道路狭窄,根本没法停下来休息。
去年,朱桓的2万大军被姜维关在巴东以西几十里的狭长地带,他们扎营的地方就是在巫峡。
由于巩志担心皇上东进有危险,他已经派出信使告诉姜维。
姜维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让廖化、张嶷率领5千轻装步卒,他们正星夜兼程地往巴东方向赶来。
就在刘闪和张翼在巫峡扎寨时,张梁和周胤的3千兵马已经退入巴东,他们与巴东的胡综和周鲂汇合后,巴东城的吴军已达1.3万人。
鉴于蜀军只有8千兵马,几将商议之后决定坚守巴东隘口,将蜀军「关」在巴东以西的狭长地带。
这样一来,不管蜀军是8千人还是8万人,都无法靠近巴东城。
刘闪和张翼已经知道巴东城可能的守军数量,由于刘闪不想在史官面前做个缩头乌龟,天刚亮就令大军立刻起行,因为在傍晚前通过巴东隘口才有扎营之处。
大军行进到巴东隘口时,张梁和周胤的3千兵马正在据险而守,大军暂时不能通过。
刘闪不由自主地想起去年的冬季,吴懿的2千蜀军占领此隘口,朱桓的2万兵马也没能冲破围堵,最终5千吴兵葬身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