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刘闪隐隐觉得,这个皇宫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祥和,刘璿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殿外的黄晧,刘闪终于发现这个黄晧并不简单,他唯唯诺诺的背后藏着巨大的野心。
  恐怕历史并未记错,如果朝中的皇帝仍是刘禅,黄晧终有一日会祸乱朝纲,必会成为蜀汉亡国的最大隐患,自己必须时刻提防。
  当然,刘闪并非噬杀之人,他不会因为黄晧将来可能会做,但现在还没有做的事情就将其斩首。


第33章 变法遇阻
  根据刘闪了解的历史,封建王朝时期曾有许多次变法或改革,比如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战国时代的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的万历新政,还有最壮烈的清代戊戌变法,这些几乎都遇到某些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
  刘闪近期做出的一些改革,比如大型砖窑、宫庭织坊和兵工厂,虽然遭到部分大臣的极力阻挠,但没触到某些人的根本利益,所以进展比较顺利。
  然而,孟光按刘闪的要求开办的「大汉银行」就遭到了许多富户的阻挠。
  从春秋战国至现在的蜀汉,并没有其他封建王朝大量存在的「地主」,因为这个时代由于战乱的原因,土地资源极为丰富,那些富户主要以出租农具、耕牛以及对粮食的低买高卖来获取利益,也有部分门阀存在巧取豪夺的现象,不过这只是极其个别的特例。
  就在「大汉银行」向各郡县百姓承诺「借九还十」以吸取百姓手中的铢钱和余粮时,各地的富户似乎受到统一的指挥,纷纷向百姓承诺「借八还十」。
  老百姓当然不是傻子,这么简单的数学题谁都会算,两者相比,他们自然不会选择「大汉银行」。
  刘闪实在想不通那些富户如何盈利,孟光解释说,朝庭「借九还十」的目的是渡过暂时的难关,而那些富户「借八还十」的目的是逼迫朝庭,将借贷的对象从普通百姓转为他们自己。
  如果朝庭也用「借八还十」,那些富户就会采用「借七还十」,总之要让朝庭从百姓手中借不到粮食和铢钱,最后无奈之时只能向那些富户借贷。
  得知此事后,刘闪不以为然地表示,大不了就「打土豪,分田地」,那些富户再牛叉,他们总干不过朝庭的军队吧!
  孟光告诉刘闪,此事并非这么简单!
  各地的富户要么有王公贵族在背后支持,要么就是受赏的功爵,他们都对蜀汉朝庭做过贡献。
  在荒年的时候,富户们也会将自己的粮食借给百姓和军队,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绝不能一杆子打死,否则必将引起蜀中的动荡。
  在刘闪了解的历史中,上个世纪「打土豪、分田地」不仅没有引起动荡,反而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刘闪不知道孟光在担心什么,既然孟光这样说,刘闪还是选择了相信他,不过并未打消「打土豪」这种简单直接的办法。
  刘闪让孟光先行离开,心里却十分的不屑。你有经济头脑,我却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闻,我手上有十万大军,还怕斗不过几个富户?
  本来大家可以相安无事地过日子,你们偏要找上门送死,这就怪不得我了!
  哼!既然我在百姓手中借不到粮食和铢钱,我就找流寇去借!
  刘闪唤来向宠,在他耳边低语几句,然后在宣室殿外悠闲地玩起了单杠。
  接下来的几日,成都周边流寇横行,十几个富户惨遭抢劫。
  消息传开后,各郡县的富户人人自危。不过还好,这些流寇并未赶尽杀绝,他们抢劫时最多「十取其七」,而且不伤人命。
  前日夜间,梓潼郡的县侯张大富也被流寇抢劫,据说二百多家丁皆被捆绑后丢在山谷内,库里至少有十余万铢钱和5000斛稻米被抢走,从车轮的痕迹来看,各地的流寇似乎都将赃物销到了成都。
  经过流寇的洗劫,许多富户再也无力兑现「借八还十」的承诺。
  一时间,各郡县请求清剿流寇的奏表如雪片般飞来。朝中众臣纷纷进言,希望能把姜维的大军撤回一部分,并调回两位将军协助各郡县清剿流寇,然而这些请求全被刘闪给「冷处理」了。
  刘闪知道,这些都是爵位世袭惹的祸,只不过还没找出策划这一切幕后的黑手,他们能跟朝庭做对,能量肯定不小。
  另一方面,刘闪也相信,只要那些「流寇」把握好分寸,不对普通百姓动手,应该不会引起强烈的动荡。
  经过几日的观察,事情确实跟刘闪预料的完全相同。由于蜀汉朝庭「无力」剿灭流寇,并且许多富户可能嗅到了风声,富户们「借八还十」的现象渐渐消失。
  百姓们也担心自己血本无归,在都是「借九还十」的情况下,百姓们都选择将自己的铢钱和粮食从富户那里取出,转而存入更加可靠的「大汉银行」。
  「大汉银行」慢慢地走上正轨的同时,重新启用的铸币作坊却遭到了流寇的洗劫,掌管铸币的钟官令身受重伤,辨铜令惨遭杀害,大量炼好的铜锭被抢劫一空。
  刘闪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怒,他绝不相信普通的流寇敢跟朝庭为敌,幕后一定有黑手,立刻让向宠彻查此事。
  兼任「水衡都尉」负责铸币的孟光也不耽搁,他重新指派了新的钟官令和辨铜令,让铸币作坊立刻投入生产。
  除了五百名宿卫军外,成都城本有6000人的卫戍兵马,由于关索前往南中平乱带走了5000,现在成都城内仅有1000兵马,刘闪将其全部交给孟光,以保证铸币作坊的安全。
  向宠的办事效率极高,经过五日的调查,他在成都和梓潼之间的涪县查获了被劫走的铜锭,也抓获了三十多名流寇。
  经过审讯,这些流寇全是安平王府中的家丁,他们已经招认自己是受安平王的指使,各郡县富户「借八还十」也是安平王在幕后操控,并且蜀国境内的私铸铢钱都是出自其手。
  得知调查的结果后,刘闪犯了难:若是其他人还好办,依法办理就行,但这个「安平王」却不一样,他的名字叫刘理,是刘禅的亲弟弟!
  这一晚,刘闪独自在宣室殿内坐到天明。
  天亮时分,整夜未睡的刘闪让向宠帮忙写了一封信,将私铸铢钱的危害和「大汉银行」的重要性如实相告,希望刘理能够以蜀汉的大局为重,不要再跟自己这个哥哥做对。
  刘闪将信封好后让向宠亲自送去,然而向宠出城不到一个时辰就迅速返回,带回的消息让刘闪震惊不已。
  安平王起兵谋反,试图篡位!
  刘理亲率3000兵马往成都逼近,现在已经到了广汉,预计一个时辰内就能抵达成都城外!


第34章 二王造反
  刘禅共有三个兄弟,分别是刘封、刘永和刘理。
  其中年龄最长的是刘封,他是先皇刘备的养子,其武艺高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
  曾随赵云、张飞等将领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
  但刘封在关羽遇险时按兵不动,导致关羽败走麦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最后在孟达与徐晃的攻势下败归成都,然后被赐死。
  刘永和刘理都是刘禅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们都是吴太后所生,其中刘永年纪稍长,章武元年(221年)六月被封为鲁王,建兴八年(230年)改封甘陵王。
  刘理是三兄弟中年龄最小的,章武元年(221)六月被封为梁王,建兴八年(230年)改封为安平王。
  成都城仅剩的1000兵马交给了孟光,因为刘闪从没想过有人会谋反,更没想过这个年仅19岁的亲弟弟会起兵谋反。
  姜维未撤出秭归城,他回成都的目的只是向刘闪解释自己的抗旨行为,得知这是刘闪的本意后,姜维仅在成都呆了两天就返回秭归城,此时城中只有500宿卫军,唯一的统兵之将只有向宠。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叛军,向宠并未慌乱,他首先派出三组亲信从东门出城,火速赶往永安城报信,请巩志带兵回成都勤王,另有几名亲信从南门出城向孟光报信,请他火速带兵返回成都。
  由于孟光的铸币厂位于城南的武阳县,估计孟光带兵回成都时已在2-3个时辰之后,向宠考虑到成都城守卫不足,先令宿卫兵严守四门,同时动员身强力壮的百姓到城上协助防守。
  景福殿外,刘闪托人将安平王谋反的消息告诉吴太后,希望她能以亲生母亲的身份出面,劝服刘理罢兵返回。
  然而吴太后始终拒绝出面,也未宣见刘闪,她只是让婢女带出一句话:“身体不适,正在休养”。刘闪无奈只得离开。
  刘理的3000兵马如同飞蝗一般黑压压地逼近,适当靠近后,这批兵马分成几队,如狼似虎地奔向四个城门。
  众臣见此架势无不惊恐,毕竟城中的宿卫兵已经不足500人,加上临时动员的百姓也不到千人。
  刘闪身披甲胄立于城头,他穿越到此也有两个多月,经过仔细辨认后,勉强认出了刘理谋反所打的旗号:诛暴君,振朝纲。
  刘闪努力回忆着自己做过的事情,除了斩杀37名克扣张皇后膳食的内侍外,并未杀过任何人,「暴君」该从何谈起?自己难道做过「祸乱朝纲」之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