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这场戏做得更逼真,陆逊令胡综、周鲂率5千兵卒前去追击张翼。
张翼自然有所准备,他令1千弓箭手断后,远远地将追兵拒止在大队之后,一路上还算有惊无险。
追杀的吴军时近时远,或许是马背上的几名史官引起了胡综的注意,他和周鲂注意到了身披甲胄并且身型臃肿的刘闪,心头无比激动,立刻派人向陆逊报告。
在这个时代,普通兵将在外征战都不会有史官随行,陆逊根据胡综和周鲂的描述,也对刘闪的身份很感兴趣,立刻让朱然引兵1万赶往建始。
5千人的大军停下休息时,刘闪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还是担心会遇到武陵方向吴军的阻截,不打算进入武陵郡地界。
刘闪希望到达恩施之后立刻往西,然后沿夷水而上,经利川之后回到万县,这样的路程会更近一些。
张翼仍然坚持到达恩施后向南,因为夷水一线变数太多,哪怕只有1千吴兵埋伏在要道,就算有5万兵卒也难以顺利通过。毕竟这5千兵卒全军覆没是小,皇上的安危才是大事。
如果往南就不同,虽然路程稍远,但道路较为平坦,就算遇上吴军阻截,自己哪怕豁出性命也要保皇上突围,况且皇上身边还有武艺高强的向宠。这样一来,皇上脱险的概率就大得多。
探马来报,建始城四门大开,只有治所的几百兵卒把守四门,往南的恩施、宣恩和咸丰仍无吴军驻守。
休息半个时辰后,张翼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傍晚之前赶到建始。
刘闪考虑到张翼常年领兵征战,他在很多方面比自己有经验,于是不再坚持走夷水一线返回。
让刘闪没想到的是,仅仅是路线选择一事也被史官详细地加以记录,其间还加上了「礼贤下士」、「善听忠言」等溢美之词。
其实,史官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据《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
春秋时期,各国都设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
“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的史官的分工和职责十分细致。后世人熟知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就是汉代著名的史官。
自古以来,帝王和史官几乎处于对立面,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
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
对于帝王们的言行,正直的史官都会详细地记录下来,也就是「君举必书」,不管帝王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有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如实地记录,绝不能说假话。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他开创了「皇帝左右史官」的先河,在此之前,史官的权利相对来说还是很大的,就算是皇帝也绝不能干扰史官的记录。
前阵子,魏国的多名史官突然暴毙的例子,在唐代以前几乎很少发生。
这里随行的几位史官在记录时,加上自己的溢美之词,将刘闪「睡大觉」记录成「养精蓄锐」,这也算不上说假话,因为他们来晚了20多天,“养精蓄锐。”也是从向宠、张翼以及巩志的口中所得。
或许是这个年代的情报刺探技术太过落后,先头的几名哨探报来的消息仍是建始空虚,城内有少量的吴国百姓,并没有大量吴军入城的迹象。
稍后时,又有探马来报,或许是建始城中的几百兵卒听闻蜀军大队到来,早就逃得不知去向,四门并无兵卒把守。
眼看距离建始仅有十余里,刘闪和张翼不容有疑,令兵士加快行军速度,因为只有到建始城内弄到粮食,今日的晚餐才有着落。
胡综和周鲂按陆逊的指示,加大了袭扰和强度,追击的吴军离蜀军的后队不过2里地,部分吴军加快速度运动到蜀军的两翼,大有阻截蜀军进城的阵势。
在种情况下,就算刘闪和张翼不想进城,他们也会被吴军逼入城中。
5千蜀军比预计的时间晚了半个时,终于在天黑前进入建始城中,待蜀军全部进城后,四面的城门皆被关上,城内突然响起一阵骚动和喊杀声。
胡综和周鲂担心城中的吴军有失,多次想率兵进入,比被守卫城门的兵卒拒绝,二将只得屯兵于四门。
天明时分,城内的喊杀声逐渐停止,城上的吴军战旗迎风招展,吴将吕霸和吕睦引1千兵卒威风凛凛地立于城头。
北门城门大开,十几名治所内的吴兵笔直地站在城门口,胡综和周鲂见陆丞相的「空城计」已经奏效,未等朱然的大军前来就欣喜地领兵入城。
第122章 要塞失守
先头一「部」的400兵马已经入城,此时胡综和周鲂刚刚来到城下,胡综正在找寻周承的踪迹,却见吕霸和吕睦二位将军的神色有些不对,细看之下才发现,二人的甲胄之下皆被绳索捆绑,胡综顿感不妙。
“不好!中计了!撤!快撤!”
胡综拨马便跑,周鲂不知其意,但还是立刻调转马头。
城上守军的连弩和强弓一阵乱射,城下的吴军瞬间就倒下一大片,蜀将张绍领一军出北门后穷追不舍,胡综玩命般地一路奔逃,直到在十里外遇上朱然率领的1万援军才稳住阵脚。
如果加上首先入城的400兵马,损了千余兵卒的胡综和周鲂仍然如在梦中一般:丞相以1万卒藏在城中,给张翼摆了个「空城计」,蜀将张绍怎么会在城中?昨夜的喊杀声又作何解释?
由于张绍只带了2千兵卒前来追杀,遇上朱然的大军后自然不敢再追,赶紧撤兵回城。
接到胡综的战报,陆逊立刻就想到了蜀军是从利川方向而来,他令胡综领兵2千守住利川以东的隘口,阻止蜀军从此处增兵,同时让周鲂引兵2千驻于丹兴以西的隘口,阻止蜀军从黔江方向增兵。
由于利川、万县一带的道路特别难行,陆逊料定蜀军来的不是主力,并且全是轻装前来,所带粮草一定不多,于是让朱然紧盯建始城的四门,如果有蜀军出城,务必死战。
刘闪也是入城之后才知道,姜维的大军仍然部署在永安城,他料到自己和张翼会向建始方向突围,这才引1万轻装步卒,沿夷水而下至恩施,然后将计就计吃掉了建始城中的1万吴军,并活捉周承、吕霸和吕睦三将。
由于建始城关系到皇上的安危,为了不让陆逊看出端倪,姜维一改往昔的「仁慈」,他并未留下一个活口。
昨夜城中的喊杀声全是蜀军故意为之,本想诱骗胡综和周鲂入城加以围歼,却被细致的胡综看出了破绽,所以未能如愿。
“大将军!幸亏你及时识破陆逊之计。如若不然,朕恐怕得驾崩啦!”
刘闪得知自己有惊无险,对姜维的提前部署佩服得五体投地。
“陛下亲率我蜀军将士攻城拔寨,实乃国家之幸,然陆逊狡诈多端,以后切不可轻易涉险!”
姜维毕竟身为臣子,他的话说得很委婉,刘闪自然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如果不是自己贪功冒进,姜维也不会冒险从利川方向来援。
“大将军,城外有朱然的1万兵马,据探马来报,全琮的3万大军明日便到,我军才1.5万,并且粮草坚持不了几日,这该如何是好?”刘闪担忧地问道。
“陛下,自去年一战,吴国损兵20余万;为防我军的东进和魏国的南下,吴国今年春季再次征兵20万补充战损,如今的吴国已是穷兵黩武,有何所惧?”
姜维说的全是实情,可惜这是战略方面的,而刘闪关心的是现在,关心的是如何拒敌,姜维却卖关子故意不说,刘闪也故意不再相问。
过了一会儿,姜维首先沉不住气了,他笑道:“陛下放心,陆逊虽然能猜到我军的数量,不过他还是不敢肯定,所以不会轻易攻城;我军现在要做的,就是迷惑陆逊,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大将军,陆逊是何等样人?他岂能轻易被迷惑?”刘闪仍然持怀疑态度。
刘闪已经知道胡综和周鲂正在往利川和丹兴方向移动,如果他们据险而守,这两处便不会再有援军到来。
现在援军唯有从巴东方向而来,目前巴东隘口在廖化和张嶷手中,可惜陆逊在隘口以东布了重兵,援军很难冲破陆逊的围堵。
在以往的战斗中,姜维打陆逊和司马懿就像玩一样,现在并非与邓艾对敌,既然姜维有信心,考虑到城中将领不多,于是让张翼听从姜维的调遣。
正午时分,张绍引3千兵马出北门,朱然见城中蜀军欲出城,于是遵守陆逊的指示,调来4午兵马列阵阻截。
张绍并不急于进攻,让兵卒将吕霸和吕睦二人扒得精光,然后让朱然派兵将前来领走俘虏,朱然气得咬牙切齿,蜀军却一阵哄笑。
“我蜀军从不杀俘虏,今日这二将就还给你们!我家大将军说了:周承细皮嫩肉的,他非常喜欢!如果再有人被我军抓到,如果我家大将军看不上,一定会将其扒光,然后全部挂在城楼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